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参考答案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参考答案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参考答案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参考答案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参考答案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训练:(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2013辽宁卷)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

2、分。)2、(2013重庆)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鹧鸪天 酬孝峙 【清】 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答案:诗人自我形象是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忍不拔。用描写刻画其容貌:头发短、胡须长,眉毛高耸,面带“病”容,模样比和尚还怪;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是终南山石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突出其坚忍不拔的性格。3、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3、,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案:诗中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4、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答案: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

4、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这表现了她的天真、活泼和勇敢的一面。5、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答案:塑造了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隐士形象。前四句写环境幽僻、高雅,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后两句写西邻对他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他的潇洒。通过塑造这一形象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6、(2010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访隐者 宋郭祥

5、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 山翁:此处指隐者。 酒熟:酒酿制结束。 结合全诗,赏析“隐者”的形象。答案:诗中的隐者是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士形象。(步骤一)前二句通过对幽僻环境描写,表现了他的远离世俗。后两句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山翁的洒脱。(步骤二)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步骤三)7、题李凝幽居中李凝是一个怎样的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6、答案: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首联诗人用“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8、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题葡萄图 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答案: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

7、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抛掷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被埋没。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9、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鹧鸪天 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 ,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注:襜chn :短衣。娖chuò:整理。银胡簶:银色的箭袋,这里指箭。金仆姑:箭。 答案: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园的人物形象。(步骤一)上片通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英雄形象;下片

8、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步骤二)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步骤三)10、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临江仙 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答案:整首词塑造了一个看破红尘、淡泊超脱的渔父形象。(步骤一)词中渔父任凭惊骇涛浪、是非成败,只着意于春风秋月、握杯把酒、谈笑风生,坚守江渚渔樵生活。 (步骤二)。诗人借此抒发超然世外的旷达胸怀。(步骤三)11、诗中的“南游客”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

9、分析。送人游岭南司空曙万里南游客,交州见柳条。逢迎人易合,时日酒能消。浪晓浮青雀,风温解黑貂。囊金如未足,莫恨故乡遥。 注青雀:即青雀舫,指豪华游船。黑貂:即黑貂制成的服装,这里指华丽服装。答案:南游客是一个喜爱游玩的富人(或纨绔子弟)。(步骤一) 南游客不远万里到岭南游玩,他身着华服,在豪华游船上广交朋友,终日饮酒作乐打发时光。(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南游客挥霍无度的警示。(步骤三)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1、本诗首联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现实?金陵驿 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

10、: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途径金陵,宿于驿站时作。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代指南宋王朝。答:首联通过“衰草”“离宫”“夕晖”“孤云”等意象描绘了一片惨淡的夕阳斜照着长满衰草、孤云飘荡的离宫景象,暗喻南宋朝廷宗国覆灭,满目疮痍,一片凄凉,诗人无所依托的残酷现实。2、(2013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11、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答: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3、(2014新课标卷)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阮 郎 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 答:词的上阕描写的是凄凉的暮春景象,奠定了

12、悲凉的情感基调。 (步骤一)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步骤二)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从而奠定了全词悲凉的感情基调。 (步骤三)4、(2014广东卷)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怨 送 别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杪:树梢。(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答:春天的傍晚,词人在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天边浓

13、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步骤一)词人心中不觉愁云惨淡。(步骤二)作者以景衬情、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韵味十足。(步骤三) 或者:答: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缠绵婉恻又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步骤一)友人乘舟远行,词人伫立江边,春水渺茫,行舟远去,愁云惨淡,小舟渐行渐远,最后惟见比沙鸥还小的点点白帆。(步骤二)作者以景衬情、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韵味十足。(步骤三) 5、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05年全国)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答:这首诗描绘了一

14、幅宁静的画面。(步骤一)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步骤二)但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步骤三)6、(2012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子 规【注】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答:本诗主

15、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7、本诗画出了一幅怎样的图景?野望 王绩 (初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萧瑟的山野秋晚图,(步骤一)画面以诗人

16、登高远望为中心,看到是落日的余辉中树叶凋零、山山错落、牧人驱犊、猎马带禽返家的一派萧瑟景象,(步骤二)这一景象和诗句“相顾无相识”“徙倚欲何依”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落寞欲隐的心情。(步骤三)8、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双调·清江引(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答:这首诗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 (步骤一)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萧瑟中带着热烈, (步骤二)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的愁情. (步骤三)(三)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1、分析下面诗歌中的形象。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7、。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答:诗歌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的石头形象。(步骤一)诗歌中的石头,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也无所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步骤二)诗人以石自喻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步骤三)2、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马 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步骤一) 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迅捷地奔驰。“何当”表现心理,

18、“踏”显出轻捷矫健的风姿。(步骤二)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步骤三)3、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瀑布 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答:瀑布从高处流出,不辞劳苦,冲破溪涧,流经千岩万壑,冲向大海,形成汹涌的波涛(步骤一)。作者描绘了不辞劳苦,汇涓涓细流,壮大自己,一心奔向大海的瀑布艺术形象(步骤二)。表达了作者决不满足现状,陶醉自己已取得的成绩,在艰辛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决心干出一番事业的伟大理想抱负(步骤三)。4、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北陂杏花 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

19、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答: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步骤一) 。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步骤二) ,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而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步骤三) 。5、(2008·广东高考)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木芙蓉 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答: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步骤一、二)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

20、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步骤一、二)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步骤三)6、本诗塑造的归燕有何特点?作者借燕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归燕诗张九龄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注:作者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开元二十四年,因李林甫等人的毁谤而被罢免相职,本诗写于这年秋天。 答:作者所咏的归燕出身微渺,却十分勤劳。一到春天,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其间,衔泥作窠,不与他物相争,结果还是被猜忌。作者借燕喻己,自己出身微贱,在圣明

21、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日夜辛劳 ,无心与他人争权夺利,却仍遭到排挤猜忌。借本诗表达了隐退之意。7、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答:(1)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2)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桃李与白梅进行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诗人借此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8、(2011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 山 泉 储光羲山中有

22、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训练:1、2013(新课标卷2)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

23、。(步骤一)以“雪压”表现梅生存环境之恶劣,从反面衬托梅冒寒绽放的坚贞品质;且诗人强调梅于月明之夜绽放,乃借明月烘托梅之高洁品格。(步骤二)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步骤三)2、2013(安徽卷)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答: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

24、”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袭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4分)3、2014(辽宁卷)“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点绛唇 · 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尽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答: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把“春愁”当做物来写,帘儿一卷,它竟像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4、2010年(安徽卷)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岁 暮 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

25、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答: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5、(09年重庆卷)“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26、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答:借代,反问。“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箫声 ;“何处笙箫?”自然是反问。 6、2013(浙江卷)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5分)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答: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

27、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7、2014(新课标卷II)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 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答: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

28、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 。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8、2014(安徽卷)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 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番腾:同“翻腾”。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

29、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答:“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 9、2014(湖南卷)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桃 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归:出嫁。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蓁蓁(zhn):草木茂盛的样子。(1)本诗在章法

30、结构上采用了 重章叠句 的形式。(2分)(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10、2014(天津卷)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暮 春 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答: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诗歌没有正面写

31、桃花,而是以水中的香气,让人明白桃花随流水而去。动静结合。11、2013(辽宁卷)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竹轩诗兴 张镃(z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答:第二联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2、2013(福建卷)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32、)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答: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13、2013(广东卷)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注:劳劳:遥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

33、设祭。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答: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2分)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2分)三、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训练:1、2014(新课标卷II)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 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

34、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答: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 “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2、2014(安徽卷)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 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番腾:

35、同“翻腾”。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答:“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3、2014(广东卷)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望江怨 送 别 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杪:树梢。答:词人目送友人扁舟渐行渐远,不忍离开;天边愁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

36、要小。而此时夕阳还有“一竿红”,词人不禁心中生恨,怪催促者催着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全词没一句言离别,一“怪”已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反常心理正好表达了(反衬)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足见两人友情之深。4、2014(江西卷)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 苏轼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答: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诗

37、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5、2014(四川卷)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秋暮吟望 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答: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 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汗衫、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

38、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6、2014(天津卷)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暮春 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答: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7、(2013新课标卷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

39、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答: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 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8、(2013四川卷)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九日和韩魏公 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金罍,泛指酒盏。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答: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

40、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9、(2012全国课标卷)“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答: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10、2011(全国新课标卷)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

41、分)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四、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训练(一)炼字1、2014湖北卷早 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

42、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答:“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步骤一)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步骤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步骤三)2、2014全国大纲卷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答:过,过后。山雨过后欣赏山中苍松的翠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

43、。随:随着,沿着。“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3、2014四川卷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词的妙处。 答:“常”字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暮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4、山行即事宋·王 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苹风吹

44、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首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个,为什么?4分答:“议”,议论,讨论;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天空的云块来来往往,忽聚忽散,仿佛在讨论要不要下雨,笔法轻快;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5、2013湖南卷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分)答:净,纯粹。绿色纯粹,盛春时节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净”字巧妙地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浓烈春意触近柴扉,“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了词人内心的纯净。 诗歌译文:绿色纯粹,盛春时节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浓烈春意触近柴扉。(湖面)水波荡漾,白鸥飞舞,眼前的景象让白鸥和"我"都忘却机心(与世无争)。看着南来北往的行人。只有"我"独自老去,(朋友离别)故人渐渐离去。夕阳西下,湖面晚霞遥送(我的)渔船回家,水中鳜鱼正肥(落花人独立之感)。 6、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