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部工作手册Rev120615_第1页
质量部工作手册Rev120615_第2页
质量部工作手册Rev120615_第3页
质量部工作手册Rev120615_第4页
质量部工作手册Rev1206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博泓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质量部简易工作手册2012年试用版江苏博泓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编号:BH(质)字2012第(01)号管理标准 批准时间:2012、6 简易工作手册 生效时间:2012、6 1目的:11 为了员工更好地了解质量部门及岗位工作。12 便于全面考核工作的开展与归口管理。13 诚恳接受其他部门的意见与监督。14 实现工作量化的评定制度。2适用范围:21质量管理所有工作人员。3引用文件:31ISO/TS质量管理体系文件32公司相关管理制度33相关国家标准34公司检验标准 编制: 审核: 批准:前 言质量经过岁月的洗礼,睿智的目光开始周围照亮。当秦人修建万里长城,当古埃及人修建金子

2、塔时,难道没有看到天幕上映现出的质量工程的朦胧面纱?当希腊人在华美的宫殿里谈诗论经,当巴比伦人悠闲地徜徉在壮丽的空中花园时,谁敢说质量是一种虚幻的影子?质量绝不是“月朦胧,鸟朦胧”般诗意的东西,而是对需要的理解、把握与符合;只有把质量的语言转化成管理的语言,让更多的人掌握,质量烈火才能真正燎原。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管理层把车成功地开到目的地(质量管理),而不是不管目的、只一味地把表盘(质量控制)擦得铮亮、把用户手册(质量保证)保存得完好如初。而是要站在客户的角度积极思考与自省,而不是热衷于寻求认证,十分被动地、小心翼翼地期待他人对自己工作的盖棺定论。我们要像医生那样,望、闻、问、切地为整个组织把

3、脉、抓药,不仅要努力掌握技术、学好业务,更要认真学习艺术、做好关系,选择走控制和保证到管理和文化的康庄大道。与管理层一起驾船远航,经受市场的风浪,感悟“路漫漫其修远兮”式的悲壮,拥抱“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的胜景 质量部 2012-6-15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就是质量人员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哲学。所有的工作都是一个过程;质量即符合要求,而不是“好”;产生质量的系统是预防,而不是检验;工作标准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质量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不是指数。部门精神: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工作目标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工作宗旨追溯责任,纠正预防。工作原则实事求是,严格把关。工作态度没有最好,只

4、有更好。第一部分 部门工作与配置1 部门工作职责权限11 负责检验工作的领导、组织与实施及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12 负责组织并实施过程测量和监控。13 负责组织并实施采购产品、半成品(在制品)及成品的检验(包括测量和试验)和监控,建立保存检验和监控记录。14 负责测量和监控装置校验计划的制定、使用、维护和送检工作。15 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和监控状态标识与控制。16 负责不合格品、客户投诉/退货评审、纠正及控制。17 负责产品质量记录统计、分析与报告。2 质管部门主管岗位责任制21负责组织供方的质量控制,参与供方合格评定。22负责组织实施、控制进货过程和最终检验和试验。23负责组织实施产品检

5、验和监控状态标识并监控。24负责组织实施不合格品控制,提出不合格品处理意见,及时处置。25负责组织产品质量记录统计分析,编制产品质量分析报告。26负责检验人员培训、考核工作。27负责组织实施工序质量控制。28负责组织实施不合格品纠正/预防措施与验证。3 检验员岗位责任制31认真执行测量和监控各项规定,发挥“把关、预防、报告”作用。32严格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时评审、处置不合格品。33负责公司内半成品质量监督和工序质量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报告相关领导处理。34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卖私情,严格把关。35及时正确地按照要求填写各种测量和监控记录,传递各种质量信息,当好现场技术辅导员,熟悉

6、产品工艺,提高技术水平。36正确使用和爱护计量器具,及时进行维修、养护,不使用性能不合要求或超过有效期内的计量器具。37积极参与新产品开发和样品试验的质量监督,参与模、夹具的验证和工艺验证。4 部门结构41组织机构图: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质管部门QC小组检验员进料检验SQEGP12终检机加工检验压铸检验体系专员测量员统计文控实验室主管前期开发质量主管清铲检验出货检验制程控制主管质量部经理项目质量工程师计量员42质控点分布:1压铸车间 压铸三班首巡检 压铸检验 毛坯最终检验员 清铲检验2机加车间 机加三班首巡检 机加工检验3仓 库 进货检验 进料检验4质量部门 新模具、产品检测 测量员 光谱仪、三次

7、元检测 测量员 计量管理、出厂终检 计量员 QC 小组 质量工程师43部分现场岗位基础工作配置431测量员:负责新产品(备模)毛坯检测及交样工作。负责原材料的进货化验工作。负责三次元的测量工作。432机加工检验:1)负责机加产品检测交样工作。2)负责机加产品出厂终检工作。433进料检验:1)负责外协件进货检验工作。2)负责中转产品的验收工作。3)负责自制配件的验收工作。4)负责附件类产品的出厂终检工作。434压铸检验:负责压铸车间毛坯检验工作及资料管理。负责压铸车间修模、换模首检和资料管理。435计量员 负责测量装置的检定,检修工作及外协测量装置的验收工作。负责工装夹(检)具的验收与管理工作。

8、436清铲检验负责清铲、抛光、抛丸、清洗等巡检工作。437出货检验:负责产品出厂终检工作。438质量工程师1) 负责各生产过程质控点的产品检查各项执行工作。2) 负责各生产过程的不合格品处置检查工作。3) 负责问题质控点的纠正验证工作。4) 负责新产品、新工艺的验证跟踪工作。第二部分 工作细则与事故一、劳动纪律1 必须严格遵守公司各项制度及有关规定(尤其是以下所列条款)。11 进入厂区必须佩挂上岗证、穿工作服。12 不准在厂区内穿拖鞋,骑自行车。13 不准聚众斗殴、赌博。14 不准无故迟到、早退,三班倒职工必须提前半小时到位进行交班。15 对手续不齐或未经批准的请假,一律视旷工处理。16 工作

9、时间不得窜岗、脱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17 服从车间的作息安排,积极配合车间及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18 对主管部门的工作指令,必须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二、工作规范1 收到记录11 各质控点必须配备检验所需的产品图纸、检验卡片和检验规范等技术、指导资料。根据收到资料的类型,分别建立收到台帐。12 各岗位必须配备检测所需的检具、夹具等测量装置,以确保产品检验的准确性。对领用的工具必须建立收到台帐。13 收到记录必须按条款对已知内容如实一一填写,做到工整、清楚。对一岗多人的岗位,必须做好交班和沟通记录,以免不必要的差错和事故。14 定期每月5、15、25日自检资料的完整性,对一岗多人有必要缩

10、短自查周期。15 如遇资料缺省、遗失,必须立马补齐并分析原因、落实责任,不得推托。16 对现有或收到资料有疑问时,须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作好工作笔记以便日后检查。2检测记录21必须明确填写记录的类型,如首检、巡检、抽检或终检等。22对技术要求必须按图纸或检查表内容完整填写,检测数据需书写工整、清晰。23对检测记录必须按表式完整的一一填写,如产品名称、检测数量、检查水平、检测日期、判定结果等;若不需填写,可在该空格内打“/”表示。24所有检测记录测量单位必须保留存根并按日期顺序,分类整理存放,按规定归档。25对客户有指定要求的检测记录或项目,必须按技术要求及检验规范填写记录。3交样工作31新模具(

11、备模)毛坯检测,制作单位必须递交送检单。32机加产品交样检测,须有新产品试制流程单。33检测单位必须按图纸,认真、仔细地校对所有尺寸和形状,作全尺寸检测记录。34对检测结果须由质管部门主管确认后,交项目工程师再度确认。35对已确认的零件附检测报告及相关资料,按规定开具单据交销售、生产部门交样。36对各产品型号(包括模具各穴)要求封样2只,若遇特殊情况至少1只。37按照开发指令单建立统一台帐,归档交样过程中一系列的客户反馈、模修记录和再送样记录,为模具考核和产品验收提供依据。38每月至少二次以上自检指令计划工作和回复信息与相关部门沟通,并报告部门主管。4进货检验41根据进货检验通知单或工作指令实

12、施进货检验。42检验项目、接受标准、抽样方案等按技术资料或进货检验指导书执行。43对无法检测的产品,要求供方提供合格证明,必要时建立封样以便追溯参考。44对产品的检验状态,必须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执行。45对合格的或经批准让步接受的产品,准许入库。46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评审处置,并通知相关部门。47因生产急用,来不及检验的产品,须由生产部门办理紧急放行手续后,明显标识方可放行,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质量跟踪。5过程检验51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和检验规范,认真履行检验员岗位职责。52对开班生产,工艺调整,更换设备等因素变异时,必须严格执行首检工作。对指定的岗位或工

13、序,须按要求建立封样工作;首检封样一般三天后自行清理一次。53对压铸修模前、后的产品必须封样,尤其对修理部位的首件产品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检验,认真执行首检工作并在模修单上做好检验标识且须签字确认,不得有误。54对要求较高、易发生变异的工序或零件,必须加强巡检频次,及时进行信息交流。55质控点上检测频次若无特殊指定或要求,则按工艺要求执行,但必须每小时记录1-2次以上,且每次记录可读数据至少连续5个以上。56辅导和监督好操作工自检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并重视此项工作。57认真按照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复查上道工序产品质量及数量,若有问题应立即通知上道工序并做好标识。58严格控制本道工序产品质量,经检验员

14、确认合格的,在流程卡或跟单上签章后方可放行;切记下道工序就是客户。59对过程控制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应立即通知操作者停工并报告相关负责人予以处理,经检验员确认的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6成品检验61必须根据出货计划完全按照客户在合同和图纸中的各项要求逐项检验,如:包装等。62必须确认进货、过程中的检验项目已经按技术要求及检验标准完成,并获得认可。63出厂成品必须有合格证,并在流程卡或跟单上做好相应的标识、追溯工作。64检验记录必须明确表示产品质量状态,并由部门主管确认签字。65当产品没有通过成品检验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66产品出厂的有关数据和文件必须备齐,尤其是外贸产品须获得

15、产品出货报告。7工艺检查71必要性:工艺文件是提高作业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检验判定的有效指导资料。72执行性:所有在制产品都须挂放工艺卡片并按要求执行,尤其是机加、压铸产品。73责任性:检验员负责本工序工艺纪律的检查及验证工作,对有特定要求的工序把检查结果记录于巡检记录中。对检查中发现工序能力不强,产品质量偏倚的情况,必须进行统计分析并报告相关主管;若生产部门未按工艺要求操作的,及时与车间主任或生产领班进行沟通,对未主动采取措施的行为,必须予以记录并报告相关主管,追究其责任。8质量信息81不合格品控制 不合格品控制流程图 不合格品标识/隔离评审(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表)决定处置、纠正方式返工 返

16、修 让步接受 拒收 报废 重检 重检 让步申请 通知 报告 合格品 合格品 确认审批 责任者确认 批准处置/纠正实施记录/通知纠正/预防实施82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821为达到区分产品质量形成的各个过程和追溯要求。822必须明确标识内容。1) 加工状态标识,如:待加工等。2) 产品要素标识,如: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加工者等。3) 检验状态标识,如:合格(或检验章)等。4) 注:流程卡或跟单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达到2)、3)要求;当标识要求不能满足追溯责任原因或区分质量状态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823检验状态类别图检验状态类别图产 品已检待检特许合格不合格已纠正待纠正紧急放行例外转序免 检报废品让

17、步接收品返修品返工品退回品83内部沟通单831当工作过程中发现间接或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在职责权限外或无法处理时需与有关部门沟通,如:图纸、工艺等。832当产品生产时发现品质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833凡在工作过程中认为有必要采用书面形式沟通时采用,有时也可采用口头交流。84工作笔记841记录工作过程中的产品质量隐患,以备检查与预防。842记录日常操作中的各部门环节失误,以备检查与纠正。843帮助记忆、分析和交接班时的注意事项。844记录工作过程中的具体重要工作内容和改善意见。9计量工作91确保所有在用测量和监控装置处于受控和有效状态。92按规定周期校准、维护、检定,测量和

18、监控装置。93按计划或指令验收、通知、发放测量和监控装置,并进行至少2个月一次的不定期巡回检查。94按计量管理要求做好资料管理和各种工作记录,并保留存档。95认真做好工装夹具的检测和管理工作。96对服役工装按周期检查,确保在用工装处于受控状态。97对所有入帐工装必须按规定摆放、标识和维护。10. 质量事故101不合格品连续生产半小时及以上的,必须事故报告。102凡各工序当班生产不合格品含量达到5%的,一律视质量事故处理。103对特定工序或产品按相关制度处理。104所有事故必须由责任人填写,相关责任人签字,明确各要素即产品名称、日期等。105事故报告必须在两天内交质管部门报办公室处理,特殊情况可

19、适当延期,但必须说明原因;否则加倍处理。11. 员工须知111本工作手册作为岗位考核工作的主要依据。112每项次违规扣5分,对影响生产的扣10-20分/次。113对屡教不改者,加倍处理。114得分结果将作为年度评定的一部分与奖金挂钩。115对合理工作建议一经采纳按规定进行奖励。第三部分 业务知识及标准1 检验的定义与作用11检验就是通过一个或多个产品特性的测试结果与已知标准比较,来评价产品质量。12对测量结果与客户指定的标准比较,如发现不符合标准,就可能要判定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是否符合客户使用的需要。13利用接受抽样方案与100%检验来区分产品批次的质量。14用来评价产品过程能力,发现变异因素,

20、通常用6西格玛描述并结合控制图使用。15基于检验的输出结果来确定过程调整和品质改善。2 测量误差与几何公差21测量误差是被测量的真值与显示值的差别。22引起误差的三元系统为:过程环境、测量装置、人为失误。23测量工作的几个注意点:1) 根据测量要求,选择有足够高准确度和精度的测量装置。2) 测量过程中注意测量装置的重复性与灵敏度。3) 对稳定性与一致性不好的测量结果,应注意采用不同测量装置验证。4) 测量显值记录时应注意保留有效读数或允许估计值。如:游标、带表卡尺 X.XX 最后小数为偶数 百分表 X.XX 最后小数不分奇偶数 千分尺 X.XXX 最后小数为估计值24常用美标几何公差标注符号

21、ANSI Y14.5M直线度 平面度 平行度 垂直度 斜度 圆度 同轴度 线轮廓度 偏转 真位 直径 Ø 基准点为A -A- 25形位公差 压铸件平面度公差 GB/T15114-94 mm 名义尺寸 -25 >25-63 >63-100 >100-160 >160-250 >250-400 >400 整形前 0.20 0.30 0.45 0.70 1.0 1.5 2.2整形后 0.10 0.15 0.20 0.25 0.3 0.4 0.5 压铸件平行度公差 GB/T15114-94 mm 名义尺寸 -25 >25-63 >63-160

22、>160-250 >250-400 >400 同一半型内公差 0.1 0.15 0.20 0.30 0.45 0.75两个半型内公差 0.15 0.20 0.30 0.45 0.65 1.00 同一半型内两个 0.20 0.30 0.45 0.70 1.20活动部位间公差 压铸件同轴度公差 GB/T15114-94 mm 名义尺寸 -18 >18-50 >50-120 >120-260 >260-500 同一半型内公差 0.1 0.15 0.25 0.35 0.65两个半型内公差 0.2 0.25 0.35 0.50 0.80 26未注公差极限偏差标准

23、 GB1804-92基本尺寸公 差 带大于至H12H13H14H15H16H17H18h12h13 h14h15h16h17h18Js12Js13Js14Js15Js16Js17Js183+0.10+0.00+0.14+0.00+0.25+0.00+0.40+0.00+0.60+0.00+1.00+0.00+1.40+0.00+0.00-0.10+0.00-0.14+0.00-0.25+0.00-0.40+0.00-0.60+0.00-1.00+0.00-1.40±0.05±0.07±0.125±0.20±0.30±0.50±

24、;0.7036+0.12+0.00+0.18+0.00+0.30+0.00+0.48+0.00+0.75+0.00+1.20+0.00+1.80+0.00+0.00-0.12+0.00-0.18+0.00-0.30+0.00-0.48+0.00-0.75+0.00-1.20+0.00-1.80±0.06±0.09±0.15±0.24±0.375±0.60±0.90610+0.15+0.00+0.22+0.00+0.36+0.00+0.58+0.00+0.90+0.00+1.50+0.00+2.20+0.00+0.00-0.1

25、5+0.00-0.22+0.00-0.36+0.00-0.58+0.00-0.90+0.00-1.50+0.00-2.20±0.075±0.11±0.18±0.29±0.45±0.75±1.101018+0.18+0.00+0.27+0.00+0.43+0.00+0.70+0.00+1.10+0.00+1.80+0.00+2.70+0.00+0.00-0.18+0.00-0.27+0.00-0.43+0.00-0.70+0.00-1.10+0.00-1.80+0.00-2.70±0.09±0.135

26、77;0.215±0.35±0.55±0.90±1.351830+0.21+0.00+0.33+0.00+0.52+0.00+0.84+0.00+1.30+0.00+2.10+0.00+3.30+0.00+0.00-0.21+0.00-0.33+0.00-0.52+0.00-0.84+0.00-1.30+0.00-2.10+0.00-3.30±0.105±0.165±0.26±0.42±0.65±1.05±1.653050+0.25+0.00+0.39+0.00+0.62+0.00+1

27、.00+0.00+1.60+0.00+2.50+0.00+3.90+0.00+0.00-0.25+0.00-0.39+0.00-0.62+0.00-1.00+0.00-1.60+0.00-2.50+0.00-3.90±0.125±0.195±0.31±0.50±0.80±1.25±1.955080+0.30+0.00+0.46+0.00+0.74+0.00+1.20+0.00+1.90+0.00+3.00+0.00+4.60+0.00+0.00-0.30+0.00-0.46+0.00-0.74+0.00-1.20+0.00-

28、1.90+0.00-3.00+0.00-4.60±0.15±0.23±0.37±0.60±0.95±1.50±2.3080120+0.35+0.00+0.54+0.00+0.87+0.00+1.40+0.00+2.20+0.00+3.50+0.00+5.40+0.00+0.00-0.35+0.00-0.54+0.00-0.87+0.00-1.40+0.00-2.20+0.00-3.50+0.00-5.40±0.175±0.27±0.435±0.70±1.10±1.7

29、5±2.70120180+0.40+0.00+0.63+0.00+1.00+0.00+1.60+0.00+2.50+0.00+4.00+0.00+6.30+0.00+0.00-0.40+0.00-0.63+0.00-1.00+0.00-1.60+0.00-2.50+0.00-4.00+0.00-6.30±0.20±0.315±0.50±0.80±1.25±2.00±3.15180250+0.46+0.00+0.72+0.00+1.15+0.00+1.85+0.00+2.90+0.00+4.60+0.00+7.20+

30、0.00+0.00-0.46+0.00-0.72+0.00-1.15+0.00-1.85+0.00-2.90+0.00-4.60+0.00-7.20±0.23±0.36±0.575±0.925±1.45±2.30±3.60250315+0.52+0.00+0.81+0.00+1.30+0.00+2.10+0.00+3.20+0.00+5.20+0.00+8.10+0.00+0.00-0.52+0.00-0.81+0.00-1.30+0.00-2.10+0.00-3.20+0.00-5.20+0.00-8.10±0.

31、26±0.405±0.65±1.05±1.60±2.60±4.05315400+0.57+0.00+0.89+0.00+1.40+0.00+2.30+0.00+3.60+0.00+5.70+0.00+8.90+0.00+0.00-0.57+0.00-0.89+0.00-1.40+0.00-2.30+0.00-3.60+0.00-5.70+0.00-8.90±0.285±0.445±0.70±1.15±1.80±2.85±4.45400500+0.63+0.00+0.

32、97+0.00+1.55+0.00+2.50+0.00+4.00+0.00+6.30+0.00+9.70+0.00+0.00-0.63+0.00-0.97+0.00-1.55+0.00-2.50+0.00-4.00+0.00-6.30+0.00-9.70±0.315±0.485±0.775±1.25±2.00±3.15±4.85500630+0.70+0.00+1.10+0.00+1.75+0.00+2.80+0.00+4.40+0.00+7.00+0.00+11.0+0.00+0.00-0.70+0.00-1.10+0.0

33、0-1.75+0.00-2.80+0.00-4.40+0.00-7.00+0.00-11.0±0.35±0.55±0.875±1.40±2.20±3.50±5.501 本标准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可用于非切削加工的尺寸。2 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系列,由相应的技术文件作出具体标准。3 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IT12至IT18。一般孔用H;轴用h;长度用±1/2IT,即Js或js。必要时,可不分孔、轴或长度,均采用±1/2IT,即Js或js,其数值见表。3一次

34、抽检验收标准 ANSI/ASQC Z1.4-1993批大小特殊检验水平总体检验水平S-1S-2S-3S-42-8AAAAAAB9-15AAAAABC16-25AABBBCD26-50ABBCCDE51-90BBCCCEF91-150BBCDDFG151-280BCDEEGH281-500BCDEFHJ501-1200CCEFGJK1201-3200CDEGHKL3201-10000CDFGJLM10001-35000CDFHKMN35001-150000DEGJLNP150001-500000DEGJMPQ500001及以上DEHKNQR注:产品验收、工序流转或抽查巡检若无特殊指定要求,一律按

35、级水平随机取样,AQL2.5并结合5%规定检查,必要时进行100%检验。ANSI/ASQC Z1.4-1993表1:样本大小代码字母检验表样本代码字母样本大小可接受质量界限,AQL,不符合要求项百分比和每100项中不符合要求项,正常检验。0.0100.0150.0250.0400.0650.100.150.250.400.651.01.52.54.06.51015254065100150250400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20

36、 11 22 33 45 67 810111415B30 11 22 33 45 67 8101114152122C50 11 22 33 45 67 81011141521223031D80 11 22 33 45 67 810111415212230314445E130 11 22 33 45 67 810111415212230314445F200 11 22 33 45 67 8101114152122G320 11 22 33 45 67 8101114152122H500 11 22 33 45 67 8101114152122J800 11 22 33 45 67 8101114

37、152122K1250 11 22 33 45 67 8101114152122L2000 11 22 33 45 67 8101114152122M3150 11 22 33 45 67 8101114152122N5000 11 22 33 45 67 8101114152122P8000 11 22 33 45 67 8101114152122Q12500 11 22 33 45 67 8101114152122R20001 22 33 45 67 8101114152122=用箭头下第一个抽样方案,若样本大小等于或大于批量,则100%检验=用箭头上第一个抽样方案Ac=接受数Re=拒受数

38、 ANSI/ASQC Z1.4-1993表2-A正常检验的一次抽样方案4外观检验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机电、仪表、汽车等机械工业,产品的镁、铝合金压铸件(以下简称铸件)。对有特殊要求的铸件,按特殊规定。2 引用标准:21QJ/NYL003-99压铸件技术条件表面质量2级要求;22对客户有指定要求的,按要求检验。3 铸件检验31铸件清理后表面质量311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等应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清理痕迹。312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因去除浇口、溢流口时所形成的缺肉或高出不得超过壁厚的1/4,并不超过1.5mm。32铸件不加工表面质量321不允许有裂纹,欠铸和任何穿透性的缺陷。3

39、22产品外表面花纹,麻点和有色斑点不超过总面积的5%;内表面不允许超过40%。323在不影响使用和装配的情况下铸件网状毛刺和痕迹高度不超过0.20mm。324由于模具组合镶并或受分型面影响而形成铸件表面高低不平的偏差,一般规定不得超过0.5mm,特殊位置不得超过1mm.。325推杆痕迹凹入铸件表面的深度不得低于铸件该处壁厚的1/10,并不超过0.4mm,在不影响铸件使用情况下,推杆痕迹允许高出,但不高于0.2mm。326工艺基准面、配合面上不允许存在任何凸起痕迹。327穿孔顶端的隔皮厚度不允许超过表1规定。表1铸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CM2受分型面影响而成的隔皮厚度MM模具活动部位的投影面积C

40、M2受模具活动部位影响形成的隔皮厚度MM-150020-30025>150-300025>30-100030>300-600035>100-300040328铸件上的图案、文字、线条、符号必须清晰,文字笔划宽度不小于025MM,高度不大于笔划宽度。329铸件表面的缺陷规定按表2表2缺陷名称缺陷范围表面质量要求备 注流痕深度不大于MM007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百分数15冷 隔深度不大于MM1/5壁厚1、同一部位对应处不允许同时存在2、长度是指缺陷流向的展开长度长度不大于铸件最大轮廓尺寸的MM1/10所在面上不允许超过的数量2处离铸件边缘距离不小于MM4两冷隔间距不小于MM1

41、0擦伤深度不大于MM01除一级表面外,浇口部位允许增加一倍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百分数5凹陷凹入深度不大于MM030粘附物痕迹整个铸件不允许超过1处占带缺陷的表面面积的百分数5气泡平均直径3MM每100CM2缺陷个数不超过的处数1允许两种气泡同时存在,且其边距不小于10MM整个铸件不超过的处数3离铸件边缘距离不小于MM3气泡凸起高度不大于MM02平均直径>3-6MM每100CM2缺陷个数不超过的处数不允许整个铸件不超过的处数1离铸件边缘距离不小于MM5气泡起高度不大于MM03气孔铸件毛坯0.030.07Inch.不超过23点/平方英寸气孔要求(待定)加工表面0.050.10Inch.不超过6

42、点/平方英寸装配面0.000.02Inch.不超过7点/平方英寸边角残缺深度MM铸件边长100MM03残缺长度不超过边长度的5%铸件边长>100MM05各类缺陷总和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百分数2033铸件的加工余量符合表3规定表3加工面最大尺寸MM单面加工余量MM-5003-05>50-12004-07>120-26006-10>260-40008-14>400-63012-18注:加工面最大尺寸圆平面为直径,对方形、矩形平面为对角线。34铸件的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符合产品图样规定。35待加工表面的质量。351不允许有超过加工余量范围的表面缺陷和痕迹。352不允许有凸起高度超过1MM以上的推杆痕迹,对工艺基准面上不准有凸起的推杆痕迹。36铸件机械加工后的表面质量。361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局部铸态表皮存在。362不允许有超过表4所规定的孔穴存在。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