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耗品的合理使用学习教案_第1页
汽车消耗品的合理使用学习教案_第2页
汽车消耗品的合理使用学习教案_第3页
汽车消耗品的合理使用学习教案_第4页
汽车消耗品的合理使用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汽车消耗品的合理汽车消耗品的合理(hl)使用使用第一页,共105页。知识(zh shi)目标:第1页/共105页第二页,共105页。1 汽车(qch)运行燃料消耗量的影响因素第2页/共105页第三页,共105页。第3页/共105页第四页,共105页。第4页/共105页第五页,共105页。第5页/共105页第六页,共105页。第6页/共105页第七页,共105页。 维修质量对运行燃料消耗的影响 第7页/共105页第八页,共105页。据,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节能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n加强燃料的保管,减少浪费。燃料的装罐、运输、入库、保管、领发和盘存通常称为六大流转环节。n建立和

2、健全燃料领发制度、定额考核制度和节能奖惩制度,调动节能的积极性,促进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驾驶技术对运行燃料消耗的影响 第8页/共105页第九页,共105页。第9页/共105页第十页,共105页。第10页/共105页第十一页,共105页。 汽油的选用 2 第11页/共105页第十二页,共105页。第12页/共105页第十三页,共105页。汽油选用注意事项:装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汽车应选用无铅汽油,以免影响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转换器的正常工作。造成发动机爆燃的原因除与所使用汽油的抗爆性有关外,还与发动机结构及使用中的多种因素有关。我国国产汽油实测的辛烷值一般比标定值高一个多单位,因此对要求(yoq

3、i)使用91/RON号汽油的汽车一般均可使用国产 90/RON 号汽油。只有当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yoqi)时,才应选用 93/RON 或 97/RON 号汽油。第13页/共105页第十四页,共105页。第14页/共105页第十五页,共105页。第15页/共105页第十六页,共105页。第16页/共105页第十七页,共105页。看书(kn sh)思考1. 节能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 节能的目的(md)是什么?3. 你都知道有哪些能源?第17页/共105页第十八页,共105页。 提高压缩比 当压缩比提高时,热效率增加,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得以(dy)改善,发动机燃料消耗率有所降低 第18页/

4、共105页第十九页,共105页。u 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的主要措施:u(1)改进燃烧室和进气系统,提高发动机结构(jigu)的爆震极限;u(2)使用爆震传感器,自动延迟产生爆震时的点火提前角;u(3)喷水抗爆技术;u(4)开发高辛烷值的汽油。压缩比在7.57.9范围内,压缩比提高一个(y )单位,油耗可降低4%以上。第19页/共105页第二十页,共105页。 改进进、排气系统 目的:减少进气管气流阻力(zl),减少排气管排气干扰第20页/共105页第二十一页,共105页。 选择合理的配气相位 第21页/共105页第二十二页,共105页。 采用稀薄燃烧技术第22页/共105页第二十三页,共105页

5、。第23页/共105页第二十四页,共105页。 闭缸节油技术 u 采取改变发动机有效工作排量的方法,同步地调节发动机功率(gngl),使发动机始终保持在有利的负荷率u 目前改变发动机工作排量有两种方法,即 变行程法 和 变缸法。第24页/共105页第二十五页,共105页。u变行程法是改变活塞行程,即在中小负荷时,活塞行程缩短,减少进气损失、泵气损失以及活塞及活塞环与汽缸壁摩擦(mc)损失。u变缸法是改变有效汽缸数目,即在中小负荷时,关闭一部分汽缸,而提高另一部分汽缸的功率利用率,使之处于较经济工况下工作。第25页/共105页第二十六页,共105页。u目前减少发动机工作汽缸的方法(fngf)有:

6、u堵塞进气道;u关闭进、排气门。关闭进、排气门能减少泵气损失和气门驱动损失,节油效果显著。第26页/共105页第二十七页,共105页。 减轻汽车整备质量 减轻汽车整备质量,可以增加装载质量,降低百吨公里油耗,即使是空驶,其燃料消耗也可以减少。 减轻汽车整备质量的主要措施有:采用高强度材料,改进汽车结构,减少车身(ch shn)尺寸,取消一些附加设备及器材等。第27页/共105页第二十八页,共105页。 使用混合动力模式 混合动力就是指汽车使用 燃油驱动 和 电力驱动 两种驱动方式 优点在于车辆起动停止时,只靠电力驱动,汽车不达到一定速度,发动机就不工作,因此,便能使发动机一直保持在最佳工况状态

7、,动力性好,排放量很低,而且电能(dinnng)的来源都是发动机第28页/共105页第二十九页,共105页。第29页/共105页第三十页,共105页。 使用附加的节油装置 u 从节油装置的安装部位及节油的原理上来看,节油装置可以(ky)分为 发动机节油装置 和 底盘节油装置 两大类。u 发动机节油装置的节油原理主要是:提高燃料的雾化质量;提高汽缸的压缩压力;提高充气量;切断燃油的供应等。u 底盘及附件的节油装置的节油原理主要是:降低汽车行驶的空气阻力;降低汽车的传动阻力和滚动阻力。第30页/共105页第三十一页,共105页。节油装置的节油效果综合(zngh)评价:第31页/共105页第三十二页

8、,共105页。 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水平 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水平是节油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驾驶技术水平好的驾驶员其驾驶操作和情况(qngkung)处理的比较好,汽车的平均技术速度比较高,汽车运行中的能量损失比较少,车况保持得比较好。 因此,依靠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水平来降低燃料消耗的潜力较大。第32页/共105页第三十三页,共105页。4 润滑材料(cilio)、制动液、冷却液 及车用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发动机润滑油的品质及特性 u 目前(mqin)我国发动机润滑油评价指标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 质量等级( 也称 SAE 分级),另一部分为 黏度等级 。u 如 SF 15 W/40,其中 SF

9、 为质量等级,15W/40 为黏度等级第33页/共105页第三十四页,共105页。u质量等级(dngj)表征油品的 质量水平u汽油机润滑油质量等级(dngj)分为 SB、SC、SD、SE、SG、SH、SJ、SL 等,其中S代表汽油机润滑油,其等级(dngj)从SB到SL逐级提高;柴油机油质量等级(dngj)分为CA、CC、CD、CE、CF 等,C 代表柴油机润滑油,从CA 到CF 逐级提高。第34页/共105页第三十五页,共105页。u黏度等级(dngj)表征油品的 高、低温黏度特性u其主要等级(dngj)有 40、30、15W/40、10W/30、5W/30(5W/20)等。其中:不带 W

10、的称单级油,低温性能一般;而带 W 的称多级油,对低温性能有特殊要求,从 15W 到 5W,油品低温性能逐级提高。第35页/共105页第三十六页,共105页。第36页/共105页第三十七页,共105页。好的发动机润滑油应具备这样(zhyng)几个特性:第37页/共105页第三十八页,共105页。第38页/共105页第三十九页,共105页。第39页/共105页第四十页,共105页。选择机油的质量等级4.2 发动机润滑油的选用(xunyng)原则 第40页/共105页第四十一页,共105页。第41页/共105页第四十二页,共105页。选择合适的黏度等级第42页/共105页第四十三页,共105页。第

11、43页/共105页第四十四页,共105页。第44页/共105页第四十五页,共105页。第45页/共105页第四十六页,共105页。第46页/共105页第四十七页,共105页。第47页/共105页第四十八页,共105页。 齿轮油的选用 第48页/共105页第四十九页,共105页。在使用齿轮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如下事项(shxing):1、更换周期2、齿轮油的储存3、错用齿轮油的危害 注:齿轮油能用高级代替(dit)低级,但绝不能用低级代替(dit)高级。第49页/共105页第五十页,共105页。 各国市场上供应(gngyng)的绝大多数发动机冷却液为 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 (少数国家供应(g

12、ngyng)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 乙二醇发动机冷却液有以下4大基本功能:(1)降低水的冰点。(2)抑制腐蚀(防腐性)。(3)提高水的沸点。(4)防垢功能。 第50页/共105页第五十一页,共105页。第51页/共105页第五十二页,共105页。第52页/共105页第五十三页,共105页。 冷却液的合理使用 第53页/共105页第五十四页,共105页。思考?冰点(bngdin)过高或过低对发动机有什么影响?第54页/共105页第五十五页,共105页。第55页/共105页第五十六页,共105页。第56页/共105页第五十七页,共105页。 制动液的合理使用 第57页/共105页第五十八页,共1

13、05页。第58页/共105页第五十九页,共105页。 车用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第59页/共105页第六十页,共105页。第60页/共105页第六十一页,共105页。第61页/共105页第六十二页,共105页。第62页/共105页第六十三页,共105页。第63页/共105页第六十四页,共105页。第64页/共105页第六十五页,共105页。第65页/共105页第六十六页,共105页。第66页/共105页第六十七页,共105页。5 发动机机油等润滑材料质量的测定方法 在用润滑油的油品测定包括 黏度、水分、闪点、中和值( 酸值和碱值)、不溶物和铁含量等质量指标的测定 在此简要介绍常规试验方法,同时介绍

14、在无成套分析手段时采用的几种快速试验方法 黏度的测定在用润滑油运动(yndng)黏度(100C )的变化率X按下式计算:第67页/共105页第六十八页,共105页。试验方法有 GB/T 2651988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nind)测定法及动力黏度(nind)计算法和 GB/T111371989深色石油产品运动黏度(nind)测定法(逆流法)等第68页/共105页第六十九页,共105页。第69页/共105页第七十页,共105页。第70页/共105页第七十一页,共105页。 关键公式(gngsh)如下: 黏度的测定 2 在温度 t 时的运动(yndng)黏度(mm2 /s)按右式计算:第71页/共

15、105页第七十二页,共105页。 按 GB/T2601977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的规定,使用水分测定器将100ml试样(sh yn)和100ml无水溶剂装进烧瓶,混合均匀后加热蒸馏,并控制回流速度,根据接收器中收集的水的体积,计算水分质量百分含量X 5.2 水分的测定 第72页/共105页第七十三页,共105页。水在室温(sh wn)下的密度可视为 1 水分体积百分含量 Y :第73页/共105页第七十四页,共105页。 按 GB/T2671988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的规定,使用开口闪点测定器、温度计和煤油灯、酒精灯或电炉 水分大于0.1%时,必须先脱水。按规定将试样注入坩埚(g

16、ngu)内,并将温度计垂直固定,使其水银球位于坩埚(gngu)中央,加热坩埚(gngu),使试样逐渐升温,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40起,升温速度应为每分钟41。当试样达到预计闪点前10 时,将点火器的火焰(长度为34mm)放到距试样液面1014mm处,并在该处水平面上沿坩埚(gngu)内径作直线运动。 闪点的测定 第74页/共105页第七十五页,共105页。闪点(shn din)自动测定仪第75页/共105页第七十六页,共105页。 中和值的测定是指测定在用油中的酸性和碱性组分的中和值。 GB/T 73042000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使用(shyng)电位滴定仪,可测

17、出酸值和碱值的相对变化值。 用锥形烧瓶取样810g,在一只锥形烧瓶中加入95%乙醇50ml,在不断摇动下煮沸5min,经中合后注入装有试样的烧瓶中,并装上回流管,在不断摇动下,将试样煮沸5min,加入0.5ml的碱性蓝6B溶液,趁热用0.05N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直至95%乙醇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红色(或由黄色变成紫红色)为止 中和值的测定 第76页/共105页第七十七页,共105页。NTGVTX1 .56V-滴定时消耗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体积(tj),mlG-试样的质量,gT-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滴定度,56.1-氢氧化钾的克当量N-氢氧化钾的当量浓度第77页/共105页第七十八页,共105页。

18、第78页/共105页第七十九页,共105页。 按 GB/T 89261988用过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测定 正戊烷不溶物 和 甲苯不溶物。正戊烷不溶物:油不溶物、某些从油或添加剂产生的油不溶解树脂状物质甲苯不溶物:来自外来的污染;从燃料、油和添加剂分解(fnji)产生的燃料碳和高度裂化的物质;发动机磨损和腐蚀物质正戊烷不溶物-甲苯不溶物=能溶解于甲苯的部分正戊烷不溶物(不溶解树脂状物质) 不溶物的测定 第79页/共105页第八十页,共105页。第80页/共105页第八十一页,共105页。第81页/共105页第八十二页,共105页。 不溶物的测定 第82页/共105页第八十三页,共105页。第83

19、页/共105页第八十四页,共105页。 滤纸斑点试验 第84页/共105页第八十五页,共105页。第85页/共105页第八十六页,共105页。极性的基因。n使用 RZJ-2A 型油质仪,可以检测 各种污染物对油的介电常数的总效应。n油质仪的读数与常规试验的酸值、正戊烷不溶物及水分等指标具有相关性,测得的数值(shz)为一综合值,也叫污染指数 。 介电常数(污染指数)的测试 第86页/共105页第八十七页,共105页。试样置入传感器油槽中,约2-5s后,轻按测量按键4,即显示出综合测量值(污染指数),约30s后显示水分含量(hnling);n此后每隔2s分别交替显示综合测量值与水分含量(hnling)。n建议综合值4.2-4.7为汽油机油换油指标,5.0-5.5为柴油机油换油指标。第87页/共105页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