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教案.资料讲解_第1页
现场急救教案.资料讲解_第2页
现场急救教案.资料讲解_第3页
现场急救教案.资料讲解_第4页
现场急救教案.资料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场急救教案.本节重点:现场急救1.心肺复苏(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及心脏胸外按压的操作要领)2.止血(指压止血法的按压部位、止血带操作)3.骨折(四肢骨折的固定方法、脊椎骨折的抢救要领)4.伤员搬运(担架运送伤员的要求)(一) 基础知识一、人工呼吸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性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借助人工的方法,用外力使伤员的胸廓扩大、缩小,使其恢复自主性呼吸。1. 1. 适应症适应症2. 2.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一、人工呼吸 尽快在安全环境中实施抢救; 伤员平卧,胸部暴露,并注意保暖; 使伤员偏头,避免分泌物阻塞呼吸道; 清除口腔、鼻腔异物; 及时进行通畅呼吸道操作。3.

2、 3. 通畅呼吸道方法:通畅呼吸道方法:一、人工呼吸 头后仰、抬颈法托伤员颈部,推前额尽量后仰,使下颌前移,呼吸道打开,口微张。 头后仰、抬颌法用食、中指抬下颌向前,使下牙超过上牙,同时向后推前额。(二) 操作方法 1. 1. 口对口吹气法口对口吹气法:一、人工呼吸此法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人工呼吸法。一手捏鼻,另一手抬颈;口对口吹气(800-1200ml);吹气后侧头吸气,放开伤员鼻孔排气。每分钟14-16次。2. 2. 仰卧压胸法:仰卧压胸法:一、人工呼吸使伤员偏头、垫高肩背部;两手平放胸部两侧乳头之下,按压形成呼气;放松形成吸气。每分钟16-20次。此法不能用于胸部外伤或SO2、NO2

3、中毒者。不能与心脏挤压同时进行。3. 3. 俯卧压背法:俯卧压背法:一、人工呼吸伤员俯卧,抢救者两手掌放于伤员下背部,按压胸廓形成呼气,放松胸廓扩张形成吸气。每分钟16-20次。此法适用于溺水的伤员。4. 4. 举臂压胸法:举臂压胸法:一、人工呼吸伤员仰卧,抢救者跪在伤员头部两侧,握住伤员腕关节,拉直手臂过头,胸廓被动形成吸气,双手回至胸廓下半部下压,形成呼气。每分钟14-16次。此法不适用于胸肋受伤者。1. 1. 心前区叩击术:心前区叩击术:二、心脏复苏用人工方法代替心脏自然收缩,达到心脏恢复跳动的目的。适用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如触电、溺水、严重创伤等。心跳停止90秒内,用拳捶击胸骨下端

4、3-5次(高25-30cm),使心脏复跳。无效时,立即改用心脏按压术。2. 2. 胸外心脏按压法:胸外心脏按压法:二、心脏复苏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双手重叠掌根放于按压区;伤员仰卧位,暴露胸部;有节奏地按压,使胸骨下陷3-4厘米;放松时掌根不要抬起,每分钟60-80次。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二、心脏复苏心跳呼吸都停止时,要胸外按压与口对口吹气同时进行;单人操作,按压心脏10-15次,吹气2次。按压力量应因人而异;双人操作,按压心脏4-5次,吹气1次。检查效果,坚持抢救,不能轻易放弃。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三、止血止血1.人体内的血液(约体重8)2.人体对失血的反应3.全身血管分布4.出血类型

5、: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止血方法止血方法(一) 手压止血法三、止血止血是现场最简单有效的临时急救方法。用手指、手掌、拳头将出血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压于骨头上,阻断血流,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三、止血止血肩部止血肩部止血压锁骨上窝处锁骨下动脉压锁骨上窝处锁骨下动脉头顶部止血头顶部止血压耳前上方颞浅动脉压耳前上方颞浅动脉头颈部止血头颈部止血按压伤侧颈总动脉按压伤侧颈总动脉额面部止血额面部止血压迫下颌角前下窝面动脉压迫下颌角前下窝面动脉头枕部止血头枕部止血按压耳后动脉、枕动脉按压耳后动脉、枕动脉三、止血止血前臂与上臂止血前臂与上臂止血压上臂内侧肱动脉压上臂内侧肱动脉手部止血手部止血分别压尺、

6、桡动脉分别压尺、桡动脉下肢止血下肢止血用指、掌、拳压迫股动脉用指、掌、拳压迫股动脉足部止血足部止血压迫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压迫胫后动脉、足背动脉(二)加压包扎止血法三、止血止血是最常用的有效止血方法,适用于身各部位。用干净的敷料盖在伤口上,然后用绷带适当加压包扎,起到止血作用。此法适应于静脉出血。(三)止血带止血法三、止血止血当上肢或下肢出现大出血时,可以使用止血带、胶皮管、布带、毛巾、绷带等材料,绑扎出血伤口的近心端,进行止血。止血带止血法注意事项止血带止血法注意事项三、止血止血1.使用止血带前,应把伤肢抬高。2.扎止血带处,应该加垫,并无挤压伤。3.止血带位置: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下1/3

7、处。4.止血带压力:既能阻断血流,又不损伤组织。5.止血带持续时间不超过1h,配明显标志,记录绑扎时间,每0.5-1h放松一次,每次1-3分钟,再在稍高平面绑扎。一般不超过2h。(四)加垫屈肢止血法三、止血止血适用于没有骨折或脱位的前臂和小腿出血。(五)绞紧止血法 三、止血止血在没有止血带时,可用三角巾、毛巾、衣服边等代替,在伤口近心端绞紧,达到止血目的。急救要点:急救要点:三、止血止血1.动脉出血用压迫法、止血带法止血。2.静脉出血用加压包扎止血。3.毛细血管出血包扎伤口即可。4.因内伤而咯血,取半躺半坐位,以利于呼吸和预防窒息。( (一一) ) 包扎的目的包扎的目的四、四、包包 扎扎1.保

8、护伤口减少污染;3.包扎可以减轻疼痛;4.对骨折固定时进行包扎,可减少继发损伤、便于运送。2.加压包扎有止血的作用;包扎方法有绷带、三角巾、毛巾等形式。( (二二) )包扎注意事项包扎注意事项四、四、包包 扎扎1.注意保持伤口清洁;2.使用消毒或干净物品包扎;3.伤口表面异物应清除,深部异物不宜取出;4.包扎范围应超出伤口510厘米;5.包扎松紧应适度;四、四、包包 扎扎( (三三) )各部位包扎方法各部位包扎方法1.头部包扎法;头部包扎应注意:有开放性损伤时,不使用加压包扎法避免脑损伤。鼻、耳出血时,不能堵塞或冲洗,以防颅内感染。四、四、包包 扎扎2.面部包扎法;3.眼部包扎法;眼部包扎应注

9、意:眼内有异物时,切勿揉擦。四、四、包包 扎扎4.下颌包扎法;5.肩部包扎法;注意注意:如下颌骨有骨折,应把软组织复位,上下牙对合好。6.胸部与背部包扎法;四、四、包包 扎扎注意注意:如有开放性气胸,应进行密封式包扎。7.腹部与臀部包扎法;四、四、包包 扎扎注意注意:腹部脏器有膨出时,不能回纳;膨出脏器应用碗或皮带圈扣住,再包扎。四、四、包包 扎扎8.膝关节包扎法;9.四肢包扎法;10.手足包扎法;五、骨折固定与搬运五、骨折固定与搬运基础知识1、人体骨架组成 头颅骨(29块) 躯干骨(51块) 四肢骨(上肢64块、下肢62块) 人体骨架由206块骨,借韧带和软骨连接组成,可分为:2、骨的作用

10、五、骨折固定与搬运五、骨折固定与搬运保护内部器官 。支撑身体重量。肌肉收缩时,骨成为运动杠杆。骨髓具有造血功能。3、骨折的概念五、骨折固定与搬运五、骨折固定与搬运什么是骨折骨折的特征 骨骼受外力作用,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部分或完全断裂就叫骨折。一般特征: 剧烈疼痛、局部肿胀、功能障碍。专有特征:肢体畸形、假关节运动、 骨磨擦音。4、骨折抢救要点五、骨折固定与搬运五、骨折固定与搬运 扼要检查和判断(休克、骨折、内脏损伤、血气胸); 开放骨折,先止血、包扎再固定,错位不复位; 受挤压肢体不得按摩、热敷、绑止血带; 就地取材; 搬运要轻、快、稳。5、固定的目的五、骨折固定与搬运五、骨折固定与搬运避免骨

11、折端的继发性损伤 (骨折断端刺伤血管、神经、肌肉、内脏、皮肤) ,以利功能恢复。减轻疼痛,防止休克的发生。 便于伤员的搬运。 五、骨折固定与搬运五、骨折固定与搬运骨折的固定方法1、锁骨骨折的固定方法2、上臂骨折的固定方法 五、骨折固定与搬运五、骨折固定与搬运3、前臂骨折的固定方法4、骨盆骨折的固定方法,包裹骨盆,曲髋、曲膝,双下肢绑在一起。5、大腿骨折的固定方法6、小腿骨折的固定方法骨折固定注意事项五、骨折固定与搬运五、骨折固定与搬运上肢骨折固定时,要使肘关节屈曲90度。开放骨折端外露时,不要送回伤口。 尽量少翻动伤员,找伤口时可剪开衣裤。 固定应包括上下关节,先上后下绑扎。 材料长宽适宜,绑

12、扎松紧适度,指趾外露。 夹板不能直接与伤口接触,应加软垫。 脊柱的基础知识五、骨折固定与搬运五、骨折固定与搬运脊柱由颈、胸、腰、底、尾椎组成椎管,管内是脊髓,脊髓从椎孔发出的神经支配感觉和运动。 脊柱骨折常损伤脊髓,搬运不当,容易发生截瘫。五、骨折固定与搬运五、骨折固定与搬运1、胸腰椎骨折的搬运2、颈椎骨折搬运3、现场简易担架制作方法担架搬运注意事项五、骨折固定与搬运五、骨折固定与搬运对窒息、出血、骨折伤员按急救原则搬运。抬送伤员时头在后方,便于观察伤情变化。抬担架轻、稳、快,上下坡保持担架平衡。 脊椎、骨盆骨折禁坐立,尽量用硬板担架。 颅脑、颈椎伤避免头晃动;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窒息者采取

13、俯卧或侧卧位,取出假牙。 六、触电者的急救六、触电者的急救1立即使触电伤员脱离电源 。2检查伤员的呼吸、心跳,如停止,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 3同时检查是否有其他合并伤,如出血、骨折、烧伤等,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七、溺水者的急救七、溺水者的急救1转送:立即移送温暖、空气流通地点,换上干衣服。采用头低脚高俯卧位。2检查:迅速检查并通畅呼吸道,同时检查其他合并伤,实施相应急救技术。3控水:及时把胃内、肺内水控出。4复苏:按心肺复苏程序进行。八、中毒的急救八、中毒的急救1立即移送空气流通且环境安全地点。2迅速清除口鼻粘液及杂物通畅呼吸道。3根据心跳及呼吸情况,实施心肺复苏术。4昏迷者可针刺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5联系救护队用苏生器苏生或急送医院。 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