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方案设计_第1页
农村污水方案设计_第2页
农村污水方案设计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处理量: 700 吨 /天 )设计方案二九年七月第一章 项目概况工程概况* 村处于西部,临近大夫山森林公园,北临汀根村,其东为大平村和北海 村,南抵市桥水道。禺山大道从其北侧穿过。 * 村地处番禺禺西低丘台地地区 的东缘,位于北回归线之南,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 年平均降雨量为 1685 毫米,雨季为 4-9 月,暴雨集中在 7-9 月。 2007 年* 村 总户数为 851 户,户籍人口达到 3512 人,外来常住人口为 5000 人,总人口达 8512人。广州市农业和农村十一规划中, 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具有广州特色的社 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进

2、“两规” 、“三清”、“四有”、“五通”,整治改善村容村 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营造农村良好的人居环境。一是编制“两规” ,即 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旧村改造规划,采取政府引导、统一规划、政策扶持等措施, 推进农村住宅建设规范化、 特色化,做到经济适用、 整齐美观。二是开展“三清”, 即清卫生死角、清沟渠池塘、清乱搭乱建。三是实现“四有” ,即有排污处理系 统、有环卫设施、有村民公园、有绿化林带。四是推进“五通” ,即通水泥路、 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向自然村延伸。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 促进各项公共事业向农村延伸。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实现农村最低生活 保障“应保尽保”。重

3、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该村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 规划建设配套的收水、 排水管网和农户分散式污 水处理系统, 可就地处理生活污水, 有效避免污水横流现状恶劣现象, 解决农村 污水处理难题。污水处理即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促进农业生 产的发展, 又可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条件,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社会经济的 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设计基础设计目的及要求一)设计目的* 村实施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一是实现经济效益,污水处理的直接经济效益与我区水资源的短缺程度密切相关。 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作为灌溉水或其他 用途使用, 从而节约淡水资源。 同时,

4、农村地区环境条件的改善可降低与污染有 关疾病的传播,减少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二是实现环境效益, * 村缺乏治理 条件,集中安置农户采用此项目, 可就地处理生活污水, 有效避免污水横流现状 恶劣现象, 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难题。 农村庭院绿化可结合此项目实施, 再结合农 村垃圾处理措施, 可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为村庄村容村貌的美化、 优化提 供服务;三是实现社会效益, 污水处理既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缓解水资 源供需矛盾、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又可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条件,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 * 村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二)要求(1)方案选择合理(2)参数选取与计算

5、准确(3)处理系统布置紧凑、具公园美景(4)所选设备质优、可靠、易于操作(5)图纸绘制达到施工图要求(6)概算部分尽量准确,详细1.2.2 环境条件(1)地貌地貌形态为丘陵,地面坡向总的趋势是东北高,南北低,岗冲相间,地势起 伏较大。地面咼程44mn 74m,最低点在西南的冲底,最咼点在东北岗地最大咼 差30m左右,地形坡度从1/101/200不等。(2)水文地质长丰县境内主要河流有沿河、沛河、池河与南淝河;主要湖泊有瓦埠湖、咼 塘湖。位于江淮分水岭以北,全乡有双河、明城寺、青龙三个中型水库,另有小型 水库 6 个。(3)气象条件* 村地区属季风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

6、, 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的特点。极端最高气温 40 C极端最低气温-17.8 C年平均降水量 934.9mm年平均风速 2.8m/s1.2.3 设计基础资料*村面积平方公里,人口32988人,本项目受益农户数 1 295户,人数 3978 人。根据提供的规划资料, *村全村共有住户 1 295户,敬老院 1 个,村委会 1 个,幼儿园(托儿所)3 个,卫生所(计生站)3个,小学 1所。本工程采取各户分 散处理、汇集成流的处理模式,因此按照常住人口 5 人设计,每户处理水量 0 . 1 5m3/d 。* 村总共设置 1 304个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1.3.1 设计依据一、原始资

7、料(1)建设方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图纸(2)本单位现场勘查数据二、相关法规和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 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4年11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0年3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年 5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保护法 1996年4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4 月(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996年 3月)(8)建设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1987年 3 月)(9)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1989年 5月)(10)国务院关

8、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6(11)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1989年 5 月)(12)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 (2005年 1月)(1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 号文(14)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000年 5月(15)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 (粤府办 199729 号文)(16)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草案) (粤府函 1999 553 号文)(17)广东省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粤府函) 1999 74 号 文(18)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 度建立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良性运行机制的

9、通知 ,计价格 1999 1192号文。、主要规范和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2)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4)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3025-93)(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8918-2002)(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CJJ50-92)(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GB20015-2003)(9)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GBJ125-89)(10)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50106

10、-2001)(1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12)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 2001;(13)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 ( CECS97-97)。(14)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 GBJ68-84)(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GB50007-2002)(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19)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J50037-96)(2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 GB50108-2001)(21)工业建筑防腐

11、蚀设计规范 (GB50046-95)(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 年版)(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 年版)(25)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 ( GBH16-83)(26)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27)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 GB50034-92)(2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2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30)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3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12、50187-93)设计原则(1)设计系统具有高效、高适应、高承受力及低投入、低运行费、低维护 费等优点。(2)系统净化功能强,能有效去除水中悬浮物、有机物、氮、磷以及重金属、细菌、藻毒素等;出水水质符合 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 排放标准的三级标准,满足作为工业水源、中水回用的用途。(3)为保证湿地的长期效果,在设计中考虑项目所在地水文因素和湿地生 态特点之间的关系。 对一些关键因素进行评价, 如水的流速、深度和水位的涨落、 停留时间、 循环和分配因素、 季节和天气的影响、 地面水的状况和土壤的透水性(4)针对冬季气温低和植物枯萎等因素,设置系统出水的后续生物处理设施,通过

13、对系统出水进行后续生物处理来弥补由于气温低和冬季植物枯萎而造成 的处理能力减弱问题,以保证污水处理系统各季节运行稳定、高效和经济(5)系统可防止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 并具有控制湿地蚊虫和气味的措施。(6)水循环系统与生态景观建设有机结合,实现污水处理、利用和生态景 观的统一,并实现部分污水回用。设计及施工范围与处理规模1.4.1 设计范围及目的一、设计内容 :(1)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选择。(2)本项目所采用的主要污水处理设备的型号、规格及效能等。(3)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4)对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计算和设计,包括主体构 ( 建) 筑物以及必要附 属建筑物。(5)进行整个工程的投资预算。二

14、、设计目的对污水处理处理工艺、 设备选型等进行多方案比较, 确定适宜的污水处理系 统建、构筑物布置;采用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投资省、运行成本 低的工艺。使工程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4.2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为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设计、 设备供货、安装调试、 试运行至达标 排放标准等。1.4.3 工程规模工程规模:总共设置 1304个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每户处理水量 0.80m3/d工程地点项目位于 * 村。第二章排水管网通系统整改设计排水现状*村原有排水系统为雨污合流,即通过村内管渠在旱季收集污水,在雨 季时兼顾收集雨水。目前村中已有部分管网,大部分排水通过直排

15、式合流管渠, 直接将雨水和生活污水就近排入附近水体;另外,村内大部分明渠长期缺乏维护, 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积。污水直排造成水体严重污染,造成村中水体发黑发臭、 富营养化等现象;淤积渠道滋养蚊蝇,卫生条件差。总的来说,*村排水现状严重影响该村居民的生存环境,留下严重的安全卫生隐患。第三章处理工艺选择处理水量与水质水量*村总共设置1304个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每户处理水量0.80m3/d污水来源及水质农村生活主要为洗浴、冲厕、洗衣服用水等主要污染物为COD BOD氨氮等。参考同类比其他污水水质,确定污水水质如下:项目CODNH-NSSTNTPPH单位mg/Lmg/Lmg/Lmg/Lmg/L进水水质

16、200233006 9注:治理后排放污水排放符合 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的三级标准。PHCOD(mg/L)BOD(mg/L)SS(mg/L)NH-N(mg/I)TP(mg/l)6-9w 120w 60w 50一一治理工艺路线选择2.2.1 污水治理工艺选择近年来 ,各种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不断的发展 ,特别是作为二级处 理的活性污泥法以其工艺相对成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而成为城市污水处理 的主流工艺 ,但传统的活性污泥不仅基建投资大 ,运行费用高 ,且主要以去除碳源污 染物为目的 ,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则微乎其微 ,经处理后的出水排入水体后仍 将引

17、起“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三级处理虽可解决上述问题 ,但因投资和运行费 用昂贵而难以大面积推广。同时事实也说明 ,单纯依靠传统的人工处理方法在我国 当前的情况下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问题 ,只能延缓其发展趋势。 70 年代以 来,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提出和发展 ,为综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针 对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农村污水处理也提到议程,根据农村的特点,人工湿地系 统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更突出优越型,具有高效、高适应、高承受力及低投入、 低运行费、低维护费等优点。2.2.2 人工湿地类型人工湿地根据污水在人工湿地中的流动方式可以把人工湿地划分为自由表面 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

18、一 ) 自流由表面流人工湿地水面位于湿地基质层以上,水深一般为 0.5m,水流呈推流式前进,污水从 入口以一定速度缓慢流经湿地表面, 部分污水或蒸发或渗入地下, 出水由溢流堰 流出。近水面部分为好氧层, 较深部分及底部通常为厌氧层。 在此种类型的湿地 中,主要种植挺水植物,如芦苇、香蒲、水葱、灯心草等。浮水植物系统和沉水 植物系统,常归为水生植物塘系统。种植挺水植物的自由水面人工湿地( FWS 型)可应用于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也有用于处理矿山废水,城市和农田径流, 工业废水等。FWS型湿地优点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维护简单,效果比自然湿地好。FWS型湿地缺点有:水力负荷一般较低,达到同等处理

19、效果的条件下,其占 地面积要比潜流大的多,并且易受季节影响(冬季会结冰,夏季有恶臭,蚊蝇滋 生),去污能力有限。( 二 ) 潜流人工湿地 根据污水在湿地中流动的方向不同可将潜流型湿地系统分为水平潜流人工 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2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同, 具有各自优缺点。1)水平潜流湿地系统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因污水从一端水平流过填料床而 得名。由一个或几个填料床组成,床体充填基质。与自由表面流相比,水平潜流 人工湿地的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大,对 BOD、COD、SS、重金属等污染指标的 去除效果好, 且很少有恶臭和滋生蚊蝇现象, 是目前国际上较多研究和应用的一 种湿地。其缺

20、点有:控制相对复杂,脱氮、除磷的效果不如垂直流人工湿地。2)垂直潜流湿地系统 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总污水从湿地表面纵向流向填 料床的底部, 床体处于不饱和状态, 氧可通过大气扩散和植物传输进入人工湿地 系统。该系统的硝化能力高于水平潜流湿地。 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缺点是落 干 /淹水时间较长,控制相对复杂。潜流人工湿地主要有 3部分组成:基质、植物、布水系统。目前人工湿地系 统可用的基质主要有土壤、碎石、砾石、煤块、细砂、粗砂、煤渣、多孔介质、 硅灰石和工业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混合物。 基质一方面为植物和微生物生 长提供介质。 另一方面通过沉积、 过滤和吸附等作用直接去除污染物。 潜流人

21、工 湿地中使用的植物主要有香蒲、 芦苇、 灯心草等。 这些植物可增加湿地基质的遇 水性,此外还能与周围环境的原生动物、 微生物等形成各种小环境, 将氧气输至 根区,形成特殊的根基微生物环境,这一微生物环境具有很强的净化废水能力。 在美国,大约40%的潜流型湿地只种植香蒲一种植物, 欧洲国家则多数种植芦苇, 也有一些系统种植了多种组合植物。 布水系统主要是将进水按一定方式均匀分布 在处理系统中, 并且保证不发生短流和堵塞。 在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多采用 穿孔布水系统。潜流型人工湿地同时还能够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污水中的不溶 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积、 过滤作用。 可以很快的被截留而被微

22、生物利用。 污水中 的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微生物膜的吸附、 吸收及生物代谢过程分解去 除。该技术已经在英国、美国、新西兰、法国、澳大利亚、巴西、荷兰等许多国家得到应用推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使用该技术解决国内的污水处理问题。与此同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除了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外,还应用于工业废水、农 业面源污染、垃圾渗滤液暴雨径流等多种废水的处理,表现出良好的净化效果。223推荐方案确定考虑到*村人工湿地工程的出水水质要求,采用潜流人工湿地比价较经济 适用。潜流与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两种组合方案优缺点比较见下表:内容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优点 技术先进,符合清洁生产原则; 设备构筑物

23、简单;造价低、运行 成本低、经济节能;操作、管理、 维护简单能绿化、美化环境,具 有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技术先进、可靠,符合清洁生产 原则;设备构筑物简单,造价低、 运行成本低,经济节能;操作、管 理、维护简单;有较稳定的去污 染物的功效,达到设计标准能绿 化美化环境,具有景观效果和生态 效益可根据需要灵活分散布置; 对水质水量适应性强同类型 工艺占地面积小。缺点占地面积大;针对进出水水质, 以达到排放要求。难落干/淹水时间较长,控制相对复 杂。通过比较,选用潜流湿地作为人工湿地处理设施,对 BOD、COD、SS、重 金属等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好,且很少有恶臭和滋生蚊蝇现象。人工湿地工程工艺流程的

24、确定考虑到本工程出水水质标准较高,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很难保证出水能够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三级标准,为保证出水达 标,必须保证良好的硝化、反硝化效果,为此在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前面增加预处 理过程,促进硝化,根据研究结果与实际工程经验, 提出利用生物滤池作为预处 理手段,利用细菌和藻类的共同作用继续进一步降解水中的污染物。生物滤池法是在砂滤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处理法。该方法是利用滤料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来净化水质。 在滤池内,废水由于重力作用自上而下的连 续流经滤料,使被吸附和吸收的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同时,微生物以有机物的营养进行自身繁殖。一部分

25、附着力差的微生物在废水的冲刷下会不 断脱落,随水流流出滤池,此时新的微生物不断生长,随着水膜和流动水膜之间 的混合稀释,氧的扩散和吸收,微生物新陈代谢,有机物分解等过程。整个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综合过程。各户污水经化粪池出水由管道进入生物滤池,利用滤料表面形成的一层生物 膜净化水,由于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进入到该系统中的有机物主要为难降解的。 故在此种情况下,自养菌的硝化菌占有优势,氨氮去除率能达到 80%以上,该生 物滤池出水进入人工湿地采用配水管均匀分配到每湿地床中,在湿地床中,水中的剩余污染物质经过吸附、微生物降解、吸收等多种途径去除。从潜流出水水质 基本可以达到设计要

26、求。在人工湿地上种植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使整个湿地 的物种呈现多元化特征,提升湿地的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经过人工湿地净化后, 经给水管到出水收集池。各户污水经人工湿地出水汇集到氧化塘在阳光照射下可能会有藻类进入出 水中。综合考虑后,推荐采用如下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农用或排放河道利用生物滤池作为预处理手段充分硝化, 减轻后续负担,出水流入到潜流湿 地中,进入人工湿地采用配水管均匀分配到每湿地床中, 在湿地床中, 水中的剩 余污染物质经过吸附、 微生物降解、 吸收等多种途径去除。 从潜流出水水质基本 达到设计要求, 各户经人工湿地出水汇集到氧化塘, 经氧化塘后可农用或排放河 道。2.2.4 所选用工

27、艺的特点1) 工艺完善、技术成熟、功能稳定可靠 ,具有一定的耐冲击负荷。2) 预处理采用生物滤池,增强硝化能力,提高氨氮的去除率;根据水平潜 流段工艺特点,在此阶段主要发生反硝化,大大降低总氮含量,且剩余 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后续自由表面流湿地和氧化塘起巩固,强化作 用;3) 考虑污水成分复杂等特点,在工艺设计上采用了低负荷,长水力停留时 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且具有一定抗水力、有机负荷能 力。4) 在生态段通过基质吸附、 植物吸收、 微生物利用等综合作用, 脱氮除磷, 且整体工艺采用低负荷、长水力停留时间的运行方式,更有利于难降解 污染物的去除。2.2.6 工段说明化粪池:化粪

28、池采用砖混结构, 外表涂上防水砂浆, 主要用于废水的预处理, 降低污染负荷。生物滤池:采用砼构造, 外表涂上防水砂浆。 主要功能是利用其中的生物填 料增加表面积, 增加生物菌的附着,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特性分解有机物。 污水在 此停留一定时间,以利于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降解。人工湿地:采用砼构造, 外表涂上防水砂浆。 人工湿地对废水的处理综合了 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种作用。 是人工湿地法处理污水的核心部分。 湿地系统成 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 废水流经生 物膜时,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吸 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去除。

29、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 使其周 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从而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污染 物除去,实现达标排放。出水池:通过分布在人工湿地末端的管道集水并自留入出水池, 出水池中的 水经过沉淀后排入下水管道,通过对集水池的采样化验,最终可以判断人工湿地 系统的运行情况。氧化塘:分散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经污水汇集进入氧化塘,氧化塘经过自净能力,有效的进一步净化废水。第三章 各专业设计简介建(构)筑物设计采用的有关规范、资料 、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J69-84)。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89)。 、 砼结构设计规范( GBJ10-89)。

30、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9-87)。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 站区内地质报告。 、 各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3.1.2 主要构筑物的设计 、所有盛水构筑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C2o,抗渗标号S6,同时满足结构的抗裂要求。 、 本工程建(构)筑物按安全等级二级设计,耐火等级按二级设计,建筑物设计时考虑良好的通风、采光功能。32基础、防渗设计3.2.1 地基处理地基承载力要求达150KPa以上。3.2.2 防渗、抗震防腐措施本工程采用混凝土自防水等级为 S,同时凡水池底板面、外壁墙内侧面及地 下水位以下的外侧面均批1:

31、 2水泥防水砂浆(厚20mm)对构筑物的防腐, 通过增加砼的密实度、 控制水灰比, 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 等环节实现。33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3.3.1 材料各种钢筋、 型钢入场需带出厂证明, 并按规定经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砼采 用 R32 5 普通硅酸盐水泥,砼水灰比控制在 0 55 内,砂、石等骨料要符合质 量要求,配合比应到试验站确定。3.3.2 钢筋制作安装及砼浇捣 钢筋制作、绑扎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正确。 模板应支撑牢固、按缝密实、刚度足够、不漏水。不能用铁丝穿过防水结构 基层固定模板。砼浇筑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以保证砼密实度。砼浇捣安全期养护期不少 于 13 日

32、。高程及总图布置3.4.1 高程设计人工湿地 工程 高程布置原则 (1)为节约能耗,污水进入处理系统采用自流,凭籍重力流经各个处理构筑 物,并尽量减少提升高度以节约能源。 (2)人工湿地系统设计地面标高尽可能考 虑土方平衡,并与周围庭院标高相适应。设计地面 标 高* 村人工湿地系统工程的位置定位各户设置一个排污水口连接到分散式人 工湿地系统。水力高程 设 计污水进入人工湿地系统自流至生物滤池, 之后依次靠重力流经潜流湿地生态氧化塘,暂定潜流人工湿地的地面标高为0.0m,出水水位约为-1.50m。第四章 各主要处理设施简介化粪池化粪池由相联的三个池子组成,中间由过粪管联通,主要是利用厌氧发酵、

33、中层过粪和寄生虫卵比重大于一般混合液比重而易于沉淀的原理, 粪便在池内经 过 30 天以上的发酵分解,中层粪液依次由 1 池流至 3 池,以达到沉淀或杀灭粪 便中寄生虫卵和肠道致病菌的目的,第 3 池粪液成为优质化肥。新鲜粪便由进粪口进入第一池, 池内粪便开始发酵分解、 因比重不同粪液可 自然分为三层, 上层为糊状粪皮, 下层为块状或颗状粪渣, 中层为比较澄清的粪 液。在上层粪皮和下层粪渣中含细菌和寄生虫卵最多, 中层含虫卵最少, 初步发 酵的中层粪液经过粪管溢流至第二池, 而将大部分未经充分发酵的粪皮和粪渣阻 留在第一池内继续发酵。 流入第二他的粪液进一步发酵分解, 虫卵继续下沉, 病 原体

34、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 厚度比第一池显着减 少。流人第三他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 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 第三池 功能主要起储存已基本无害化的粪液作用。三格化粪池厕所的地下部分结构由便器、进粪管、过粪管、三格化粪池、盖 板五部分组成。便器:由工厂加工生产或白行预制,便器采用直通式,与进粪管 联接,也可使用水封式便器,不再安装近粪管。三格池:用砖砌水泥粉壁面或水泥现浇, 预制均可,以 目 字形为主要类型, 若受地形限制, 品字形、 丁个型摆都也可。容积达到贮粪 2 个月为宜。三格 池有效深度应不少于 1 cm ,1 至 3 格容积比例一般为 2:1:3。出水至生物滤

35、池,污水经配水管进入生物滤池填料床。类型 砖混结构化粪池 1 号化粪池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有五个部分组成:填料床、池壁、布水投配系统、排水系统和空气 通风系统。 填料床提供微生物附着生长所需表面。 介质可以是砾石、 木板条和新 型滤池采用的各种类型和形状的合成塑料填料。池壁用于存放填料、容纳投配的废水及控制风的影响。池壁可以是砖砌的、钢筋混凝土的,也可以是在工厂生产的预制板。布水系统必须保证能够均匀布水, 使所有的填料都能被润湿。 布水系统也要 求投配的频率,它将影响滤池的运行效果。排水系统有两种作用: 一是收集处理过的出水, 作进一步处理; 另一是提供 通道保持滤床内的通风, 以满足好氧代谢的需

36、氧。 对于砾石填料常用粘土或混凝 土渗水栅板以支撑其重量。对于其他填料,则可用混凝土支柱、木梁、增强玻璃 钢格栅等来支撑。滤池出水可以回流到废水投配前, 与废水混合。 出水回流可有效地将滤池水 力负荷和有机负荷实行分离, 成为各自的独立运行参数, 且能解决高浓度废水处 理问题,增加供氧满足处理要求,同时可以降低进水浓度,消除厌氧臭味。但是 回流也有其劣势, 1)为适应回流,需扩大沉淀池或终沉池容量,提高设施费用; 2)需要动力提升; 3)在寒冷季节,回流易使废水温度降低。故综合考虑,除非 有特殊需要如反硝化,无需回流。填料不仅为微生物提供附着面积, 也提供了微生物在单元内的逗留机制。 滤 池内

37、有机物的去除和氮硝化机制与其他好氧处理工艺相同。 可溶性有机物通过扩 散进入位于填料表面的生物膜作为异氧菌的碳源和能源被利用。 氨氮通过扩散进 入生物膜, 部分被异氧菌合成为微生物质, 余下的被硝化菌氧化成硝酸盐氮。 有 机物和氮硝化导致附加的生物质, 增加了生物质的厚度。 当生物膜过厚时发生脱 落,脱落后的生物膜进入被处理的出水中排出。 介质扩散对生物膜代谢起着控制 作用。有学者对填料做过不同的有机负荷下综合研究, 结果表明所有受试填料均 有明显去除有机物的效果, 只是有些显得更好一些。 一些填料在低有机负荷下运 行良好,而另一些在高有机负荷下运行良好,在低有机负荷下表现最好的 60o 横流

38、(XF)填料。该滤池进水为二沉池出水,故整个系统属于低负荷,所以本 系统选择60o横流(XF)填料。滤池内液体流态, 一般被认为是带有弥散性的推流式。 由于这种流态和微生 物的附着生长, 沿着滤床不同深度上生存着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这一特性对滤床 运行有很大影响。 滤床上部通常碳氧化和氮硝化同时发生, 异氧菌为优势菌, 大 部分含碳有机物在滤床的上部被去除。 而水流在滤床下部时, 含碳有机物大部分 被去除,COD下降到20mg/L以下,限制了异氧菌的生长,此时水中氨氮含量人相对较高,硝化菌成为优势菌,并在生物膜内稳定生长,完成对硝氮的氧化。这 是生物滤池的一般流态分布, 考虑该项目滤池进水为污

39、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 易降解有机物已去除,减少了填料堵塞的可能性,并可将该滤池主要作用为硝化工艺单体参数:类型砖混结构功能:硝化,去除氨氮;流量:0.80m3/d;尺寸:LX BX H=2X 2X (H)mm有效容积:4.0m3;容积负荷:0.205 kg BOD/(m3 d)填料深度:0.6 m;填料类型:60o横流(XF)填料;填料模数:0.60 m;模数8个滤池个数:1个。潜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它由土壤、植物(如芦苇、香蒲、水葱等)组成,床底有隔水层,纵向置坡度。进水端沿床宽构筑有布水沟,内置砾石。废水从布水沟投入床内,沿介质下部潜流呈水平渗滤前进, 从另一端出水沟流出。 在出水端砾

40、石层底部设置多孔集水管,可与能调节床内水位的出水管连接, 以控制、 调节床内水位。工艺单体详细设计设计流量0.8m3/d;功能利用微生物和植物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湿地尺寸LX BX H=4X 2X (H)mm填料床个数13个湿地面积8m2土壤层厚度10 cm中层砾石厚度20 mm砾石粒径4050 mm小豆石粒径1020 mm防渗层厚度30 cm床体底部坡度30 cm30 cm4d0.7 m配水槽宽 出水槽宽 孔隙率 停留时间 滤床深度植物种植密度3株/m2出水池通过分布在人工湿地末端的管道集水并自留入出水池, 出水池中的水经过沉 淀后排入下水管道, 通过对集水池的采样化验, 最终可以判断人工湿地

41、系统的运 行情况。具体设计如下:类型 砖混结构尺寸LX BX H=2X 1 x (H)mm面积1 m2水深1.5 m体积3 m3水力停留时间 d氧化塘湿地出水汇集进入氧化塘。 氧化塘是一种半人工的生态系统, 其净化废水的 原理与自然水域的净化机理十分相似。 废水在氧化塘内停留过程中, 污染物经过 稀释沉淀。好氧微生物的氧化作用,或厌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去除或稳定化。 具体设计如下:类型 石砌结构尺寸LX BX H=26X 20X (H)mm塘面积520m2水深2.0m体积1040m3水力停留时间 1d1304户湿地处理系统主要构筑物一览表附表序号名称规格尺寸单位数量备注污水站处理系统1.化粪池

42、1号化粪池座1304砖混结构,含盖板2.生物滤池L X BX H=xx (H)m座1304砖混结构3.潜流人工湿地L X BX H=XX (H)m座1304砖混结构4.出水池L X BX H=XX (H)m座1304砖混结构5.氧化塘L X BX H=XX (H)m座1石砌结构6.零星十建套13047.沟渠套1村庄规划1304户湿地处理系统主要设备一览表附表二序号型号及名称技术参数单位数量备注污水站处理系统1.60o横流(XF )填料0.60 m模26080含填料及配件2.大鹅卵石粒径 4050 mm3 m20863.小鹅卵石粒径 1020 mm3 m10434.土壤层3 m10435.植物株

43、312966.辅助管材及管件套1304第五章劳动定员5. 1 .技术管理措施(1) 对进出水质和水量进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建立技术档案,根据水质、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运转工况。(2)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为出水达标、节省能耗提供保 证。5. 2.劳动定员本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为无动力运行, 采用重力自流形式。为此不必派专人看 管。各家各户定期巡视。第六章 投资报价估算编制说明1、 工程规模及总投资额本工程建设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吨, * 村共 1304 户分散、汇流集中 处理模式,处理后废水排放满足 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 放标准的三级标准,工程总投资为万元。2、 编制依据和计算原则A. 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国家城市给排水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B. 土建工程 各建(构)筑物均按天然地基考虑,没有计算地基特殊处理费。 根据近期环保建筑工程造价类比计算。C. 设备及安装工程 主要设备均按现行出厂或询价计算。 配管、安装费按近期环境工程造价概算指标计算。D. 其他费用: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建设期内发生的其他各项费用均未计 算在内。估算范围本方案投资范围从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开始至污水处理站的出水。 工程投 资由工程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