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语言学派课件_第1页
伦敦语言学派课件_第2页
伦敦语言学派课件_第3页
伦敦语言学派课件_第4页
伦敦语言学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背景介绍 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语言学都受到索绪尔的影响,把语言当做一个完整的系统去研究。但由于切入点与侧重点不同,各派的基本理论亦有所不同。如欧洲的几个语言学派更多地注意到语言的功能和符号性,美国的结构主义更注意形式分析和客观描写;转换生成语法则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而英国的语言学家则更多地注意到语言出现的情景,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 英国有研究语言学的悠久传统, 特别是语音学。早在 15、 16 世纪文艺复兴之前, 欧洲大陆还普遍使用古拉丁语, 而拉丁语以外的语言如英语等民族语言被嘲笑为俗语时, 英语研究已在英国本土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正音学、词典学等合乎规范化要求的学问首先发展

2、起来。 19 世纪末,英国出现了像亨利斯威特那样的语音学家, 他的语音学手册被誉为 “教会了欧洲人语音学, 使英国成了语音学这门现代科学的发源地” 。久负盛名的丹尼尔琼斯继承了斯威特的工作,成了英语语音学和普通语音学的先驱。 英国理论语言学的创始人是与琼斯同时代的约翰鲁珀特弗斯 , 因弗斯长期在伦敦大学任教,故以他为首的语言学派被称作 “伦敦语言学派” 。 他培养的学生中最著名者有韩礼德 、 罗宾斯 、 莱昂斯等。伦敦语言学派 伦敦学派是以长期在伦敦大学的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教授语音学与语言学,并于1944 年成为英国第一任语言学教授弗斯(Firth)为首的语言学派。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

3、情景意义思想是伦敦语言学派的思想源泉,弗斯的情景语境理论是伦敦语言学派存在的基础,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是对伦敦语言学派的语言学思想的发展。 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理论 弗斯的语言理论 韩礼德的系统语法具体介绍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理论 马林诺夫斯基(1884- 1942)原籍波兰,1910 年入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研究人类学, 从 1924 年起,先后执教于伦敦大学和伦敦经济政治学院,1938 年移居美国,在耶鲁大学任人类学教授直至去世。其时萨丕尔还在耶鲁主事,萨丕尔是 1931 年到耶鲁任刚刚成立的人类学系主任,1939 年去世。 如果说萨丕尔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中发现了语言自身的描写和语言与世界的假设

4、关系,那么,马林诺夫斯基则发现了语言自身的功能解释和语言与言语情境的关系。 萨丕尔开创了美国描写语言学时代, 而马林诺夫斯基则呼唤了英国功能语言学时代。这是两位学者的不同学术个性,而他们的共性, 都是从人类学走向语言学。基里维纳语的分类小品词 马林诺夫斯基曾在新几内亚东部的特罗布兰德群岛做过实地调查,研究当地土著族的原始文化,发现了语言与社会和文化的关系,而功能是其中的关键。 1920 年马氏的论文 基里维纳语的分类小品词描写了与数词、形容词、指示词有关的小品词以及它们的语法特征,这篇论文自始至终贯穿了马氏的语义学理论。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义是解释一切语言现象的基础, 语义是语法分析的基础,

5、语义是词汇分类的基础, 如此等等。反之, 形式标准不是语言解释、 语法分析、 词汇分类方法的基础。这些界定成了英国语言学的传统。他在分析基里维纳语时说: “在研究各种组织成分的语法特性时,我们时刻都要记住它们的意义。证明一个表达方式应该归为名词、动词、副词或名词性指示词时,我们用的是语义学定义,而不是形式上的定义。” 这是英国传统语言学重意义、 不重形式的宣言。 马氏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 其一, 有可能使语法范畴与概念范畴一致起来,它使语法范畴有可能符合人类思维中的概念区别; 其二, 毋须另立形式范畴,而能对任何复杂的语言结构作出分析。 语义理论不仅要规定语法范畴和语法关系,而且要说明文化环境

6、对语义情景的影响。马氏认为,一种语言形式的出现使用和变化,与一个种族的文化和社会有密切联系,想要彻底理解一个形式的意义和语法关系,必须了解人种学情况。 1923年,马氏发表原始语言中的意义问题一文。 区分了两种语言使用情景,一种叫“有魔力的”情境,似乎一个词、一句话可以直接使外部世界发生变化;第二种是派生使用,就是语言的使用与语言环境没有任何联系。可以说,马氏实际上区分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使用。原始语言中的意义问题口头语言常常与当时的环境有关,可分为三口头语言常常与当时的环境有关,可分为三种种:1 1、语言与当时的身体活动有直接关系;、语言与当时的身体活动有直接关系;2 2、叙述中使用的语言

7、;、叙述中使用的语言;3 3、“自由的、无目的的社会交谈中自由的、无目的的社会交谈中”使使用的语言。马氏称这种话语为用的语言。马氏称这种话语为“垫语垫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说什么或话语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说什么或话语意义都不感兴趣,他们说话的唯一目的是义都不感兴趣,他们说话的唯一目的是避免保持沉默。避免保持沉默。 此外,在这篇文章中,马氏还讨论了普遍语法的范畴问题。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普遍性范畴是“真正的范畴”,他们反映了人类对待生活的普遍态度。 普遍语法的范畴中第一类就是“名词实体”,动词类在儿童的心目中出现得较晚。除此之外,普遍语法范畴还包括代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名词的各种格和介词。

8、珊瑚园及其魔力 1935 年,马林诺夫斯基发表最后一部语言学著作 珊瑚园及其魔力 (第二卷) 发展了自己的语义学理论,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第一,规定了语言学的研究素材。强调 “真正的语言事实是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的话语” 。 (但他同时又认为 “孤立的词实际上不过是臆造的语言事实, 不是高级语言分析过程的产物” 。) 第二,有些音不是单义,而是有一个第二,有些音不是单义,而是有一个“意义范围意义范围”。即如。即如果一个语音用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则不能称之为一个果一个语音用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则不能称之为一个词,应该认为是同音的两个词。词,应该认为是同音的两个词。“想要规定一个音的意义,想要规

9、定一个音的意义,就必须仔细研究其语言环境,找出它们能用于多少个不同就必须仔细研究其语言环境,找出它们能用于多少个不同的意义。意义不是存在于语音的某种东西;的意义。意义不是存在于语音的某种东西;意义存在于语意义存在于语音与环境的关系中音与环境的关系中。所以,如果一个词用于不同的环境,。所以,如果一个词用于不同的环境,他们就不可能具有相同的意义;他们不再是一个词,而变他们就不可能具有相同的意义;他们不再是一个词,而变成两个或多个语义上不同的单位。成两个或多个语义上不同的单位。”(严格地说,每使用(严格地说,每使用一个词,语言环境都是新的,于是具有新的意义,也就成一个词,语言环境都是新的,于是具有新

10、的意义,也就成了另一个词。相反,两个不同的词到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了另一个词。相反,两个不同的词到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难道可以将他们看成同义词吗?不能。)言环境中,难道可以将他们看成同义词吗?不能。) 对以前观点的修正: 原始语言中的意义问题一文区分了两种语言使用情景,在此书中,他宣布书面语言或文学语言也不是思想表达,其意义也取自语言环境。“一切词的一切意义都来自于亲身经历。”弗斯的语言理论 英国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伦敦学派的创始人。英国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伦敦学派的创始人。生于生于18901890年年6 6 月月1717日,卒于日,卒于19601960年年1212月月1414日。日。

11、曾在利兹大学攻读历史,曾在利兹大学攻读历史,1911191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该校历史系,于该校历史系,19131913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19141914年(一战期间)参加英国印度教育司工作,年(一战期间)参加英国印度教育司工作,随军到过阿富汗、非洲、印度等各地,有机会研随军到过阿富汗、非洲、印度等各地,有机会研究印度和非洲的各种语言,使他的学术生涯逐渐究印度和非洲的各种语言,使他的学术生涯逐渐从历史转向语言学。从历史转向语言学。 战后的战后的1920192019281928年在印度旁遮普大学任英语讲年在印度旁遮普大学任英语讲师。师。 1928年返回英国,在

12、伦敦学院大学任语音学讲师,受到丹尼尔琼斯的指导。与此同时,他还兼任伦敦经济研究学院的语言社会学讲师,牛津印度学院的印度语语音学讲师,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的语言学讲师。他在伦敦经济研究学院与马林诺夫斯基共事多年,受到马林诺夫斯基的深刻影响。 1937年到印度研究古吉拉特语和泰卢固语15个月。 1940年回校后任特级讲师。1941年升任语音学系主任,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办了一些短训班,致力于培养英国所急需的日语人才。由于这种短训班需要语言理论的指导,弗斯对此发生浓厚兴趣,竭尽全力把短训班办好。 1944年伦敦大学首次设普通语言学系,他是第一任教授,直至1956年退休。 20世纪4060年代,弗

13、斯是英国语言学界的中心人物 ,但是在国外名声不大,因为他的意见与欧美各派相左。使他和伦敦学派声誉鹊起的是他的后继者R.H.罗宾斯、韩礼德、R.A.赫德森等人。 弗斯的学术研究和著作主要集中在与语义学和语音学两个方面。“或更概括地说,是他在语义方面的语境理论和音位学中的韵律分析。”(罗宾斯)一、弗斯的语言观 1、在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下,弗斯把语言看成是“社会过程”,“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并非仅仅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号和信号”。 2、在索绪尔的影响下,认为语言包括“系统”和“结构”两个要素。“结构”指语法序列(组合关系),如“我借书”、“你写字”、“他跳绳”,都是由主语动词宾语组成,这就是结构。他

14、所谓“系统”指能在一个结构中同一位置出现的词,如在“我借书”、“我读书”、“我还书”中,“借、读、还”这3个动词就构成一个系统(聚合关系)。 3、语言既不是唯理主义认为的是先天的、自然的,也不是行为主义认为的完全是后天的、学习的,语言既有先天成分,又有后天成分。 、要把语言研究与社会研究结合起来,人是文化价值的创造者和维持者,语言是文化价值的重要成分,语言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的社会本质。所以,语言研究的对象应是实际中使用的语言;语言研究的目的是把语言的有意义成分分析出来,以便建立语言要素与非语言要素之间的对立关系;语言研究的方法是,首先决定语言活动的组成成分,说明他们在各个层次上的关系,以及相

15、互关系,最后指出这些成分与所在环境中的人类活动之间内在联系。典型语言环境 弗斯对语言进行社会学研究是从意义着手的,此处的意义除了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外还包括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弗斯把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环境概念加以扩展,指出,除了语言本身的上下文以外,除了在语言出现的环境中人们所从事的的活动之外,整个社会环境、文化、信仰、参加者的身份和历史、参加者的关系等,都构成语言环境的一部分。但由于后来发现自己规定的语言环境变化无穷,很难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于是又创造了“典型语言环境”这一概念。 典型语言环境指的是,人们在特定场合下遇到的环境,它决定着人们必须扮演的社会角色。对于任何人来说,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有

16、限的,因此,典型语言环境也是有限的。 所以,语义学实际上是研究适合于特定的社会角色的语言风格。(这样,语义学实际上成了对出现在典型语言环境中的话语进行分类的问题。) 他提出,在分析典型语言环境时,要注意以下因素:(1)篇章本身的内部关系 a. 结构的成分间的组合关系; b. 系统中的单位的聚合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价值;(2)语言环境的内部关系 a. 篇章与非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总的效果; b. 篇章中的小片段和大片段(如词,词的部分,短语)与环境的特殊组成成分(如项目,物体,人物,性格,事件)之间的分析性关系。 具体地说,要在四个层次上进行意义分析: 第一,语音层。通过分析语音的位置和

17、与其他音的对立来找出语音的功能; 第二,词汇层,分析词义。不仅要说明词的所指意义,而且要说明搭配意义; 第三,语法层次,又分形态学层次和句法层次; 第四,语言环境层次,主要研究非语言性的物体、行为和事件,以及语言行为所产生的效果。弗斯与布龙菲尔德学说的对比:弗斯与布龙菲尔德学说的对比: 共同点:都反对心灵主义和内省主义,都主张共同点:都反对心灵主义和内省主义,都主张“情景主义情景主义”的语的语义学,都强调语言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义学,都强调语言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不同点:不同点: 弗斯弗斯布龙菲尔德布龙菲尔德对行为主义的对行为主义的态度态度只受到某些影响只受到某些影响完全接受完全接受情景

18、分析情景分析更为更为直接,意义孕育直接,意义孕育在情景之中在情景之中间接的,语言是一种间接的,语言是一种遥控系统遥控系统立足点立足点立足于意义进行功能立足于意义进行功能分析分析立足于语言的结构进立足于语言的结构进行形式化的分析行形式化的分析韵律分析 弗斯对语言学的第二个大贡献就是他提出的韵律分析法,也称“韵律音位学”。 弗斯的韵律分析不仅研究音调、重音、连音等现象,而且研究诸如腭化、鼻化和圆唇化等现象,并试图把语音和语法学联系起来。 弗斯于1948年在伦敦语文学会上宣读的语音和韵律成分一文中提出韵律分析。 弗斯的韵律分析的特点有:P224 1、区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2、提出“多系统”概念来

19、反对“单系统”概念。 但强调多系统的分析不意味着忽视结构的分析。 韵律分析和音位分析都考虑到基本相同的语音事实。但是,在材料归类和揭示材料的相互关系上,韵律分析就显得优越得多。韵律分析能够在各个层次上发现更多的单位,并且力图说明这些不同层次上的单位相互关联。这是语音学上的一大进步。 缺陷: 1、弗斯从未全面、系统地阐述过自己的理论,他的论文之间缺乏一种有机的联系,人们很难找出其理论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弗斯没有提出一套完整的术语或范畴来使各个层次上的描写相互联系起来。 3、其文章意思模糊,文字晦涩,很难读懂。韩礼德的语言理论 19251925年,韩礼德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年,韩礼德出生于英

20、格兰约克郡。 青年时期,他就读于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青年时期,他就读于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并获得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学,并获得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1947-19501947-1950年,他来到中国深造,先后跟随北京大年,他来到中国深造,先后跟随北京大学的罗常培先生和岭南大学的王力先生学习,并学的罗常培先生和岭南大学的王力先生学习,并获益很多。获益很多。 从中国回去后,他进入剑桥大学读博,研究方向从中国回去后,他进入剑桥大学读博,研究方向是中国是中国1414世纪汉语北方话译述的世纪汉语北方话译述的元朝秘史元朝秘史的的语言分析,导师是弗斯。语言分析,导师是弗斯。 博士毕业后,他先后在

21、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任教。 1955年,完成博士论文汉译本的语言,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56年,他发表了现代汉语的语法范畴一文,标志他语言理论研究的开始。 1961年,他发表了语法理论的范畴。这是“阶与范畴语法”的发端。 从1963年始,韩礼德担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持多项英语研究和教学工作。 1966年,他发表了深层语法札记,提出系统语法,代替“阶与范畴语法”。这是系统语法的宣言书。 从1967年开始,他在完成系统理论框架的同时,立即着手探索功能描写的理论。 1967年,出版英语小句主位组织的某些方面。 1969年

22、,发表英语小句的选择与功能。 1970年,发表语言结构与语言功能。该文明确提出了语言的概念、人际、语篇三大元功能。 1973年,出版语言功能探索。 1976年,他移居澳大利亚,筹建悉尼大学语言学系并担任系主任。 1978年,出版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这是他将研究重点转向语言与社会学和符号学的关系上的成果。 1985年,功能语法导论出版,这标志着功能语法进入成熟阶段。该书1994年、2004年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每次内容都有较大程度的更动。 1987年12月,他从工作岗位退休。此后,他继续从事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并不断有论文发表和著作出版。 1960年,弗斯去世,韩礼德成为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韩礼

23、德继承了以弗斯为首的伦敦学派的基本理论,吸收了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沃尔夫的某些观点,建立和发展了当代的系统功能语法。其理论常被称为系统语法或系统语言学。 系统语言学的基本原则:1.不仅研究语言的性质,语言过程和语言的共同特点等根本性问题,而且探讨语言学的应用问题。2.主张描写主义,反对规定主义。3.研究语言的方法多种多样,应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辩。4.其理论目标是要是自己的理论有见地、内部紧凑、前后一致、清楚明白。5.语言学应该是独立的科学,同时有与其他的学科有密切的关系。 特点:1.十分重视语言在社会学上的特征。2.认为语言是“做事”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知识”方式。区分“语言行为潜势”和“

24、实际语言行为”。3.重视对个别语言以及个别变体的描写。4.用“连续体”来解释许多语言事实。5.依靠对语言篇章的观察和数据统计来验证自己的假设。6.以“系统”作为基本的范畴。 发展阶段: 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探索并发展了系统语法理论,代表作是语法理论中的范畴深层语法札记,这个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阶和范畴语法阶段和系统语法阶段。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着重探讨功能语法理论。 70年代以后,转向探讨语言与社会学和符号学的关系上。阶和范畴语法阶段 19611961年,韩礼德发表了年,韩礼德发表了语法理论中的范畴语法理论中的范畴 ,奠定了奠定了“阶和范畴语法阶和范畴语法”的理论基础。该文指出的

25、理论基础。该文指出语言学理论应当包含一个由相关范畴组成的体系,语言学理论应当包含一个由相关范畴组成的体系,体系中的范畴应该能够解释语言材料。同时,这体系中的范畴应该能够解释语言材料。同时,这个理论还应当有一套可以把范畴和语言材料联系个理论还应当有一套可以把范畴和语言材料联系起来的抽象的起来的抽象的“阶阶”,”,可以在不同的可以在不同的“层次层次”上解上解释语言材料,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释语言材料,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实体实体”(声(声音或书写方面的语言表现形式)、音或书写方面的语言表现形式)、“形式形式”(把(把实体排列成有意义的格局)和实体排列成有意义的格局)和“情情境境”(语言出(语言出现的

26、场合,情景有规定意义的作用)。现的场合,情景有规定意义的作用)。 语言的层次:语言的层次:P234P234 韩礼徳还注意到,一句话由许多单位组成,这些单位呈现单维、线性排列,叫做连锁轴(连锁轴(axis of chain).连锁轴又称组合轴,相当于索绪尔的连锁关系。出现在连锁轴上的是大小不同的结构,有音位结构、文字结构、语法结构及词汇结构。在这些结构的任何一点上,又有选择的可能,是在选择轴(选择轴(axis of choice)上进行的。选择轴又称聚合轴,相当于索绪尔的联想关系。出现在选择轴上的是对比关系,如音位对比,词汇对比等。可以说,连锁轴把出现的单位联系起来,选择轴把没有出现的单位联系起

27、来。 结构讲的是语法的表层现象,即语法形式;系统讲的是语法的深层现象,即语法的意义和关系。 系统就是一组选择,主要有三大特点: 第一,一个系统内的选择是相互排斥的,选择其一就不能再选其二。 第二,每个系统都是有限的,能够准确的说出它所包含的选择数目。 第三,系统中的每一个选择的意义取决于其他选择的意义。其中一个意义改变了,其他选择也要改变意义。例如英语三个数变成两个数。系统语法阶段 “阶和范畴语法”描述的是语言结构的表层形式,是有缺陷的。于是韩礼德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寻找改进的方法。 1966年,韩礼德发表深层语法札记,该书被认为是系统语法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系统语法已经取代“阶和范畴语法

28、”,作者对语言结构的“表层面”和“深层面”之间的区别做出了新的解释。韩礼德指出,正如“结构”能够体现深层的横组合关系一样,“系统”能够体现深层的纵聚合关系。相对于横组合关系而言,纵聚合关系是首要的,它构成了语言中基本的深层关系。功能语法阶段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导论既是功能语法的代表作,也是功能语法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成果。作者结合实际的语篇分析,较全面论述了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 从功能角度研究语言的原因: 要揭示语言是如何使用的; 要建立语言使用的基本原理; 要探讨语言功能与语言本身的关系。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言系统最初来源于儿童语言的功能。 韩礼德发展了这种观点,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对语言功能的逐渐掌握。 儿童语言的功能:工具的、控制的、交往的、个人的、启发的、想象的、信息的。 成人语言的功能即宏观功能:概念功能、交际功能、语篇功能。 在韩礼德看来,要全面深入研究语言,就必须走出语言,借助社会学理论来观察语言的使用。这是因为:一方面,语言是文化传播和社会变化中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社会也会从各个方面影响语言。 把语言环境看做符号结构,看成社会制度的一种意义,看成抽象的环境类别,来分析语言环境的内容,得出:符号组织:在特定场合中所赋予语篇的特殊地符号组织:在特定场合中所赋予语篇的特殊地位,如语篇的功能与社会行为的关系、与角位,如语篇的功能与社会行为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