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练习题_第1页
生理学练习题_第2页
生理学练习题_第3页
生理学练习题_第4页
生理学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理学练习题第一章 绪论部分1.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A. 人体与环境 B. 正常人体功能活动规律 C.物质和能量代谢D.新陈代谢活动 E.人体功能调节和兴奋性2.生命的基本特征 ( )A. 新陈代谢 B.物质代谢 C. 新陈代谢与兴奋性 D.能量代谢 E.分解代谢3.机体合成自身成分并贮存能量的过程叫( )A. 新陈代谢 B. 同化作用 C.异化作用 D. 能量代谢4.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是( )A. 生殖 B.生长 C. 新陈代谢 D.兴奋性 E.以上都是5.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 )A. 兴奋 B.稳态 C.抑制 D.兴奋性 E.反射6.刺激阈强度小的组织( )A

2、. 兴奋性高 B.兴奋性低 C.刺激强度大才能兴奋D.阈值高 E.所需刺激强度大7.组织对刺激的基本反应形式是( )A. 收缩和舒张 B.冲动 C.分泌 D. 兴奋和抑制 E.生物合成8.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有效指标是( )A .刺激阈 B.阈刺激 C.阈上刺激 D.动作电位 E.阈电位9.机体内环境是指( )A. 细胞内液 B. 细胞外液 C.体液 D.血浆 E.组织液10.内环境稳态,错在( )A. 成分相对稳定 B.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C.是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失稳态会得病 E. 指成分和理化性质稳定不变11.机体活动调节的最主要方式是( )A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

3、节D.神经体液调节 E.反馈调节12.食物进入口腔,引起唾液分泌属于( )A. 神经体液调节 B 非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 D.自身调节 E.反馈调节13.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便反射 B.排尿反射C.血液凝固 D 减压反射 E.分娩反射14.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 C 负反馈 D.正反馈 E.自身调节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生理)1. 细胞膜对小分子物质转运方式不含( )A. 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被动转运 D.主动转运 E 入胞和出胞2.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A. 顺浓度梯度 B.膜不耗能 C.扩散通量大 D.膜无阻

4、E 借助膜蛋白3.钠泵存在于( )A 细胞膜 B.细胞浆 C.细胞核 D.细胞膜及细胞浆 E.整个细胞中4. K+从较高溶度的细胞内跨膜至细胞外是( )A. 主动转运 B.被动转运 C 通道易化扩散 D.载体易化扩散 E.单纯扩散5.腺体分泌蛋白质激素是( )A. 主动转运 B.易化扩散 C.排泄 D.被动转运E.出胞作用6.形成动作电位的Na+ 内流是( )A. 主动转运 B.被动转运 C.载体易化扩散D 通道易化扩散 E.单纯扩散7.受体( )A.是细胞膜的蛋白质 B.转发生理效应C.能识别化学信息物质 D.结合化学信息物质E.以上均是8. 兴奋产生和传导的标志是( )A. 动作电位 B.

5、静息电位 C.局部电位9. 阈电位是( )A.引起细胞兴奋的刺激强度B. 最小动作电位强度C. 引起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临界膜电位10 .局部电位特点错误的是( )A .不衰减转导 B.电紧张性扩布D. 总和现象 D.等级性 E.无不应期11.兴奋收缩偶联指( ) A. 骨骼肌收缩过程E. 骨骼肌兴奋与收缩之间的中介过程 F. 骨骼肌收缩原理D.骨骼肌兴奋的传导12.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原理是( ) A.粗肌丝缩短G. 细肌丝缩短 C.粗肌丝向细肌丝间滑行H. 细肌丝向粗肌丝间滑行13.正常人骨骼肌的主要收缩形式为( )A. 节律性收缩 B.等长收缩 C.等张收缩D.单收缩 E. 强直收缩14

6、.骨骼肌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为( )A. 绝对不应期短 B.刺激强度大 C.刺激时间长D.兴奋性高 E. 刺激频率高第三章 血液生理1. 血液由( )组成A. 血浆、红细胞 B.血清、血细胞 C.血浆、血细胞 D.血清、红细胞2.血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在全血中( )A. 与白细胞之比 B.所占容积百分比 C.与血小板之比D.与血浆之比 E.与血液重量比3.血细胞比容改变的因素不含( )A. 红细胞数量增加 B.红细胞数量减少 C.全血减少D.血浆容量增多或减少 E.全血细胞数量不变4.血液粘滞性来源于液体内部的( )A. 分子或颗粒的大小 B.流动的速度C.温度 D.分子或颗粒的摩擦力 E.以上都

7、不是5.血清是( )A. 凝固血液的液体部分 B.血液除外血细胞 C.血液加抗凝剂后离心沉淀的上清液D.与血浆成分相同的液体部分 E.流动血液的液体部分15.血清是( )A.凝固血液的液体部分 B.血液加抗凝剂后离心沉淀的上清液C.与血浆成分相同的液体部分 D.流动血液的液体部分E.血液除外血细胞16.血液凝固是指( )A. 红细胞叠连B.血小板粘着、聚集、释放和收缩 C.红细胞聚集D.出血停止 E.血液由溶胶变为凝胶状态17.区分内、外源性凝血的主要依据是( )A. 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 B.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C.凝血发生在体内或体外 D. 凝血发生在血管外或内E.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不同18

8、.手术时常用温盐水纱布压迫伤口以利止血,其加速血凝的原理是( )A. 利用温热加速酶促反应,加快血凝B. 利用粗糙面促使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C. 利用粗糙面激活因子D. 利用粗糙面促使血小板粘着、聚集 E.以上均是19.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其抗凝机理是( )A. 降低凝血酶的活性 B.使各凝血因子失活C.使Ca2+被清除 D.使纤维蛋白不能形成E.使Ca2+洛和成非离子状态20.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不包括( )A. 纤溶酶原 B.凝血酶 C.纤溶激活物 D.纤溶抑制物 E.纤溶酶21.纤维蛋白溶解的意义,错在( )A. 使血液保持液态 B.限制血凝发展 C.防治血栓形成D.使纤溶酶难以发挥作用

9、 E.使纤溶与血凝维持平衡22.受血者B型,交叉配血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献血者血型为( )A. A型 B.B型 C.AB型 D.O型 E. O型或B型23.交叉配血试验中,主侧指( )A.献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B. 受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 C.献血者红细胞与献血者血清D.献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红细胞 E.以上都不是24.输血的主要原则是( ) A.红细胞与不被受血者血清凝集C. 血清不使受血者红细胞凝固 C.血清不使受血者红细胞凝集D.红细胞与不被受血者红细胞凝集 E.红细胞不发生叠连25.最好的输血关系是( )A.献血者红细胞与不被受血者血清凝集D. 受血者红细胞不被献血者血清凝集 C.

10、交叉配血主、次侧均不凝集D.O型血大量输给A或B型血者E.AB型血者大量输入A或B型血第四章 循环生理1. 心率加快使心动周期缩短最明显的是( )A. 房缩期 B.室缩期 C.室舒期 D.射血期 E.房缩期和室缩期2.从房室瓣关闭到动脉瓣关闭之前的时期为( )A. 房缩期 B.室缩期 C.室舒期D.射血期 E.房缩期和室缩期3.心室射血期,心瓣膜活动是( )A. 动脉瓣关闭 ,房室瓣关闭 B.动脉瓣开放,房室瓣关闭 C.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D.动脉瓣开放,房室瓣开放 E.以上都不是4.心室充盈主要由于( )A. 房缩挤压 B.血液重力C.呼吸运动胸内负压抽吸 D.心室舒张,室内压降低的抽吸作

11、用E.以上都不是5.心室射血期正确的是( )A. 动脉瓣开放 B.房室瓣开放 C.室内压小于房内压 D.室内压小于动脉压E.室内压下降6.心输出量叙述错在( )A.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量 B.随机体代谢和活动情况而变化C.安静时成人约5LD.与心率无关 E.有心力贮备7.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百分比为( )A. 心指数B.心力储备 C.射血分数 D.心输出量 E.射血量8.心指数等于( )A. 搏出量/体表面积(m2) B.心输出量/体表面积(m2)C.体表面积/心输出量D.搏出量/心输出量 E.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9.下列关于心输出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每侧心室收缩一次射出

12、血量为搏出量B. 正常人心输出量与静脉回心血量动态平衡C. 每分输出量为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D. 左心室输出量高于右心室 E 左、右心输出量基本相等10.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不含( )A. 前负荷 B.后负荷 C.心率D.心收缩力 E.心房舒张初期充盈量11.心脏前负荷是指( )A.血液重力B. 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C.动脉血压D.心肌收缩力 E.心室收缩末期压力12.心肌后负荷指( )A.初长度C. 动脉血压 C.心输出量D.静脉回心血量 E. 血液重力13. 与神经纤维相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主要特征是( )A. 达阈电位暴发 B.有峰电位C.除极幅度大 D.除极相短暂E.复极缓慢,有平台期1

13、4. 心室肌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 )A. Na+通道激活快 B.复极化2期平台C.4期自动去极化 D.“全或无”现象E.O期幅度大15.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静息期内离子活动是( )A. 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D.出胞作用 E.入胞作用16.自律细胞自律性的基础是( ) A.4期自动去极化B. 无2期 C.2期平台 D.快通道开放 E.钠泵作用17.心脏正常的起搏点是( ) A.心室肌C. 蒲肯野纤维C.窦房结 D.房室束 E.房室交界18.心自律组织的自律性高低取决于( )A.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B.0期去极化速度C.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D.复极化速度 E.O期幅度低19.心的潜

14、在起搏点,不含( )A. 房室交界 B.心室肌C.房室束 D.蒲肯野纤维 E.窦房结20.房室延搁的意义错误的是()A. 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B. 有利于心室射血 C.使心室足够充盈D.房室收缩不同时进行E.心肌节律性收缩、舒张21.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 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B. 心室不强直收缩C.增加心肌收缩力D.有效不应期长 E.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22.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慢的是( )A. 心室肌 B.蒲肯野纤维 C.窦房结D.房室束 E.房室交界23.心肌细胞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不含( )A. 有效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代偿间歇期E.绝对不应期24.心肌

15、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生理意义是( )A. 心肌“全或无”式收缩 B.心室收缩更有力C.心肌强直收缩 D.使心肌得到充分休息E. 心肌节律性收缩、舒张25.心肌有效不应期可持续到( )A.心肌收缩开始 B.心肌舒张期开始以后 C.心肌舒张期结束D.心肌舒张中期开始 E.心肌收缩结束26.代偿间歇是由于( ) A.窦房结兴奋延迟发放B. 窦房结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C. 窦房结兴奋少发放一次 D.窦房结兴奋传出速度减慢27.代表左、右心房去极化过程心电图波是( )A. QRS波群 B.U波 C.P波 D.S-T段 E.T波28.代表左、右心室各部位先后去极化过程的心电图波是( )A. P波

16、B.QRS波群 C.T波 D.U波 E. .S-T段29.心电图代表房室兴奋传导时间的是( )A. Q-T间期 B.P-P间期 C.S-T段D.QRS波群 E.P-R间期E.以上都是30.血流阻力,错在( )A. 来源于血液粘滞性 B.源于血液与血管壁的摩擦力 C.主要取决血管口径变化D.与血管半径呈反比 E.与血压、血流量成反比31.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是( )A. 外周阻力 B.搏出量 C.大动脉弹性D.心率 E.外周阻力和心室射血32.平均动脉压约等于( )A. 舒张压 B.舒张压1/3脉压C.1/3脉压 D.收缩压-舒张压 E.收缩压-舒张压/233.脉压指( )A. 脉搏的强度 B

17、.脉搏压力 C.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D.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平均值E.以上都不是34.收缩压主要反映( )A.动脉管壁的弹性 B.心率快慢C.外周阻力 D.搏出量 E.循环血量35.其他因素不变,心率加快可使( )A.收缩压增高明显 B.舒张压增高明显 C.脉压不变 D.心舒末大动脉存血多E. 收缩压和舒张压同等增高36.一般情况下主要影响舒张压因素的是( )A. 动脉管壁的弹性 B.心率快慢C.外周阻力 D.搏出量 E.循环血量37.中心静脉压( )A. 指腔静脉或右心房内血压 B.与心射血C.与静脉回流量有关 D.降低时,可促进静脉回流E.以上均是38.促进静脉回流的基本因素是( )A. 动脉压

18、与静脉压之差B. 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C. 上腔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D. 左心房压与右心房压力差 E.以上都不是39.微循环基本功能是( )A. 实现血液与组织物质交换B. 调节组织血液灌流量C. 皮肤微循环可调节体温D. 调节静脉回流量 E.以上都是40.影响组织液有效滤过压的主要因素是( )A. 组织液静水压B. 毛细血管血压C.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 血浆胶渗压E. 以上都是41.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位A. 大脑半球 B.脊髓 C.延髓网状结构 D.中脑 E.脑干42.延髓的心血管中枢,不含( )A. 心抑制中枢 B.心加速中枢 C.舒血管中枢 D.缩血管中枢 E. 心迷走中

19、枢43.副交感舒血管纤维分布器官,不含( )A. 骨骼肌血管 B.肝血管 C.脑血管 D.外生殖器血管 E.唾液腺血管44.肾上腺素的作用,错在( )A. 使心输出量增多B.使腹腔血管收缩C.使冠脉血管舒张D.使骨骼肌血管舒张 E.对外周阻力影响明显45.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局部体液因素,不含( )A. 激肽 B.前列腺素 C.肾上腺素D.组织代谢产物 E.组织胺46.肺循环与体循环基本相等的是( )A. 收缩压 B.舒张压 C.脉压 D.外周阻力 E.心输出量47.临床上常用以“强心“的是( )A. 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血管紧张素D.前列腺素 E.血管加压素48.临床上常用以升压的是

20、( )A. 肾素 B.血管紧张 C.去甲肾上腺素 D.前列腺素 E. 肾上腺素第五章 呼吸生理1. 人体呼吸过程的环节中,不包括( )A. 肺通气 B.肺换气 C.组织通气D.组织换气E.气体运输2.呼吸运动是指( )A. 肺扩张与缩小 B.肺内压升高与降低C.胸内负压的变化D.呼吸肌收缩E.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3.平静呼吸,错在( )A. 吸气动作主动B.呼气动作被动 C.有膈肌参与活动D.呼气肋间内肌收缩E. 有肋间外肌参与活动4.正常成人的呼吸运动形式为( )A. 混合型呼吸 B.胸式呼吸 C.人工呼吸 D.腹式呼吸 E.用力呼吸5.肺通气的原动力是()A. 呼吸运动 B.跨肺压 C.

21、肺扩张与回缩 D.胸内负压6. 胸膜腔内的压力主要取决于( )A. 大气压力 B.呼吸肌收缩力C.肺扩张力D.呼吸运动 E.肺回缩力7.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错在()A. 维持肺扩张 B.减少肺泡表面张力 C.有利于静脉回流D.减低中心静脉压 E.利于淋巴回流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是( )A. 减小肺顺应性 B.增加肺泡表面张力C.增加肺回缩力D.增加气道阻力E.降低肺泡表面张力9.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因素是( )A. 气道长度 B.气流速度 C.气道半径 D.气体溶解度 E.气流量10.肺的弹性阻力,错在( )A. 来自肺泡表面张力 B.肺泡壁弹性纤维回缩力 C.大则顺应性大D.与肺顺应性成

22、反比 E.小则顺应性大11.肺泡表面张力,错在( )A. 使肺扩张力降低 B.是肺弹性阻力的主要因素C.表面活性物质可减小该张力D.降低肺顺应性 E.使肺扩张力增加12.呼吸道狭窄的病人,诊断意义较大的测试是( )A. 肺容量B.肺活量C.时间肺活量D.潮气量E.肺泡通气量13.有效肺通气量指( )A.肺活量 B.肺泡通气量C.时间肺活量 D.肺通气量E.功能余气量14.肺泡通气量明显减少的是( )A.平静呼吸 B.浅快呼吸 C.深慢呼吸D.用力呼吸 E.以上均是15.呼吸频率从12次/分增至21次/分,潮气量从500 ml减至350 ml,则( )A. 肺通气量不变 B. 肺泡通气量增加 C

23、.肺泡通气量减少D.肺通气量减少E.肺泡通气量不变16.肺换气的动力是( )A. 肺内压与大气压差 .胸内负压 C.呼吸膜两侧气体分压差D.肺的张缩E.呼吸肌活动17.O2分压最高的是( )A. 肺泡气B.静脉血C.动脉血D.组织液E.组织细胞18.CO2分压最高的是( )A.肺泡气 B.静脉血C.动脉血D.组织液E.组织细胞19.肺换气的结果是( )A.动脉血变为静脉血B.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肺泡气的O2降低D.静脉血的CO2含量增加 E.静脉血O2含量减少20. 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 )A. 脊髓 B.延髓 C.大脑 D.小脑 E.脑干21.肺牵张反射感受器位于( )A. 肺泡上皮 B.

24、肺泡壁 C.呼吸道D.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平滑肌 E.以上均是22.切断动物两侧迷走神经,呼吸运动将变为( )A. 变深变慢 B.变快变浅C.无变化 D.喘式呼吸 E.呼吸停止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生理1. 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错在( )A. 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B.富有伸展性C.具有紧张性 D.对化学、温度和机械刺激敏感E.无自动节律性2.下列哪项不是交感神经的作用( )A. 消化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舒张C.括约肌收缩 D.胃肠道活动增强3.副交感神经兴奋( )A. 胃肠平滑肌舒张 B.胃肠道活动增强C.消化腺分泌减少 D.胃肠括约肌收缩4.有关胃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激活胃蛋白酶

25、原 B.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C.杀死入胃的细菌 D.促进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E.抑制胰液、肠液和胆汁分泌5.内因子的作用是( )A. 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B.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 C.杀死入胃的细菌D.激活胃蛋白酶原 E.促进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6.具有防止胃腔H侵蚀胃粘膜作用的是( )A. 粘液屏障 B.胃泌素 C.胃腺壁细胞D.内因子 E.粘膜屏障7.有关胃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激活胃蛋白酶原 B.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C.杀死入胃的细菌D.抑制胰液、肠液和胆汁分泌E.促进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8.能使胃蛋白酶原激活的物质是( )A. 糜蛋白酶 B.胃泌素 C.盐酸、胃蛋白酶D.

26、内因子 E.以上都是9.三种食物在胃中排空速度快慢顺序是( )A. 糖脂肪蛋白质 B.脂肪蛋白质糖C.蛋白质糖脂肪 D.糖蛋白质脂肪E. 蛋白质脂肪糖10.消化力最强、最重要的消化液是( )A. 小肠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E.唾液11.下列哪项不是胆汁的作用( )A. 激活胰脂肪酶 B.乳化脂肪成微滴 C.中和胃酸D.促进脂肪吸收 E.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12.胆汁的作用是( )A. 激活胰蛋白酶原 B.促进淀粉水解 C.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D.中和胃酸 E.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13.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 胆色素 B.胆盐 C.胆固醇 D.脂肪酸 E.脂肪酶1

27、4.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为( )A. 蠕动 B.集团蠕动 C.紧张性收缩D.逆蠕动 E.分节运动15.消化道各段共有的一种运动形式是( )A. 逆蠕动 B.集团蠕动 C.分节运动D.紧张性收缩 E.蠕动16.以环形肌为主的小肠节律性缩、舒活动为( )A. 紧张性收缩 B.蠕动 C.蠕动冲D.集团蠕动 E. 分节运动17.初级排便中枢与大脑皮层失去联系可致( )A. 大便潴留 B.便秘 C.大便紧张D.腹胀 E. 大便失禁第七章 能量与代谢生理1. 影响能量代谢的最显著因素是( )A.精神活动B.食物特殊动力效应 C.环境温度 D.神经紧张 E.肌肉活动2. 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

28、( )A. 食物热价 B.食物的氧热价 C.呼吸商 D.代谢率 E.以上都不是3.呼吸商是指同一时间内( )的比值A. 耗O2量/CO2产量 B.糖/蛋白质C. CO2产量/耗O2量 D.蛋白质/脂肪 E.ATP/ADP4.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能量代谢率的因素( )A.肌肉活动B. 环境温度 C.精神活动 D.进食活动 E.体重5.能量代谢率与下列哪项具有比例关系( )A.体重 B.身高C. 环境温度 D.体表面积 E.进食量6.生理学上的体温指人体( )A.深部温度 B.口腔温度D. 腋窝温度 D.直肠温度 E.体表温度7.人体体温的生理变异因素不含( )A.昼夜变化 B.性别E. 身高、体重

29、D.肌肉活动 E.年龄8.体温昼夜周期性变化,错在() A.清晨26时最低F. 波动幅度2C.下午28时最高G. 长期夜间工作周期发生颠倒 E.清晨起床后渐高9.女性基础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 A.月经期 B.排卵日 H. 排卵前 D.排卵后 E.月经期末10.体温与年龄的关系,错在( ) A.幼儿略高于成人 I. 老年人有下降趋势 C.新生儿不受环境温度影响J. 出生数月后体温恢复稳定 E.成人体温一般不受气温影响11.生理学上体温指人体( )A.深部温度K. 口腔温度 C.腋窝温度 D直肠温度 E.体表温度12. 机体安静时,主要产热器官是( )A. 脑 B.肝 C.肌肉 D.皮肤 E.

30、内脏13.机体运动时,主要产热器官是( )A. 脑 B.肝 C.肌肉 D.皮肤 E. 内脏14.皮肤散热方式,不含( )A. 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 E.呼吸15.气温高于体表温度时,机体的唯一散热方式是( )A. 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 E.发汗散热第八章 排泄生理1. 肾小球滤过作用动力是(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C.囊内压 D.原尿晶体渗透压 E.有效滤过压2 滤过率是单位时间内( ) A.一侧肾的滤液量B. 两侧肾的滤液量C.一侧肾的终尿量D.两侧肾的终尿量 E.以上都不是3.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渗压

31、囊内压)B.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渗压囊内压C.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渗压囊内压)D.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渗压囊内压E.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渗压囊内压)4. 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H+时能促进( )A Na+排泌 B.HCO3-分泌 C.NH3分泌F. K+排泄 E.Na HCO3的重吸收5. 关于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错在( )A. 近球小管重吸收能力最强 B. 重吸收无限度C. 重吸收的方式有主动和被动两种D. ADH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E. 水伴随溶质的重吸收而被重吸收6. 葡萄糖重吸收的部位是( )A. 远曲小管 B.集合管C.近曲小管 D.髓袢升支 E.

32、髓袢降支7.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不含( )A. 有效滤过压改变B.滤过膜通透性的改变C.肾的重量与大小D.肾小球血浆流量改变E.滤过膜面积的改变8.一般情况下尿量多少主要取决于( )A. 摄水量 B.摄钠量 C.摄糖量D.出汗量 E.摄水和摄钠量9.ADH增加对水通透性的是( )A.近球小管B.集合管C.髓袢 D.远曲小管 E.远曲和集合管10.糖尿病多尿是( ) A.水利尿 B.钠利尿C.渗透性利尿 D.水钠利尿 E.尿崩症11.每昼夜尿量于100-500ml,是( )A. 多尿B.少尿 C.无尿 D.尿潴留 E.正常尿量12.正常尿量24小时为()A. 100-400ml B. 10

33、00-2000mlC.120-125ml D.600ml E. 1000-2000ml13.初级排尿与上位失去联系,出现( )A. 尿失禁 B.尿潴留 C.尿频 D.尿急.14.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A. 脊髓腰、骶段 B.脑干网状结构 C.下丘脑D.延髓 E.脊髓胸、腰段第九章 感觉器官生理1. 看近物时,折光力增大是由于( ) A.玻璃体变凸 B.晶状体变薄C.角膜增厚 D.玻璃体变薄 E.晶状体变凸2. 眼折光系统,不含( ) A.角膜 B.房水 C.视网膜 D.晶状体 E.玻璃体3. 近视物(6米以内)时,错在( )A.悬韧带放松 B.晶状体变薄变平C.折光力增强 D.睫状体环形

34、肌收缩 E. 晶状体变凸4. 视物由远移近,眼调节反应是( )A. 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眼球会聚B. 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眼球散开C. 晶状体变凸,瞳孔开大,眼球会聚D. 晶状体变扁,瞳孔缩小,眼球会聚E. 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眼球散开5.老花眼(老视),错在( )A.晶状体弹性减退F. 眼调节力减退 C.多见于40岁以上人G. 用凹透镜矫正 E.近物物像聚于视网膜之后6.配戴圆柱型透镜可矫正( )A. 散光眼 B.近视眼 C.远视眼 D.老花眼 E.斜视7.眼的调节力决定于( )A.折光物的透明度B. 晶状体的弹性 C.瞳孔的大小D.悬韧带牵拉力 E.眼球的转动8.关于近视眼叙述错误的

35、是( ) A.眼球前后径过长C. 近点近移 C.眼折光力太强D.用凹透镜矫正 E.平行光线聚于视网膜之后9.暗适应实质是( )A.视紫红质数量恢复的过程D. 色觉恢复的过程 C.视锥细胞兴奋性恢复的过程D.瞳孔对光反射调节的过程 E.视紫红质大量分解10.分辩眼前物体相距最小两点的能力称为( )A. 视野 B.调节力 C.视力D.对光反射 E.晶状体调节11.视锥细胞的功能是( )A.感受强光和弱光B. 感受强光并分辩颜色 C.感受弱光D.感受弱光并分辩颜色 E.感受弱光不分辩颜色12.在同一光照条件下视野最大的是( )A. 红色 B.黄蓝色 C.白色 D.绿色 E.红绿色13.声音传向内耳的

36、主要途径为( )A. 外耳鼓膜听骨链蜗窗内耳B. 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内耳C. 颅骨振动耳蜗内淋巴D. 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蜗窗内耳E. 外耳鼓室空气听骨链蜗窗内耳14.传音性耳聋,患侧( )A.气传导、骨传导均障碍F. 气导障碍,骨导正常 C.气导正常,骨导障碍G. 气导增强,骨导正常 E.气导正常,骨导增强15.听骨链传导声波的作用使振动( )A. 幅度减小,压强增大 B.幅度增大,压强增大C.幅度增大,压强增大,范围减小D.幅度减小,压强不变 E.幅度不变,压强增大16.耳蜗微音器电位特征,错在( )A. 是动作电位 B.无不应期 C.潜伏期极短D.波形与声波振动频率和幅度一致 E.对缺

37、氧不敏感17.耳蜗对声音频率的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A. 音频越低,基底膜的最大振动部位越近顶部B. 音频越高,基底膜的最大振动部位越近底部C. 基底膜振动从蜗底传向蜗顶 D.以行波学说为依据E.以基底膜最大振动幅度对音频进行分析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1. 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特征不包括( ) A.双向传导B.绝缘性 C.生理完整性D.快速传导 E.易疲劳性2.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 ) A.除极化B.超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E.产生动作电位3.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 ) A.除极化B.超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E.不产生动作电位4. 不属于中枢兴奋传递特征的是( )A

38、. 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总和D.相对不疲劳性 E.对内环境变化敏感5.关于特异性传入系统,错在( )A. 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B. 能激发大脑皮层发放传出冲动C. 各种感觉传入冲动都在丘脑换元D. 能引起特定感觉 E.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6.下列关于非特异性传入系统特点的叙述,错在( )A. 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 B.不同感觉共同的上行途径C.不能引起特定感觉 D.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E.维持机体的觉醒7.不经丘脑换元而投射到大脑皮层的是( )A. 视觉 B.嗅觉 C.听觉 D.味觉 E.平衡觉8.左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受损时,感觉障碍的部位是( )A. 左半身和双侧头面部B. 右半身

39、和右侧头面部 C.右半身和左侧头面部D.左半身和左侧头面部 E 右半身9.内脏痛觉不包括( ) A.缓慢、持续C. 定位不精确 C.有牵涉痛D 对烧灼或切割等刺激敏感 E.对机械牵拉敏感10.最易引起内脏疼痛的刺激是( ) A.切割D. 烧灼 C.机械牵拉 D.针刺和烧灼 E.针刺11.大脑皮层感觉功能,错误的是()A. 躯体感觉纤维主要投射到中央后回B. 除头面总感觉为双侧投射外,其投射特点是左右交叉C. 投射区域的大小与躯体感觉的灵敏度有关D. 第二体感区的面积比第一体感区大 E.有点对点投射关系12.骨骼肌运动神经元的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 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D

40、.5-羟色胺 E.ATP13.躯体运动最基本的反射中枢在( )A. 大脑 B.中脑 C.延髓 D.脊髓 E.脑干14.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 )A. 肌紧张反射 B.腱反射 C.屈肌反射D.对侧伸肌反射 E.牵张反射15.骨骼肌牵张反射感受器是( )A. 肌腱 B.肌梭 C.肌膜 D.肌纤维 E.梭内肌16.脊休克时脊髓反射消失,其原因是( )A. 损伤刺激对脊髓的抑制作用 B.脊髓反射中枢破坏C.血压下降使脊髓缺血 D.失去了网状结构的始动E.断离脊髓突然失去上位中枢的易化17.左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受损时,瘫痪的部位是( )A. 左半身和双侧头面部B.右半身和右侧头面部C.右半身和左侧

41、头面部 D.左半身和左侧头面部E 右半身18 下位运动神经元麻痹可致( )A. 肌紧张亢进 B.腱反射亢进 C.病理反射阳性D.受影响肌肉萎缩 E.痉挛性瘫痪19.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A. 病理反射阳性 B.肌紧张亢进 C.腱反射亢进D.肌不明显萎缩 E.以上都是20.绝大部分交感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 D.5-羟色胺 E.多巴胺21.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的器官是( )A. 肾上腺髓质 B.汗腺 C.竖毛肌D 膀胱 E.皮肤血管22.下列哪项不是交感神经的作用( )A. 汗腺分泌 B.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C 瞳孔缩小D

42、.胃肠道活动减弱 E.强心作用23.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 )A.心脏活动 B.肾上腺髓质分泌 C 消化腺分泌D.血管收缩 E.胃肠括约肌收缩24.M型受体位于( )A.神经节细胞膜上 B.肾上腺素能纤维支配的效应器上 C.骨骼肌细胞D.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上E.胆碱能交感神经节后f和副交感神经节后f支配的效应器上25.分布在植物性神经节细胞膜上的受体是( )A. M B. C.N1 D. E.N226.乙酰胆碱与烟碱受体结合后产生( )A. 瞳孔扩大 B.支气管收缩C.骨骼肌收缩D.心跳减慢减弱 E.胃肠括约肌舒张27.注射阿托品后不出现( )A. 支气管舒张 B.消化腺分泌减少 C.

43、汗腺分泌减少D.心率减慢 E.瞳孔开大28.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是( )A. 反复给动物无关的刺激 B.反复给动物非条件刺激C.给动物非条件刺激的同时,给予条件刺激D.给动物无关刺激的同时,给予非条件刺激29.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属于( )A. 人所特有的条件反射 B.人所特有的非条件反射C.人和动物共有的条件反射D.人和动物共有的非条件反射E.以上都不是30.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 人脑特别重 B.有条件反射 C.有第一信号系统D.有第二信号系统 E.有适应能力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生理1. 激素的作用,错在( )A. 选择性作用 B.调节靶细胞功能 C.高效能D.激素间相互影作用 E.直接参与生理效应的出现2.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是调节机体的( )A. 新陈代谢 B.生长 C.发育 D.生殖 E.以上都是3.第二信使学说,错在( )A. 含氮激素的作用原理 B .激素为第一信使 C.cAMP为第二信使D.是类固醇类激素的作用原理 E.胰岛素的作用原理4.下列哪一种是肽类激素( )A. 胰岛素 B.雄激素 C.胃肠道激素 D.肾上腺素 E.促性腺激素5.生长素,错在( )A. 高水平有升血糖作用 B.加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