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巧设教学活动 渗透文化教育-浅谈在初一英语教学中增添文化渗透摘要 中学英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渗透,这与现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及教材要求是相一致的。在初一英语教学中,巧借语用失误、巧设语用环境、巧选作业练习、巧设课外活动等方法来进行文化渗透。关键词 初一英语 教学 语言 文化 渗透 巧 先行新目标英语初一教材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具有趣味性,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本教材的活动设计,功能设计都较到位。但笔者认为还存在一个缺陷相关的文化联接或文化背景介绍不够明显。笔者注意到先行的小学教材则有相关的文化背景链接( Best to know),有些外
2、语学校在用的英语教材中也有对应背景知识介绍。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而语言课堂就是联系语言和文化的场所。在中国尤其如此,因为课堂是学外语的主要场所。”(陈舒:语言和外语教学的关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需要渗透有关的文化知识的教育。初一学生大多刚开始正规接受英语教育,对于新的语言感到兴趣,却也觉得难度很大。而在起始阶段就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利于学生迅速掌握语言知识,善于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正如教学大纲所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增添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
3、解”,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初一英语时,教师应尽量在教学活动中,巧妙地设计课堂活动,弥补教材的不足,使自己的学生更快地融入英语学习。笔者在初一的教学中,曾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文化渗透,觉得颇有收效。一 巧借语用失误 讲解文化差异初学英语,学生很容易犯语用失误,这在学生的交际用语、作业错误中很容易反映出来,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些错误,来讲解文化差异,从而使学生更快地融入英语思维习惯中。例如称呼用语失误。许多学生会照搬汉语式的称呼语,用“职业+姓氏”或“行政职务+姓氏”来称呼对方。所以就出现和教师打招呼,用“Teacher”或“Teacher Li”。这时就可
4、告知学生,在英美国家中除某些特定工作头衔,如法官、医生、博士、教士等外,一般都是把男士称Mr,女士称为Miss(未婚)或Mrs(已婚)加姓氏的原则。然后在第一单元姓名教学中,再次利用学生易犯的语用失误,如姓和名不分,称呼语的混淆,又渗透文化差异,且可挖掘得更深,。如Ms的由来,Miss可单独用来称呼女性,Mrs通常是与自己的姓名或夫姓连用,而不能单独与名连用;只能与夫姓或自己的姓加夫姓连用。为增添趣味性还可告知学生,在美国,妇女甚至离婚后,还得沿用前夫的姓,除非用法律申请去除夫姓。美国人还喜欢用名人或长辈名字为孩子取名,然后在晚辈的名字前加“小”来区别,如美总统是小布什,因他父亲是老布什。第三
5、单元介绍家人可再次讲解和深入。在英美,亲棚好友之间,常直呼其名或昵称,如David/Dave,对亲戚长辈,常用“称呼+名”,如Uncle Tom。又如学生很容易在初学英语中犯语言表达方式错误。故意写了几句学生的翻译,“Who are you”学生翻译作“你是谁?”“Where are you?”,学生译作“你在哪”?那么“How are you?”,就有学生理所当然译作“怎么是你?”而“How old are you?”就只能译作“怎么老是你”。在学生哄堂大笑之余,可教学中英文语序的不同。而且英语中往往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以便突出重点。这就是为什么在做英语句子的对划线部分提问时,疑问词一定
6、要放在前面的原因。更深入一点,每单元的功能性教学不也体现了英语的这一特点。中国人讲究委婉含蓄,而西方人则直接坦率。所以在写信索要东西时,西方人喜欢直入主题,提出所要求的事。而中国人则习惯先问候一番,然后才转入所想说明的事情。每单元中3a的语段理解,也往往第一句就是中心句。了解这一文化差异,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一些小错误也能体现文化差异。例如在英语代词中为什么只有“I”用大写字母呢?这是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在语言上的反映。西方的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是无贬义的。了解这一点有利学生对西方文学的理解。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因为对英语文化
7、背景不甚了解,不可避免存在着许多语用失误。教师进行正确地文化引导,不但使自己的课堂趣味十足,而且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具内涵。二 巧设语言环境 融合功能和文化教育本教材各单元的功能性十分明显,它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许多单元的教学,教师都可巧设语言环境,跳出课堂,例如购物、借物、问路、邀请和看病等都可设置出商店、街道、聚会、医院等场景,使学生灵活地学并用英语。这是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方法。但笔者认为在设置场景的同时,也能进行文化差异的教育,因为对话不仅涉及到交际用语的规范使用以及礼仪习俗,语言形式的运用还要受时间
8、、地点、话题、交际双方的情感、个性、社会角色以及文化背景等语境因素的制约。所以成功的对话课,除了要学生学会使用交际用语,还要设置特定交际语境,更要传授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进行有效地语言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购物这个语言功能时,大多教师都采用在商店购物的语言情景,来落实购物的对话。但语言情景往往就设置一个商店,其实还可告诉学生,美国的商店五花八门,常见的就有食品杂货店,药品杂货店,超级市场等。药品杂货店往往还卖各种杂货,甚至还供应快餐,出售冰淇淋、饮料和小吃等,还有初二教材里提到的院内销售,车库销售,旧货店、一元钱商店等。让学生自主选择商店方式。同样是练习购物对话,内涵却丰富了许多。甚至还可以
9、让少量学生扮演网上购物、电话购物和邮购。这些也是当今较普遍的购物方式呢。笔者还曾看到有报道一中国人利用中国小商品价廉物美,开了99美分商店赚了很多钱。告知学生时,很多学生也跃跃欲试,甚至连忙拿出许多随身小物件,当场叫价,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且深入地了解了美国的购物情况,真是一举两得。又如在教学七下动物单元时,让学生把教室布置成动物园,让学生尽量扩大词汇量。熟练地操练本单元的对话的同时,千万别忘还可渗透文化差异的教育。国外的动物保护组织,西方人对动物的关爱之情,都出乎我们学生的想象。最有区别的是对待狗的态度。美国人对于中国人爱吃狗肉觉得不可思议,在他们眼里狗相当于自己的家庭成员。很多人在介绍自己
10、的家庭成员时,末了总忘不了加上他们狗的名字。所以在英语中,介绍狗的代词往往用“he”或“she”,而不用“it”。谚语“Love me, love my dog”是这种情感的最好体现。笔者跟学生开玩笑说:当老师称你为“Lucky dog”时,你应说“Thank you”,而不要以为老师骂你哦。学生大笑之余,却体会到了文化的差异。另外中西文化中对待鼠、骡子、猫头鹰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类似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学多单元的情景教学中。“Lost and found”中,招领公司在美国已形成比较成熟的行业,被称为报失业。第6单元中,可介绍英国的饮食文化,了解Afternoon tea并非只喝茶,典型的英
11、国快餐是“炸鱼薯片”等。七下第十单元教学课外活动中,简介美国十分重视中小学的文体活动,将文体活动列为必修课。大多学校设有课外俱乐部。第十一单元教学电视节目单元中,可简介美国常见的电视节目。现在许多的中国电视节目都是受美国节目的影响,如一些谈话节目,最有代表性的是情景剧,其前身就是美国的肥皂剧,如我爱我家的摹本就是美国同名剧All in family。在情景教学中渗透文化差异,会让学生更有效地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三 巧选作业练习 体现文化因素现在的练习题中也越来越重视文化因素,如高考题中的语篇应有文化成份方面的测试。而在TOFEL中,文化因素尤其突出,据统计其中30%是美国文化的,这就使得那些熟
12、悉美国文化的人在考试成绩和心理上都占优势。不可否认我国现阶段中学教学受测试的指挥棒效应不可低估。但在学生平时的练习和单元测试题中增加些体现文化差异的题型,不但不影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反而有助于本单元的教学。例如选择填空的设计,也越来越倾向于设计语境,考虑文化因素。例1:Passenger:_ Texi driver: Okey, lets go.A.Excuse me, would you mind taking me to the airport.B.Airport, please.C.Is this taxi taken?D.Either
13、 A or B(解答)项意在打听车上是否有人,与答话不相呼应。三项中,根据对话双方的身份和动机,乘客叫出租车没有委婉客气的必要。因此,选用B项既得体又不失礼貌。例2:-Waiter! -_ ? -I cant eat this. Its too sweet.A. OK. B. All right C. Yes D. Parden(解答)在英语中,当有人叫你时,常用“yes”来回答,
14、意思是“怎么啦”。此题应选C。也有的题型能体现出一些单元的功能教学,如打电话用语,“你是”相对“Is that”,而不用“Are you”。对别人的称赞,得体的应答是“Thank you”而非“Where,where”。商场里服务员询问顾客需求应用“What can I do for you?”或“Can I help you?”,而非中文式的“What do you want to buy?”。还有委婉语使用时的应答,反意疑问句的回答方式,都与中文不同。笔者还发现一些文化趣闻和谜语,很能激起学生学英语兴趣,落实知识点的同时又能开阔学生的知识面。练习中可增添这一类的附加题。如family 是“
15、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这句话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news是方位词“north,east,west,south”的首字母组成的。一句话来讲解名词所有格的构成方式和用法:“The childrens teacher asked a friend of Toms to bring him some students books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month”。还有为什么英美国家的“雨”下得不“big”而是“heavy”。谜语“可以吃的桌子/房间”打字谜“vegetables/mushroom”。“Which letter can
16、 drink”打字母“T”。为什么“gloves”中“g”和“s”最亲近?(因为隔着love),为什么“smiles”是世界上最长的单词(因为当中隔了“mile”)等,这些都有助于增添学生学单词的趣味性,使学生对所学单词印象深刻。 而选择一些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语篇,更是对本单元的功能教学和语法教学的有力补充,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功能性语言。如教学谈看电影,谈课外活动,文体活动,谈职业理想,电视节目等单元,都可选择一些介绍世界各种名人的文章。笔者发现现在的学生对世界名人的了解少得可怜,这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言语乏味或无话可谈。添加
17、此类的文章,有助学生的讨论和习作,使其言之有物。在教学气候单元中,可增加介绍英国人喜欢谈论天气的特征及介绍英国多变的天气特点,突显中英常见话题的不同及更好地运用气象用语。在教学食物单元可增添英美饮食文化的文章,sandwich是英国人的发明,而hamburger是美国人的发明,还可介绍欧美国家的用餐礼仪,knife、fork、spoon的摆放。在教学运动单元中可增添介绍football和soccer的文章,了解英美文化也存在不同。在教学交通方式单元中,笔者增选了以下一篇的文章:People can see many streets in the cities and they can see
18、many cars and buses in streets.But there is a city in Italy.People there do not drive cars in the city.It is Venice. There is no street in Venice,but there are many rivers. Rivers look like streets. There is much water in those rivers. In Venice, people ride about the cities in boats.
19、60; You may take a bus or ride a bike to school, your father and mother may ride on a bus to work, but in Venice, people, men and women, old and young ride in a boat.文章短小精悍,用词简单,适合初一学生阅读。不管把它设计成完形填空还是阅读理解,都能让学生轻松地独立完成,却又巩固了交通方式的用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一类介绍英语常用词语用法或成语来由的文章,学生也很感兴趣。如这篇介绍“cool”的文章:“
20、Cool” is a word with many meanings.Its old meaning is used to express a temperature that is a little bit cold. As the world has changed, the word has had many different meanings.“Cool” can be used to express feelings of interest in almost anything.When you see a famous car in the street, maybe you w
21、ill say, “Its cool.” You may think, “Hes so cool,” when you see your favorite foottball player.We all maximize(扩大) the meaning of “cool”. You can use it instead of many words such as “new” or “surprising”. Heres an interesting story we can use the way the word is used. A teacher asked her students t
22、o write about the waterfall(瀑布) they had visited. On one students paper was just the one sentence, “Its so cool.” Maybe he thought it was the best way to show what he saw and felt.But the story also shows a scarcity(缺乏) of words. Without “cool”, some people have no words to show the same meaning. So
23、 it is quite important to keep some credibility(可信性). Can you think of any other words that make your life as colorful as the word “cool”? I can. And I think theyre also very cool.文章的最后一句还体现了作者的幽默,进一步说明“cool”的一词多意。指导学生好好体会英文单词的一词多意是十分必要的。学了这篇文章后,一下班级里“cool”满天飞。但这也是英语文化氛围的一种最好体现!四巧设课外活动 增添英语文化氛围正如一篇英语文章所说的,中国学生英语学不好的最大原因是课外没有学英语的氛围。出了课堂,几乎就接触不到英语。所以能在课堂外设计一些英语课外活动,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还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英语文化。常见的课外英语活动有教学英语歌曲,英语剧表演,利用英美传统节庆日搞活动(如圣诞节,万圣节,愚人节,感恩节,生日聚会等),欣赏英语短片或电影,阅读英文报刊杂志等都是不错的文化活动。笔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桌面彩色出版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生物进化论与生命起源考核试卷
-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抗干扰能力考核试卷
- 玉米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考核试卷
- 气动元件的可靠性测试考核试卷
- 石材加工企业产品创新与市场适应性考核试卷
- 牧草收割机械考核试卷
- 石膏在医疗康复器材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丝织品在汽车内饰领域的应用与影响考核试卷
- 经纪人如何搭建艺人培训体系考核试卷
- 瓷砖空鼓装修合同协议
- 河南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一例盆腔脏器脱垂全盆底重建术患者的护理
- 旅游消费者决策
- 企业员工环保培训
- 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第三中学中考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届金丽衢十二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考场高分作文点评:“效率至上”与“深度求索”
- 完形填空 20篇 集训-2025年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寒假预习(含答案)
- 各岗位应知应会“明白卡”(含矿长等)
- T-CNSAIA 005-2024 纯钛真空杯标准
- 快手账号转让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