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生态学串讲_第1页
草地生态学串讲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草地生态学第一章绪论生态学起源发展。定义,生态学现象,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与生态因子环境因子:环境中可分离出的事物。生态因子:对某一具体生物起作用的环境因子,称生态因子。例:N元素。第二节生物与光的生态关系2.光强与生物光强的作用:生长发育、形态建构作用。典型例子:植物黄化现象陆生植物:依光强度可分为:阳性植物(sunplant)全光照;阴性植物(shadeplant,scioplant)1/10-1/50;耐阴性植物(shadetolerantplant,shadeplant)<1/50光补偿点:1、阳性植物和阳性叶子偏高,阴性植物和遮阴的叶子偏低。2、同一植株上,阴性叶偏低,阳

2、性叶偏高。3、C3植物偏高,C4植物偏.低光补偿点高低与呼吸作用强弱成正比。光饱和点:1、阳性植物高,阴性植物低。2、C4植物光饱和点比C3植物高。3、苗期和发育后期光饱和点低,生长盛期光饱和点高光的基本特性第三节生物与温度的关系温度、海拔、纬度关系第四节生物与水分的关系1、水是最重要的生命基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活的原生质80%、生物体一般60-80%、(植物50-98%)2、水是最活泼的中性溶剂,维系一切生化反应;植物矿物质吸收、运输、有机物合成3、水是最强的氧化剂和最活泼的还原剂,由所参与反应及自身组成决定;4、一定含水量是生物体保持形态的必要条件;5、水具有较高的热容量和气化热是环境中

3、地表、大气温度、温度的缓冲剂也是动植物散热调节体温的重要介质。水在3.98r密度最大。I、水与植物1、陆生植物主要靠根系根尖部分的根毛区吸收水分。吸水能力与:a、种类一渗透压(eg生态类型b、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气候一水分生态类型土壤质地:沙壤,水平走向土壤含水量H0多浅;HO少22深)2、水与植物产量:生产1g干物质所需水量,依种类、发育、光照、大气H2O、土壤水分、风速不同。3、水分生态类型:a、水生植物(aquaticplants):沉水植物submergedplants;漂浮植物floatingPlants;浮叶植物emergingPlants;挺水植物emerge

4、dplantsb、陆生植物(terrestrialplants)湿生植物(hygrophytes)邙日性植物;阴性植物)中生植物(mesophytes)(湿中生;典型中生;旱中生)旱生植物(xerophytes)(中旱生;典型旱生;超旱生)(肉质旱生、旱生小半灌木、硬叶旱生第五节生物与土壤的关系土壤理化性质、植物与土壤的关系第三章种群生态学第一节种群特征占据一定地区的某物种所有个体的总和。在一定空间中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的同种个体的组合。年龄结构类型:增长型(a)(侵占型、发展型)稳定型(b)衰退型(c)(下降型)第二节种群的进化与选择1、生态适应:生物有机体或其各部分在与环境的长期相互作用中可

5、形成一系列具有生存价值的特征;依靠这些特征能免受各种环境的侵害,并能有效从其生境中获得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使个体的发育不致异常或中断,此现象称为生态适应。2、生态适应的类型:趋同适应:在自然界不同种类的植物当生长在相同或相似的生境条件下,往往形成相同的适应方式和途径。趋异适应:同种植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隔离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于是在不同个体群之间就产生相应的生态变异,这是同种植物对不同综合环境条件的趋异适应三、物种形成基因流(geneflow)描述的是基因在种群内通过相互杂交、扩散和迁移进行的运动。地理物种形成学说:地理隔离:通常由于地理屏障将两种群隔离开,阻碍了种群间个

6、体交换,使种群间基因流受阻。 独立进化:两个彼此隔离的种群适应于各自的特定环境而分别独立进化。 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两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机制,即使两种群内个体有机会再次相遇,彼此间也不再发生基因流因而形成两个种,物种形成过程完成第三节种内和种间关系最小种群原则:对于一些集群生活的动物种群,如果数量太少,低于集群的临界下限,该种群不能正常生活,甚至不能生存。竞争(-)彼此互相抑制捕食(+-)种群A杀死或吃掉种群B一些个体寄生(+-)种群A寄生于种群B,并有害于后者中性(00)彼此互不影响共生(+)彼此互相有利,专性互惠(+)彼此互相有利,兼性偏利(+0)对A种群有利,对种群B无利害偏害(-0)对

7、A种群有害,对种群B无利害2 生态位(niche):物种所占据特定生境及执行特定功能的综合。3 高斯定律:同一生态位上不能有两个种共存。种群动态:种群动态是指种群数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出生率和死亡率第四章生物群落植物群落:一定空间范围内,在区系组成,结构,外貌上相对一致,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间保持一定相关性的,植物有机体有规律的同住结合形式。生物群落:一定时期内一定生境中,由一定的种群组成、结构、外貌相对一致,有序调谐的组合体。四度一量:1密度2盖度C(Coverage):某种植物地上部分在群落中的垂直投影。种盖度、总盖度、层盖度、基盖度:真盖度-grassland、郁闭度-forest

8、3频度F(Frequency):高度H(Height):绝对高度、自然高度、营养高度、生殖枝高度。5重量W(Weight)生物多样性建群种(constructivespecies):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或对群落建成起决定作用的种。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单建群种群落”或“单优种群落”。如果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则称为“共建种群落”或“共优种群落”。伴生种(companionspecies)(恒有种、常见种):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偶见种(rarespecies)(稀有种、罕见种):偶见种可能偶然被带入或随着某种条件的改变而

9、侵入群落中,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I生活型:生物对生境长期适应在外貌上表现形式。1依休眠芽或嫩枝在不良季节的位置分:高位芽植物(Phanerophytes)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地下芽植物(Geophytes),一年生植物(Therophytes)II层片(synusia):群落中具有一定种类组成同生活型植物的组合。基本层片、附属层片,是群落结构的基本单位。群落交错区(ecotone)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简单地说是指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边缘效应(edgeeffect)是指群落交错区内种的数目及

10、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演替(succession):一定地段或一定空间范围内,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群落的分类:主要分类单位分三级:植被型(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位)。各种草原类型第五章生态系统概念一.食物链食物网与营养级的概念1、食物链(foodchain):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2、食物网(foodweb):食物链彼此交错链结,形成一个网状结构,这就是食物网。其中,食物网中的生物不仅为一种生物所食。3、营养级(trophiclevel):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林德曼定律(十分之一定律)能量沿营养级的移动时,逐级变小,后一营养级只能是前一营养级能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primaryproduction)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 第二性生产(次级生产):植食动物利用植物后形成有机物的过程,称第二性产生产。所形成有机物质的量为II生产量。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是顺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个主渠道进行循环流动的。前面讲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不同的,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的。而物质循环是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