西方马克思主义 教学大纲_第1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 教学大纲_第2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 教学大纲_第3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 教学大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10125Z10课程名称: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n Marxism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通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教 材:1、俞吾金等,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教学参考书:1、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衣俊卿,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2、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加本阿格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版.3、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 安德森,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4、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安德森,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5、西方马克思主

2、义,徐崇温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法兰克福学派的起源与意义,菲尔斯莱特著;袁义江,雷念增,高湘泽,黄莉莉译,1990年版。7、 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英)戴维 麦克莱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8、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八卷),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9、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黄小寒,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10、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张一兵,胡大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1、西方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二十讲,陈学明,王凤才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2、自然的理由,詹姆斯 奥康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3、生态地批

3、判-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郭剑仁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学说产生于十九世纪40年代,经马克思与恩格斯经典作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经典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的阶级。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及具有良知,关心人类解放与劳工阶级命运的知识分子,也根据所在西方社会的现实特点,创造性地解读与阐发马克思主义,力图使马克思主义当代化。这样,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宏大传统。这一传

4、统的历史存在的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多线发展的。鉴于此,如果我们希望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必须放眼世界,了解我国之外以及传统线索之外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领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通过勾划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流派的发展线索,以及重点介绍标志性的理论家及其作品,旨在使学生拓展视野,力求在更高的水平上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引导学生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逻辑,以及这一逻辑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2、帮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有

5、比较开放的把握,拓宽视野,创新思维。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章节教学内容总学时学时分配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讲课(含研讨)实践第1章总论An Introduction21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它既是对第二国际的背离,又是对苏俄马克思主义模式的 疏离。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关系相当微妙。教师主讲一节课,学生讨论一节课,讨论的主题: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第2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 The earlier representatives of Western Marxism。431阐明卢卡奇对马克思历史辨证法的吁求,葛兰西对上层建设

6、理论的重新 阐发。马克思的理论工作是从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卢卡奇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则转向哲学。阐明这一转向的积极意义和可能引发的消极效应。教师主讲三节课,学生讨论一节课,讨论的主题: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总体性问题,市民社会问题,领导权问题。第3章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The social critical theory in the Frankfurt School642阐明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特征,弄清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的区别;其次,社会科学的科学性的根据何在;其三,法尔克福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的新意。对启蒙和现代性的反思。法兰克福学派的思考不再局限于20世纪初年西欧革命的

7、失败问题,而是扩展为现代思想的总体反思,特别是作为现代思想核心的启蒙的反思。这在相当程度上引导了后来的后现代主义 思潮。教师主讲四节课,学生讨论二节课,讨论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与革命性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的核心是什么?第4章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The  Freudian Marxism422赖希从精神分析学角度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性分析,马尔库塞的“新敏感性”思想和弗罗姆对“健全社会”的探索。对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学生运动的影响何在。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嫁接”是否可能。马尔库塞强调人可以通过劳动的方式来最终达到满足爱欲的目的,这样,爱欲和劳动就建立了关联,

8、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也就得以“嫁接”起来。教师主讲二节课,学生讨论二节课,讨论的主题:如何看待人性与人的生物性,人性与人的解放 的关系是 什么?第5章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The Existentialist Marxism321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核心,一是与自然辩证法相对立的“人学辩证法”,一是“历史人学”。理解这二个核心理论,才能阐明它对于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背离和契合。萨特力图把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结合起来的根据何在?必要性与可能性的根据。阐明萨特这种思路的意义和问题所在。教师主讲二节课,学生讨论一节课,讨论的主题:如何看待人的 自由?第

9、6章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The structuralist Marxism321阿尔都塞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如何评价,特别注意这种批评中提出的“问题式”、“征候式阅读”等新颖的阐释方法。理解阿尔都塞对萨特的批判,并非回到机械的“经济决定论”,而是为通往“后马克思主义” 开辟了道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意味着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没落。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终结。教师主讲二节课,学生讨论一节课,讨论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否存在理论的断裂?第7章后马克思主义 Post - Marxism 642后马克思主义一般的理论特征。从西方马克思主义

10、到后马克思主义,从现代性反思的角度来看,也就是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过程。不仅仅是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甚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初衷本身,都和不断变迁的时代境遇发生了疏离,因而导致了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20世纪70年代后,经典意义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终结及其新的理论关怀。特别注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维度,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性别维度。教师主讲四节课,学生讨论二节课,讨论的主题:如何看待生态危机?如何才能达 到两性的 平等?第8章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启示 The Position of Western Marxism422把西马纳入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根据何在。不单单是因为它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而主要在于它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理论问题,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多元发展的可能性。 “西马”是否“真马”?要避免简单化的处理方式,既不能简单地指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反马克思主义”或“非马克思主义”,也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作“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教师主讲二节课,学生讨论二节课,讨论的主题:分享“精读一本西方马克思主义名作的读书报告”。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精读一本西方马克思主义名作,并写出高质量的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报告”,并在课堂上分享交流。2、每章的教学中,都有实践教学课时安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