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与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学习教案_第1页
乳腺增生与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学习教案_第2页
乳腺增生与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学习教案_第3页
乳腺增生与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学习教案_第4页
乳腺增生与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乳腺增生与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乳腺增生与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十六分。 乳腺增生第1页/共14页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十六分。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本质上是由于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地增生及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正常结构紊乱。 乳腺增生症多发生于30 50岁女性。致病原因主要内分泌功能紊乱。(1)雌、孕激素比例失调, 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2)乳腺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使乳腺各部分增生程度参差不齐。(3)催乳素升高,影响乳腺生长、发育和泌乳功能,同时影响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功能。因此, 任何导致性激素或其

2、受体改变的因素均可能增加乳腺增生症的患病风险,如年龄、月经史、孕育史、哺乳史、服避孕药史及饮食结构,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危险因素发病原因乳腺增生主要因雌孕激素失调所致马薇, 金泉秀, 吴云飞,等. 乳腺增生症诊治专家共识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6(7):759-762.第2页/共14页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十六分。乳腺增生以“肿”、“痛”为主疾病早期病人主诉的疼痛可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周期性疼痛,而乳腺囊性增生病者常为定位明确的非周期性疼痛。乳腺增生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乳腺疼痛、结节状态或肿块,部分病人合并乳头溢液。临床表现疼痛乳腺结节状态包括颗粒状结节、条索状结节以及局限性或弥漫性

3、腺体增厚等,结节常为多个,可累及一侧或双侧乳腺。结节/肿块马薇, 金泉秀, 吴云飞,等. 乳腺增生症诊治专家共识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6(7):759-762.第3页/共14页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十六分。乳腺增生症以随访观察为主,影响生活质量乳腺增生症未见非典型增生伴非典型增生随访观察密切随访或药物干预或手术干预生活质量下降有症状,心理负担大副作用大,易复发马薇, 金泉秀, 吴云飞,等. 乳腺增生症诊治专家共识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6(7):759-762.第4页/共14页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十六分。镇痛,抑制细胞增殖和腺体增生,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清肝火(肝

4、郁易化火),消肿散结,活血化瘀西医机理中医机理临床对于乳腺增生症患者以随访观察、调理缓解为主,这过程患者思想顾虑重,心里负担大,症状困扰,生活质量降低,因此在随访期间,选择一种安全方便缓解症状的方法,可以减轻患者顾虑,提高生活质量。如夏枯草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其机理为:第5页/共14页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十六分。 乳腺炎第6页/共14页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十六分。乳腺炎主要与致病菌(已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乳汁淤积、免疫力下降有关。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无力等全身症状和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等。脓肿形成前的治疗原则为排乳、消炎。脓肿形成后的治疗原则为排脓、消炎,避免损伤乳管。临床常

5、用药物、外敷、理疗。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第7页/共14页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十六分。乳腺炎以“肿”、“痛”为主要症状乳腺炎急性乳腺炎慢性乳腺炎主要与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乳汁淤积、免疫力下降有关。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无力等全身症状。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第8页/共14页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十六分。乳腺炎治疗选择少,生活质量下降局部排乳、抗生素治疗易造成局部淤积的乳汁形成僵块,经久不散选择少,中断哺乳生活质量下降急性乳腺炎慢性乳腺炎第9页/共14页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十六分。夏枯草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常用中药 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味苦、辛,性寒,具有清肝泻火、明目

6、、消肿散结之功,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和乳房胀痛等,有近2000年临床应用历史。 夏枯草为唇形科双子叶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因其植物入夏后渐枯萎而得名,是治疗甲状腺疾病和乳腺疾病中用药频率最高的中药之一。金志斌, 何杰, 胡洋,等. 夏枯草制剂的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药房, 2016, 27(35):5034-5037.第10页/共14页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十六分。乳腺炎的治疗方法一般为局部排乳、消炎,但局部排乳加抗生素的治疗易造成局部淤积的乳汁形成僵块,经久不散。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如夏枯草口服液联合抗生素,可抗炎镇痛,有效降低乳腺炎的复发。抗炎缩小肿块改善症状降低复发西医中医提高生活质量第11页/共14页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十六分。夏枯草口服液的功效与迷迭香酸密切相关周丹, 刘艾林, 杜冠华. 迷迭香酸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11(7):594-598.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多酚羟基化合物,可通过提取分离、生物合成 、 化学合成等方法获得,是丹参、紫苏、夏枯草等中草药的有效活性成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