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薰蒸疗法_第1页
中药薰蒸疗法_第2页
中药薰蒸疗法_第3页
中药薰蒸疗法_第4页
中药薰蒸疗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污染治疗科血污染治疗科 中药薰蒸疗法中药薰蒸疗法中药薰蒸疗法 中药薰蒸疗法由来已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摩之浴之”之说。 黄帝内经亦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邪可随汗解。 据新唐书载:唐代名医许胤宗在医治一例中风不能言语,口噤不能服药者,采用蒸气疗法即以“黄芪、防风煮数十斛,置床下,气如雾,熏蒸之,是夕语。”当夜便恢复了说话功能,这是医学史上最早记载蒸气疗法治愈中风失语者。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它可以通过热力和药物的共同作用,通过扩张皮肤微小血管,加快血液循环,由表及里,在温热中实施治疗。 在人体背部分布有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和督脉的穴位,通过作用于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调动

2、督脉中的阳气,促进足太阳膀胱经的主表和开阖功能,来发挥益肾和排毒功能。 中药熏蒸就是利用皮肤的生理特性、熏蒸的温热作用和药物归经归脏的特性,使药汽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经络、脏腑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足太阳膀胱足太阳膀胱足太阳膀胱循行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经。循行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分支从腰

3、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腧穴 本经脉腧穴有: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

4、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 、秩边 、合阳、 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共67穴,左右合134穴。足太阳膀胱作用 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本经受邪,则恶寒,发热,鼻塞,鼻衄;膀胱经之脉上额交巅络脑,邪气随经上逆则头痛;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下行项后,一支挟背抵腰,下行经股入奈窝,一支循背下行,至奈窝后又下行,至外踝折向前,至足小趾,经气不利,则目痛,项背、腰、臀部及下肢后侧疼痛,足小趾麻木不用。膀胱气化失司,则少腹胀满,小便不利,遗尿。督脉督脉督脉的循行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

5、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督脉腧穴 督脉起于长强穴、止于龈交穴,单28穴,分别是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督脉的作用 “总督诸阳”,或称为“阳脉之海”和“阳脉之都纲”。诸阳经通过阳维会合于督脉,在督脉上有受各阳经所会的穴,又入会于足太阳经的穴,均说明这种关系。其次是沟通阴阳、总摄诸经,或称“督领经脉之海”。 督脉旁通足太阳、足少阴,与冲、任同起于胞中,并前通任脉

6、。滑伯仁曾说:“夫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督脉作为“阳脉之海”和“督领经脉之海”以见其功能之大。 血污染治疗科血污染治疗科中药熏蒸疗法中药熏蒸疗法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肾脏疾病的特色主要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肾脏疾病的特色主要在于我们独创的复方中药煎在于我们独创的复方中药煎汤汤制剂可以通过制剂可以通过人体经络及腧穴将中药的活性成分通过熏蒸人体经络及腧穴将中药的活性成分通过熏蒸的方式直达肾脏,增加肾区的药物浓度。通的方式直达肾脏,增加肾区的药物浓度。通过熏、灸、补三种作用达到泄浊、清血、补过熏、灸、补三种作用达到泄浊

7、、清血、补肾、强肾等功能,修复受损的肾单位,调节肾、强肾等功能,修复受损的肾单位,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紊乱,恢复肾脏功能,从而机体的免疫平衡紊乱,恢复肾脏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肾脏疾病的目的。达到治疗肾脏疾病的目的。作用原理作用原理 泄浊:益肾助阳,气化有权,开阖复常,洁净泄浊:益肾助阳,气化有权,开阖复常,洁净府以泄浊。府以泄浊。 清血:行气活血,营卫和调,升降有司,开鬼清血:行气活血,营卫和调,升降有司,开鬼门以清血。门以清血。 补肾:益气养血,气旺血生,经络通畅,肾经补肾:益气养血,气旺血生,经络通畅,肾经气血旺盛,肾气充足。气血旺盛,肾气充足。 强肾:激活肾经原气,使肾气旺盛,恢复肾功强肾:

8、激活肾经原气,使肾气旺盛,恢复肾功能,调节肾脏免疫功能,保护残存肾功,阻止能,调节肾脏免疫功能,保护残存肾功,阻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中药熏蒸机中药熏蒸机简介简介 目前中药熏蒸机大多采用微电脑控制,具有6大安全防护措施,对超温、超压、漏电、缺液、干烧及堵塞等进行有效及时的防护,并且电子控制部份与蒸汽及水可以做到有效隔离,产品安全性好、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具有预热煎药、预热保温控制等多项实用功能。 采用特制不锈钢加热容器,耐酸碱、耐腐蚀、光洁易清洗。 产生的冷凝水少并使冷凝水有效回流,从而大大减少烫伤的可能性。 加热时间快,从加热药到出蒸汽治疗约5分钟。治疗流程治疗流程1

9、、治疗前要做好三查七对,核对好医嘱及患者确认无误。2、检查治疗仪器,确认仪器能够正常工作,避免出现意外。3、治疗前给患者监测生命体征,询问患者,填写熏蒸治疗记录单,并准备好治疗器物如:温水、毛巾、治疗巾等。4、先将煎好的药液加入治疗仪器的容器内,接通电源,打开总开关,根据要求在控制面板上设定各参数,加热药物到指定温度,并做好记录。5、请患者换上宽松的衣裤,暴露治疗部位,检查治疗部位的皮肤,确认无破损,用用温水擦拭干净治疗部位。6、辅助患者平躺在治疗床上,为患者盖好治疗巾,开始治疗。7、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有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感觉,应停止熏蒸,让患者卧床休息。

10、对初次使用者,尤其是老人、体弱者,在治疗时间和温度上应循序渐进,护士要每隔510分钟观察询问一次,治疗期间如果出汗太多,可在治疗中或治疗后,口服脉康合剂补液。8、治疗完毕关闭仪器,并辅助患者坐起,帮助患者用温水轻轻擦拭干净治疗部位,整理好衣物,核对无误签字。9、每次熏蒸治疗完毕后,均应消毒,再用清水和纱布擦去消毒液残留。10、整理用物,核对无误后,完善熏蒸治疗记录单。 中药熏蒸方剂中药熏蒸方剂 包括各种肾小球疾病、肾衰、尿毒症包括各种肾小球疾病、肾衰、尿毒症 水肿 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 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尿少浮肿,甚则出现胸腹水,神疲乏力,腹胀纳差,大便稀溏,性功能低下或月经失调。

11、舌淡胖、有齿印,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治则:升阳补脾,益肾化湿,利水消肿。【方药】红参、黄芪、白术、茯苓、覆盆子、 木瓜、通草、鸡血藤、雪莲花、肉豆蔻、 三七花、西红花、巴戟天、龙眼肉、砂仁、沙棘。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 阴虚湿热证阴虚湿热证 病症:面部及下肢浮肿,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烦少寐,咽喉疼痛,咽干口燥,小便短涩,大便秘结不畅,舌红少津苔黄腻,脉象沉细数或滑数。 治则:滋阴益肾,清热利湿 【方药】生地、知母、黄柏、山茱萸、丹皮、山药、茯苓、枸杞子、鳖甲胶、龟板胶、 泽泻1、西红花、金蝉花、三七、沉香、滑石、夏枯草、 光慈姑、猪苓、薏苡仁。

12、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气滞水阻证 病症:全身水肿,甚者伴腹水、胸水,腹胀胸满,肢体肿硬,舌质偏红,舌苔腻,脉象弦滑。 治则:疏肝健脾,行气利水 【方药】 白术、 雪莲花、茯苓皮、桑白皮、陈皮、 大腹皮、 泽泻 、车前子、木瓜1、木香、槟榔、 牛膝、枳壳、三七花、肉豆蔻、龙眼肉、金蝉花、佛手花、砂仁、沉香。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气阴两虚 病症: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手足心热,失眠盗汗,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则:益气养阴 【方药】三七花、 红参、黄芪、西红花、丹皮、山萸肉、生

13、地、 熟地、益母草、泽兰、全虫、赤芍、雪莲花、薏苡仁、金蝉花、佛手花、淮山药、茯苓、沉香。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瘀水互结证 病症:尿少水肿,面色黧黑或萎黄,口唇及肌肤有瘀斑瘀点,常伴见腰痛如刺,痛处固定不移,血尿,皮肤粗糙或肌肤甲错,舌质黯红或淡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苔薄腻,脉象弦细或沉涩。 治则:活血化瘀,通阳利水 【方药】雪莲花、三七花、茯苓、当归、丹皮、山萸肉、川芎、桃仁、益母草、泽兰、水蛭、赤芍、雪莲花、 薏苡仁、 红花、金蝉花、佛手参、茜草、血竭、 沉香。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 血尿 热伤血络热伤血络 病症:多

14、有外感风热史,发热急骤,皮肤色红或红紫,偶有紫癜,皮肤瘙痒或起风团,兼见身热口渴,五心烦热,尿血,舌红苔黄,脉数。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金银花、连翘、 黄芩、蝉蜕、地肤子、水牛角、 生地、 丹皮、知母、山萸肉、赤芍、 牡蛎、紫草、半枝莲、蛇舌草、当归、茜草根、小蓟、仙鹤草、龙骨、白茅根、三七、冰片、 沉香、佛手、琥珀、金蝉花、 黄连。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 阴虚火旺证阴虚火旺证 病症:周身皮肤低热,偶有黯红斑疹,时发时隐,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口燥咽干,大便干燥,血尿较长时间不消失,尿检红细胞管型及蛋白尿,舌红少津,脉细数。

15、治则:滋阴补肾,清热凉血 【方药】生地、丹皮、知母、龟板、阿胶、茜草根、小蓟、仙鹤草、三七花、 白茅根、侧柏叶、黄柏、泽泻、鳖甲、赤芍、枸杞、胡黄连、佛手参、 秦艽、水蛭、猪苓、金蝉花、夏枯头、光慈姑、麦冬、黄连、 冰片、柴胡。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瘀血阻络 病症:皮肤粗糙,色紫或紫黯,眼脸青黯,白睛布紫色血丝,咽干,伴腹痛,关节肿痛,尿中带血,色暗,偶有血丝,舌黯或有瘀斑,脉涩。 治则:活血通络,祛瘀止血 【方药】生地、赤芍、当归、 川芎、桃仁、红花、丹参、虎杖、紫草、半枝莲3、蛇舌草、 雪莲花、蒲公英、防风、茯苓、炒白术、佛手花、鳖甲、小蓟、桑螵蛸、白

16、茅根、三七粉、地龙、柴胡、水蛭、佛手参、血竭、沉香。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气不摄血证 病症:病程迁延,皮疹隐隐时现,色淡,伴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尿中带血,色淡,尿检蛋白潜血阳性,舌淡苔薄白,脉细数。 治则:益气摄血 【方药】黄芪、 绞股蓝、红景天、雪莲花、茯苓、白术、当归、莲子心、远志、酸枣仁、生牡蛎、柴胡、山萸肉、血余炭、蒲黄、生龙骨、茜草根、泽泻、地龙、佛手花、金樱子、芡实、沙棘、白芨、龙眼肉、太子参、三七、 琥珀。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 蛋白尿 肾阴亏虚肾阴亏虚 病症:腰膝酸软、两腿无病症:腰膝酸软、两腿无力,眩

17、晕耳鸣,失眠多梦;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阳强易举或阳痿、遗男子阳强易举或阳痿、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或见崩精,妇女经少经闭或见崩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少五心烦热,咽干颧红;少年白发、梦呓磨牙,尿频,年白发、梦呓磨牙,尿频,尿常规蛋白阳性,溲黄便尿常规蛋白阳性,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则:滋阴补肾,清热固治则:滋阴补肾,清热固肾肾 【方药】生地、 知母、山茱萸、丹皮、山药、茯苓、 泽泻、冰片、丹参、鸡血藤、黄柏、 麦冬、金樱子、芡实、枸杞子、旱莲草、水蛭、生龙骨、龟板胶、地龙、佛手花、白芨、夏枯草、金蝉花、砂仁、鳖甲、

18、三七、伏神、灯芯草、光慈姑、银柴胡、 胡黄连。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 病症:病症: 头晕,耳鸣,头晕,耳鸣,神疲困倦,动则气促,神疲困倦,动则气促,腰膝酸软无力,夜晚腰膝酸软无力,夜晚尿频,小便混浊,尿尿频,小便混浊,尿常规蛋白阳性,大便常规蛋白阳性,大便溏泻或干结难排,直溏泻或干结难排,直肠滑脱不收,肛门有肠滑脱不收,肛门有下坠感,舌淡。脉沉下坠感,舌淡。脉沉弱。弱。 治则:补脾益肾,固治则:补脾益肾,固摄精微摄精微脾肾两虚【方药】红参、白术(麸炒)、茯苓、炙黄芪、绞股蓝、红景天、肉豆蔻、 川芎、丹参、鸡血藤、雪莲花、 远志、龙眼肉、莲子肉、炒枣仁、茵陈

19、、栀子、地龙、三七花、佛手参、菟丝子、 桑葚子、仙茅、金樱子、金蝉花、伏神、莲子肉、覆盆子。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热毒壅盛热毒壅盛 病症:患者几日前偶感风病症:患者几日前偶感风热之邪,现头晕头痛,身热之邪,现头晕头痛,身热神倦,汗少,口淡不渴,热神倦,汗少,口淡不渴,纳少不馨,双下肢见较多纳少不馨,双下肢见较多绿豆大小之紫斑,小便微绿豆大小之紫斑,小便微黄,尿常规尿蛋白阳性,黄,尿常规尿蛋白阳性,大便正常,舌红绛偏干,大便正常,舌红绛偏干,苔黄厚腻,脉弦滑而数。苔黄厚腻,脉弦滑而数。 治则:清热解毒,凉治则:清热解毒,凉血化癍血化癍 【方药】生石膏、 生山栀

20、子、 黄芩、麦冬、金蝉花、 银花、 桔梗、连翘、玄参、 生地、牡丹皮、知母、山萸肉、三七花、佛手花、赤芍、僵蚕、虎杖、紫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生龙牡、川贝、黄连、川牛膝、冰片、通草、丹参、柴胡、滑石。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 病症:发热,面色晦病症:发热,面色晦暗,唇色紫暗,神疲,暗,唇色紫暗,神疲,纳呆,腰腹疼痛,甚纳呆,腰腹疼痛,甚则腰腹部肿块,尿常则腰腹部肿块,尿常规蛋白阳性,舌紫暗规蛋白阳性,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涩。薄白,脉涩。 治则:活血通络,祛治则:活血通络,祛瘀生新瘀生新瘀血内阻证 【方药】生地、当归、川芎、鸡血

21、藤、桃仁、红花、枳壳、 赤芍、桔梗、川牛膝、泽兰、沉香、金樱子、芡实、鬼箭羽、六月雪、地龙、水蛭、通草、秦艽、丹参、夏枯草、伏神、雪莲花、灯芯草、三七花、佛手花、佛手。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高血压肝阳上亢肝阳上亢 病症:眩晕,耳鸣,头胀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胁痛,面红目赤,便秘溺赤,每因情志刺激或精神紧张而头痛头晕发作或加重,舌红苔黄,脉弦。 治则:平肝潜阳,息风止痛 【方药】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夜交藤、 山栀子、 地龙、丹参、益母草、桑寄生、 茯神、生龙骨、生牡蛎、佛手花、水蛭、金蝉花、当归、川芎、鸡血藤、僵蚕、全虫、 龙胆草、柴胡、 冰片

22、、远志、夏枯草、三七、白菊花、地龙、光慈姑、滑石、藁本。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肝肾阴虚 病症:眩晕,头痛,耳鸣,咽干,目睛干涩,腰膝酸软,健忘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滋补肝肾,熄风安神 【方药】枸杞、白菊花、生地、 丹皮、知母、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珍珠母、石斛、 胡黄连、炒枣仁、生龙牡、当归、白芨、丹参、鸡血藤、地龙、麦冬、龟板胶、光慈姑、冰片、全虫、夏枯草、金蝉花、三七、阿胶、鳖甲、莲子肉、银柴胡、水蛭。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痰热内蕴 病症:眩晕,耳鸣,头痛头重,口苦粘腻,食欲不振,胸闷呕恶,形体肥胖,

23、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则:清热化痰,息风降逆 【方药】黄连、枳实、竹茹、 陈皮、半夏、茯苓、白术、 菖蒲、远志、罗布麻、 黄芩、 泽泻、旋覆花、 川芎、丹参、沉香、薏米仁、夏枯草、地龙、三七花、琥珀、佛手、藁本、光慈姑、川贝、 灯芯草、佛手花、金银花。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阴阳两虚 病症:面色晄白,面部浮肿,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尿蛋白阳性,阳痿遗精,舌淡嫩,脉沉无力。 治则:阴阳双补,通络熄风【方药】肉桂、附子、 生地、丹皮、知母、 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当归、 僵蚕、佛手、天麻、菟丝子、三七、金樱子、仙茅、龟板胶、鳖

24、甲胶、桃仁、红花、 怀牛膝、全虫、雪莲花、莲子肉、龙眼肉、水蛭、佛手参、覆盆子、地龙、沙棘、肉豆蔻。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尿频,尿急,尿痛 白细胞尿 管型尿下焦湿热型: 病症:腰腹疼痛,小便涩痛频多,尿中带血,或排尿中断,排尿时刺痛难尽,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或数。 治则:清热利湿,利尿通淋。 【方药】金钱草、海金沙、 鸡内金、石韦、冬葵子、瞿麦、滑石、车前子、黄柏、金银花、水蛭、小蓟、灯心草、王不留行、栀子、川牛膝、三七、 佛手花、冰片、薏苡仁、滑石、白芨、猪苓、黄连、通草、丹参、五加皮、金蝉花、柴胡、伏神。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

25、00毫升,熏蒸用。气滞血瘀型 病症:腰部作胀刺痛,甚则绞痛难忍,少腹刺痛,尿中夹血块或尿色暗红,排尿不畅;尿频,尿痛,舌质紫暗红或有斑点,脉弦涩。 治则:化瘀通络,理气散结【方药】官桂、小茴香、 玄胡、佛手、薏米仁、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车前子、当归尾、 川芎、红花、桃仁、赤芍、五灵脂、 水蛭、蒲黄、 三棱、莪术、皂刺、川牛膝、青皮、川朴、沉香、乌药、三七、黄芪、秦艽、灯芯草、地龙、光慈姑、伏神、丹参、薏苡仁、三七花、佛手花。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脾肾亏虚 病症:淋证日久不去,腰部酸痛,时发时止,神疲倦怠,腿膝无力,遇劳加重,食少纳呆,脘腹胀满,或面有轻度

26、浮肿;尿少或频数不爽,舌苔薄白,脉沉。 治则:健脾益肾,扶正利湿。【方药】金钱草、石韦、冬葵子、车前子、瞿麦、滑石、王不留行、山药、茯苓、通草、生黄芪、太子参、白术、菟丝子、巴戟天、佛手参、 鳖甲胶、龟板、肉桂、地龙、 覆盆子、丹参、红花、水蛭、全虫、灯芯草、 莲子肉、龙眼肉、雪莲花、伏神、泽泻、五加皮。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肾气亏虚型 病症:腰腹隐痛,排尿无力,少腹坠胀;神疲乏力,或颜面虚浮,畏寒肢冷;舌体淡胖,脉沉细无力。 治则:补肾活血,益气通淋 【方药】熟地、山药、山萸肉 、车前子、丹皮、泽泻、茯苓、 金钱草、海金沙、滑石、乌药、 桑螵蛸、琥珀、太子

27、参、元胡、 三七花、川芎、丹参、黄芪、龙眼肉、红景天、 肉苁蓉、雪莲花、川牛膝、佛手参、通草、 猪苓、莲子肉。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肾阴亏虚 病症:尿短黄而不畅,小便频数涩痛,头晕,耳鸣,心烦,咽燥,腰膝痠软;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则:滋阴补肾,清热通淋 【方药】生地、山药、 山茱萸、川牛膝、丹参、龟板胶、 鳖甲、佛手花、丹皮、泽泻、金蝉花、麦冬、水蛭、车前子、金钱草、海金沙、滑石、瞿麦、石苇、乌药、水蛭、三七、砂仁、灯芯草、猪苓、通草、银柴胡。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肾病少尿、尿潴留膀胱湿热 病症:小便点滴不通,或短赤

28、灼热,小腹胀满,或大便不畅,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舌质红,苔根黄腻,脉数。 治则:清热祛湿,活血利尿 【方药】车前子、扁蓄、瞿麦、石苇、冬葵子、滑石、茵陈、栀子、丹参、枸杞、沉香、金银花、灯心草、王不留行、冰片、川牛膝、五加皮、黄连、水蛭、秦艽、通草、伏神、薏苡仁、砂仁、萆薢、麦冬、 三七、佛手。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肺热气壅 病症:小便不畅或点滴不通,甲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有咳嗽,苔薄黄,脉数。 治则:清肺热,利水道。 【方药】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桔梗、山栀、川黄连、麦冬、杏仁、枇杷叶、川贝、 当归、红花、黄芩、茯苓、黄芩、车前子、泽泻、

29、鱼腥草、佛手、蛇舌草、三七花、丹参、冰片、石韦、沉香、伏神、滑石。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肝郁气滞 病症:小便突然不通,或通而木爽,胁腹胀满,情志抑郁,或烦恼善怒,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解郁,行气利尿【方药】金钱草、茵陈、 栀子、郁金、沉香、佛手花、 川朴、枳壳、乌药、石韦、瞿麦、川牛膝、滑石、当归、川芎、红花、白术、冬葵子、佛手、 水蛭、王不留行、三七、僵蚕、柴胡、龙胆草、光慈姑、夏枯草、秦艽、金蝉花、 灯芯草、猪苓、 通草。 用法:每次2付,每日2次,每付水煎取汁300毫升,熏蒸用。肾阳衰惫 病症: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晄白,神气怯弱,畏寒怕冷,腰膝冷而酸软无力,舌质淡,脉沉细而弱。 治则:温补肾阳,化气利尿。【方药】生地黄、 知母、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 炒白术、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