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1_第1页
【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1_第2页
【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1_第3页
【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1_第4页
【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课件1 课件 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上,一位男子大义凛然地向监斩官高喊:“你过来,我有话说!”监斩官不敢理睬,示意刽子手立即行刑。这名男子面对围观群众,大声说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随后就倒在屠刀下。这个人叫谭嗣同,跟他一起就义的还有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后人称他们为“戊戌六君子”。【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课件1 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戊戌变法【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课件1 课件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结合课文,利用宣传画照片等各种历

2、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此外,分析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通过本课学习,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课件1 课件动手做一做: 制作历史大事年表,列举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课件1 课件维新变法运动大事年表1895年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 运动的序幕1895年 康、梁组织强学会,维新派的 政治团体成立1898年6月 光绪帝发布变法令, 戊戌变法开始 1898年9月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戊戌变法失败【

3、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课件1 课件快速回答 这次上书的“公车”主要是哪些人? 1895年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其中领袖人物是康、梁。 “公车上书”有哪两项内容?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为什么会提出变法的要求? 民族矛盾的加深;清朝统治的危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生了什么影响? 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课件1 课件想一想: 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哪些?【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课件1 课件 结合以下图片,你能说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吗? 【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课件1 课件戊戌变法的内容: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最

4、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课件1 课件戊戌变法的内容: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训练新式军队【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课件1 课件时光倒流.讨论 假如历史可以重演,你认为经受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康有为要第二次发动变法的话,他该怎么做?【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课件1 课件变法失败的原因: 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 改良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课件1 课件课堂总结练习: 填写出戊戌维新中的四位历史人物: 为走救国之路,_ 再次上书, 不作亡国之君,_下诏变法。 反对变法维新,_发动政变, 以血唤醒民众,_慷慨就义。 康有为光绪帝 慈禧谭嗣同【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课件1 课件学史感悟.我来做小小改革家 现行的历史教育及考试制度有何不妥之处?请提出你的12条合理建议.【最新】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课件1 课件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