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科普阅读题难题及答案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 100g)蛋白质/g脂肪/g淀粉/g车叨mg磷/mg维生素C/mg1.5-2.30.4-0.9417.5-28.011-6015-6820-40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下:10 ' 0 1 5,10115'20,25,30160,120与泡时间Anin图?土豆
2、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 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 织、造纸等工业中。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表1中的钙”指的是 (填充素”或原子”)。(2)由图1可知:60min内, (填序号,下同)。A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2 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4)变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B 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
3、高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变D 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答案】元素ABC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ACD【解析】【分析】【详解】(1)一般情况下,没有特别说明,表1 中“钙”、“磷”是指元素,故此空填写:元素;(2)A、由图1可知:60min内,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故符合题意;B、浸泡10min ,硬度、咬碎感跟 0min比,均无明显变化,故符合题意;C、由图1可知:60min内,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故符合题意。(3) 由图 2 可知,随横坐标数值的
4、增加,曲线的纵坐标在逐渐减少,故填写: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4)由题干文字可知,变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5)A、由题干文字可知,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故符合题意;B、由表1可知,土豆中维生素 C含量不是最高,“磷”和“钙”的含量有可能比它高,故不符合题意;C、由题干文字可知,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变,故符合题意;D、由题干文字可知,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故符合题意。2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2017 年,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你对可燃冰有多少了解
5、呢?什么是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甲烷水合物的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笼子,每个笼子里“关 ”一个甲烷分子。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可燃冰的形成要满足三个条件:(1)温度不能太高。(2)压力要足够大。(3)要有甲烷气源。在上述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天然气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为什么开采困难?可燃冰开采的最大难点是保证甲烷气体不泄露、不引发温室效应,甲烷引发的温室效应比 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可燃冰一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还可能
6、会 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可燃冰有哪些用途?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约 164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而且储量 丰富,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甲烷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造碳 黑、乙快、氧化氢等。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可燃冰形成的适宜条件是 。A高温高压 B低温高压 C低温低压(2)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优点是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不是冰B可燃冰开采时若出现差错,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灾害C在1atm和25c时,可燃冰能稳定存在点燃【答案】B能量高,燃烧值大CH+2O2= CQ+2H2
7、O AB【解析】【分析】【详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可燃冰形成的适宜条件是低温高压;故填: B;(2)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而且储量丰富;故填:能量高,燃烧值大;(3)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填:点燃CH4+2O2CO2+2H2O;(4) A.可燃主要含甲烷水合物,冰的成分是水,可燃冰不是冰,说法正确;B.甲烷引发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可燃冰一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井喷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因此可 燃冰开采时若出现差错,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灾害,说法正确;B.由图象可知,在 1atm和25c时,可
8、燃冰不能稳定存在,说法错误。故选:AB。3.课堂上老师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指出,生此反应的条件是:金属要比盐中金属活泼 但要除去钾、钙、钠。泽元同学很好奇,他想探究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什么物 质?(进行实验一)取绿豆大的一小粒钠放入盛有饱和CuSQ溶液的锥形瓶中(实验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一会儿部分变黑色。(1)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将锥形瓶塞上单孔塞,导管通入肥皂水中,有肥皂泡飘到空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1 )探究沉淀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难溶性碱通常遇热时会分解为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猜想与假设)剩余物质为有Cu(
9、OHl和,可能有Cu。(验证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将反应后物质过滤,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试剂 X, X的化学式为此反应无Cu生成(实验结论)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 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出现黑色固体可能的原因是 。(进行实验二)泽元同学将饱和CuSQ溶液滴加在一小块钠上至钠完全反应,观察到表面有灰黑色固体,周围有大量蓝色糊状物。同学们加入试剂X将黑色和蓝色固体除去,看到有金属光泽的红色铜。与实验一对比,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实验二中得到红色铜的原因可 能是。(3)其他金属与盐反应,是否也有此现象呢?同学们
10、又做了以下实验:取大小形状都相同 的不同金属与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记录如下:NaMgAlFe1%钠浮在液面上熔成 小球,四处游动, 发出嘶嘶晌声,钠 颗粒逐渐消失,有 蓝色沉淀生成红色固体生成, 镁条逐渐变小, 有气泡产生,有 蓝色沉淀生成红色固体生成, 间接性产生极少 量气泡红色固体生成,无气 泡产生3%有时轻微爆炸,其 他现象同上有大量气泡产 生,其他现象同 上红色固体生成且 固体体积逐渐变 大,产生少量气 泡红色固体生成,其体 积变化不明显,产生 少量气泡产生10%轻微爆炸,其他现 象同上有气泡产生,其 他现象同上铝片由银白变成 红色,产生少量 气泡红色固体生成,缓慢 产生极少量
11、气泡产生请根据上表中信息,猜想金属与盐产生气体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写出两点,合理即 可):。【答案】氢气 氧化铜 H2SQ 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2NaOH+CuS襄Cu (OH)2j+Na2SQ 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实验二中水较少,钠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金属的活动性 盐溶液的浓度【解析】【分析】【详解】(1)将产生的气体用导管通入肥皂水中,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飘起的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点燃该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纯度;故填:氢气;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铜沉淀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所以沉淀中有 Cu (OH) 2和氧化 铜,可能还有Cu;故填:
12、氧化铜;验证猜想氧化铜、氢氧化铜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铜不会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将反应后物质过滤,在滤出的沉淀中加 入足量的稀硫酸固体全部溶解,溶液 变成监色沉淀中没有Cu故填:H2SC4;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实验结论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f , 2NaOH+CuSOCu (OH) 2j+Na2S。;故填:2NaOH+CuSQ Cu (OH) 2 J+N32SQ;反思与交流氢氧化铜受热分解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所以出现黑色物质的可能原因 是: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
13、的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铜。故填:钠和水反应放出 大量的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进行实验二当水较少时,钠容易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则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中得 到红色铜的原因是实验二中水较少,利于钠和硫酸铜反应。故填:实验二中水较少,钠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 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金属的活动性以及盐溶液的浓度都会影响金属与盐产生气体,故填:金属的活动性;盐溶液的浓度。4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在离地面约25km高空处有一层厚度极薄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臭氧(O3),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保护层。与 。2不同,通常状况下 O3是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O3不太稳定,一
14、旦受热极易转化成。2,并放出大量的热。O3比O2活泼的多,它能跟许多物质(SO2、CO、NO、氟利昂等)发生反应。如除去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一种方法是在微热条件下,O3与二氧化硫化合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再跟H2O化合就得到了硫酸。臭氧发生器可以制得。3,其原理是在放电条件下,O2能转化为O3。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气体中含O3约3%。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飞机排出的废气(含CO、 NO 等)以及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 ”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5、:( 1 )从微观角度解释O3 与 O2 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2)。3与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你认为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答案】分子结构不同臭氧+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减少废气(含CO、 NO 等)以及制冷剂“氟利昂 ”的排放【解析】【详解】( 1 )从微观角度解释O3 与 O2 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结构不同;(2)在微热条件下,O3与二氧化硫化合成三氧化硫,O3与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臭氧+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3)根据“飞机排出的废气(含CO、 NO 等)以及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 ”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可知,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减少废气(含CQ NO等)以
16、及制冷剂 氟利昂”的排放。5 某地屠宰厂发生液氨泄漏事故,经环保监测人员对现场空气进行监测,发现空气中氨气浓度远高于国家标准参考值35mg/m 3。所幸救援及时,没有造成燃爆和中毒事件。请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资料查阅)氨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人体黏膜和皮肤有强刺激、腐蚀性;液氨是由氨气加压降温液化而成极易液化成的,液氨泄漏后极易挥发出氨气;无色的液氨常用于冷库制冷;人一旦吸入氨气易中毒,而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后,极易发生爆炸。( 1 )如果氨气不慎泄露,在关闭阀门和防止明火的前提下,喷洒大量水雾即可。由此可知氨气可能具有的一条性质是 ;(2)消防队员迅速组织转移事故周
17、边的居民,则要求的正确处置方法是 ;已知 氨气的化学式为 N%,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有人认为只要逃离到地势高的地带,就能 保障人员安全,你对此的看法和理由是 ;(3)迅速使用水枪稀释泄露中心周边,利用氨气与水溶解后转化为没有危害的氨水的特性。取少量氨水,滴加几滴无色酚酗:溶液,可观察的现象为 ,则说明氨水呈(选填“酸”、"中”或“碱”)性,因此还对氨水需要进一步中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答案】具有可燃性、极易溶于水用湿毛巾堵往口鼻、佩戴防毒面具、迅速远离事故中心等 17不对,因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酚酗:溶液变成红色碱【解析】【分析】【详解】(1)如果氨气不慎泄露,在关闭阀门和防止明火
18、的前提下,喷洒大量水雾即可。由此可知氨气可能具有的一条性质是:具有可燃性,能燃烧;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2)消防队员迅速组织转移事故周边的居民,则要求的正确处置方法是:用湿毛巾堵往口鼻(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佩戴防毒面具、迅速远离事故中心等;已知氨气的化学式为NH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4+1X3=17。有人认为只要逃离到地势高的地带,就能保障人员安全,此看法是不对的,因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可以飘到较高的地带,吸入后会引起身体不适;(3)迅速使用水枪稀释泄露中心周边,利用氨气与水溶解后转化为没有危害的氨水的特 性。取少量氨水,滴加几滴无色酚酗:溶液,可观察的现象为:酚酗:溶液变成红色,则说明
19、 氨水呈碱性,因此还对氨水需要进一步中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6.果果关注本地首例违规添加亚硝酸钠食品安全公诉案件,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查询整 理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项目亚硝酸钠(NaNO2)氯化钠(NaCl)溶解性易溶,在15c时溶解度为81.5g易溶,在15c时溶解度为35.8g熔点、沸点熔点:271 C,沸点:320 C ;熔点:801 C;沸点:1413 C;溶液酸碱性弱碱性中性热稳定性320 C以上会分解放出刺激性气体受热不分解与稀盐酸作用放出红棕色气体无明显现象与硝酸银溶液作用生成浅黄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1)阅读上表写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为(2)食盐是日常调
20、味品,亚硝酸钠有毒,氯化钠和亚硝酸钠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从宏观的角度看,是由于这两种物质的不同。(3)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两种氮的氧化物和水,请你写出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有咸味,常被误作食盐食用而导致中毒事件发生。有一包外观酷似食盐的固体,结合表中信息,如何鉴别它是亚硝酸钠还是氯化钠(包括选取的试剂、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只写出一种方法即可)。【答案】易溶于水,熔点为271,沸点为320,熔点低等元素组成2NaNO2+2HCl=NOT +NO2 T +2NaCl+H2O取少量放在金属片上加热,若先熔化则为亚硝酸钠;或取少量溶于水,分别加入硝酸
21、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为氯化钠,若有浅黄色沉淀则为亚硝酸钠;取少量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若变红则为亚硝酸钠,否则为氯化钠;或取少量溶于水,用 pH试纸测定,若pH>7为亚硝酸钠,若 pH=7,则为氯化钠【解析】【分析】【详解】(1)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为:易溶于水,熔点为271,沸点为320,熔点低等;(2)食盐是日常调味品,亚硝酸钠有毒,氯化钠和亚硝酸钠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从宏观的角度看,是由于这两种物质的元素组成不同,氯化钠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亚硝酸钠有钠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3)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O2+2HCl=
22、NOT +NO2 T +2NaCl+H2O;(4)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有咸味,常被误作食盐食用而导致中毒事件发生。有一包外观酷似食盐的固体,结合表中信息,鉴别它是亚硝酸钠还是氯化钠方法是:取少量放在金属片上加热,若先熔化则为亚硝酸钠;或取少量溶于水,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为氯化钠,若有浅黄色沉淀则为亚硝酸钠;取少量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若变红则为亚硝酸钠,否则为氯化钠;或取少量溶于水,用pH 试纸测定,若pH>7 为亚硝酸钠,若pH=7,则为氯化钠。7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自然界中现已知的花青素有20 多种,植物中的花青素主要包括飞燕
23、草、矢车菊、矮牵牛、天竺葵、芍药、锦葵色素等6 种。水果、蔬菜、花卉中的主要呈色物质大部分与花青素有关。花青素类物质的颜色会随着植物液泡中 pH 的不同而变化。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性,能够与多种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反应,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损伤。例如,蓝莓中的花青素是迄今发现的最高效的抗氧化剂, 它的抗氧化性比维生素E高出50倍,比维生素C高出20倍。由于花青素的营养和药理作用,其保健功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研究人员选取部分植物对上述6 种花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如表 1 。表 1 不同植物中的花青素含量(mg/kg )样品名 称飞燕草色 素矢车菊色 素矮牵牛色 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 素锦葵色 素紫
24、薯ND134NDND428ND黑售23010251113ND2161000黑葡萄47313233ND155466里桑茸 八、|/、.ND1015ND21NDND菊花NDNDNDNDNDND* ND表示在该植物中未检出该类花青素。由于花青素本身性质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温度和光照影响花青素的稳定性,高温和光照会加快花青素降解的速率;科研人员还研究了pH对蓝莓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因此,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注意调控上述因素,维持并提高花青素稳定性是花青素类产品开发的关键。pHk豆备名安安鹏乏学,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矢车菊色素(Ci5H11。6)中碳、
25、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文中提到花青素的化学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 。(3)根据表1,若要补充花青素,首选的食物是 。(4)由图1得出的结论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花青素有可能用于制作酸碱指示剂B菊花不适合提取花青素C富含花青素的食品尽量避光、避免高温保存D只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才具有抗氧化性【答案】15:11:6与自由基反应(或颜色随pH值不同而改变、抗氧化性、受热易分解等) 蓝莓 在pH18范围内,随着pH增大,花青素稳定性变差(或保存率变低)ABC【解析】【分析】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有的性质。【详解】(1)矢车菊色素(C
26、15H11。6)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5:11:6。( 2)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文中提到花青素的化学性质有与自由基反应。( 3)蓝莓中的花青素是迄今发现的最高效的抗氧化剂,若要补充花青素,首选的食物是蓝莓。( 4)由图1 得出的结论为在pH18 范围内,随着pH 增大,花青素稳定性变差。(5) A、花青素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都可以保持,则有可能用于制作酸碱指示剂,故A正确;B、菊花基本不含花青素,则不适合提取花青素,故 B正确;C、温度和光照影响花青素的稳定性,高温和光照会加快花青素降解的速率,则富含花青素的食品尽量避光、避免高温保存,故 C正确;D、维生素C维生素E也具有
27、抗氧化性,所以不具有花青素的食物也可能具有抗氧化性,故 D 不正确。故选ABC。8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得癌症众所周知,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必需的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极少,尽管需要量不多,每日仅以毫克或微克计算,却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调节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必需的物质。缺乏维生素会导致许多疾病,如维生素A 缺乏会导致眼病;维生素B1 缺乏会导致脚气病和神经炎;维生素B2 缺乏导致口角炎、舌炎、脂溢性皮炎等;维生素 C缺乏导致坏血病。维生素 A、维生素C、维生素E及B族维生素都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比如维生素A
28、 与肺癌关系密切,胡萝卜素与食管癌、肾上腺癌发病有一定关系,维生素E 不足时,口腔癌、唇癌、宫颈癌等发生率会增高。补充维生素推荐以食补为主。含维生素A 丰富的食物有蛋黄、奶油、动物肝脏及胡萝卜、番茄、缸薯等。维生素 C广泛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E含量丰富的食物有卷心菜、植物油等。富含B 族维生素的食物有麦麸、动物肝脏、肉类、蛋奶制品等。微量元素也与癌症有一定关系。比如锌与免疫功能的T 细胞关系密切,特别是老年人,应当多吃含锌食物。硒是人体内一种难得的营养素和抗癌元素,参与免疫反应和线粒体的合成,其抗氧化作用是维生素E的500倍,硒的缺乏会影响维生素 A、维生素C、维生素 E维生素 K
29、 等的吸收和应用。碘缺乏可诱发乳腺癌、甲状腺癌子宫内膜癌等。补充微量元素也要以食物为主,不同食物含不同的微量元素。锌多在动物心肝肾、鸡蛋、豆类、核桃和小麦等食物中;硒富含在鱼类、蘑菇、大蒜、芝麻、大豆等食物中;碘多见在各类海产品;动物肝脏蛋黄、木耳、菠菜、芹菜、绿豆、茄子冬瓜苹果等富含铁元素。一般来说,合理的饮食,就能够满足人体日常所需,应该尽量做到饮食结构多样化,配以适量粗粮、杂食等,儿童避免偏食尤其重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防癌治癌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科学合理补充。( 1 )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原因是。(2)猪肝”是餐桌上的一道凉菜,其中含有的一种维生素是 ,含有的两种微量 元素是
30、(填元素符号)。(3)维生素C与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6H 8O6+I2=C6H 6O6+2X ,其中X的化学式是 O(4)多吃鱼有利于预防眼病,原因是 。【答案】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极少维生素A Zn Fe HI鱼中富含硒,硒有利于维生素A的吸收,维生素 A可预防眼病【解析】【详解】(1)由资料可知: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原因是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极少,故 填: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极少。(2)由资料可知:猪肝”是餐桌上的一道凉菜,其中含有的维生素 A和B,填一种时可填维生素A或维生素B,含有的两种微量元素是专和铁,其化学式为 Zn、Fe,故填:维生素 AZn、Fe。(3)维生素
31、C与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6H8O6+I2=C6H6O6+2X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原子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比反应后多2个碘原子和2个氢原子,所以2X中有2个碘原子和2个氢原子,则其中 X的化学式是HI,故填:HI。(4)多吃鱼有利于预防眼病,原因是鱼中富含硒,硒有利于维生素A的吸收,维生素 A可预防眼病,故填:鱼中富含硒,硒有利于维生素A的吸收,维生素 A可预防眼病。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美食伴侣味精味精,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增鲜调味品之一,为白色柱状结晶体,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 (QHsNONa)和食盐。味精被摄入人体中,谷氨酸钠与胃酸作用生成谷氨酸和氯化钠,很 快被消化吸
32、收为蛋白质,并参与人体中的多种新陈代谢。味精的使用浓度占食品重量的 0.2%0.8%能最大程度增进食品的天然风味。味精的鲜味受什么因素影响呢?经实验测 定发现,当加热至100c以上时,会引起部分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且有轻 微毒性。下表是焦谷氨酸钠含量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关系。加热时间(小卜谷氨酸钠含量衿时)100 c107 c115 c0.50.30.40.71.00.60.91.42.01.11.92.84.02.13.65.7实验研究还表明,味精对婴幼儿,特别是几周以内的婴儿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它能使婴 幼儿血中的锌转变为谷氨酸锌随尿排出,造成体内缺锌,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并产生智力 减退和厌食等不良后果。因此产后3个月内乳母和婴幼儿的菜肴不要加入味精。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谷氨酸钠的物理性质有 。(2) 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 。(3)谷氨酸钠(QHNONa)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写出谷氨酸钠与胃酸作用生成物之一的氯化钠的化学式为 。(5)下列关于味精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A .炒菜时加入味精后生成焦谷氨酸钠的含量只与加热时间有关B.烹饪时加入味精的最佳时间是大火翻炒时C.婴幼儿的食品中不应该加入味精【答案】白色柱状结晶体谷氨酸和氯化钠或蛋白质15:2 NaCl C【解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2301-2025恒温扩增核酸分析仪校准规范
- 忻州市中医院术中放射防护考核
- 吕梁市中医院压力治疗技术考核
- 朔州市中医院急救护理能力考核
-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中药用药指导考核
- 2025年中国三氯氢硅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信息化设备及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芦荟单糖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上海市人民医院疲劳管理技能考核
- 阳泉市中医院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考核
- 2025年贵州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2025年保密观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与信仰对话 课件-2024年入团积极分子培训
- DB37-T 4310-2021 地热尾水回灌技术规程
- 楷书的章法课件
- 生物产业园智慧园区智能化建设方案
- 高血压病人饮食护理重要性
- 典型示功图分析(全)
- 朗读技巧与朗读教学.ppt
- 人体膝跳反射演示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