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题18病毒与免疫调节20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题18病毒与免疫调节20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题18病毒与免疫调节20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题18病毒与免疫调节20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题18病毒与免疫调节20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800题专练18病毒与免疫调节20题1 . (2021四川德阳市高三)在面对新冠病毒引起的全球性肺炎疫情时,我国人民上下一心,取得了抗疫 的阶段性胜利。请回答相关问题:(1)新冠病毒的主要组成物质是,它与肺炎双球菌的根本区别是 o(2)体温高于37. 3C是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之一,但发热并不一定就是感染了新冠病毒,还需要经过专业的 才能最终确定是否被感染。(3)为争分夺秒地救治危重病人同时降低自身被感染的风险,医生护士们长时间不进食不如厕,其血糖 的来源是;新冠康复者的血浆有助于救治危重患者,其免疫学原理是(4)截至目前,全球有超过300种新冠疫苗正在研发或

2、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请用文字和箭头在下框中画出接种疫苗后,体液免疫过程示意图。【答案】蛋白质和RNA 病毒无细胞结构核酸检测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新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该抗体与患者体内的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吞噬细胞淋巴因子增殖分化.疫苗(抗原),一 (摄取处 - T细胞- * B细胞. 理)个【分析】体液免疫的过程是:大多数抗原进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暴露出特定的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 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B细胞在淋巴因子和抗原刺激卜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 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进而消灭抗原。当抗原

3、再次侵入机体后,可以宜接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 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详解】(1)病毒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新冠病毒是种RNA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 成。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的根本区别是病毒无细胞结构。(2)体温高于37. 3是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之一,但发热并不一定就是感染了新冠病毒,也可能是普通 感冒,还需要经过专业的核酸检测才能最终确定是否被感染。(3)人体血糖的主要来源由3条: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医生护士 们长时间不进食不如厕,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新冠康复者的血浆

4、有助于救治 危重患者,其免疫学原理是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该抗体与患者体 内的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清除抗原。抗体(与抗 原特异性 结合)(4)接种疫苗后,抗原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新冠病毒感染后,记忆细胞迅速增值分化产 生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抗原,过程如下:吞噬细胞淋巴因子“疫苗(抗原) 摄取处-T细胞, B细胞.理)个【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体液免疫的过程、免疫学的运用及血糖调节,分析题干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 于体液免疫过程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 .请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21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5、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其中肺结核 病最为常见。据3月27日新闻周刊报到,中国去年8月份一个月新增结核患者76000多例,每年新 增结核病患者总数都在80万左右。而截止2021年3月30日11点,中国确诊新冠肺炎患者102715人, 单论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中国连前30名都排不进去,但结核病新增人数和因结核病死亡人数每年中国都排 在世界前三。(1)与新冠肺炎病毒相比,结核病病原体最主要的特征是 o(2)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注射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卡介苗是一种经过人工培养的 弱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液制成的活疫苗。接种卡介苗后人体内将发生 免疫,接种时的注意事项有: (要求写

6、出二点)。(3)利福平是治疗结核病的特效药之一,其原理是利福平与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的0亚基牢固结 合,阻断该醐与DNA结合,从而阻断结核杆菌内基因表达的 过程,最终使结核杆菌的蛋白质的合成停止。(4)据本期新闻周刊报到,当今治疗结核病的棘手问题是出现了耐药结核病患者,即某种特效药达 不到治疗效果或效果甚微。耐药结核病患者分为原发型和感染型。就原发型而言,下列关于用达尔文的自 然选择学说解释出现耐药结核病患者原因的叙述,你认为合理的是A.患者体内结核杆菌繁殖快,数量多B.某种特效约使用前,众多结核杆菌中有很多变异类型,其中有的变异能抗该种特效药,有的变异不能 抗该种特效药C.某种特效药使

7、用后,众多结核杆菌才产生了抗该种特效药的变异类型D.若对患者经常使用该种特效药,则抗该种特效药的变异个体将得以保留E.在患者体内抗该种特效药的变异通过代代积累而使得该种抗药特性得到加强,最终出现耐药患者(5)防止出现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措施之一是开发新药,除了上述利福平的原理外,请你提出一种新的新 药开发思路: (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作答)(6) 2021年我国防治结核病的主题是“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请你提出至少二点防止感染结核 杆菌的有效措施【答案】有细胞结构体液免疫和细胞要注意局部皮肤是否有破损,要避免接触;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干燥,勿用手抓,防止局部出现继发的细菌感染转录 BDE可以开发

8、一种能破坏结核杆菌细胞壁的药物来防止结核杆菌的产生:也可以开发出一种能抑制核糖体在转录时与mRA结合的药物 按时接种卡介疫亩、不与患者密切接触。【分析】1,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对于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 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2、自然界中的牛.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详解】(1)新冠肺炎摘毒没有细胞结构,结核病病原体为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与新冠肺炎病毒相比,结 核病病原体最主要的特征是有细胞结构。(2)仔介苗是一种经过人工培养的弱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液制成的活疫苗,

9、相当于抗原,结核杆菌是胞内 寄生菌,对于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因此卡介苗会引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接种卡介苗的时候 要注意局部皮肤是否有破损,要避免接触: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干燥,勿用手抓,防止局部出现继发的细 菌感染。(3)利福平与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的P亚基牢固结合,阻断RNA聚合醐与DNA结合,从而阻断 结核杆菌内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最终使结核杆菌的蛋白质的合成停止。(4) A、患者体内结核杆菌繁殖快,数量多,不是产生耐药性的原因,A错误;B、原先的结核杆菌其耐药性是存在差异性的(遗传变

10、异),有的变异类型具有抗药性(适者生存),B 1E 确:CD,变异是不定向性的,特效药是起选择和淘汰作用,患者经常使用该种特效药,会导致抗该种特效药的 变异个体将得以保留,C错误,D正确;E、有利变异积累,不利变异死亡(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因此在患者体内抗该种特效药的变异通过代 代积累而使得该种抗药特性得到加强,最终出现耐药患者,E正确。故选BDE。(5)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能边转录边翻译,可以开发种能破坏结核杆菌 细胞壁的药物来防止结核杆菌的产生;也可以开发出一种能抑制核糖体在转录时与mRA结合的药物。(6)防止感染结核杆菌的有效措施有:按时接种卡介疫亩、不与患者

11、密切接触。【点睛】本题考查疫苗应用、细胞免疫、转录、自然选择等相关知识点,解题关键是要记住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 学生对其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3. (2021福建福州高三)双氢青蒿素(DHA)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发明的抗疟疾特效药。随着研究的深 入,临床上发现DH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科研工作者通过以下实验,研究DHA对免 疫的调节作用机制。实验方法如下:从实验鼠的腹下淋巴结等处分离并筛选获得T淋巴细胞,在培养液中 加入一定量的刀豆蛋白(ConA),刀豆蛋白(ConA)能刺激T细胞的增殖分裂,在实验组的培养液中加入 不同浓度的DHA,在适宜条件下进行细胞体外培养,分别统计48

12、h和72h后T细胞的分裂代数。48h分裂代数72h分裂代数对照组1. 01. 0ConA1. 22. 5ConA+0. 5pmol/LDHA1. 01. 9ConA+lpmol/LDHA1. 01. 7ConA+2pmol/LDHA1. 01. 3ConA4-4pmol/LDHA1. 01. 1(1)淋巴结属于免疫系统的,红骨髓产生的T淋巴细胞必须迁移到 中成熟后进入淋巴结等部位。免疫应答中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2)本实验用刀豆蛋白(ConA)刺激T细胞的增殖,实验结果说明DHA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程度与 和 有关。(3)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尝试说明DH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13、具有一定疗效的原因是。【答案】免疫器官 胸腺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浓度 时间 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DHA能抑制T细胞增殖【分析】1、淋巴结、扁桃体、胸腺等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 质组成的。2、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 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3、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是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 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详解】(I)淋

14、巴结、扁桃体、胸腺等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红骨髓产生的T淋巴细胞在到胸腺中成熟。T 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2)题中表格数据显示:DHA浓度越高,T细胞72小时分裂代数越小,但48小时分裂代数相同,故 DHA对于 T淋巴细胞的增殖的抑制作用程度与时间和浓度有关。(3)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患者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而DHA能抑制T细胞增殖,使 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能力降低,故利用DHA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治 疗具有一定的疗效。【点睛】本题通过创设新情境考查自身免疫病及有关免疫系统、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重

15、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4. (2021浙江绍兴市高三)2020年底在英国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B. 1. 1. 7毒株传染性更强,病人由 普通症状转化为重症的概率与死亡率更高。某科研小组为研究我国研制的新冠疫苗w对变异新冠病毒B. 1. 1. 7的预防效果,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分析回答:要求与说明:调查数据包括疫苗W对新冠病毒引起的所有症状总体保护率以及对重症的保护率:疫苗总 体保护率=(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疫苗重症保护率=(对照组重症率-接种组 重症率)/对照组重症率。(一)实验思路:(1)在高发病率国家的18-59岁健康人群中,通过抗体检测以及核酸

16、检测选出5万个 的志愿者参与实验。(2)将参试人员随机均分为2组,其中A组接种疫苗W, 14天后再接种一次,B组注射安慰剂作为对 照。10天后对参试人员进行抗体检测。(3)对参试人员进行连续5个月的跟踪调查。期间若参试人员中出现新冠患者,对其进行 并精心治疗。(4)根据病人感染的毒株类型是否属于B. 1. 1. 7以及发病前是否接种过疫苗,分类统计, (其它毒株组的数据合并统计)。(二)预测实验结果新冠疫苗W针对除B. 1. 1. 7之外其它新冠病毒毒株引起的重症保护率为100%,总保护率为72. 51%。人群接种该疫苗后,与感染其它毒株相比,如果感染B. 1. I. 7后发病率明显提高,病人

17、由普通症状转化为重症的概率相同。对A组的统计结果请以柱形图表示 o(三)分析与讨论(1)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因此更容易发生变异。(2)疫苗接种14天后再接种一次的目的是。(3)疫苗的推广接种除了要考虑疫苗的有效性、 性,还要考虑疫苗的生产成本及运输、存储 的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答案】未感染过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1抗体与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核酸检测计算疫苗对新冠病毒引起的总体保护率及重症保护率100%72.51%g| | 重症保护率I h 总保护率RNA引发二次免疫反应(使机体产LLB.l.1.7 其它毒株 菌株新冠疫苗W对新冠病毒的预防效果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增强免疫力)安全【分析

18、】1、新冠病毒为RNA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2、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详解】(一)实验思路:结合题意可知,实验目的为“研究我国研制的新冠疫苗W对变异新冠病毒B. 1. 1. 7 的预防效果”,则实验的日变量为新冠疫苗W的有无,因变量为抗体的产生情况,目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 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I)在高发病率国家的18-59岁健康人群中,通过抗体检测以及核酸检测选出5万个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 志愿者参与实验。(初始抗体数量为0)(2)将参试人员随机均分为2组,其中A组接种疫苗W, 14天后再接种一次,B组注射安慰

19、剂作为对 照。10天后对参试人员进行抗体检测。(控制单一变量:疫苗接种与否)(3)时参试人员进行连续5个月的跟踪调查。期间若参试人员中出现新冠患者,对其进行核酸检测(依 据是分子杂交技术)并精心治疗。(4)结合题意要求与说明可知,该实验需要测定疫苗总体保护率、疫苗重症保护率等数据,故需要根据 病人感染的毒株类型是否属于B. 1. 1. 7以及发病前是否接种过疫苗,分类统计计算疫苗对新冠病毒引 起的总体保护率及重症保护率。(二)结合题干信息“新冠疫苗W针对除B. I. I. 7之外其它新冠病毒毒株引起的重症保护率为100%, 总保护率为72. 51%”及“人群接种该疫苗后,与感染其它毒株相比,如

20、果感染B. 1. 1. 7后发病率明显 提高,病人由普通症状转化为重症的概率相同”,而A组为疫苗注射组,故可绘制柱形图如下:100%72.51%重症保护率 总保护率0B.1.1.7其它毒株菌株新冠疫苗W对新冠病毒的预防效果(三)(1)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为单链结构,不稳定,因此更容易发生变异。(2)为引发二次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增强免疫力,故疫苗接种14天后再 接种一次。(3) 一般而言,疫苗为灭活或减活的病毒,故疫苗的推广接种除了要考虑疫苗的有效性,还要充分考虑 其安全性,此外还要考虑疫苗的生产成本及运输、存储的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点睛】解答

21、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思路,并能结合病毒的特点分析作答。5. (2021安徽宿州高三)某种病毒可引发人类的肺炎,为了预防该病毒,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生产 不同的疫苗,如新型mRNA疫苗、传统灭活疫苗等。请回答:(1)进入人体内环境中的mRNA,通过 方式进入细胞,并与核糖体结合,翻译成特定的,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2)灭活疫苗可以使用鸡胚生产,也可以使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 O(3)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为了防止 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培养箱中的。2是细

22、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4)从抗原种类的角度分析,与mRNA疫苗相比,传统灭活疫苗的优势是。【答案】胞吞蛋白质(病毒抗原)分散成单个细胞生长和增殖代谢产物积累维持培养液的pH灭活疫苗抗原种类多,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种类多,病毒发生变异后仍可能有效【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 中的污染,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2)营养:除正常的有机和无机营养外,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3)适宜的温度和pH:温度为36.50.5(哺乳动物),多数

23、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7.27.4。(4)气体环境: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2、灭活病毒疫苗的制备原理是用各种理化方法灭活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使其逐渐丧失感染性,但 保持病毒的免疫原性,之后再通过纯化等步骤制备出候选疫苗。这种疫苗易于实现体液免疫且应答效果较 好,目前成为了新发传染病的首选疫苗形式。产量的迅速扩大可能是灭活疫苗的短板,同时灭活疫苗往往 需要多次接种才能产牛.有足够数量的抗体。3、核酸疫苗也被称为基因疫苗,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其原理是将某种抗原的DNA或mRNA 序列经肌肉注射或微弹轰击等方法导入宿主体内,在宿主细胞

24、中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对该抗原蛋 白的免疫效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核酸疫苗的开发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开发与生产周期 短,对冷链运输要求低,可以快速响应疫情需要。【详解】(1)进入人体内环境中的mRNA,通过胞吐方式进入细胞,并与核糖体结合,翻译成特定的蛋白质,刺 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2)灭活疫苗可以使用鸡胚生产,也可以使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 取出相关的组织,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用培养液将分散的细胞 稀释制成细胞悬液,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3)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25、时,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培养过程中要定期更 换培养液,目的是为了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培养箱中的O?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0: 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4) mRNA疫苗的制备是针对某种抗原制备的,从抗原种类的角度分析,传统灭活疫苗的优势是灭活疫 苗抗原种类多,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种类多,病毒发生变异后仍可能有效。【点睛】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综合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2021北京房山高三)炎症是机体对于内、外部致炎因子所引发的一种自身免疫反应,为研究高脂饮 食对牛.物体免疫反应

26、的影响进而引发的炎症机制,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1)炎症的产生与免疫系统参与的免疫反应相关,请从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两个方而,依次各举2 例、 (文中提到名称除外)。(2)细胞因子可由巨噬细胞产生,参与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为研究高脂饮食与细胞因子的关系,研究 者进行了下列实验:细胞因子图1将相同遗传背景小鼠分为三组连续8周饲喂正常饮食(甲组)连续8周高脂饮食(乙组)连续4周高脂饮食后,连续4周正常饮食(丙组),检测小鼠体内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 甲组与丙组结果表明,整个实验结果说明,(3)为探究高脂饮食引起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机制,研究者以上述甲、乙两组小鼠为实验材料,注射了 相关

27、试剂,如表所示(LPS一脂多糖:具有抗原特性的脂质和多糖的复合物)组别甲|乙乙实验处理注射I注射II注射I注射n血液中巨噬细胞数量正常高高最高表中1-0所需试剂应依次选用 (填选项前的字母)A.清水 B. PBS (缓冲液)C. LPS (脂多糖)(4)进一步利用荧光标记技术检测甲、乙两组小鼠巨噬细胞表面活化蛋白含量的变化,由图2可知,脂类物质可 iTT5 o刘光迪度注射注射注射注射注:荧光强度与巨噬细胞表面活化蛋白含量的成正相关(5)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说明高脂饮食引起炎症反应的原因:A.促进 B.抑制 C.无关 D.表面活化蛋白E. LPS F.缓冲液【答案】T细胞、B细胞 抗体、溶菌酶先高脂

28、饮食后正常饮食对细胞因子的产生影响不大高脂饮食可促进巨噬细胞产生细咆因子;先高脂饮食后正常饮食,细胞因子的含量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BC脂类物质可引起巨噬细胞表面活化蛋白含量明显升高AAD【分析】I、题图分析:图1中,甲乙丙三种处理小鼠,甲组产生的细胞因子较少,只有少量的TNF,乙组各种细 胞因子都较多,丙组产生的细胞因子较少,只有少量的G-CSF。2、图2中,甲组注射I荧光强度最低,注射H荧光强度升高;乙组注射I荧光强度较高,注射H荧光强 度最高(说明此时小鼠巨噬细胞表面活化蛋白含量最高)0【详解】(1)炎症的产生与免疫系统参与的免疫反应相关,免疫细胞主要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又包 括

29、T细胞、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2)由图1信息可知,丙组与甲组处理的小鼠,产生的细胞因子都较少,说明先高脂饮食后正常饮食对 细胞因子的产生影响不大:综合比较甲、乙、丙三组的情况,可以看出,乙组高脂饮食可促进巨噬细胞产 生细胞因子:丙组先高脂饮食后正常饮食,细胞因子的含量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3)根据表格的处理和实验设计原则,且高脂饮食产生的细胞因子增多,即巨噬细胞数量增多,故给甲、乙两组小鼠注射的试剂1、H分别应为PBS (缓冲液)、LPs (脂多糖),故选BC。(4)由图2可知,乙细胞表面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甲组,故脂多糖与缓冲液比较,脂类物质可引起巨噬 细胞表面活

30、化蛋白含量明显升高。(5)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说明高脂饮食促进小鼠免疫反应,促进吞噬细胞表面活化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促 进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故选AAD。【点睛】本题通过实验,主要考查高脂饮食对免疫调节的影响,并能通过相关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在理解课本知识基础上,能够自身拓展视野.7. (2021广东高三开学考试)不良的饮食习惯会给个人健康造成危害。诺如病毒是急性胃肠炎的头号病原 体,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等途径传播,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 节呈现高发。请回答相关问题:(1)诺如病毒能够识别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 并与之结合,从而选择性入侵小

31、肠上皮细胞。诺如病毒侵入小肠上皮细胞后,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 毒,进而体液免疫继续发挥作用,病毒,进而被吞噬细胞清除。(2)大量的小肠上皮细胞破损会引起炎症反应,进一步刺激位于 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等途径增加机体产热。通过 等途径减少机体散热,进而使体温升高。(3)研制诺如病毒疫苗的动物实验阶段,科研究人员用疫苗分先后两次(间隔30天)对小鼠接种,检测 相应抗体的产生量,结果如图,请分析出现如图的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o依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该疫苗是否能进入人体实验阶段?并说明理由o抗体的产生U_cJ初次接种再次接种时间【答案】特异性受体效应T与特异性抗

32、体结合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沉淀)下丘脑 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使细胞呼吸增强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该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浆细胞分泌抗体,但不能产生记忆细胞(或记忆细胞存留时间短,或记忆细胞存留小于30天) 不 能,没有产生二次免疫,难以达到预防效果(或能,人与动物的生理状况不同,人体可能会产生记忆细 胞,出现二次免疫,达到预防效果)【分析】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是针对特定抗原发挥作用。体液免疫作用对象是抗原,通过效应 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发挥作用。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是被抗原入 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通过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

33、靶细胞裂解死亡,以及T细胞还能释 放细胞因子增强细胞免疫的效应。【详解】(1)病毒和宿主细胞之间具有特异性识别,是通过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实现的。在细胞免疫过程中, 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进而体液免疫继续发挥作用,病毒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抗原一抗 体复合物(沉淀),进而被吞噬细胞清除。(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炎症反应增加产热主要是通过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使细胞呼吸增强实现 的,减少散热主要通过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实现的。(3)通过图示信息可以看出,初次接种和再次接种过程抗体的产生量大致一样,这说明该疫苗能够刺激 机体产生浆细胞分泌抗体,但不能产生记忆细胞(或记忆细

34、胞存留时间短),从而导致并未产生二次免疫 的效果加强的效应。依据这样的实验结果,因为没有产生二次免疫,难以达到预防效果,一般不能进入人 体实验阶段。但是因为人与动物的生理状况不同,人体可能会产生记忆细胞,出现二次免疫,达到预防效 果,所以也可以考虑进一步进行人体实验,以检测在人体中的免疫效果。【点睛】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作用过程和免疫学的应用,在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简单的综合分析得 出答案。8. (2021北京西城高三)肿瘤免疫疗法是通过激活自身免疫机能杀灭癌细胞。临床应用中发现,它并不 是对每个癌症患者都有效。为提高免疫疗法的有效性,对其原因进行了研究。(1)癌细胞代谢旺盛,但肿瘤

35、组织中氧气常供应不足,癌细胞通过产生大量乳酸,并分泌到肿瘤微环境中。(2)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应答产生的 来裂解癌细胞。(3)人体内的Treg细胞是一种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Tc)的激活和增殖。用含有不同 浓度乳酸的培养液分别培养Tc和Treg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如卜图(细胞分裂指数 越高表示增殖越旺盛)。结合上述信息、,推测免疫疗法对部分人失效的可能原因(4) MCT1基因编码乳酸转运蛋白,该基因在Treg细胞中表达。研究者提出假设:肿瘤与Treg细胞之间 通过MCT1基因形成“互利共生”关系。为检验假设,研究者给小鼠皮下注射癌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肿瘤 大小。

36、实验组应采用 小鼠。若实验结果为,则支持肿瘤和Treg细胞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o(5)基于以上研究,请为提高免疫疗法的有效性提出一个思路 。【答案】无氧呼吸 效应Tc细胞 一部分肿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无氧呼吸产生较多乳酸,肿瘤微 环境高浓度的乳酸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但对Treg细咆无影响,增殖的Treg细胞也抑制细胞毒性T 细胞的激活和分裂,导致免疫疗法失效。MCT1基因敲除小鼠 实验组小鼠肿瘤体积显著小于时照组 抑制乳酸代谢相关基因(如MCT1基因),从而增强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分析】分析题图,可知随乳酸浓度的增加,细胞毒性T细胞(Tc)的细胞分裂指数越小,说明高浓度的乳酸能抑制细胞

37、毒性T细胞的增殖;随乳酸浓度的增加,Treg细胞的细胞分裂指数变化不大,说明高浓度的乳酸对 Treg细胞的影响不大。【详解】(1)癌细胞代谢旺盛,需要的能量多,根据肿瘤组织中氧气常供应不足,说明癌细胞不止进行有氧呼 吸,还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并分泌到肿瘤微环境中。(2)人体E要通过细胞免疫灭杀癌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Tc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从而使癌 细胞裂解死亡。(3)根据题图,随乳酸浓度的增加,细胞毒性T细胞(Tc)的细胞分裂指数越小,说明高浓度的乳酸能 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随乳酸浓度的增加,Treg细胞的细胞分裂指数变化不大,说明高浓度的乳酸 对Treg细胞影响不大。

38、结合题文“人体内的Treg细胞是一种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Tc) 的激活和增殖“,可以推测免疫疗法对部分人失效的可能原因为:一部分肿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无氧呼 吸产生较多乳酸,肿瘤微环境高浓度的乳酸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但对Treg细胞无影响,增殖的 Treg细胞也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激活和分裂,从而导致免疫疗法失效.(4)研究者提出假设:肿瘤与Treg细胞之间通过MCT1基因形成“互利共生”关系。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MCT1基因的有无,根据MCT1基因在Treg细胞中表达,说明对照组为有MCT1基因的小鼠,实验组为 没有MCT1基因的小鼠,即MCT1基因敲除小鼠。研究者给小鼠皮

39、下注射癌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肿瘤大 小.若实验结果为实验组小鼠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则支持肿瘤和Treg细胞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 系。(5)基于以上研究可知,肿瘤与Treg细胞之间通过MCT1基因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因此可通过抑制乳 酸代谢相关基因(如MCT1基因),从而增强免疫治疗的有效性。【点睛】本题以肿瘤免疫疗法为背景,考查呼吸作用、免疫调节等知识,从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是 解答本题的关键。9. (2021河北高考真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 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

40、效方法。2019年, 研究者对某地20072015年出生儿童的VarV接种率及水痘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水痘发病率一第一剂次VarV接种率 一第二剂次VarV接种率注:推荐满18月龄、4岁儿童各接种一剂次VarVMOo I,Lo令审/出生年份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初期患者皮肤表面形成透明的水疱,其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2)呼吸道黏膜受损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 o VZV感染引发机体的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被感染的细胞统称为(3)水痘临床诊断时,须注意与尊麻疹相区分。与水痘的发病机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尊麻疹属于机 体的 反应,是免疫系统的 功能过强的表现。(4)

41、图中统计结果显示,随VarV接种率的提高,水痘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接种VarV后,B淋巴细胞的 作用是 o(5) 2014年、2015年出生儿童的接种率与发病率数据提示,应及时接种第二剂VarV,原因是第一剂疫苗 接种一段时间后。【答案】组织液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防卫功能减弱特异性 靶细胞 过敏防卫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再次接种VarV后,记忆细咆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分析】I.免疫系统的功能是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可以监控和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细胞及癌变 细胞。2、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道线;(1)第一道: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及

42、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 液)的杀灭作用。(2)第: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 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第和第二道防线,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属于非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 或异物有防御作用。3、过敏反应:指己免搜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 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4,分析坐标图形,20072015年出生儿童的第一剂次VarV接种率开始基本持平,2014年后下降;第二 剂

43、次VarV接种率逐年增加,水痘发病率逐年下降。【详解】(1)细胞外液E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水疱中的液体应该为渗透压失衡造成的 组织液聚集在皮肤下形成的,主要还是来自组织液。(2)呼吸道黏膜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具有清扫、阻挡异物等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当VZV 从呼吸道侵入人体时,呼吸道黏膜受损者,会失去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阻挡和黏液的吸附作用,免 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防卫功能减弱,故更易被VZV感染。VZV侵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产生特异 性免疫反应,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原,被其感染的细胞被称为靶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并使其裂解死亡。(3)过敏

44、反应是指己经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某些花粉引起的尊 麻疹属于机体的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过敏反应是因为机体免疫防卫功能过强 造成的。(4)易感人群接种VarV疫苗后,该疫苗作为抗原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从而起到预防VZV的作用。(5)初次接种疫苗后,体内能产生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抗体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由于记忆细胞的存 在,追加第二剂时,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使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 体,因此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过程产生抗体的数量多、速度快。【点睛】本题以“VZV”为载体,主要考查

45、内环境和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学 握,能够结合背景材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10.因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和普通感冒(旧称伤风)症状相近,又统称为感冒,但是二者又有明显区 别,有经验者一问便知是哪一种感冒。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比较项目流感普通感冒(伤风)病原体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等传染性强只有少数具有传染性发热程度多高热(39-40 ),偶伴寒颤不发热或轻度发热,无寒颤全身症状重,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轻或无上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鼻塞、流涕、喷嚏等明显(1)引发流感和伤风的病原体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增殖特点,分别是(2)人在打寒颤时会使机体产热量成

46、倍增加。流感患者伴有寒颤而伤风患者没有,说明机体热量流失较 严重的是 患者,原因是。(3)从免疫调节的角度来看,一般人在受凉、雨淋、过度疲劳后,容易得伤风,原因是 o(4)流感出现明显的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而伤风没有,可能的原因是。【答案】均不具有细胞结构(或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增殖流感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温差大,热量散失快 受凉、雨淋、过度疲劳会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对伤风病原 体的抵抗力降低 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机体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等产物 积累,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组织、器官的损伤,因此会出现乏力、全身肌 肉

47、酸痛的症状【分析】I、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 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2、机体的体温调节是神经和激素(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在寒冷的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 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导致产热量增多,以维持体温正常。皮肤是与体温调节相关的重要器官,其中血管 舒调节张是为了增加散热量,血管收缩是为了减少散热量。【详解】(1)引发流感的流感病毒,引发伤风的病原体鼻病毒、冠状病毒,感冒和伤风有 个共性,它们都是病 毒性疾病,病毒均不具有细胞结构,都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增殖。(2)流感患者打寒颤说明机体热量流失较严承,需要通过打

48、寒颤补充热量。原因是流感患者多高热(39 -40 C),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温差大,热量散失快。(3)受凉、雨淋、过度疲劳均会引起人的免疫力下降,相关激素分泌失调、免疫细胞活性降低,对伤风 病原体的抵抗力降低,此时侵入机体的病毒不能被及时清除掉,会引发疾病。(4)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可引发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耗 氧量增加,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无氧呼吸,乳酸含量增高导致肌肉酸痛;同时持续高热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组织、器官的损伤,因此会出现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点睛】本题以流感病毒和普通感冒病毒为素材,考查免疫、体温调节和无氧呼吸等相关知识

49、,意在考查学生分析 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提取信息。11. (2021江苏泰州高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负反馈调节是维持血清甲状腺激素(TH)水平稳定的重 要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甲状腺分泌两种有活性的甲状腺激素T3和T4,化学结构如下图1所示。甲状腺中的碘化物碘酪氨酸(MTT)和二碘酪氨酸(DTT)可用于合成TH。2个DTT分子可以通过氧化聚合作用形成1分子T(和1分子丙氨酸)。人体内的产生途径可能有 o(2)甲状腺激素必须通过TH转运体穿过血-脑和血-脑脊液屏障进入TRH神经元才能发挥其调控作用。其大致过程如下图2:TH进入伸长细胞,需膜上的TH转运体、消耗ATP,由此判

50、断TH进入伸长细胞内的方式是。TRH神经元位于 (填器官名称),进入该细胞中的T3与其 内的受体(T3-TR)以及辅因子结合,调控7RH基因的 o伸长细胞的焦谷氨酰肽酶IK PPII)能降解释放的TRH,其意义是。(3)人类促甲状腺激素(TSH)含a、。两条肽链,两条肽链只有结合在一起才有活性。TSH的a链与人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a链非常接近。请尝试解释病理状态下高浓度的hCG患者可能出现轻度甲亢 症状的原因是 o(4)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出现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异常抗体,异常抗体与该受体的结合可能 甲状腺的分泌。【答案】MTT和DTT各1分子氧化聚合、T4在酶的作用下脱碘主动运输

51、下丘脑 细胞核转录 调控TRH浓度(防止TRH浓度过高),使其含量保持相对的稳定hCG的a链与TSH的|3链结合,形成类似于TSH的物质,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激发或抑制【分析】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 -4*节。根据图2可知,T3和T4与TH转运体结合,进入伸长细胞中,工,经脱碘酶处理变成Ta, T3可以通过TH 转运体进入促垂体区TRH神经元,调节TRH基因的表达。【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MTT和DTT各一分子氧化聚合可以形成T3,另外根据图2可知,h在脱碘酶的作 用下也可以形成丁3。(2)TH进入伸长细胞,需膜上的TH转运

52、体、消耗ATP,故推测其为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TRH神经元位于下丘脑,T3进入该细胞后与细胞核中的受体及辅因子结合,可以调控TRH基因的转 录,促进其合成TRH。为了防止TRH浓度过高,使其含量保持相对的稳定,PPH能降解释放的TRH。(3)病理状态卜.,可能是hCG的a链与TSH的。链结合,形成类似于TSH的物质,促进甲状腺激素分 泌,从而造成了病理状态下高浓度的hCG患者可能出现轻度甲亢症状。(4)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异常抗体与该受体结合后,可能激发或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识图,需要考生注意Tj和T的作用机理,据此答题。12.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

53、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 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小鼠分组A组B组C组D组初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再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抗原甲抗原乙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 (填“抗体”或 “抗原”)。(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 o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3) 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 原因是。(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

54、的特点一般有 (答出2点即可)。【答案】抗体A、D 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发作迅速、消退较快【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及过敏反应的有关知识抗原进入体内,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传递给T细 胞,T细胞一方面会发生增殖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咆会攻击靶细胞,引起靶细 胞的裂解死亡;另方面,T细胞会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效应B细 胞(或浆细胞),效应B细胞可以分泌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抗原(病原体) 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免疫异常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综合征。【详解】(1)抗体

55、、淋巴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抗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抗原引发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 故要检测小鼠是否发生免疫应答,应该检测抗体水平。(2) A和D组两次注射的抗原相同,故会发生二次免疫,B、C组两次注射的抗原不同,不会发生二次免 疫。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可以识别抗原,再次注射同种抗原,这些记忆细胞可以快速识别抗原,增 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可以分泌更多的抗体,发挥更强的免疫反应,及时清除抗 原。(3)初次注射抗原甲时,体内会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再次注射抗原,机体会产生较多的抗体分布于 血清中,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抗体会与抗原甲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4)过敏反应

56、属于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等。【点睛】是否能够发生二次免疫,需要看两次注射的抗原是否相同,若相同,可以发生二次免疫;若不相同,则不 能发生二次免疫。13. (2021浙江台州高三)为了抵抗新冠病毒,许多医药公司生产出相关疫苗。某公司研发的W疫苗在 第一次接种后抵抗新冠病毒的有效性较低。至少要到第12天才开始发挥保护作用。临床显示,双剂疫苗 的接种效果明显好干单剂(单剂:只注射1次疫苗;双剂:一段时间内连续注射2次将苗)研究发现该疫 苗在大猩猩身上也能得到类似结果。请设计实验、验证双剂疫苗接种效果好于单剂。实验材料:实验用大猩猩若干只:用缓冲液X配制的W疫苗;缓冲液X;新冠病毒毒株;注射针筒若干:新冠病毒血清抗体检测试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其他相关材料。(要求与说明:注射第一剂与第二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