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_第1页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_第2页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_第3页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_第4页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腰痛病(TCD编码:BGS000o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生症(ICD-10编码:M51,202)o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由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

2、验阳性,膝、跟踪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6)、CT或MRl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生的部位及程度。或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二)、证候诊断1、血瘀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2、寒湿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3、湿热证: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

3、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丽数。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三、治疗方法(一)中医辩证论治1、血瘀证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组成:秦芜3g川茸6g桃仁9g红花9g甘草6g羌活3g没药6g当归9g香附3g牛膝9g地龙6g五灵脂6g(炒)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2、寒湿证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组成:独活15g桑寄生30g党参20g当归12g川茸10g桂枝10g防风10g秦芫10g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3、湿

4、热证治法:清利湿热,通络止痛。方药:大秦芜汤加减。组成:川茸10g独活15g地龙6g甘草6g防风10g白芷9g茯苓12g生地15g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4、肾虚证治则:补益肝肾,通络止痛。阳虚证方药:右归丸加减。组成:山药20g山萸肉9g杜仲12g牛膝20g熟地黄15g白芍10g茯苓12g细辛3g螟蚣3条乌梢蛇6g当归12g白芍10g秦芜12g羌活12g黄苓9g白术12g熟地15g杜仲12g附子6g(先煎)鹿角胶12g当归10g牛膝20g川断12g桂枝12g枸杞子15g川茸12g狗脊15g桑寄生30g菟丝子10g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阴虚证方药:左归丸加减。组成:熟地20克山药1

5、2克(炒)枸杞子12克山茱萸12克川牛膝12克菟丝子12克胶12克(切碎,炒珠)鹿胶12克(敲碎,炒珠)龟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二)中医外治治疗1、针刺治疗:主穴:腰夹脊配穴:寒湿腰痛瘀血腰痛湿热腰痛肾虚腰痛2、推拿治疗腰痛环跳委中昆仑命门腰阳关膈俞次髅曲池合谷肾俞太溪阿是穴隹拿: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手法说明:隹法、适用于急性期或者整(1)、松解类手法,包括点法、压法、摇法、滚法、:掌揉法、拍法、弹拨法等放松肌肉类手法,复手法之前的准备手法。松解类手法要求:均匀、持久、有力、柔和、深透,要做到“柔中有刚、刚中有柔”。(2)、整复类手法,包括俯卧拔伸法、斜扳腰椎法、牵引按压法、腰椎旋

6、扳法等适用于缓解期及康复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耐受性,以及医师的治疗体会可单项或者多项组合各类整复手法。急性期可根据医师的经验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整复类手法。包括:俯卧拔伸法、斜扳腰椎法、牵引按压法、腰椎旋转扳法、其他特色手法治疗。注意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忌用或慎用手法:(1)、影像学示巨大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生、病情较重,有明显神经受损、典型手术适应征者,禁用手法治疗;(2)、体质较弱,或者孕妇等;(3)、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等疾病患者:(4)、体表皮肤破损、溃烂或皮肤病患者;有由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3、其他外治法:灸法:根据部位艾箱灸,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拔罐

7、:适量,每次10分钟,每日一次。4、中频药物导入治疗:患者适当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仪器将中频药物导入和中频按摩溶为一体。中频电流能促进皮肤电阻下降,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中药具有消炎、消肿、镇痛、疏通经络、松解粘连,调节和改善局部循环的作用。5、物理治疗TDP照射:局部,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6、牵引治疗7、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可明显增强患者腰腹肌肌力和腰部协调性,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有利于维持各种治疗的疗效。急性期过后,即开始腰背肌运动疗法,主要有:(1)、游泳疗法:可每日游泳2030分钟,注意保暖,一般在夏季执行。(2)、仰卧架桥:仰卧位,双手叉腰,双膝屈曲致90度,

8、双足掌平放床上,挺起躯干,以头后枕部及双肘支撑上半身,双足支撑下半身,呈半拱桥形,当挺起躯干架桥时,双膝稍向两侧分开。每日两次,每次重复1020次。3. “飞燕式”:患者俯卧。依次以下动作;两腿交替向后做过伸动作。两腿同时做过伸动作。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背伸。上身与两腿同时背伸还原,每个动作重复1020次。四、辩证施护(一)、一般护理1、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观察腰能部强硬、疼痛程度、麻木感等异常情况。2、适当卧硬板床休息。3、运动功能受限,病情较重者应去枕平卧休息,避免久坐久立。(二)、给药护理1、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冷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2、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3、热痹

9、者,汤剂宜偏凉服。(三)、饮食护理1、饮食宜高营养,高纤维,清淡可口,易于消化。2、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3、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豉励多饮水。(四)、健康指导1、本病易复发,注意防风寒、防潮湿,避免居暑湿之地。2、加强护理及功能体育锻炼,增强体质。3、不适随诊。五、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照JOA腰腿痛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一治疗前评分)合(满分29治疗前评分)X100%。临床控制:改善率A75%;腰腿痛及相关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显效:腰腿痛及相关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基本恢

10、复正常工作;改善率A50且75%:有效:腰腿痛及相关症状减轻,直腿抬高试验可疑阳性,部分恢复工作,但停药后有复发;改善率25且50%。无效:腰腿痛及相关症状体征无改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者加重,改善率25%。(二)评价方法评分项目评分结果下腰痛1无32偶尔轻度疼痛23经常轻度或偶尔严重的疼痛14经常或者持续严重的疼痛0腿部的疼痛和/或者麻木感1无32偶尔轻度疼痛23经常轻度或偶尔严重的疼痛14经常或者持续严重的疼痛O步态1正常32尽管由现疼痛、麻木或者无力,仍能行走超过500米23由于由现疼痛、麻木或者无力,不能行走超过500米14由于由现疼痛、麻木或者无力,不能行走超过100米0直腿抬高试验l阴性2230-70度13小于30度0感觉障碍1无22轻度障碍(非主观)13明显障碍0运动障碍1正常(肌力5级)22轻度力弱(肌力4级)l3明显力弱(肌力0-3级)0膀胱功能l正常O2轻度排尿困难一33严重排尿困难(尿失禁或者尿潴留)一6项目严重受限中等受限无受限1卧床翻身0122站立0123洗澡0124弯腰0l25坐(约1小时)0126举或拿物0127彳钻Ol2总分六、腰痛中医诊疗的难点及问题(一)、在临床治疗中,腰痛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治疗周期平均10天,可以达到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