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_第1页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_第2页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_第3页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_第4页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4.202010.4.20春季常见传染病n甲型甲型H1N1流感、季节性流感流感、季节性流感n手足口病手足口病n麻疹麻疹n风疹风疹n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n水痘水痘甲型H1N1流感n甲型甲型H1N1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流感是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原为新甲型H1N1H1N1流感病毒株。流感病毒株。n主要临床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主要临床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可并发肺炎。乏力等,可并

2、发肺炎。n甲型甲型H1N1H1N1流感诊疗方案(流感诊疗方案(20092009年第三版)年第三版)甲型H1N1流感n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n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触传播。n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n潜伏期:一般为潜伏期:一般为1-71-7天,多为天,多为1-31-3天。天。聚集性病例报告n疫情发现与报告疫情发现与报告 1 1周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同一人群聚集性周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同一人群聚集性场所(如学

3、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工厂、场所(如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工厂、工地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现工地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现5 5例例及以上有及以上有流行流行病学关联病学关联的聚集性急性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后,的聚集性急性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后,应在应在小时小时内以内以电话或传真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区级等方式向属地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n甲型甲型H1N1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二版)流感监测方案(第二版)聚集性病例暴发疫情监测n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初步调查核实,并采集患者标本送应立即组织初步调查核实

4、,并采集患者标本送至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开展季节性流感和甲型至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开展季节性流感和甲型H1N1H1N1流感病毒检测。流感病毒检测。n采样对象采样对象:发病:发病3 3天内且没有服用过抗病毒药天内且没有服用过抗病毒药物的流感样病例。物的流感样病例。学校暴发采取防控措施1.1.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 (如健康告知书、如健康告知书、宣传材料、电话、短信、黑板报等宣传材料、电话、短信、黑板报等) )做好与病例有过密做好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的预防甲型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的预防甲型H1N1H1N1流感流感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教育工

5、作。2.2.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在做好每日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在做好每日晨检和缺勤登记晨检和缺勤登记的同的同时,应时,应增加午检增加午检,并每日向当地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并每日向当地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晨、午检和缺勤登记结果。报告晨、午检和缺勤登记结果。3.3.加强学校的环境、玩具、教学用具等的清洁工作,尤加强学校的环境、玩具、教学用具等的清洁工作,尤其是厕所其是厕所( (洗手间洗手间) )、食堂、教室、宿舍、浴室和会议、食堂、教室、宿舍、浴室和会议室等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学校暴发采取防控措施4.4.学校出现暴发疫情期间,按照学校出现暴发疫情期间,按照“非必须,不举办非必须

6、,不举办”的的原则,尽量原则,尽量减少大型聚集活动。减少大型聚集活动。5.5.加强对学校人员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不得向任何机构提供场所举办各类培训活动。校园。不得向任何机构提供场所举办各类培训活动。6.6.停课措施停课措施。疫情达到以下标准时,可采取停课措施。疫情达到以下标准时,可采取停课措施。原则上,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原则上,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全校,由一个学校到多所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全校,由一个学校到多所学校等。学校等。学校甲型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7、流感防控工作方案手足口病n手足口病(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病。n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n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重症患儿病情

8、进展快,可导致死亡。n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2009版)版)手足口病n病原体:柯萨奇病毒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16A16、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71n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n传播途径:肠道、呼吸道飞沫、接触传播途径:肠道、呼吸道飞沫、接触n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易感人群:普遍易感,5 5岁以下儿童为主岁以下儿童为主n潜伏期:潜伏期:2-102-10天,平均天,平均3-53-5天。天。n病程:一般为病程:一般为7-107-10天天n流行季节:全年均可发生,流行季节:全年均可发生,5-75-7月为发病高峰月为发病高峰手足口病聚集病例发现报告n1

9、1周内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集体单位发生发生5 5例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n1 1周内周内,同一班级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或宿舍)发生2 2例例及以上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足口病病例;n托幼机构和学校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托幼机构和学校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个人预防控制措施(1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 等给等给儿童洗手儿童洗手;看护人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

10、均要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洗手;(2 2)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居室要经常通风通风,勤晒衣,勤晒衣被;被;(3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生水、吃生冷食物;个人预防控制措施(4 4)本病流行期间)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避免接触患病儿童;(5 5)儿童出现发热

11、、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及时到到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就诊就诊;(6 6)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托幼机构及学校的预防控制措施托幼机构及学校的预防控制措施(1 1)每日进行)每日进行晨检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处理;(2

12、 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 1周内同一班级周内同一班级出现出现2 2例例及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班级停课1010天天;1 1周内累计出周内累计出现现1010例及以上或例及以上或3 3个班级分别出现个班级分别出现2 2例及以上病例时,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10天;天;(3 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卫生习惯;老师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托幼机构及学校的预防控制措施托幼机构及学校的预防控制措

13、施(4 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通风;定期对玩具、;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5 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桌面等物体表面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进行擦拭消毒;(6 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7 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托幼机构

14、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麻疹n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眼结膜炎,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科氏斑)为其特征。皮疹先见有麻疹粘膜斑(科氏斑)为其特征。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从发热到出疹于耳后、发际。从发热到出疹3-43-4天。天。n传染源:病人传染源:病人n传播途径:飞沫传播途径:飞沫麻疹n易感人群: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易感者易感人群: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后接触后90%90%

15、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n潜伏期:平均潜伏期:平均10-1410-14天。它的意义在于推断传天。它的意义在于推断传染源。染源。n传染期:传染期:出疹前后出疹前后5 5天天,潜伏期末前后传染性,潜伏期末前后传染性最强。它的意义在于制定病人隔离时间。最强。它的意义在于制定病人隔离时间。n隔离期:出疹后隔离期:出疹后5 5日。并发肺部感染者延长至日。并发肺部感染者延长至1414天。天。麻疹风疹n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临床以发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临床以发热、全身性皮疹、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孕妇在热、全身性皮疹、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

16、病毒可引起胎儿受染,造成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受染,造成发育迟缓和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从发热到出发育迟缓和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从发热到出疹一般疹一般1-21-2天。天。n传染源:病人传染源:病人n传播途径:飞沫;母亲在孕期患风疹可以通过传播途径:飞沫;母亲在孕期患风疹可以通过胎盘侵入胎儿胎盘侵入胎儿风疹n易感人群:人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以获得较牢易感人群:人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以获得较牢固的免疫力。固的免疫力。n潜伏期:潜伏期:14142121天,平均天,平均1818天天n传染期:皮疹前传染期:皮疹前7d7d到疹后到疹后5d5d均具有传染性;先均具有传染性;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婴儿可以在出生

17、后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婴儿可以在出生后1 1年的时年的时间内排毒间内排毒n隔离期:出疹后隔离期:出疹后5 5日解除隔离日解除隔离流行性腮腺炎n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n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n传播途径:空气传播传播途径:空气传播, ,飞沫为主;接触传播飞沫为主;接触传播, ,污污染唾液的衣服、玩具、食品染唾液的衣服、玩具、食品n易感人群:无感染史、免疫史者普遍易感,隐易感人群:无感染史、免疫史者普遍易感,隐性及临床感染后一般可产生终生免疫力性及临床感染后一般可产生终生免疫力流行性腮腺炎

18、n潜伏期:常见潜伏期:常见14142525天天n传染期:传染期:腮腺肿大前腮腺肿大前6d6d肿大后肿大后9d9d传染性最强传染性最强n隔离期: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隔离期: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3 3周左右周左右水痘和带状疱疹n由水痘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VZVVZV)引起的两种不同)引起的两种不同表现的疾病。原发感染为水痘,潜伏在感觉神表现的疾病。原发感染为水痘,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经节的VZVVZV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临床特征是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粘膜的斑、丘、疱疹及结痂。分批出现的皮肤粘膜的斑、丘、疱疹及结痂。皮疹呈向心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皮

19、疹呈向心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最多,其它部位较少。从发热到出疹躯干最多,其它部位较少。从发热到出疹1-21-2天。天。水痘和带状疱疹n传染源:病人。传染源:病人。n传播途径:飞沫和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传播途径:飞沫和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n易感人群:易感儿童接触后易感人群:易感儿童接触后90%90%发病,病后免发病,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水痘,但体内高效价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水痘,但体内高效价抗体不能清除潜伏的病毒,故多年后仍可发生抗体不能清除潜伏的病毒,故多年后仍可发生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水痘和带状疱疹n潜伏期:平均潜伏期:平均2 2周左右周左右n传染期:出疹前传染期:出疹前1 1天至疱疹完全结痂天至疱疹完全结痂n隔离期: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但不得少于发病隔离期: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但不得少于发病后后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