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标准_第1页
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标准_第2页
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标准_第3页
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标准_第4页
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标准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化工安全技术 适用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一)课程性质1. 课程定位(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培养大学专科层次,具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与管 理、产品分析检测能力,从事精细化工生产操作、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原材料 及产品质量检验.产品销售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2)专业而向的职业岗位通过前期的社会调研,结合近期的深入调查和论证,当前三门峡地区以及 河南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促进了我地区化工类行业的建设和发展壮大。目前 随着精化行业产业结构

2、的调整,技术、工艺、装备的规模化更新,精细化学品 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有三类:一是生产一线的操作 岗位,从事精细化工生产的操作、调试、运行与维护:二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岗 位,从事化工产品的质量监督与控制等:三是生产管理岗位,从事生产组织、 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等。(3)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专业主要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精细 化学品精细化工 生产技术 管理精细化工现场 操作1. 能进行生产岗位的操作2. 掌握生产工艺流程精细化工中控操作精细化工分析与检验1. 掌握常规的分析方法2. 会使用常用检验仪器3. 能按照检验标准正确分析数据, 指导生产精细化工设备操作与维

3、护1. 精通精细化工设备管道阀门操作2. 能够进行常规的维护3. 能够更换化工管件和设备生产 技术2. 课程性质在化工类生产中,从原料.中间体到成品,大都具有易燃、易爆、毒性、 腐蚀性等化学危险性,工艺过程复杂多样化,高温、高压、深冷、负压等不安 全的因素很多,这决定了化学工业生产事故的多发性和严重性,因而化工生产 对于安全的要求比其他行业更严格,从而决定化工安全技术在化工类专业中的 重要性。化工安全技术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必 修课,是本专业重要的专业技能课之一。化工安全技术贯穿于化工生产全过 程,从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厂房修建、设备安装、生产操作、设备管理、紧 急预

4、案、事故处理,直至“三废"处理等各个环节,它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 丰富的综合性技术。因此,本课程同样贯穿于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学习全 过程,包括从各专业基础课到齐专业课。本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化工安全技 术专业知识和基本安全操作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这些能力所涉及的知识与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化工行业 人才所需知识结构相一致。化工安全技术与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将 来进入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操作、及基层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 课程作用化工安全技术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养成良 好的职业安全习惯,熟悉并系统掌握

5、精细化工生产中所涉及的各类安全知识与 基本的安全技能,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练习以及到精细化工企业实习 等方式,综合培养学生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工作态度、学习方法和社会能 力。化工安全技术为企业培养既具备化工专业知识,又熟悉化工企业危险源、 安全措施、劳动保护装备以及安全管理方法等,并掌握必要安全技能的实用型 劳动者。4. 课程的衔接本课程在第四期开设,前导课程化学分析检测基础、精细化工生产技 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化工原理、精细化工设备及维护、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课程,为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提供理论支撑,主要为本 课程的学习提供化工生产方法.工艺操作、仪表设备等方面理论知识和技能基 础,后续

6、课程包括精细化工综合实训和顶岗实训,为学生进入企业从事安全实 训和生产操作提供安全知识和技能。(二)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思路1.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在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以化工安全生产和管理能力培养为重点,听取了 化工行业专家以及毕业生的意见,同时在课程组中引进化工行业安全专家和工 程技术人员参加课 程建设,重组教学内容,基于化工安全生产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设计了 10个模块16项目,实现了模块化教学,每个模块都设置了学习目标和任务。1、职业岗位调研2、职业能力分析3、课程开发设计4、教学资源开发5教学过程设计 C专业培养计划、专业教学岗位职业标准 r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4 斤校企合编教材

7、、课件、安仝空彷| 歸由或S川枚丿5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湍 仝仍| 4対;4纟H 3汁 丿1a勺 I同时,本课程还设有单项实训项目,其在化工安全生产中都是一个完整的 工作过程。通过三地三合(“三地”是教室、实训场地和企业现场:“三合” 是理论技能训练相结合、专题训练与生产综合实训相结合和工学结合)的教学 模式,使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教学做合一,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化工安全知识 和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综合技能和化工安全的职业素养。2. 课程设计步骤第一步,由学校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职业岗位调研,获得企业的岗 位职业标准;第二步,学校和企业合作,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化工安全专家、企业工程 技术人员共同

8、组成化工安全技术课程组,对经过职业岗位调研获得的岗位职业 标准,结合化工安全国家职业标准进行工作任务分析,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 职业能力为主线,得出职业能力需求,体现职业性的要求;第三步,化工安全技术课程组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工作实践为起点,体现实践性的要求,设计出本课程的 教学大纲;第四步,化工安全技术课程组依据课程标准,组织开发设计课程教学所需 的各类教学资源,包括:校企合编教材.课件、安全案例、试题库.实训实习 项目、学生学习指南、实习实训指导书等,满足课程的教学需求;第五步,联合课程设计小组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采取项目引导-

9、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多种教 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和学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 效果,结合学生通过真实的软件开发工作体验后对课程教学新要求的信息反 馈,再进行职业岗位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课程内容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 学过程设计五个步骤新一轮的循环,体现开放性的要求,使课程内容保持与企 业需求的一致性,不断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3. 课程设计的职业性学生在课程中需要化学品安全知识.化工生产防火防爆、化工火灾扑救. 机械伤害的预防、锅炉与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化工用电安全、化工静电安 全、化工检修安全以及防护器材及用品等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这完全符合化

10、 工安全生产操作、安全管理的工作岗位任务,充分体现了化工安全技术的职业 性。4. 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都是在依据真实的化工安全生产场景设置和开 展的。校内实训项目依据消防演习模拟火灾的发生、火灾的扑灭真实场景开 展,校外实训是在化工生产现场进行实训项目,由企业教师辅带,做到零距离 教学。二、课程目标k总体目标化工安全技术的教学是以易产生的各类事故为主线,对一些特殊的事故, 运用设备、工艺和化工方面的基础知识,将课程内容融会贯通。通过本门课程 的学习及对各类事故的剖析,使学生了解在类似的环境下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 采取何种措施才是合适的保证安全生产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生 产

11、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发挥 专业技能打下基础。2.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当今化学工业概貌及其发展方向: 掌握化学危险物质的分类、持点及安全贮存与运输。在物质性质的基础 上把握化学危险物质的正确识別与处理; 棠握防火防爆防尘防毒技术。重点掌握化工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及火灾 与爆炸蔓延的有效控制措施,并把握尘毒防护的方法; 了解压力容器的分类、安全附件及其定期检验等。掌握工业锅炉、压力 管道及气瓶等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知识; 了解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重点掌握触电急救的方法,并熟悉建筑 物.化工设备及人体防雳的方法 重点掌握化工装置的安全检修基础知识。

12、把握装置停车的安全处理,以 及检修中的动火安全.动电安全、高处作业、罐内作业等; 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危险性评价的方法。重点把握“人- 机-环境”系统的危险性识别,并熟悉把握危险性预先分析法和火灾爆炸危险指 数法。(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静电分析和处理化工生产中存在 的安全问题以及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 能够运用电气安全技术协助化工仪表技术人员分析和处理化工仪表及H 动化系统中的安全问题; 能够运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知识,安全地操作压力容器,能够发现安全 隐患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出现和扩大; 能够运用化工安全检修技术协助化工设备人员进行化工设备机械的

13、检 修.维护和使用; 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工安全技术知识,处理化工生产中的各种危险情 况,并能够制订出相应的防护措施。(3)素质目标 具备化工生产的安全、环保及劳动卫生防护职业素养: 具备化工生产遵$守纪的职业道徳: 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具备资料查阅、信息检索和加工等自我学习能力; 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具备表达、沟通和与人合作、岗位与岗位之间合作的能力。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本门课程作为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主要内容是 针对精细化工企业生产者和初级管理者所需各种安全知识的岗位能力需求來设 计的。本课程以化工生产中存

14、在的各类危险源为主线,分别针对火灾爆炸、危 险化学品、尘毒危害.酸碱腐蚀、压力容器、电气安全、装置检修等不安全因 素而采取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以及企业安全管理的方法等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组 织与安排。本课程教学中重点分析化工生产中各类危险源的持点.发生规律、控制原理,力,因此,课程的针对性很强。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本课程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情景再现、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技能操作等教学方法进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各环节,使其掌握化 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因此,本门课程的实用性很强。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序号课 程 名 称教学(考核

15、)内容学时分配选择依据模 块课 题单 元 名 称教学内容(课题名称)合 计化丄专业娈员会根«科| 关国家标准、頭业敦B 的蒔点和化工行业对爭 本课程的歆伞大纲,明 确7该大須为本课程的 内容选取依据。00化工安全技术4832160绪论22化工生产的特点(易燃11化工生产的特点与安全11易爆、有毒有害、高温2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 源11高压等)决定安全在化 工生产中的重要性。20化学危险物质224根据GB13690 (常用危险 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和 GB 15603-1995(常用 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等 国家标准实施教学。3化学危险物质的分类与 特性114化学危险物质的安全贮存与

16、运输1130防火防爆技术444根据行业防火与防爆安 全管理制度SY/T 5225- 2005 (储运防火防暴安 全生产技术规程)等进 行选择。5燃烧与爆炸、火灾爆炸 危险性的判断方法116点火源的控制方法11i工艺参数和事故蔓延的安全控制118各种消防器材的结构与 灭火原理1140工业防毒技术444按 GB 2890-1995、 GBZ 2-2002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进行选择。9工业毒物类别及分布1110常见物质的毒性及预防 措施1111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1112防止职业毒害的各种技 术措施1150压力容器安全技术442按 GB19521. 14-2004 (压 力容器检

17、验安全规范) 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 察规程等进行。13压力容器的分类与安全 附件1414压力容器的检验方法1415锅炉的分类与安全附件1116锅炉的安全运行与管理1160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442按GB 4064-83电气设备 安全设计导则、GB 12158-90防止静电事故 通用导则进行选择17电气安全基本知识11IS工业防触电的技术措施1119工业静电的产生与防护 措施1120防雷装置与防雷措施1170化工装置的安全检修44按HG2301X企业厂区化21化工装置检修的分类与 特点11工作业安全规程进行选 择。22化工装置停车的安全处 理1123化工装置的安全检修1124化工装置的安全检修后

18、开车1180劳动保护22按、GB7J87-S5工业企业噪 声控制设计规范等进行 选择。25化学灼伤及其预防措施1126工业噪声与电磁辐射的卫生防护1190安全分析与评价44按HG 20687-1989化工 企业爆炸和火灾危险环 境电力设计规程进行 选择。27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 念1128危险性的识别及危险性 预先分析1129危险性评价的方法1130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11100安全管理22结合企业安全文化、企 业标准进行选择。3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1132安全生产责任制11备注:实训项目按相关国家.行业、化工单元操作规范和作业指导书进行。3.知识与技能要点(1)正确认识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了解

19、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任务和发展动向;(2)掌握化工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3)具有分析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而采取防范措施的能力;(4)了解基本的劳动保护知识和安全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四. 实施建议(一) 教学建议(1) 授课建议教学中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 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多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和 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注重基本技能和岗位实践 技能的培养,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淡化过深的理论知识。应加强学生自学能 力的培养。 充分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采用动画、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的 多媒体

20、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教学不 枯燥,教学效果直观。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 行学习。 设计课程内容时,经常学习,不断积累,注意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并 及时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情况在教学中有选择有重点的向学生加以介绍,使教 学内容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不致于和社会脱节。 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发散性思维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难点单元组织课题组教师集体备课。(二) 考核评价建议(1)评价原则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综合评价的原则,突出能力评价优先地位的原则, 重点过程评价原则,采取多种方式评价原则,学生

21、自评与其他评价结合的原则 等。本课程的评价主要考虑课堂教学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完成作业情况、实验 实训操作情况和完成报告情况等综合考评。评价途径包括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主要由教师 进行评定。(2) 评价方法打破传统的单一闭卷考试的模式,对学生的成绩实施了多元化的评价。在 评价过程中注意内容多元化、角度立体化、过程动态化、主体互动化,不仅考 察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程度,而且全面评价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创新意识、创新 能力等综合素质。采取以下方式來评价学生成绩: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60%) +平时成绩(40%)其中: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严格按照各项考试规范进行。平时成绩的 构成方式为:平时成绩=期中考试(50%) +平时作业(30%) +考勤(10%) +课堂 表现(10%)(三) 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实用性。理论教材的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讲清基本概 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强调实用性、综合性。 实践性。教案中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让学生易于理论联系实践, 培养知识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