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感受清明文化感受清明文化缅怀革命先辈缅怀革命先辈主题班会主题班会四(四(1 1)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季仪式。 清明节已有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清明节已有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它与
2、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国三大著名“鬼节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日的只有清明。 走走 进进 清清 明明 祖国文化源远流长,民族传统精彩纷呈。今天,我祖国文化源远流长,民族传统精彩纷呈。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节日传统,传承祖国文化。们一起来感受节日传统,传承祖国文化。一、清明节来源l 来历l 起源l 寒食节及其传说l 寒食节与清明节的演变l 清明节祭祖习俗【鱼鱼传说】【鱼鱼传说】san168.qzonesan168.q
3、zone清明节来历清明节来历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岁时百问岁时百问 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历书: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历书:“春分后十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点豆”之说。之说。清明节起源清明节起源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清明”之语庆贺
4、水患已除,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寒食节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寒食节亦称“禁烟节禁烟节”“”“冷节冷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日,清明节前一日清明节前一日。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寒食节的
5、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
6、的一百零五天。现在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现在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寒食节的传说寒食节的传说 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封赏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封赏了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了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
7、来,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亲出来。谁知这场大火一定会带着老母亲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食物。寒食节与清明节的演变寒食节与清明节的演变 古时,寒食是古时,寒食是缅怀和感恩缅怀和感恩为主题的祭扫节日。清为主题的祭扫节日。清明是明是踏青春游踏青春游的日子。的日子。 后来,后来,清明节演变成
8、祭祖日清明节演变成祭祖日,在这一天主要是,在这一天主要是祭祭祖和扫墓祖和扫墓。扫墓从唐朝开始盛行。唐朝扫墓日期一般。扫墓从唐朝开始盛行。唐朝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唐玄宗诏令在寒食节,唐玄宗诏令“寒食上墓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因寒食与清明相接,随着时间的迁移,寒食节的习俗渐渐融入了清相接,随着时间的迁移,寒食节的习俗渐渐融入了清明节。后来就逐渐转变为清明扫墓了。唐代杜牧的名明节。后来就逐渐转变为清明扫墓了。唐代杜牧的名句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真的诗句,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的情景和氛围。明清时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的情景和氛围。明清时
9、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清明扫墓更为盛行。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在沿继。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在沿继。 祭祖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为祭祖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家祭家祭,即在家里设供,即在家里设供或在祠堂太庙祭祖;一种为或在祠堂太庙祭祖;一种为墓祭墓祭,即去坟茔墓地祭祀祖先。,即去坟茔墓地祭祀祖先。上坟墓祭,一为祭奠,二为扫除坟上杂草,以示后继有人,上坟墓祭,一为祭奠,二为扫除坟上杂草,以示后继有人,香火不断。旧时扫墓不仅要清除杂草,还要拢坟,添上坟香火不断。旧时扫墓不仅要清除杂草,还要拢坟,添上坟头,上压纸钱等。头,上压纸钱等。 清明祭扫的日期,各地
10、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清明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是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是“前三前三”“”“后三后三”,有的在清明,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甚至长达一个月。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甚至长达一个月。 我们浦东地区讲我们浦东地区讲“前七后八前七后八”起清明,节前第七天就起清明,节前第七天就有人家有人家“做清明做清明”了;还有传说节前焚锡箔是了;还有传说节前焚锡箔是“金金”,节,节后焚锡箔是后焚锡箔是“银银”,所以一般人家总在节前,所以一般人家总在节前“做清明做清明”。如果某户三年内新丧,则三年清明须正日祭祀。如果某户三年内新丧,则三年
11、清明须正日祭祀。 清明节祭祖风俗清明节祭祖风俗有奖问答:有奖问答:1.你知道清明节有些什么活动吗?你知道清明节有些什么活动吗?A、扫墓祭祖、扫墓祭祖 B、踏青春游、踏青春游 C、拔河、拔河 D、打秋千、打秋千 E、放风筝、放风筝 F、插柳植树、插柳植树 G、2.清明节起始于我国的哪个朝代(清明节起始于我国的哪个朝代( ) A 商代商代 B 周代周代 C 秦代秦代 D 唐代唐代 B 3.杜牧的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描写清明的最句代表性的诗句,杜牧是我是描写清明的最句代表性的诗句,杜牧是我们哪个朝代的(们哪个朝代的( ) A、汉、汉 B、北宋、北宋
12、 C、唐、唐 D、元、元C4.请列举至少三项与清明节有关的我国的风请列举至少三项与清明节有关的我国的风俗体育活动俗体育活动。踏青、放风筝、荡秋千踏青、放风筝、荡秋千【鱼鱼传说】【鱼鱼传说】san168.qzonesan168.qzonel 扫墓扫墓l 踏青踏青l 插柳、戴柳插柳、戴柳l 放风筝放风筝l 蚕花会蚕花会l 荡秋千荡秋千l 拔河拔河l 蹴鞠蹴鞠l 斗鸡斗鸡l 植树植树l 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二、清明节习俗扫 墓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
13、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诗中描写道: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
14、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上,一滴何曾到九泉! 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耕夫召耕夫召 募爱楼船,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几处有新烟。踏青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趁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便,
15、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怡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
16、女平日不能随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之说。梨花风起正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万株杨柳属流莺。 插柳戴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谚有下,以预报天
17、气,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柳戴柳。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之为“
18、鬼怖木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寒食 东风御东风御 柳斜。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轻烟散入五侯家。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
19、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神灯”。过去,有。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都让风筝带走了。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放
20、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清明放断鹞之谚。之谚。”青门欲青门欲 曙天,车马已喧曙天,车马已喧阗。禁柳疏风雨,墙花拆露阗。禁柳疏风雨,墙花拆露鲜。鲜。 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后为了避忌
21、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儿童所喜爱。 【鱼鱼传说】【鱼鱼传说】san168.qzonesan168.qzone荡秋千荡秋千蚕花会 “ “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浙江梧桐、清明节期间,浙江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
22、其中以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重。问西楼禁烟何处好?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探莺花总教春醉 倒。倒。 马鸣庙位于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地有“庙中之王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些活动有的在岸
23、上进行,绝大多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极具水乡特色。拔拔河河 据说,在时值春耕春种的清明时节举行拔河,具有祈求丰收的意味,历代帝王自然非常重视。蹴蹴鞠鞠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蹴蹴”即用脚踢,即用脚踢,“鞠鞠”是皮是皮制的球,制的球,“蹴鞠蹴鞠”就是用脚去踢球。就是用脚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的是用来训练武士。足球的起源足球的起源斗斗鸡鸡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长翘惊
24、风起,劲翮正敷张。轻举奋勾喙,电击复还翔。 斗鸡是以善打善斗而著斗鸡是以善打善斗而著称的珍禽,又名打鸡、咬鸡、称的珍禽,又名打鸡、咬鸡、军鸡。两雄相遇或为争食,军鸡。两雄相遇或为争食,或为夺偶相互打斗时,可置或为夺偶相互打斗时,可置生死于度外,战斗到最后一生死于度外,战斗到最后一口气。是供竞赛和娱乐用的口气。是供竞赛和娱乐用的鸡品种。斗鸡游戏起源于亚鸡品种。斗鸡游戏起源于亚洲。中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洲。中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的古老国家之一。 种树皆待春,春至难久留。君看朝夕花,谁免离别愁。心意已零落,种之仍未休。胡为好奇者,无事自买忧。 清明前后,春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阳照
25、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节叫作“植树节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传至今。猜谜:1.不昏不贪 廉正为官 (打一节日)谜底:清明谜底:清明 2.春日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适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风儿怨别离 。 (打一游戏) 谜底:放风筝 3.清明过后方抽条清明过后方抽条 (打一成语)(打一成语)谜底:节外生枝谜底:节外生枝【鱼鱼传说】【鱼鱼传说】san168.qzonesan168.qzone l 乌稔饭乌稔饭 l 子推馍
26、子推馍l 枣糕枣糕l 润饼菜润饼菜l 清明螺清明螺l 青团青团清明饮食乌乌 稔稔 饭饭 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乌稔饭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乌稔饭”的习俗。的习俗。 “ “乌稔饭乌稔饭”的制作方法并不繁杂,将采摘的制作方法并不繁杂,将采摘下来的乌稔树叶洗净,放入清水中煮沸,捞掉下来的乌稔树叶洗净,放入清水中煮沸,捞掉树叶
27、,然后,将糯米浸泡在乌稔汤中,浸泡树叶,然后,将糯米浸泡在乌稔汤中,浸泡9 9小时后捞出,放在蒸煮笼里蒸煮,熟时即可食小时后捞出,放在蒸煮笼里蒸煮,熟时即可食用。用。子子 推推 馍馍 “子推馍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圆形的“子推馍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梭子
28、馍”,未婚姑娘则吃,未婚姑娘则吃“抓抓髻馍髻馍”。枣枣 糕糕 又叫又叫“子推饼子推饼”,北方一些,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质。润润 饼饼 菜菜 每到清明时节,福建泉州人有吃每到清明时节,福建泉州人有吃“润饼菜润饼菜”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食节食俗之遗风。 据说润饼的来源,是据说润饼的来源,是在太平天国的时期。当时捻匪作乱,一在太平天国的时期。当
29、时捻匪作乱,一直蔓延到闽南,尤其是漳、泉一带,由直蔓延到闽南,尤其是漳、泉一带,由于兵荒马乱,没有时间准备祭品,便有于兵荒马乱,没有时间准备祭品,便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所有的食物卷进面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所有的食物卷进面皮中,以此来祭墓。皮中,以此来祭墓。清清 明明螺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故有“清明螺,抵只鹅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
30、、可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了。青青 团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清明时节,江南一带主要是江浙皖沪一带主要是江浙皖沪一带有吃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青团的风俗习惯。 每逢寒食节,人们便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每逢寒食节,人们便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冷食是事先做好无需加热的食品。在北方,老百姓冷食是事先做好无需加热的食品。在北方,老百姓喜欢吃枣饼、年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喜欢吃枣饼、年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糖藕。糯米糖藕糯米糖藕我们
31、都熟,今天着重说说青团。青我们都熟,今天着重说说青团。青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青色的,用清明前后才有的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青色的,用清明前后才有的一种艾草的汁拌进面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那一种艾草的汁拌进面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那种味道,怎么形容呢,真是春天的味道。绿绿的松种味道,怎么形容呢,真是春天的味道。绿绿的松软的皮儿,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软的皮儿,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有一点儿黏,却不粘牙齿,再加上清甜的豆沙,入有一点儿黏,却不粘牙齿,再加上清甜的豆沙,入口即溶,简直让人停不了口。口即溶,简直让人停不了口。 清明节吃青团来历的传说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
32、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和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们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农民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光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菜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太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兵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清明节吃青团的
33、习俗从此流传开来。 【鱼鱼传说】【鱼鱼传说】san168.qzonesan168.qzone缅怀先烈缅怀先烈 领悟革命精神领悟革命精神 1952 1952年年1010月,为打击美国和月,为打击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15军第军第2929师第师第8787团战士邱少云参团战士邱少云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爆破任务。加潜伏部队,并担任爆破任务。1212日上午,敌机进行低空扫射,日上午,敌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并投掷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漏潜伏目标,他全身,为了不暴漏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
34、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动,直至壮烈牺牲。 雷锋,原名雷正兴,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1940年年1212月月1818日日-1962-1962年年8 8月月1515日,享年日,享年2222岁,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望岁,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望城县简家塘一个贫苦胡农民家里。城县简家塘一个贫苦胡农民家里。因为这一年是农历因为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庚辰”年,年,所以给他取了小名叫所以给他取了小名叫“庚伢子庚伢子”。 云周西村胡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云周西村胡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1946年年12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复行动。19471947年年1 1月月1212日,刘胡兰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连续波测距仪项目发展计划
- 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幼儿园信息化教学研究
- 机器人辅助教学在商业培训中的运用与展望
- 开启智能学习新时代AI教育机器人的市场潜力探讨
- 国际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评估与认证
- 教育政策分析框架促进教育公平与卓越
- 数字化时代教育技术的创新路径
- 教育科技与教育政策的双重作用
- 企业如何在智慧城市服务中运用知识产权战略
- 中职教育学课件
- 学堂在线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期末考试答案
- 碳化硅培训课件
- 2025年三门峡卢氏县事业单位(联考)招聘8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需科目考试试卷(含答案)
- 暑假教研活动方案
- 2025年广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详解)
- VS1真空断路器说明书
- 监理周例会总承包单位工作汇报PPT课件
- 四大经典之温病
- 四氯化硅的提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