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应急抢险指挥与实务(90页)_第1页
防汛应急抢险指挥与实务(90页)_第2页
防汛应急抢险指挥与实务(90页)_第3页
防汛应急抢险指挥与实务(90页)_第4页
防汛应急抢险指挥与实务(9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降雨降雨”的基本慨念的基本慨念 1)、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降雨历时是指一次降雨的持续时间,即一场降雨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降雨时间是指对应某一降雨量而言的时段长,在此时间内,降雨并不一定是持续的。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均以H、D计。2)、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以mm/D或mm/H计。3)、降雨面积:指某次降雨所覆盖区域的水平面积,以km2计。4)、暴雨中心:指暴雨强度较集中的局部地区。一般指本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雨量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大暴雨

2、:1d(或24h)降雨量100200mm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200mm以上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1)、暴雨蓝色预警:)、暴雨蓝色预警: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暴雨黄色预警:)、暴雨黄色预警: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暴雨橙色预警:)、暴雨橙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暴雨红色预警:)、暴雨红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3、集雨面积、集雨面积集结雨水的面

3、积,叫集雨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流域面积、汇流面积、产流面积等均属一个概念。4、流速、流速水体流经某个断面时的速度,单位:米/秒;5、流量、洪峰流量、流量、洪峰流量流量:流量: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单位:立方米/秒,Q=V*S;洪峰流量:洪峰流量:一次洪水过程中,测站测流断面上的最大流量。当洪水通过断面时,各水力因素极值出顺序为:最大比降、最大流速、最大流量、最高水位。6、洪量(洪水总量)、洪量(洪水总量)流域范围内一次降雨过程产生的水量总和,单位万(亿)立方米。洪水频率:即在多年时期内,某洪水特征值(如洪峰流量)出现的累计频率,该特征值等于或超过某定量的可能出现次数,也可折合成每一年内

4、可能出现的概率,以百分数表示,其倒数即为“重现期”。 系根据长期实测资料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求得。按照自然规律,特大洪水出现次数少,一般洪水出现次数多。设计洪水频率(标准)设计洪水频率(标准)设计洪水频率指的是工程设计时采用的某一洪水重现的概率。例如:1%表示百年一遇洪水,简单简单的理解是一百年以来出现的最高洪水位。 由防汛指挥机构(水利管理部门)根据河流、湖泊、水库、堤防等实际情况,确定的有关特征水位,一般分为三级,设防设防水位,水位,水利管理单位从日常的管理工作进入防汛岗位。警戒水位,警戒水位,有可能开始出现险情的水位。保证水位保证水位,指堤防设计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也是汛期堤防

5、及其附属工程能保证安全运行的上限洪水位。 目前,洞庭湖区防汛特征水位分警戒水位、保证水位。 指太平洋东部、中部的热带海洋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的现象。 据气象水文预测分析,开始于2014年9月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成为了1951年观测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受此影响,今年我们国家的气象年景总体是差的。预计长江中游部分地区降雨偏多5到8成,长江流域的汛期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防汛抗旱形势极为严峻。 防汛抗灾工作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防汛抗

6、旱应急预案、长江防御洪水方案、湖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湖南省防汛应急预案、湖南省洞庭湖非常洪水度汛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第三条第三条 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第四条第四条 防汛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各有关部门实行防汛岗位责任制。 第五条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是防汛抗洪的重要力量。第七条第七条 有防汛任务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指挥部,由有关部门、当地驻军

7、、人民武装部负责人组成,由各级人民政府首长担任指挥。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在上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和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执行上级防汛指令,制定各项防汛抗洪措施,统一指挥本地区的防汛抗洪工作。第十条第十条 有防汛任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以民兵为骨干的群众性防汛队伍,并责成有关部门将防汛队伍组成人员登记造册,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河道管理机构和其他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可以结合平时的管理任务,组织本单位的防汛抢险队伍,作为紧急抢险的骨干力量。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蓄滞洪区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组织有关部门和市、县,制定所管辖的蓄滞洪区的安全与建设规划,并予实施。 各级地方人民政

8、府必须对所管辖的蓄滞洪区的通信、预报警报、避洪、撤退道路等安全设施,以及紧急撤离和救生的准备工作进行汛前检查,发现影响安全的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山洪、泥石流易发地区,当地有关部门应当指定预防监测员及时监测。雨季到来之前,当地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对险情征兆明显的地区,应当及时把群众撤离险区。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汛前应当向有关单位和当地驻军介绍防御洪水方案,组织交流防汛抢险经验。有关方面汛期应当及时通报水情。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在紧急防汛期,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必须由人民政府负责人主持工作,组织动员本地区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

9、洪抢险。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听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分配的抗洪抢险任务。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当洪水威胁群众安全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群众撤离至安全地带,并做好生活安排。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一)在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时,组织严密,指挥得当,防守得力,奋力抢险,出色完成任务者; (二)坚持巡堤查险,遇到险情及时报告,奋力抗洪抢险,成绩显著者; (三)在危险关头,组织群众保护国家和人民财产,抢救群众有功者; (四)为防汛调度、抗洪抢险献计献策,效益显著者; (五)气象、雨情、水情预报和预报准确及时,情报传递迅速,

10、克服困难,抢测洪水,因而减轻重大洪水灾害者; (六)及时供应防汛物料和工具,爱护防汛器材,节约经费开支,完成防汛抢险任务成绩显著者; (七)有其他特殊贡献,成绩显著者。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不执行经批准的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调度方案,或者拒不执行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机构的防汛调度方案或者防汛抢险指令的; (二)玩忽职守,或者在防汛抢险的紧要关头临阵逃脱的; (三)非法扒口决堤或者开闸的; (四)挪用、盗窃、贪污防

11、汛或者救灾的钱款或者物资的; (五)阻碍防汛指挥机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六)盗窃、毁损或者破坏堤防、护岸、闸坝等水工程建筑物和防汛工程设施以及水文监测、测量设施、气象测报设施、河岸地质监测设施、通信照明设施的; (七)其他危害防汛抢险工作的。 (1)当江河即将出现洪水时,各级水文部门做好洪水预报工作,及时向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水位、流量的实测情况和洪水走势,为预警提供依据。 (2)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确定洪水预警区域、级别和洪水信息发布范围,按照权限向社会发布。 (3)水文部门跟踪分析江河洪水的发展趋势,及时预报最新水情,为抗灾救灾提供依据。 当气象部门预报将出现较大降雨

12、时,洞庭湖区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确定渍涝灾害预警区域、级别,按照权限向社会发布,并做好排涝相关准备工作。必要时,由当地政府组织低洼地区群众及企事业单位及时转移财产。 (1)蓄滞洪区管理单位编制群众安全转移方案,按权限报防汛抗旱指挥部审批。 (2)蓄滞洪区管理单位加强监测预警,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 (3)运用蓄滞洪区时,当地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启动预警系统,发布预警信息,按照相关方案组织群众安全转移。 (1)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根据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主动采取预防和避险措施。水文、气象、国土资源等部门密切联系与配合,实现信息共享,及时发布预报预警。

13、 (2)山洪灾害易发区的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国土资源、水利、气象等部门编制山洪灾害防御方案,绘制区域内山洪灾害风险图,划分并确定区域内山洪灾害易发地点和范围,制订安全转移方案等。 (3)山洪灾害易发区建立健全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落实观测等措施。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降雨期间,加密观测、巡逻等。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采取报警、转移群众等措施,并及时将重要信息向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 根据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应急响应分级(一般)、级(较大)、级(重大)和级(特别重大)四级。各个级别对防汛指挥部成员、防汛责任人员上岗到位都作出了明确安排,同时对幼儿园、中小学校等也有相应的规

14、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预防为主”的原则。1 1、宣传、培训和演练、宣传、培训和演练 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强防汛避灾减灾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全社会防汛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2 2、责任追究、责任追究 对因迟报、漏报、谎报、瞒报汛情灾情等信息,或在防汛应急处置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巡一、巡 堤堤 查查 险险 拉网检查,不漏疑点 堤防应分段包干配置巡查人员。穿堤建筑物和已发现的险情要专门配置巡查人员。巡堤查险人员要明确责任,坚

15、守岗位,听从指挥,严格按查险制度进行巡查。发现裂缝、坍塌、滑坡、陷坑、浪坎、冒水、冒沙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要做到“七查”,即查堤顶、查堤迎水坡、查堤背水坡、查堤脚、查平台及平台外一定范围,并互相查过责任段至少1020米,垸内沟、渠、塘水位、水温变化情况。 要坚持昼夜巡查。高水位及夜间增加巡查密度,要有交接班制度,巡查人员做好巡查记录,现场做好标记,记录中写明异常情况及采取措施,交接班时交代清楚。巡查人员巡查时要注意“五时”,即吃饭时、换班时、黎明时、黑夜时、刮风下雨时都不能间断巡查;“五到”即眼到、耳到、手到、脚到、工具到;“三清”即险情查清、信号记清、报告说清;“三快”即发现险情快、报告快

16、、处理快。免费资料关注公众号:安全生产管理;巡查时要特别注意堤后洼地渊塘、排灌渠道、房屋内外、取水井附近等容易出险又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险情:堤防的背水堤坡或堤脚附近出现土层潮湿或发软或有水渗出现象,是最常见的险情之一。如不及时抢护,有可能导致集中渗水、脱坡、管涌等险情。 2 2、反滤导渗:、反滤导渗:如堤防土质较差,断面较小,如堤防土质较差,断面较小,也可采用大面积反滤导渗。先将渗水部位表也可采用大面积反滤导渗。先将渗水部位表层杂物清除,再按反滤要求,分层填铺。反层杂物清除,再按反滤要求,分层填铺。反滤料可用砂石、梢料或土工织物滤料可用砂石、梢料或土工织物( (根据土壤根据土壤粒径选定粒径选

17、定) ),最上面压盖石料或砂袋。,最上面压盖石料或砂袋。 险情:脱坡是比较严重险情之一,主要特征是堤顶、堤坡发生裂缝,随着土体下挫滑塌,裂缝发展。脱坡分为外脱坡和内脱坡两种。经常发生在迎流当冲、坡面较陡、堤脚空虚、堤身土质、质量较差堤段。基础滑动导致滑坡基础滑动导致滑坡 部分堤基浅表部为淤泥质粘性土或淤泥,其抗部分堤基浅表部为淤泥质粘性土或淤泥,其抗剪强度较低,且外坡脚紧临河床深泓区,存在滑剪强度较低,且外坡脚紧临河床深泓区,存在滑移临空面,当洪水迅速下降时,在内水压力作用移临空面,当洪水迅速下降时,在内水压力作用下,堤基可能沿软弱面向河槽产生滑动;相反亦下,堤基可能沿软弱面向河槽产生滑动;相

18、反亦可发生内滑坡。可发生内滑坡。 大部分防洪堤临江湖兴建,而构成堤岸和堤大部分防洪堤临江湖兴建,而构成堤岸和堤身的粘性土,抗冲能力极低,存在岸坡冲刷和浪身的粘性土,抗冲能力极低,存在岸坡冲刷和浪蚀塌岸问题;或河道凹处,迎流当冲锋,堤脚掏蚀塌岸问题;或河道凹处,迎流当冲锋,堤脚掏空,易产生滑坡险情。空,易产生滑坡险情。迎流当冲堤段堤脚掏空垮塌、崩岸 险情:管涌俗称翻沙鼓水。一般发生在背水堤脚、附近洼地或坑塘里,地面上或坑塘中冒水、冒沙,冒沙处形成沙环,有的地方出现单个或数个,甚至成管涌群。如果基础细沙层被淘空,就会导致堤身骤然下挫,甚至酿成决堤灾害。属严重险情,易导致溃堤垮垸。堤基渗流堤基渗流

19、堤基渗流主要发生在堤基浅表部或上部分布堤基渗流主要发生在堤基浅表部或上部分布有透水性强的粉细砂、砂砾石的地段,下部分有透水性强的粉细砂、砂砾石的地段,下部分布有粉细砂层、砂卵砾石层的地段。由于其结布有粉细砂层、砂卵砾石层的地段。由于其结构松散,孔隙率大,渗透系数达构松散,孔隙率大,渗透系数达1.610-2610-4cm/s,透水性较强,其渗透变形形式,透水性较强,其渗透变形形式可分为管涌(冒砂、翻砂鼓水)、流土、渗漏可分为管涌(冒砂、翻砂鼓水)、流土、渗漏三种类型。三种类型。 1、堤基渗漏、堤基渗漏是砂基堤段的普遍现象,当外河是砂基堤段的普遍现象,当外河水位高于垸内地面时,在垸内堤脚处产生分散

20、水位高于垸内地面时,在垸内堤脚处产生分散性渗漏性渗漏 。2、管涌、管涌 当汛期高水位时,渗透压力增大,击穿上覆较当汛期高水位时,渗透压力增大,击穿上覆较薄的盖层产生管涌。薄的盖层产生管涌。 管涌易发堤段:管涌易发堤段:由于人为取土或兴建水渠,使由于人为取土或兴建水渠,使垸内近堤脚防渗盖层变薄。因砂砾石透水性强,垸内近堤脚防渗盖层变薄。因砂砾石透水性强,且颗粒级配不均匀,高洪水位时,在距堤脚且颗粒级配不均匀,高洪水位时,在距堤脚1000m范围内上覆盖层被破坏的位置,如排渍渠范围内上覆盖层被破坏的位置,如排渍渠底及沟塘内,盖层薄弱处易发生管涌。底及沟塘内,盖层薄弱处易发生管涌。 堤脚附近居民用摇泵

21、井有关,由于摇泵井的长堤脚附近居民用摇泵井有关,由于摇泵井的长期抽吸作用,细颗粒随水携出,从而逐渐掏空地期抽吸作用,细颗粒随水携出,从而逐渐掏空地基,成为管涌的良好通道。基,成为管涌的良好通道。3、流土、流土 流土破坏流土破坏主要发生在堤基、堤脚土质主要为主要发生在堤基、堤脚土质主要为粉细砂和含泥质粉砂时,由于颗粒级配均一,当粉细砂和含泥质粉砂时,由于颗粒级配均一,当汛期水力坡降增大,动水压力超过土粒重量,使汛期水力坡降增大,动水压力超过土粒重量,使表部土粒悬浮移动,从而导致流土发生。表部土粒悬浮移动,从而导致流土发生。 堤基一般为夹砂和含泥质的粉细砂,由于其堤基一般为夹砂和含泥质的粉细砂,由

22、于其颗粒级配均匀,多含亲水胶体颗粒,从而增加了颗粒级配均匀,多含亲水胶体颗粒,从而增加了吸水膨胀性,降低了土粒重量。每当汛期,外河吸水膨胀性,降低了土粒重量。每当汛期,外河水位抬高,水力坡度增大,动水压力超过土粒重水位抬高,水力坡度增大,动水压力超过土粒重量,使土粒悬浮或流动,从而导致流土发生。量,使土粒悬浮或流动,从而导致流土发生。 对于黄土围岩地质结构的孔洞而言,随对于黄土围岩地质结构的孔洞而言,随着荷载逐渐增大,拱顶处先出现破坏,然着荷载逐渐增大,拱顶处先出现破坏,然后初始塌落拱出现后初始塌落拱出现,同时破坏向拱脚蔓延;同时破坏向拱脚蔓延;塌落拱进一步向围岩深部发展。埋深是影塌落拱进一步

23、向围岩深部发展。埋深是影响塌落拱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埋深较小时,响塌落拱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埋深较小时,形成蔓延至地表的贯通性裂缝甚至塌陷坑;形成蔓延至地表的贯通性裂缝甚至塌陷坑;当埋深足够大时,可形成稳态塌落拱。当埋深足够大时,可形成稳态塌落拱。 1、反滤导渗:在管涌范围较大,孔眼较多的地方,险情不太严重,做围井困难时,可直接按反滤要求,分层铺设反滤料,其上盖块石或砂袋。 2、反滤围井:管涌险情较严重时,在冒水孔处,清除杂物,挖去软泥,周围用土袋做成围井,井壁与地面严密接触,井内按反滤要求,分层铺设滤料,围井高度以能使冒水不挟带泥沙为宜,在井口安设排水管使渗出清水流走,以防溢流冲塌井壁。 3、蓄

24、水反压:当内外水头差较小时,可在涌水口用土袋抢修较大面积围井,壅水反压。如出现管涌群范围大时,可在背水坡脚处抢修月堤、围井,月堤高度以制止涌水带沙为宜。 险情:在汛期高水位下,大堤背水坡或堤脚步附近发生横贯堤身或基础的漏水孔洞称漏洞。如不及时抢护,将迅速恶化,造成溃决。造成漏洞的原因很多:施工逢、植物腐化、蚁穴、蛇洞等。 1、软帘盖堵:当进水口较大或有多处孔洞土质松软时,可用篷布或土工编织布做为软帘盖堵,软帘大小根据盖堵的范围决定。软帘的上边用绳索或铅丝系牢于堤顶的木桩上,下边坠以重物,利于软帘沉贴边坡,并顺坡滑动。在盖堵前,先将软帘卷起,置放在洞口上部,盖堵时用杆子顶推,顺堤坡下滚,把洞口盖

25、堵严密后,再盖压土袋,抛填粘土闭气。 2、软楔堵塞:当漏洞进口较小,周围土质较坚硬的情况下,可用绳结成楔形网兜,网兜内填麦秸、稻草等或用棉衣、棉被制作软楔,将进水口填实塞严,抛黏土或土袋闭气,也可用土袋抢修临河月堤,再填上闭气。 3、粘土填筑前戗:条件许可时,根据漏水堤段的临水深度和漏水严重程度,确定抛填前戗的尺寸,一般顶宽23米,长度最少超过漏水堤段两端各3米,戗顶高出水面1米。抛填前可将边坡上的草、树和杂物尽量清除。 1、填土夯实:向跌窝内填土,分层夯实,直到填满跌窝。填筑所用土料,如跌窝在堤顶或临水坡,宜用透水性大于原堤坝的土料;如位于背水坡,宜用透水性不小于原堤坝的土料。 险情:堤顶或堤坡发生裂缝,与堤身垂直的叫横缝,与堤身平行的称为纵缝。横缝易形成渗水通道,纵向裂缝常伴有滑坡等险情,险情较严重,应及时加以处理。 险情:高水位时风大浪高,堤(坝)迎水坡受风浪冲击,连续淘刷,侵蚀堤身,严重时有决口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