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_第1页
考研政治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_第2页
考研政治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_第3页
考研政治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_第4页
考研政治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研政治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一、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第1章 哲学及其发展规律1.1复习笔记一、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1哲学与世界观(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哲学是一种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 慧,哲学问题总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重大问题、根本问题。哲学是从总体上把 握世界的人类智慧,是一种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 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内容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等在内 的理论体系。(2)哲学与其他形态的世界观哲学与常识常识是人类世世代代经验的产物,它的本质特性是自发的

2、、零散的和非理论性的。 人要自觉地规范和指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就需要超越常识,上升为哲学。哲学与宗教宗教的本质特征是对神的信仰。宗教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哲学则通过理论的逻 辑力量来表现它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哲学与艺术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关系的。哲学是把握世界 的理论方式,通过逻辑论证以理服人;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审美方式,通过艺 术形象以情感人。哲学与科学科学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实证地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哲学要把科学成果转 化为哲学理论,而且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革哲学自身。2世界观与人生观(1)人生观的含义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决定人们活动的目标、人生

3、道路的方向和对 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2)人生观的内容人生观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人的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理 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3)人生观问题的根源人生观问题根源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矛盾,主要表现在:人的存在的自由与必然的矛盾。人的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的生命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自由与必然、理想与现实、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推动了人自身的发展,深化了人 对自己的理解,从而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人生观。(4)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人们的生活内在的要求世界观为自己的全

4、部活动奠定基础;哲学的世界观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5)人生观的地位与作用人生观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处于重要地位,肩负着构建人的精神家园的使命;人类的历史发展,在每个时代都会提出新的人生观问题。人对世界关系的性质 与状态,是以人的存在方式为前提的。3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世界观作为方法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2)哲学是人们评价世界的根本方法,体现了哲学世界观的认识论、价值论和 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这是哲学最为根本和最为重要的方法论 意义。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1哲学的基本

5、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全部哲学问题之中并统率和制 约其他一切问题。(1)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谁产生谁的问题,实质是唯物论与 唯心论之争,即"本体论”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关于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认识论”问题;(3)在哲学基本问题中,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回答本体论问题 才能回答认识论问题,但回答本体论问题又不能离开认识论,离开认识论的本体 论只能是缺失理论论证的独断论;(4 )人们对哲学及其基本问题的认识,同人类的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密不可分。2哲学的基本

6、派别依照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将哲学理论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 大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a.主要特征是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b.主要缺陷是将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 c.古代唯物主义具有明显的"猜测"的,性质。近代机械唯物主义a.它以近代科学对自然现象的实证研究为基础,以新的实证知识和科学方法论 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b.它自觉地提出和探讨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主要研究了认识内容的来源 等问题;c.其局限性在于将一切现象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7、解释 世界、唯物主义具有不彻底性。辩证唯物主义它是哲学唯物主义的最高形态,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实现了 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2)唯心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a.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感觉、心灵、意识、观念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世界和客观规 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b.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的存在,并把物质世界说成是 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唯心主义存在的社会根源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颠倒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哲 学唯心主义长期存在的重要的社会根源。(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8、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以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为前提的反映论的可知 论,即认为人的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唯心主义的可知论,是以肯定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为前提的思维和存在的 同一性,即认为存在同一于思维,用精神的本原性来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 可知论;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作出否定回答的哲学理论,都属于不可知论。(4)形而上学的两种含义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之外的对象的哲学;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即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和解 释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古代哲学家曾用各种思想表达世界的辩证关系,但由于科学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 条件的

9、限制,这些辩证法思想往往只是在经验的层面上描述世界的变化,因此带 有原始的、自发的、朴素的和猜测的性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a.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阐述 了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原 因与结果、必然与自由等诸多辩证法范畴,建立了庞大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体系; b.由于唯心主义体系与辩证法的矛盾,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无法形成合理形态 的辩证法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a.它是在总结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和社会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 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而创立的唯物辩证法;b.它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普遍规

10、律和人的认识、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 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与哲学基本问题在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种社会影响较大的思潮:一是科学主义,一 是人本主义。(1)科学主义是在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日益迅速地从哲学中分 化出去的背景下产生的,企图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改造哲学,核心思想是只 有科学才能提供关于世界的实证知识;(2)人本主义思潮,在凸显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口号下,否认哲学的基 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否认哲学理论的世界观性质,但其实质是以唯 心主义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既不是科学主

11、义也不是人本主义,它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理 解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并以科学的实践观去解决全部哲学问题, 因而是现代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三、哲学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1中国哲学的历史演进中国哲学大致萌芽于夏商周三代,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1)先秦子学,亦称诸子百家之学。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依据各自不同的 社会地位、思想倾向,阐述各自的学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汉代经学。经过董仲舒等人的改造,经学开始服务于政治,在哲学上讨论 的主要是政治哲学、宇宙论、天人之际等问题;(3 )魏晋玄学。以道家思想为骨干,结合儒道、会通孔老,经历了贵无论、崇 有论、独化论几个阶段;(4 )隋唐时期是

12、中国佛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已经形成了中国化的佛学系统,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5)宋明理学的兴起,旨在应对程、道对儒家传统价值理念的冲击,接续儒学 固有的人文传统,重建圣学教化,宋明理学主要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6 )中国传统哲学以建构生活的精神坐标和确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为目标; (7)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应用和发展,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2西方哲学的历史演进(1)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 代希腊哲学的“三大哲人",但随着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衰落,希腊哲学也逐渐 颓败

13、,终于被基督教哲学所取代;(2)欧洲中世纪哲学又称经院哲学,是一种与宗教神学相结合、对教义进行极 端繁琐的逻辑推论的哲学,因而又称繁琐哲学;(3 )近代西方哲学主要是指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15世纪至19世纪初的哲学。 其内容主要包括大陆唯理论哲学、英国经验论哲学、法国启蒙哲学和德国古典哲 学。近代西方哲学的中心问题是认识论问题,集中地展开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论 争;(4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包括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英美分析哲学和欧陆人文 哲学,并形成以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斗争与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哲学内 容;(5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还出现了被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突

14、 出特征是"消解哲学",表现为一种所谓的“后哲学文化"。后现代主义哲学思 潮实质上是以理论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的困惑和隹虑。 3哲学的发展规律各个国家民族的哲学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遵循了哲学发展的普遍 规律。(1)人类的生产方式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着哲学的发展;(2)人类观念、把握世界各种方式的相互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哲学的发展; (3)哲学内部的派别斗争直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二、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配套题考研真题三大社会形态复旦大学2015年研答:"三大社会形态”是马克思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 把人类历史

15、发展过程概括为“三大社会形态"或"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 在此阶段,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物的依赖关系:在 这一阶段才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全面的 能力的体系:人的全面发展:在此阶段,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 人们在自由地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自由个性的人。3本质与现象南开大学2015年研答:(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现象与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小睥物都 具有现象与本质两个方面。本质是类的本质,即一类事物之所以区别于他类事物 的最根本的东西,因此它是普遍性、共

16、性,但并非共性都是本质。由于事物的种 类是分层次的,本质也是分层次的,根据深浅层次的不同而分为多极本质。现象 是本质的具体表现,即该事物的各种个性、特殊性、具体性的总和。本质是内容, 但现象不一定是形式,内容也不一定都是本质。(2)现象与本质的辨证关系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二者相互区别现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变的、丰富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 是深藏的、相对稳定的、I:俄深刻、单纯的。因而现象是可以直接认识的,本质 只能间接地被认识。两者也相互依存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本质只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只能 是本质的显现,它们之间是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二者也是可

17、以相互转化的其转化正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转化的客观基础。本质变现象只能理解为本 质表现为现象;现象变本质应理解为现象表现本质,现象越丰富,表明事物的本 质也越深刻。同时,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是复杂的。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 同一本质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3)方法论意义正确把握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科学的任务就在于辨别真象 与假象,并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要掌握大量的现象,尽可能全面观察;要进行深 入的理论分析,从一级本质到二级本质,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4形而上学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形而上学”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在哲学史上通常有两种含义:是指研究 超感觉

18、的、经验之外对象的哲学。由于传统哲学通常是以这种方式寻求"最高原 因的基本原理",因此人们往往把传统哲学称作"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 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即指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5物质南开大学2014年研答: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可以为人的意识所认识的客观实在。其唯一特 性是客观实在性,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基本哲学范畴。它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无限 多样的特殊形态。运动是其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其存在的形式。它既不可被 创造,也不可被消灭,但其

19、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可相互转化。世界是相互联系、 相互转化、永恒运动看的物质总体。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特殊物质一 一人脑的机能。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自然、社会中一切客观事物的高度概括,既 包括一切具体物质,又不能与之混同。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具体物质 形态及其结构、特性、运动的认识会不断变化,但哲学的物质范畴不会陈旧和改 变,只会不断得到证明和丰富。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南开大学2014年研答: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既 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绝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 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人类认

20、识对无限发展看的 客观世界的接近,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 理的客观性,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即人类认识能够正确地把握无限发展看的客观世 界,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 的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个部分、某个发展阶 段、某些方面、一定层次或程度的正确反映,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善的。承认认 识对象及其变化发展的无限性,承认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事物和我们的认识有 待于拓展和深化,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答:"异化"原指权利的转让、关系的疏远和精神错乱等。马克思在1844年 经济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

21、动的概念。他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是自由 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了。由此,马克思论 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 劳动的产品不仅与工人相脱离,而且变成与工人相对立的东西。劳动行为本身 与劳动者相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使劳动变成外在于人的东西,人 在劳动中否定自己,使自己的肉体和精神受折磨;劳动是被迫的,目劳动属于别 人。产品的异化是物的异化,劳动的异化则是人的自我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 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使人不能确证其类本质,劳动 本身的异化则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

22、,造成了人和自己 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人变成了丧失类本质的人。 人与人相异化。这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 异化的“直接结果"。8意识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研答: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它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它是物质世界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由生物的感觉和动物心理发展而来,与高级神经系统 密不可分,是在劳动基础上同语言一起产生的。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并 对客观世界产生能动的反作用。意识来源于物质,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 可以促进物质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物质发展。在阶级社会里,反映社会现象 的意识一般具有阶级性。9

23、哲学与方法论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哲学是指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作为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 运用这个根本观点去认识、评价、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哲学世界观作为方法 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哲学关于世界总 的图景构成人的认识方式,为人们认识一切具体事物提供总的概念框架和基本范 畴。哲学是人们评价世界的根本方法。哲学世界观为人们评价一切事物提供总 的意义框架,是人们评价事物的根本方法。哲学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这是哲学的最为根本和最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0阶级与国家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阶级是指特定生产关系和物质利益的主体和承担者,是在特

24、定经济结构中 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群共同体。它在实质上是个经济范畴,是一种历史的现象,它 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是永远存在的。国家是指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所建立的一套具有强制力的机构体系,它是阶级统 治的工具。国家是一种以阶级的统治为其实质的社会权力的组织形式。两者的 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 的地方、时候和程度,便产生国家。11形而上学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研答:"形而上学”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在哲学史上通常有两种含义:是指研究 超感觉的、经验之外对象的哲学。由于传统哲学通常是以这种方式寻求"最高原

25、因的基本原理",因此人们往往把传统哲学称作"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 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即指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12真理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研答:真理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认为真理 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是建立在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基础上 的,是通过人的能动的反映活动而实现的,它必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拓展和 深化。从总体上看,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认识会更 加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在 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客观性。真理是对 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任何J 真理都是客观真理,主观真理是不存在的。13国体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研答: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