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歌曲《飞来的花瓣》的音乐解析与指挥实践_第1页
合唱歌曲《飞来的花瓣》的音乐解析与指挥实践_第2页
合唱歌曲《飞来的花瓣》的音乐解析与指挥实践_第3页
合唱歌曲《飞来的花瓣》的音乐解析与指挥实践_第4页
合唱歌曲《飞来的花瓣》的音乐解析与指挥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唱歌曲飞来的花瓣的音乐解析与指挥实践2011-ff-g23考试N:N合唱歌曲飞来的花瓣的音乐解析与指挥实践黄河(海南大学三亚学院音乐分院,海南三亚572022)由望安作词,我国着名作曲家瞿希贤作曲的混声合唱歌飞来的花瓣犹如一首抒情小诗,以其至真至朴的语言,优美的旋律,语气化的节奏和浓淡相间交织的和声进行.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音像画卷,从中师生情得以自然流露,并深深刻画,充分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无比崇敬,深深思念和真挚谢意.一,作品分析该曲为单二部曲式.前奏:(14).A段:(512),其中包含3个乐句:a(56),b(79),c(1012).间奏:(1213).B段:(1426),其中包

2、含4个乐句:d(14一l5),d'(1617),e(1820),f(2126)问奏:(2728).尾声:(3036).二,排练提示1-A段(512小节):当前奏结束后,由女声的齐唱开始,旋律以级进为主,较为亲切又富含深情.乐句中弱起的节奏,休止符的出现,女声中低音区非常朴实的音色带动着音乐的流动性,宛如"片片花瓣"在"春风中"轻轻飞扬.本段为女声合唱,重在对情和景的描绘与刻画,做到精雕细琢.女中音声部在保持头腔共鸣的同时,还要与胸腔共鸣相平衡,并与女高声部的音色相互协调.曲中的休止符处于重音休止,演唱时既要注意后半拍进入的整齐性,又要注意力度与语

3、气的协调一致."一片一片"在休止符处不宜换气,在力度变化上要注意对意境的深入刻画.做到语气纯朴.起伏有度.8一l2小节中"寄来赤诚的怀念"的"怀"字要保持吸气的状态然后慢慢渐强,而唱"念"字时再渐弱.同时,要特别注重唱与钢琴伴奏的浑然一体.2.B段(1426小节):旋律的一开始即转入g和声小调.此处与A段的伴奏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间奏的柱式和声节奏刚好是B段主题的伴奏体.B段的旋律仍以级进为主,但旋律的第级音始终保持,它强烈突出了此段旋律的抒情性.第二乐句"片片花瓣在春风中倾吐芬芳"出现了两处四

4、度和五度跳进,使音乐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将情感抒发推至高潮.B段的第三乐句是对A段的第二乐句和第三乐句的音乐进行了和声重组,以激情的抒发扩展了A段的音域.并拉宽了整部作品的节奏,从而使心底的情感波澜壮阔,然后再以A段结束时的旋律进行再现.使两段音乐情绪既强烈对比,又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本段为混声合唱,男声部要有相当充分的头腔共鸣.而女高的音色要相对柔和,但高音区还要保持声音的穿透性.前两个乐句都是以强拍位置的后半拍起拍,把握好此处旋律的律动和流畅.第三个乐句中三个"回答老师"要做好不同的处理.第一个力度相对最强,并且富有激情,因为它递呈了第二乐句的高潮部分,第二个力度稍弱,

5、第三个力度最弱,但一定要深情并连贯流畅地演唱,并且注意气息的控制.B段的结束处要声乐艺术理论中强调的"丹田之气法"很类似3.胸腹式呼吸方式该呼吸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吸气时胸下部肋骨与腹部周围有明显的向外扩张动作.该呼吸法在歌唱进行过程中因为双肩自然下垂,胸上部无明显挺起动作,背部脊骨直立,既使歌唱者显得高雅,又十分便于歌唱者找到歌唱技能性技术发声的动态支持点.同时整体上比较充分地调动了胸腔与横膈肌,以及腹部肌肉联合运动的协调功能.从而更进一步加强对歌唱气息运动的控制能力,以此.促使人的歌唱技能,技巧性技术发声的能力得到改善,提高艺术嗓音的发声效能.谈到正确的呼吸,对于学习艺术

6、歌唱技能技术发声无疑是一种专指.生活中的气息着力,如提重物,是猛吸一口气,横膈膜上提,小腹紧收,气一下憋在胸口造成喉门紧闭,全身肌肉紧张;而歌唱中的气息着力恰恰基本与之相反;吸气要均匀有序,横膈膜下沉,小腹放松凸起,气流下可阻断地在通道中运行,喉门要打开,声带周边的肌肉不要紧张,身体各部肌肉尤其是喉部,颈部肌肉群都要放松,腰腹不要僵硬,臀部不要僵.唱歌的朋友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歌唱中经常感到气短,气不够用,越唱越憋,很吃力.这与不会运用气息和保持气息有关,虽然吸气吸得很深,但一唱起歌来,气息很快就浮上来了,或者是很快跑光了.那么,吸气动作完成后,应该如何保持和运用吸人的气息呢?1.歌唱中保持吸

7、气状态吸完气后,有一个瞬间的停顿.这是吸气后,用气前一个自然的短暂停顿.这个停顿造成了吸气和用气二股力量的对抗,用气时要尽量利用这种对抗力.它不仅可以保持气息的深度,而且可以使歌唱时气息均匀,流畅,持久.2.歌唱中保持叹气状态在使用叹气状态进行歌唱时,要注意声音不要脱离呼吸.否则就会气声脱节,难以保持住呼吸.也就是说演唱中的叹气状态是和保持吸气状态同时存在的,哪一方都不能缺.它们使气息的呼出既能保持又不僵,既放松但又不是呼吸肌肉群的完全松懈.这种呼气方法也称作"揉气".意思是指:吸入胸腔的气息,被腰,腹部的肌肉群犹如揉面似的慢而有韧性地向外"揉"出.在保

8、持叹气状态歌唱时,如果你感觉腰腹部膨涨而不僵,胸部扩展而不憋,气息有控制的流出,这时的感觉就基本上对了,要继续巩固这种感觉.歌唱的技术就是气息保持气息控制的技术.有了这种气息上的控制能力,才能得到歌唱中所需要的一切支持.声乐艺术是一门最具感情的艺术,较其他艺术更直接诉之于人的情感.歌曲感情基调,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最大限度地接触众多不同情感表现的声乐作品,体验丰富的人生情感,在演唱时注重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从而提高自己的情感智力.要培养自己快乐歌唱的观念,只有把歌唱看成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登台演唱是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能够为别人提供美的享受,才能勇于克服声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能品尝

9、成功歌唱的喜悦参考文献:1声乐实用基础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跟我学唱歌.美声唱法卷.传统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探究刘涌涛(渭南师范学院艺术系,陕西渭南714000)摘要:中国特色的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不断被应用,设计师能够准确地把握传统图案的深刻内涵,并将它和现代的设计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赋予它新的时代感和生命力.让这些古老的传统图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不断延续下去.关键词:现代标志设计传统图案不完善性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商标.它以单纯,显着,易识别的物像,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标志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q

10、uot;图腾".那时每个氏族和部落都选用一种认为与自己有特别神秘关系的动物或自然物象作为本氏族或部落的特殊标记(即称之为图腾).如女娲氏族以蛇为图腾,夏禹的祖先以黄熊为图腾,还有的以太阳,月亮,乌鸦为图腾.最初人们将图腾刻在居住的洞穴和劳动工具上,后来就作为战争和祭祀的标志,成为族旗,族徽.国家产生以后,又演变成国旗,国徽.古代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为方便联系,标示意义,区别事物的种类特征和归属,不断创造和广泛使用各种类型的标记,如路标,村标,碑碣,印信纹章,等等.广义上说,这些都是标志在古埃及的墓穴中发现的器皿多半是制造者的标志和姓名,后来变化成图案.在古希腊,标志被广泛使用

11、.在罗马庞贝.以及巴勒斯坦的古代建筑物上都曾发现刻有石匠专用的标志,如新月车轮,葡萄叶及类似的简单图案.中国自有作坊店铺,就伴有招牌,幌子等标志.在唐代制造的纸张内已有暗纹标志.到宋代,商标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如当时济南专造细针的刘家针铺.就在商品包装上印有兔的图形和"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字样的商标.欧洲中世纪士兵所穿戴的盔甲上都有辨别归属的隐形标记,贵族家族也都有家族的徽记.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民族众多,文化资源丰富,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广博,灿烂的文化,传统图案也在传统文化中产生并发展.传统图案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与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文

12、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始社会的部落图腾和当时一些器皿上的装饰性图案,逐步完善并构成具有某种寓意的标志或象征,并产生相应固定的表现形式,这便出现了传统图案.在信息文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用于公众和社会活动与A段相照应.尾声(3036小节):重复了高潮旬,三个"回答老师"与B段的力度相比就相对较弱一点."当年的祝愿"此处的伴奏又回到了A段相互交织的节奏型,使全曲得到了统一,同时也增强了结束感.最后也结束在起始调"降E"大调上.尾声处要用更加真挚的情感演唱,女高音声部在3233小节出现大跳时要用连音唱法使音乐更加连

13、贯流畅,34小节的女低音声部要加强中低音区的音色.三,指挥提示此曲的指挥为四拍图式,节拍为:强,弱,次强,弱.而本作品大部分乐句的起拍都在第一拍的弱部分,因此在指挥时一定要把后半拍进入的"点"指挥的清晰简洁.本作品的前奏部分:伴奏的起拍,以第一拍的弱部分为预备拍.四个32分音符带出第二拍的强音ITlf,而后伴奏的每个连线的第一拍都应加强.指挥在13小节以跟为主.第4小节开始原速.在合唱进入后,伴奏在对应合唱中第54,节的强拍休止符,第7小节的休止符,第lOt,节的强拍休止符都应当稍强.以伴奏的强音带出合唱的第一拍弱部分的起音.A段:在指挥合唱时,第5111节以伴奏的强音为主

14、,给合唱的拍点要清晰,并以mf的力度指挥,指挥时除了起拍以点为主.在旋律指挥时要有连贯感,给人流畅的感觉.在第7IV节以mp的力度将"点"明确,连接的下一个乐句由弱渐强,左手由内向外显示出力度渐强,第二句"寄来赤诚的怀念"由强先渐弱,在"怀"字的旋律中再出现一个弱到渐强再到渐弱的弧线.在A段和B段间的间奏:当合唱唱到A段的结尾处"念"字时,在这个小节的第三拍伴奏进入,此处要给伴奏一个明确的提示,紧接着还要给合唱部分一个此段结束的手势.然后继续以f的力度带着伴奏由强渐弱进入B段.B段:此段的伴奏是以柱形和弦节奏为主.

15、但第一拍和A段相比有明显的p的感觉.而第14小节开始,合唱部分的拍点还是要很清晰,但力度却是pp,前两个乐句分别都出现了由弱PP,渐强到mf,再渐弱到pp的变化.l8小节第一拍要先给男声声部一个起拍sfllJ突弱到P,第二拍左手给女高声部由mp开始,而第三拍用右手提示女低声部的进入.这一个小节在指挥时眼神对每个声部的提示十分重要.在1920小节中,男高,男低,女低哼鸣的同时,要给女高声部一个弧线的指挥,然后慢慢渐强进人此曲的高潮部分.三个"回答老师"是此曲的情绪高潮部,第一个"回答老师"指挥时用大臂带动,强调第一拍,第四拍预备后一个小节的mp,第二个"回答老师"将手臂放低一些.控制动作的幅度,第三个"回答老师"是手臂最低位,幅度最小的,124'b节哼鸣男声和女低声部由sfl!lJ突弱到p,并提示女高换气,再慢慢渐弱,在25小节最后一拍以一个小拍点强调休止符和十六分音符.此段合唱结束处,将合唱声部结束,很自然地带人间奏.尾声:33小节还是给男声和女低哼呜指示,并提示女高音换气.从"当年的"开始渐慢并渐弱,手势由外向内慢慢收回来,不能急.最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