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市水吉镇小城镇建设110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_第1页
建阳市水吉镇小城镇建设110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_第2页
建阳市水吉镇小城镇建设110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_第3页
建阳市水吉镇小城镇建设110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_第4页
建阳市水吉镇小城镇建设110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建阳市水吉镇小城镇建设1:1000地形图测绘技 术 设 计 书项目编号: 福建省测绘院2010年5月 建阳市水吉镇小城镇1:1000地形图测绘技 术 设 计 书项目编号:编写单位:福建经纬测绘科技服务中心编 写 者: 审 批 者:2010年5月目 录1 测区概况12已有资料分析及利用13 引用标准与作业依据24 作业方法25 主要技术指标26生产各工序要求47最终成图要求98质量控制及其它109 上交成果资料11为了福建省测绘局依据“组织协调全省性或重大测绘项目实施”的职能,委托福建经纬测绘科技服务中心实施的小城镇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满足新农村建设急需的村居规划建设的需求,为海峡西岸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支持1 测区概况水吉镇建阳市,是闽北重镇。水吉镇地处建阳市东部中心,南浦溪中游,距建阳市区33公里。全镇辖2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约3.6万,总面积273平方公里。水吉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侯宜人,雨量充沛,物产资源丰富,电力资源充足,工业发展实力雄厚,现有两个工业园区,交通也十分便利,205国道和水杉线穿境而过,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宁武高速公路在镇内营头村设有出口。本次测区施测面积约10.0平方公里。2已有资料分析及利用3 引用标准与作业依据3.1 3.5 3.6 3.7 3.8 3.93.10 FCB 001-2005福建省

3、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规定,以下简称福建省技术规定3.11 福建省测绘局福建省小城镇规划建设1:1000地形图测绘总体技术规定(2010版)3.12国测国字200624号 4 作业方法小城镇规划建设1:1000比例尺地形图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量方法测制,测量时应符合图式、规范、福建省技术规定及本设计书的有关技术要求。5 主要技术指标5.1 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统一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中央子午线为L0=117°。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5.2 成图比例尺1:1000,基本等高距为1.0米。5.3成图软件、

4、规格及数据格式成图软件:统一采用CASS8.0成图软件,数据格式为Autocad 2000下的*.dwg。成图规格按50cm×50cm正方形分幅;图廓应由CASS软件自动图幅编号:直接以城镇名后加流水号1、2、3、予以表示。5.4 精度要求: 地形图平面精度要求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与邻近地物点中误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图上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与间距中误差(图上mm)地 区 分 类点 位 中 误 差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0.5±0.4山地、高山地和设站施测困难的旧街坊内部0.75±0.6森林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按表1中规定

5、值放宽50。 地形图高程精度要求城市建筑区和基本等高距为0.5米的平坦地区,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米。其它地区地形图高程精度以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来衡量,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高程中误差(等高线)1/31/22/31森林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按表2中规定值放宽50。5.5 图上高程点取位:0.1米。6生产各工序要求6.1 首级控制测量首级控制测量可采用GPS测量或的方式进行,以C 、D级GPS控制点或其它可满足测图控制要求的高等级控制点为起算点与检

6、核点,每平方公里适当布设8个E级GPS(一级导线)点,每个GPS(一级导线)点应至少有一个通视方向。E级GPS要求进行静态观测和平差。E级GPS6.1.2 GPS控制点标石埋设如下:(1)一般埋石点 12cm50cm 20cm(2)房顶及岩石上灌石型:浇灌时必须去掉隔热层或风化层,并打毛冲洗干净,保证标石浇灌坚固,标石面水平。规格如下图: 20cm 10cm (3)水泥路面、柏油路面浇灌标石: 在路面或岩石上挖适当的坑后,埋设上部刻有“福建省测绘院”,下部刻有 “GPS”或“控制点”等字样的不锈钢标志,后用混凝土浇灌使之与路面平,保证浇灌坚固。6.1.3 观测要求6.1.3.1 GPS作业基本

7、规定: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总数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观测时段数时段长度(min)数据采样间隔(S)卫星观测值象限分布PDOP15°4151.64015(25+20)%-25%66.1.3.2 红外测距导线各项技术要求如下表:级 别一级(5)附合导线长度3.6km高级点与结点及结点间长度2.5km平均边长300m各边测距中误差± 15mm测角中误差±5方位角闭合差± 10 n测距要求测回数2往或返往返测每测回数读次数4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4000水平角观测要求仪器型号DJ2 T2 测回数2半测回归零差8一测回内2C值互差

8、13同一方向各测回方向值互差9注(A)、当照准方向垂直角超过±3°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同一观测时间段内相邻测回进行比较,其差值的限差仍按上表规定,并应在手薄中注明。(B)、n为导线水平角转折角数。(C)、附合导线长度和结点间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D)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时,由于没有光学测微器,每次读数可只读一次。(E)气温读至0.1,气压读至1Hpa。6.1.3.3 平差计算E级GPS控制网内业平差计算使用GPS随机解算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和网平差计算;平差计算时首先先在WGS-84坐标系统下进行无约束平差,在确定的有效观测量的基础

9、上,利用已知点坐标和高程进行三维约束平差;本测区平差计算各项指标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相应要求。红外测距导线平差计算:各项资料必须经严格的检查确认正确无误,并符合规范、设计书要求后方可进行计算;参与计算的导线边必须进行加乘常数、气象、倾斜改正后,先投影到参考椭球面,再归算到高斯平面上。导线网的平差计算一律采用清华山维NASEW95严密平差软件按纯迭代法或丹麦法进行严密平差计算。6.1.4 首级高程控制测量6.1.4.1 联测要求检核点,在测区布设一个四等水准网,用几何水准的方法联测测区内的GPS点或一级导线点,6.1.4.2 6.1.4.3 6.1.4.4 等级仪器型号观测方法测

10、回数施测方法垂直角较差()指标差较差()附合或环线长度(km)结点间长度(km)对向观测高差较差(mm)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四等T2中丝法4对向5586超过15,小于1.5m,仪器6.1.4.5 6.1.5 取位:角度改正计算和方位角取至整秒,边长和坐标取至0.001m,高程取至0.001m。6.2 图根控制测量6.2.16.2.2位于土质地面的一般图根点埋设标志是使用木桩铁钉中心标志;位于水泥和沥青路面的一般图根点埋设标志是使用水泥钉标志;一般图根点周边用红漆绘出10cm×10cm方框及点号。位于土质、沥青路面的图根点埋石点使用预制混凝土标石(预制规格按福建省技术规定第4.4.

11、1.3条)予以埋设(如图A);位于水泥、岩石上的图根点埋石点可直接采用刻石或使用特制铆钉作为中心标志外加刻15cm×15cm的边框予以埋设(如图B)。6.2.3、图根标石规格及埋设。A、土质埋设标石 10cm 30cm 图A 15cmB、位于岩石上或水泥面上可直接采用刻石(铆钉),中间刻“+”,四周刻方框,规格为: 15cm 图B + 6.2.4、福建省技术规定第4.4条执行。6.2.5 取位:边长和坐标取至0.001m,高程取至0.01m。6.3 全数字化测量福建省技术规定第6条6.3.2 要素表示特别要求图式5.3.6表示。3.2福建省技术规定附录B。7最终成图要求7.1 最终成

12、图数据分层及颜色规定代码层 名所 属 内 容颜 色及色号备注1控制层控制点(首级、图根点)白2居民地各类居民地及垣栅白3道路层各类交通要素及附属设施564电讯层各类电力线、通讯线、电缆线、管线及附属设施紫5计曲线层计曲线红6首曲线层首曲线绿7高程注记层高程注记点(含高程点注记)白8其他地貌层地貌符号(图式上规定的地貌符号)红9陡坎层各类土质、石质的陡坎、斜坡、梯田坎等棕(34)10水系层各类水系要素及附属设施蓝、白11注记层各类文字、数字注记白12图廓层图廓线、公里网线、公里数注记白13植被层各类植被要素符号(含地类界)及土质符号绿(116)14其它层独立地物,工矿设施及以上未包括的内容紫(2

13、16)7.2 注意事项(1)图上等高线与各类地物要素相交、叠加时,应断开。(2)数字编辑成图的图形符号应符合图式规定要求,同时应注意各地物之间的相应关系,使图面完全合理。(3) 数据编辑时,对各图形的编辑应充分利用作图辅助工具及目标捕捉方式等功能进行作业。图内各种线划和符号应准确、统一,图面清晰,线条光滑;房角线垂直方正;线与线接头尽量封闭,无出头、断头或不到边的情况。保证图面、层码、高程值一致。且图上各种符号间最小间隔为0.2mm。(4)在注记时,注记位置应选取恰当,文字、数字注记无误,不压盖重要地物。(5)高压线均连线表示,居民地外围的低压线要连线,居民地内部的可不连线。(6)图内各种比高

14、注记大于1m的要表示,反之则不表示。当比高小于3m时,比高注至0.1m;当比高大于3m时,按整米注记。(7)数字地形图上的所有数据均须赋高程值。等高线厚度要置零。(8)数据编辑时,应注意注记压盖问题,以免影响图面的清晰。(9)图廓整饰:图名直接取乡镇名注记;出版机关注“福建省测绘局”。图外左下角注记: 2×××年××月××成图 。 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 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1.0米。 2007年版图式。图外右下角注记: 测量员:××× 绘图员:×××检查员:×××图外南面中间注记:1:10008质量控制及其它8.1 检查验收严格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两级检查由我中心分别落实。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执行本设计书及与本项目产品规格相应的规范、图式,以便验证产品满足规定要求。二级检查要出具检查报告。验收原则上由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承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