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工油品知识与案例技术培训_第1页
曹工油品知识与案例技术培训_第2页
曹工油品知识与案例技术培训_第3页
曹工油品知识与案例技术培训_第4页
曹工油品知识与案例技术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东昊润滑油培训资料讲师:曹光庆 日期:2014-03-05课堂公约不接听手机,放静音或振动.不随便走动 空杯的心态不进行交谈 不在课堂睡觉 签到守时不看课堂无关的东西润滑油的组成 东昊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东昊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 东昊基础油主要来源于东昊基础油主要来源于 1、韩国、韩国SK 下一步合作韩国壳牌现代下一步合作韩国壳牌现代(HSB) 2、韩国双龙(、韩国双龙(S-ioL) 3、台朔集团、台朔集团.以以II类油和类油和III类类油为主。还有油为主。还有IV油油PAO。 PAO来自埃克森美孚公司来自埃克森美孚公司.少量的少量的V类类合成酯油。添加剂主要来自国外四大添加剂公

2、司,它们是路博润合成酯油。添加剂主要来自国外四大添加剂公司,它们是路博润公司,润英联公司,雪佛龙公司,雅富顿公司。降凝剂来自罗曼公司,润英联公司,雪佛龙公司,雅富顿公司。降凝剂来自罗曼克斯公司克斯公司.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降凝剂和粘指剂生产商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降凝剂和粘指剂生产商.加上本公加上本公司研发的特有的超级补强剂和离子均衡添加技术司研发的特有的超级补强剂和离子均衡添加技术.还有独具特色的还有独具特色的稀有金属添加技术。使公司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稀有金属添加技术。使公司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公司已建立了研发中心已建立了研发中心.有国内优秀的科技人才。油品质量有保证有国内

3、优秀的科技人才。油品质量有保证.研研发中心不断的推出新产品发中心不断的推出新产品.走在同行业前列。走在同行业前列。润滑油的功能 清净性 密封性 抗氧、抗腐性 抗磨性 润滑性 冷却 热交换汽车的基本构造汽车的基本构造1、发动机发动机2、底盘底盘3、车身车身4、电气电气设备设备发动机的定义 发动机(Engine),又称为引擎,是一种能够把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更有用的能的机器,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把电能转化为机器能的称谓电动机)有时它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比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

4、动力的机械装置”。发动机的构造 汽油机主要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 两大机构指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 五大系统指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和起动系统。发动机的构造 柴油机主要由两大机构,四大系统组成。 两大机构指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 四大系统指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起动系统。四冲程发动机构造发动机润滑系统组成汽车使用的润滑油(液)汽车用润滑油(液)种类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润滑油产品不同质量的机油在发动机的表现不同质量的机油在发动机的表现不同质量的机油在发动机的表现汽油机油规格 API汽油机油规格的发展 SA, SB, SC, SD,SE 废除 SF, SG SH

5、 1994 款汽油车所有车辆 SJ 1997 款汽油车所有车辆 SL 2001 款汽油车所有车辆 SM 2005 款汽油车所有车辆东昊去年已经发布了SN级别油,已经接受API认证。柴油机发动机规格 质量级别 API级别描述 API推荐使用CF-4 重负荷柴油发动机 1990年引入,用于高 速直喷四冲程发动机 CG-4 重负荷柴油发动机 1995年引入,用于1994 的高速直喷四冲程发动机CH-4 重负荷柴油发动机 1998年引入,用于高速 直喷四冲程发动机CI-4 重负荷柴油发动机 2002年引入,用于2004 高速直喷四冲程发动机CJ-4 重负荷柴油发动机 2006年引入,用于2007 的高

6、速 直喷四冲程发动机 世界车用油品主要行业协会和组织 API 美国石油学会 SAE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 ACEA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 ILSAC 国际润滑油标准化和批准委员会 JASO 日本汽车标准化组织 ASTM 美国材料试验学会 NLGI 美国润滑脂学会 GB 国标SAE粘度级别单式粘度与复式粘度机油API英文标志代表的意义根据温度条件选择粘度的参照图润滑油使用中的问题 油压低,亮红灯 烧机油 油泥 积碳 机油压力高 机油变质 拉缸 抱瓦关于油压低,亮红灯 美国底特律发动机厂商做过试验,亮红灯80%是机械原因,润滑油原因很少 如果你的客户有反映亮红灯,第一时间从油底壳中取点样品,测闪点和粘

7、度 如果粘度变小闪点变低,说明燃料油窜入润滑油里 如果粘度变小而闪点不变,说明润滑油被剪切了 如果加上新油压力就低,说明粘度选择不适合,车况老,应该选择大粘度机油机油压力过低的原因 1、机油量过少(油底壳内机油量过少)需添加机油 2、机油粘度偏小,选用高粘度级别的机油. 3、多级油中粘度指数改进剂质量差,粘度剪切下降率偏高. 4、机油的氧化安定性差,生成大量的沉积物. 5、机体温度过高造成粘度偏小. 6、机油中混入水分燃油 7、机油泵严重磨损或装配不当,泵油压力达不到要求. 8、机油在泵内内漏过多.机油压力过低的原因9、机油限压阀弹簧失效.10、机油泵转速过低,提高转速,再检查机油泵.11、机

8、油泵进油管接头密封不严,存在严重吸气现象.12、机油集滤器或滤清器被油泥严重堵塞,机油难以进入主油道.13、轴瓦磨损或装配不当使轴瓦间隙过大,造成机油压力下降.14、润滑油路被堵,清洗油路15、润滑油路有严重泄露现象,使主油道内机油从泄露处大量流回油底壳而卸压.16、机油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失灵.烧机油的原因 烧机油分车型 经过实践证明,使用的机油粘度越大机油消耗量越大 大众车反映机油消耗量大,向奥迪如果5000公里补0.5升机油正常,日系车,韩系车,美系车,德系车,相比来说,德系车容易烧机油。 即使用SN级别油给奥迪车也同样不行,这方面有案例 大众车用油一定要满足VW502/505、VW502

9、.00/505.01烧机油就是指机油通过一定途径进入燃烧室与混合气一起参与了燃烧。烧机油的原因 1、机油泵功能不足容易烧机油 2、机油粘度太小容易烧机油 3、被燃油稀释容易烧机油 4、活塞环与汽缸间隙大容易烧机油 5、气门磨损容易烧机油 6、挺杆磨损容易烧机油 7、机体高温易烧机油 8、活塞环对口或抱住易烧机油烧机油的原因 9、发动机没磨合好易烧机油 10、新镗磨的汽缸太粗造易烧机油 11、空气滤清器堵塞,使汽缸出现真空 12、曲轴箱通风单向阀堵塞或弹簧断裂 13、空压泵窜机油过多也容易烧机油 14 、尾气处理系统失效也容易烧机油 15 、冷却系统有故障也容易烧机油油泥和积炭 刚才我们讲过汽油

10、机油油泥和积碳主要来源于燃料,少部分来源润滑油 油泥分布在摇臂罩和油底壳,在低温区 积碳在活塞顶岸,在高温区 积碳大部分来源于燃料,少部分来源于润滑油 活塞顶岸一定有积碳,累积到一定程度会烧掉,还会累积新的机油压力高的原因 滤清器堵塞 机油主油道堵塞 润滑油粘度过高 油温过低 油压传感器失效 机油限压阀开启压力调得高或限压阀弹簧太硬.机油变质的原因 水份渗入机油 曲轴箱通风孔不良或产生气阻. 机体温度过高. 发动机保养不当 机油选择不当 混用不同品牌的机油 柴油机使用汽油机油.易产生腐蚀.汽油机使用柴油机油易磨损.粘度大,添加剂不同.除非通用的可用.发动机气门响的原因 由于液压气门挺杆与凸轮(

11、或气门座)产生间隙造成的.产生间隙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液压挺杆磨损过多,挺杆内部机油泄压较快造成.需更换液压挺杆. 曲轴箱油面过高或过低.需检查发动机油位. 挺杆脏污.需清理液压挺柱. 气门导管磨损.安装加粗气门杆的气门. 机油太稀.需更换合适粘度的机油. 机油压力低.需检查机油压力低的原因.拉缸的原因 1、发动机温度高,冷却系统出现机械故障.冷却水套水垢粘附过多,冷却掖添加不合要求,水温表水温感应塞失灵. 2、油底壳进入大量燃油 3、增压器有故障 4、装配质量不过关 5、检修时不注重清洁 6、大修后进行磨合时超速、超载 7、活塞冷却喷嘴断裂、脱落所谓“拉缸”是指气缸内壁被拉成很深的沟纹,活塞、活

12、塞环与气缸壁摩擦副丧失密封性,从而导致气缸压缩压力降低,动力性丧失;可燃混合气下窜使曲轴箱压力增大,严重时会引起曲轴箱爆炸;润滑油上窜到气缸内引起烧机油现象发生;排气管冒烟严重;发动机噪声异常;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熄火。 汽车发动机拉缸故障的主要原因是:1、 发动机冷却系因泄漏、缺水,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发动机过热;2、 活塞环断裂,刮伤缸壁;3、 活塞销卡圈脱落,刮伤缸壁;4、 活塞环因积碳卡死在环槽内,丧失密封作用;5、 活塞销外出,刮伤缸壁;6、 气缸内进入异物;7、 活塞与缸壁配合间隙过小;8、 活塞销装配过紧,引起活塞变形;9、 活塞热变形严重或烧顶熔化;10、发动机长时间高速或超负

13、荷运转等。 造成化瓦的原因 1、机油液面过低,机油泵无法正常吸油 2、机油粘度过大或机油因高温氧化变稠造成粘度过大 3、机油中尘埃杂质或水分过多 4、机油泵严重磨损或装配不当,进油管接头密封不严 5、油路严重堵塞或泄漏 6、轴瓦装配不良,间隙过大或过小,间隙过小不宜形成油膜,过大无法保住油膜 7、轴瓦本身有质量问题.就是说连杆轴承(瓦)因为受力出现问题导致瓦变形或损坏。位置:活塞连杆大头与曲轴之间。化瓦应该是把连杆轴瓦 和主轴瓦因高温被化掉的在柴油机为出现正常装配,或者出现异常问题时,会导致发动机内温度急剧上升,导致将连杆与曲轴之间的连杆瓦还有曲轴与主轴承盖之间的主轴瓦融化,一般都是先出现拉瓦

14、现象,再出现烧瓦的现象 发动机运行中突然停机的原因 1、燃油用完 2、油路堵塞 3、油路中有大量空气 4、活塞拉缸卡死 5、主轴承损坏使曲轴抱死 6、喷油嘴突然停止供油发动机冒蓝烟的现象?发动机冒黑烟的现象?排除冒蓝烟和黑烟的方法什么条件下不能再启动发动机影响发动机启动的因素发动机无力的原因点火线圈功能减弱容电器功能减弱火花塞两级间和白金两级间的间隙不符合标准规定化油器主油量孔过小点火正时不准化油器浮子室油面过低或过高配气正时不准空气滤清器不良压缩比率下降凸轮轴凸轮磨损过多发动机散热不良季节对发动机散热的影响发动机轴承部分过紧发动机油一些案例分析 1、一些老旧的车用高粘度级别的油去解决亮红灯的

15、问题所带来的隐患。 A、粘度大的车用油低温流动性差及泵送性差,发动机扭矩大,转速低,启动困难,磨损大,易造成发动机事故。 B、粘度大,摩擦系数大,发动机功率损失大,输出功率减少,油耗相对上升。 C、粘度大使润滑油循环速度慢,冷却作用差发动机易过热,高温氧化易产生油泥。 D、粘度大,过滤清洗作用差,增加发动机部件磨损。发动机油一些案例分析2、对一些车况老旧的车辆怠速时机油灯亮,正常行驶时机油灯不亮。这种情况正常。一般问题不大,主要是机油泵磨损大些。导致怠速亮红灯。3、有的司机反映用别的牌机油比东昊润滑油油压高。这种情况正常,不能说东昊润滑油不好。有的小厂把粘度调的很高,油压确实很大,一是对发动机

16、造成磨损,二是它的油品可能是不合格的。4、有的车怠速时不亮红灯,高速行驶时亮红灯,这种情况应停车检查,机体高温的可能性大。也可能是机油量不足,漏油,也可能是机油泵磨损大,机油供油量不足。还有可能冷却系统不好。发动机油一些案例分析 5、有的车大修完,前一、二次用油,机油灯亮。这种情况正常,不管用谁家的油,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是由于机械部件配合不良或材质不良造成的。 6、东昊ATF IIID 使用于自动档的7速及7速以下的变速箱。使用于低扭矩的1升以下的CTV的变速箱。 7、发动机大修后车辆行驶无力,怠速运转不稳定,运转时有杂音。故障原因活塞拉缸。一般是零部件装配不当造成的。发动机油一些案例分

17、析 8、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突然熄火,发动机捣坏。一般是活塞或连杆螺母脱落掉进气缸,导致发动机捣坏。 9、货车后桥齿轮产生划痕或咬断,大部分是由于超载引起的。有时漏油或给轮胎降温时水进入,导致油量不足或粘度下降也会导致齿轮划痕和咬断的现象。 10、有的货车经过长时间高速行驶时有时会出现热车怠速亮红灯的现象。由于长时间高速行驶油底壳油的温度升高。在加上有的车况老旧,机体温度高,导致出现热车怠速亮红灯的现象。发动机油一些案例分析11、德系车低档的最次用SJ15W/40级别的油,好点的车用SL15W/40, SM15W/40或更高级别的SN15W/40 因为德系发动机对速度要求高,发动机易高温,对油品要

18、求高。德系车很容易烧机油。12、有的客户反映用SG15W/40,油泥多,现在发动机越来越小型化,功率越来越大,发动机温度越来越高,对油品越来越高,建议升级油品。13、关于齿轮油箱温度高的问题。在夏季,由于车超载和外界环境温度高,齿轮之间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齿轮油箱温度有时达到100以上。只要不超过120问题就不大。发动机油一些案例分析14、轿车方向盘抖动的问题。 A轮胎的问题。前轮胎是否有起包现象。 B横拉杆问题。车辆的横拉杆球头磨损松动 C刹车盘刹车片过热。 D减震器损坏等15、关于机油损耗的问题。国家原先有个老标准不超过燃油消耗量的0.8.这个范围太宽。现在每1000公里机油消耗量不超过0.2升机油就不错了。有的汽车厂规定每1000公里机油消耗量不超过0.5升发动机油一些案例分析16、成品油发白的情况一般是油品乳化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