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管理._第1页
施工安全管理._第2页
施工安全管理._第3页
施工安全管理._第4页
施工安全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施工安全管理 标准员主要内容第一节 安全生产控制的基本要求第二节 安全控制第一节 安全生产控制的基本要求一、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的方针。主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安全生产许可 证制度 ;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 安全措施计划制度 ;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 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 ; 危及施工安全工艺、设备、 材料淘汰制度 ; 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 ; 安全检查制度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 查处理制度 ; 三同时 制度 ; 安全预评价制度 ; 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 在正式施工之前

2、 , 做好 四口 五临边 的防护设施 , 其中 四口 为楼梯口、 通道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 ; 五临边 为未安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 周边、框架工程的楼层周边、卸料平台的外侧边及上下跑道、斜道的两侧边。在施工场地布置时 , 应设置施工现场安全 五标志 , 即 : 警告标志、提示标志、 指令标志、禁止标志、电力安全标志。在安全生产管理中 , 应把好安全生产的 七关 , 即教育关、措施关、交底关、防 护关、验收关、检查关和文明关。在检查施工安全 , 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整改时 , 应达到整改 五定 要求 , 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和定整改验收人。二、危

3、险源的识别及控制1. 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范围2. 施工现场危险源的种类 危险源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 , 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1) 第一类危险源 : 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原因 , 通常把可 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 ( 能源或能量载体 ) 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 如爆炸、 火灾、触电、辐射 , 由此造成的伤害包括机械伤害、电能伤害、热能伤害、光能伤害、 化学物质伤害、放射和生物伤害等。(2) 第二类危险源 : 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体现在设备

4、故障或缺陷 ( 物的不安全状态 ) 、人为失误 ( 人的不 安全行为 ) 和管理缺陷等几个方面。 (3) 危险源与事故 :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 第一类危险源是 事故发生的前提 ,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3. 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识别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 主要目的是要找出每项工作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 , 并考虑这些危险源可能会对什么人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 或导致什么设备设施 损坏等。(1) 危险源的识别 :我国在 2009 年发布了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 类与代码 (GB/T 13861-2009), 该标准适用于各个行业在规划、设

5、计和组织生产时 对危险源的预测和预防、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和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在进行危险源 识别时 , 可参照该标准的分类和编码 , 便于管理。(2) 危险源识别方法 :危险源识别的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 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操作性研究、事故树分析、故障 树分析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和局限性 , 往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识别危 险源。三、文明施工的要求和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1. 文明施工的要求文明施工主要包括 : 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 , 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 ; 科学组织施工 , 使生产有序进行 ; 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 遵守施工

6、现场文明施工 的规定和要求 , 保证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文明施工的要求主要包括现场围挡、封闭管理、施工场地、 材料堆放、现场住宿、现场防火、治安综合治理、施工现场标牌、生活设施、保健急 救、社区服务 11 项内容。总体上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有整套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 施工总平面布置紧凑 , 施工场地规划合理 , 符合环保、市容、卫生的要求。(2) 有健全的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和指挥系统 , 岗位分工明确 ; 工序交叉合理 , 交接责任明确。(3) 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和制度 , 大小临时设施和各种材料构件、半成品按平面布置堆放整齐。(4) 施工场地平整 , 道路畅通 , 排水设施得

7、当 , 水电线路整齐 , 机具设备状况良好 , 使用合理。施工作业符合消防和安全要求。(5) 搞好环境卫生管理 , 包括施工区、生活区环境卫生和食堂卫生管理。(6) 文明施工应贯穿施工结束后的清场。实现文明施工 , 不仅要抓好现场的场容 管理 , 而且还要做好现场材料、机械、安全、技术、保卫、消防和生活卫生等方面的工作。2.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的防治、水污染的防治、噪声污染的防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以及文明施工措施等。 (1) 大气污染的防治 1) 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2) 高大建筑物清理施工垃圾时 , 要使用封闭式的容器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处理

8、高空废弃物 ,严禁凌空随意抛撒。3) 施工现场道路应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 , 形成制度 , 防止道路扬尘。4) 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 ( 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 ) 的运输、储存要注意遮盖、密封 , 防止和减少飞扬。5) 车辆开出工地要做到不带泥沙 , 基本做到不撒土、不扬尘 , 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6) 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 , 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7) 机动车都要安装减少尾气排放的装置 , 确保符合国家标准。8) 工地茶炉应尽量采用电热水器。若只能使用烧煤茶炉和锅炉时 , 应选用消烟除尘型茶

9、炉和锅炉 , 大灶应选用消烟节能回风炉灶 , 使烟尘降至允许排放范围为止。9) 大城市市区的建设工程已不允许搅拌混凝土。在允许设置搅拌站的工地 , 应将搅拌站封闭严密 , 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除尘装置 , 采用可靠措施控制工地粉尘污染。10) 拆除旧建筑物时 , 应适当洒水 , 防止扬尘。(2) 水污染的防治 1)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2) 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 , 现制水磨石的污水 , 电石 ( 碳化钙 ) 的污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合格后再排放 , 最好将沉淀水用于工地洒水降尘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3) 现场存放油料 , 必须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 , 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油毡等措施

10、。使用时 , 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 , 以免污染水体。4) 施工现场 100 人以上的临时食堂 , 污水排放时可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 , 定期清理 , 防止污染。5) 工地临时厕所、化粪池应采取防渗漏措施。中心城市施工现场的临时厕所可采用水冲式厕所 , 并有防蝇灭姐措施 , 防止污染水体和环境。6) 化学用品、外加剂等要妥善保管 , 库内存放 , 防止污染环境。(3) 噪声污染的防治 在工程施工中 , 对不同施工作业的噪声限值要特别注意不 得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的限值 , 尤其是夜间禁止打桩作业。 (4) 固体废物的处理 :建设工程施工

11、工地上常见的固体废物有 : 建筑渣土 ; 废弃的散装大宗建筑材料 ; 生活垃圾 ; 设备、材料等的包装材料 ; 第二节 安全控制一、安全技术交底1. 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1) 本施工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2) 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3) 应注意的安全事项。(4) 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5) 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2. 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1) 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 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 (2) 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 , 针对性强。(3) 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危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4) 应

12、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5) 对于涉及 四新 项目或技术含量高、技术难度大的单项技术设计 , 必须经过两个阶段技术交底 , 即初步设计技术交底和实施性施工图技术设计交底。(6) 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7) 定期向由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作业队伍进行书面交底。 (8) 保持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签字记录。二、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及验收1. 安全检查(1) 安全检查的主要类型 : 全面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专业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检查、要害部门重点安全检查。(2) 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1)

13、查思想 :2) 查制度 : 3) 查管理 : 4) 查隐患 : 5) 查整改 :6) 查事故处理 :(3) 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 :1) 安全检查要深入基层、紧紧依靠职工 , 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 组织好检查工作。2) 建立检查的组织领导机构 , 配备适当的检查力量 , 挑选具有较高技术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员参加。3) 做好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 包括思想、业务知识、法规政策和物资、奖金准备。4)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既要严格要求 , 又要防止 一刀切 , 要从实际出发分清主、次矛盾 , 力求实效。5) 把自查与互查有机结合起来。基层以自检为主 , 企业内相应部门间互相检查 ,取长补短 ,

14、 相互学习和借鉴。6) 坚持查改结合。检查不是目的 , 只是一种手段 , 整改才是最终目的。发现问题 , 要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7) 建立检查档案。结合安全检查表的实施 , 逐步建立健全检查档案 , 收集基本的 数据 , 掌握基本安全状况 , 为及时消除隐患提供数据 , 同时也为以后的职业健康安全 检查奠定基础。8) 在制定安全检查表时 , 应根据用途和目的具体确定安全检查表的种类。安全检 查表的主要种类有 : 设计用安全检查表 ; 厂级安全检查表 ; 车间安全检查表 ; 班组及岗位安全检查表 ; 专业安全检查表等。制定安全检查表要在安全技术部门的指导下 , 充分依靠职工来进行。初步制

15、定出来的检查表 , 要经过群众的讨论 , 反复试行 , 再加 1 以修订最后由安全技术部门审定后方可正式实行。2. 安全隐患的处理建设工程安全隐患包括三个部分的不安全因素 : 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对施工单位而言 , 对事故安全隐患的处理方法如下 :(1) 当场指正 , 限期纠正 , 预防隐患发生。 (2) 做好记录 , 及时整改 , 消除安全隐患。 (3) 分析统计 , 查找原因 , 制定预防措施。 (4) 跟踪验证。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事故及处理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 :1) 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

16、准的规定。2) 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3) 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4) 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 , 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5) 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 , 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6) 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 , 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7) 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 , 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8) 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2) 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内容 :1) 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总则 : 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工作原则。 施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 施

17、工单位概况、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组织机构及职责 : 应急组织体系、指挥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 : 危险源监控、预警行动、信息报告与处置。应急响应 : 响应分级、响应程序、应急结束。信息发布 : 明确事故信息发布的部门 , 发布原则 ; 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后期处置 : 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保障措施 : 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应急物资装备保障、经费保障、其他保障。培训与演练 : 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 涉及社区和居民 , 要做

18、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 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奖惩 :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11附则 : 术语和定义、应急预案备案、维护和更新、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实施。 2) 专项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应急处置基本原则。组织机构及职责 : 应急组织体系、指挥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 : 危险源监控、预警行动。信息报告程序 : 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 确定现场报警方式 , 如电话、警报器等 ;确定 24 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信、联络方式 ; 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19、应急处置 : 响应分级、响应程序、处置措施。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明确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与装备数量、管理和维护、正确使用等。3) 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 :事故特征 : 危险性分析 ,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应急组织与职责 :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 应急自救组织 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 应同单位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 , 明确相关岗 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 :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 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

20、式和联系人员 , 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注意事项 :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 事项 ;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 现场应急处 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2. 施工安全事故的分类(1) 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 , 按照我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_ (GB6441-1986) 规定 , 职业伤害事故分为 20 类 , 其中与建筑业有关的有 12 类 :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火药爆 炸、中毒和窒息

21、、其他伤害。其中 , 在建设工程领域中最常见的是高处坠落、物体打 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中毒、火灾 7 类。(2) 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 ,我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 6441-1986) 规定 , 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事故分为 :1) 轻伤事故 , 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 , 能引起劳 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的事故 , 一般每个受伤人员休息 1 个工作日以上 , 105 个 工作日以下。2) 重伤事故 , 一般指受伤人员股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 , 能引 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 , 或者造成每个受伤人高

22、于 105 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的事故。3) 死亡事故 , 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 1-2 人的事故。4) 重大伤亡事故 , 一次事故中死亡 3 人以上 ( 含 3 人 ) 的事故。5) 特大伤亡事故 , 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 ( 含 10 人 ) 的事故。(3) 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分类 , 依据 2007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 , 按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 直接经济损失 , 事故分为 4 类 , 同工程质量事故分类。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23、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24、。3. 施工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1) 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事故现场 (2) 组织调查组 , 开展事故调查 (3) 现场勘察 (4) 分析事故原因 (5) 制定预防措施 (6) 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3)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5) 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7) 事故的审理和结案 :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 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 15 日内作出批复 ; 特别重大事故 , 30 日内作

25、出批 复 , 特殊情况下 , 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 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 30 日。四、安全控制要点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1)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 5 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 50 kW 及以上者 , 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现场勘测。 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 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变压器。设计配电系统 : 设计配电线路 , 选择导线或电缆 ; 设计配电装置 , 选择电器 ;设计接地装置 ; 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 , 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

26、接地装置设计图。设计防雷装置。确定防护措施。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3) 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应单独绘制 , 临时用电工程应按图施工。4)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 , 必须履行 编制、审核、批准 程序 , 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 , 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变更用电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5) 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 , 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 5 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 50 kW 以下者 , 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2) 电工及用电人员 :1) 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

27、合格后 , 持证上岗工作 ; 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 , 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2) 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 , 必须由电工完成 , 并应有人监护。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3) 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 ,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 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 , 严禁设备带 缺陷 运转。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 ,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 , 并应关门上锁。 移动电气设备时 , 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

28、。(3) 安全技术档案 :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建立安全技术档案 , 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 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修改用电组织设计的资料。用电技术交底资料。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 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定期检 ( 复 ) 查表。8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2) 安全技术档案应由主管该现场的电气技术人员负责建立与管理。其中 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 可指定电工代管 , 每周由项目经理审核认可 , 并应在临时用电工程拆除后统一归档。3) 临时用电工程应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时 , 应复查接地电阻值和绝缘电阻值。4

29、) 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 , 对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 ,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2. 吊装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及管理(1) 必须编制吊装作业施工组织设计 , 并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道路、架空电线等情况。作业前应进行技术交底 , 作业中 , 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 不得随意更改。(2) 参加起重吊装的人员应经过严格培训 , 取得培训合格证后 , 方可上岗。(3) 作业前 , 应检查起重吊装所使用的起重机滑轮、吊索、卡环和地锚等 , 应确保其完好 , 符合安全要求。(4) 起重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滑鞋、戴安全帽 , 高处作业应佩挂安全带 , 并应系挂可靠和严格遵守高挂低用。(5

30、) 吊装作业区四周应设置明显标识 , 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6) 起重设备通行的道路应平整坚实。(7) 登高梯子的上端应予固定 , 高空用的吊篮和临时工作台应绑扎牢靠。吊篮和工作台的脚手板应铺平绑牢 , 严禁出现探头板。吊移操作平台时 , 平台上面严禁站人。(8) 绑扎所用的吊索、卡环、绳扣等的规格应按计算确定。(9) 起吊前 , 应对起重机钢丝绳及连接部位和索具设备进行检查。(10) 高空吊装屋架、梁和斜吊法吊装柱时 , 应于构件两端绑扎溜绳 , 由操作人员控制构件的平衡和稳定。(11) 构件吊装和翻身扶直时的吊点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异型构件或无设计规定时 , 应经计

31、算确定 , 并保证使构件起吊平稳。(12) 安装所使用的螺桂、钢模 ( 或木模 ) 、钢垫板、垫术和电焊条等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材质标准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13) 吊装大、重、新结构构件和采用新的吊装工艺时 , 应先进行试吊 , 确认无问题后 , 方可正式起吊。(14) 大雨天、雾天、大雪天及 6 级以上大风天等恶劣天气应停止吊装作业。事后 应及时清理冰雪并应采取防滑和防漏电措施。雨雪过后作业前 , 应先试吊 , 确认制动 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15) 吊起的构件应确保在起重机吊杆顶的正下方 , 严禁采用斜拉、斜吊 , 严禁起吊埋于地下或粘结在地面上的构件。(16) 起重机靠近

32、架空输电线路作业或在架空输电线路下行走时 , 必须与架空输电 线始终保持不小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_ (JGJ46) 规定的安全距离。当 需要在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范围内进行作业时 , 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 , 并应 经供电部门审查批准。(17) 采用双机抬吊时宜选用同类型或性能相近的起重机 , 负载分配应合理 , 单机载荷不能超过额定起重量的 80% 。两机应协调起吊和就位 , 起吊的速度应平稳缓慢。(18) 严禁超载吊装和起吊重量不明的重大构件和设备。(19) 起吊过程中 , 在起重机行走、回转、俯仰吊臂、起落吊钩等动作前 , 起重司机应鸣声示意 , 一次只宜进行一个动作 ,

33、 待前一动作结束后 , 再进行下一动作。(20) 开始起吊时 , 应先将构件吊离地面 200-300 mm 后停止起吊 , 并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装置的可靠性、构件的平衡性和绑扎的牢固性等 , 待确认无误后 , 方 可继续起吊。已吊起的构件不得长久停滞在空中。(21) 严禁在吊起的构件上行走或站立 , 不得用起重机载运人员 , 不得在构件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22) 起吊时不得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回转时动作应平稳 , 当回转未停稳前不得做反向动作。 (23) 严禁在已吊起的构件下面或起重臂旋转范围内作业或行走。(24) 因故 ( 天气、下班、停电等 ) 对吊装中未形成空间稳定体系的部分

34、, 应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25) 高处作业所使用的工具和零配件等 , 必须放在工具袋 ( 盒 ) 内 , 严防掉落 ,并严禁上下抛掷。(26) 吊装中的焊接作业应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 , 避免发生过大的变形 , 冬季焊接应有焊前预热 ( 包括焊条预热 ) 措施 , 焊接时应有防风防水措施 , 焊后应有保温措施。(27) 已安装好的结构构件 , 未经有关设计和技术部门批准不得用作受力支承点和在构件上随意凿洞开孔。不得在其上堆放超过设计荷载、的施工荷载。(28) 永久固定的连接 , 应经过严格检查 , 并确保无误后 , 方可拆除临时固定工具。(29) 高处安装中的电、气焊作业 , 应严格采取安全防

35、火措施 , 在作业处下面周围10 m 范围内不得有人。(30) 对起吊物进行移动、吊升、停止、安装时的全过程应用旗语或通用手势信号进行指挥 , 信号不明不得启动 , 上下相互协调联系应采用对讲机。以上要求中第 (1) 、 (19) 、 (23) 条强制执行。3. 高空作业安全防范重点(1) 高空作业场所边缘及孔洞设栏杆或盖板。(2) 脚手架搭设符合规程要求并经常检查维修 , 作业前先检查稳定性。(3) 高空作业人员应衣着轻便 , 穿软底鞋。(4) 患有精神病、癫瘸病、高血压、心脏病及酒后、精神不振者严禁从事高空作业。(5) 高空作业地点必须有安全通道 , 通道不得堆放过多物件 , 垃圾和废料及

36、时清理运走。(6) 距地面 1.5m 及 1.5m 以上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 将安全带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 , 高度不低于腰部。(7) 遇有 6 级以上大风及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高空作业。(8) 轻型或简易结构屋面上作业 , 应铺木板分散应力以免踩踏屋面。(9) 严禁人随吊物一起升落 , 吊物未放稳时不得攀爬。(10) 高空行走、攀爬时严禁手持物件。(11) 垂直作业时 , 必须使用差速保护器和垂直自锁保险绳。(12) 及时清理脚手架上的工件和零散物品。(13) 进行高处焊割作业时 , 应遵守以下规范规定 :1) 使用的登高梯台应安全可靠。2) 登高梯台应放置稳固。3) 挂好安全带。使用的工具

37、应用绳索传递 , 不准随手上下抛扔。4) 高处作业处下面 10 m 范围内 , 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 必要时 , 应设监护人员。5) 高处作业时 , 焊、割具和管、线应挂在安全可靠处所 , 地面设监护人员。不准将管线缠在身上作业。6)高处作业人员应身体状况良好。7) 高处作业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后 , 必须经安全部门同意 , 方可焊割。4. 油漆、保温、电焊等危险防范措施(1) 电焊、气焊工均为特殊工种 , 应经体检 , 专业安全技术学习培训和考试合格 ,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后 , 方能独立操作。(2) 焊接场地禁止摆放易燃易爆物品 , 应备有消防器材 , 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3

38、) 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 操作时 ( 包括清焊渣 ) 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仰面焊接时应扣紧衣领 , 扎紧袖口 , 戴防火帽。(4) 对受压容器、密封容器、各种油桶、管道等粘有可燃气体和溶液的工件进行 操作时 , 必须事先进行检查 , 并经过冲洗除去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 , 解除容 器及管道压力 , 消除容器密闭状态方可工作。(5) 在容器内焊接 , 外面须设人监护 , 并有良好通风措施 , 禁止在已做油漆或喷涂过塑料的容器内焊接。(6) 电焊机接地零线及电焊工作回路线都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工作回路线应绝缘良好 , 机壳接地必须符合安全规定。焊条的夹钳绝缘须良

39、好。(7) 移动电焊机位置须先停机断电 ; 推拉闸刀开关时 , 身体要偏斜些 , 要一次推 拉到位 , 要先合闸 , 再开启电焊机 , 停机时 , 应先关电焊机 , 再拉电源闸刀开关。焊 接中突然停电 , 应立即关掉电焊机。(8) 下雨天不准露天焊接 , 在潮湿地带工作时 , 应站在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9) 气焊割时 , 严格遵守有关橡皮软管、氧气瓶、乙炔瓶的使用规则和焊 ( 割 )炬安全操作规程 。 (10) 氧气软管为红色 , 乙炔气软管为绿色 , 与焊炬连接时不可错乱。(11) 通透焊炬用铜丝或竹杆 , 禁止用铁丝。(12) 点火应先放乙炔气 , 再放氧引火 , 熄火时 ,

40、焊炬应先关乙炔阀 , 再关氧阀 ;割炬应先关氧 , 再关乙炔。发生回火应迅速关闭焊炬上的氧气阀和乙炔阀 , 再迅速关 闭上一级氧气阀和乙炔阀。(13) 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现场 , 要拧上气瓶的安全帽 , 收拾现场 , 把氧气瓶和乙炔瓶放在指定地点 , 切断工作现场电源。(14) 严格遵守焊、割作业 十不烧 规定 :1)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 无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的人员 , 不准进行焊、割作业。2) 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焊、割作业 , 未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准进行焊、割作业。3) 焊工不了解焊件内部是否安全时 , 不得进行焊、割作业。4) 焊工不了解焊、割现场周围情况 , 不得进行焊、割作业。5) 各种装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有毒物质的容器 , 未经彻底清洗 , 或未排除危险之前 , 不准进行焊、割作业。6) 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冷却层、隔音、隔热设备的部位 , 或火星能飞溅的地方 , 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 , 不准焊、割作业7) 有压力或密闭的管道、容器 , 不准焊、割作业。8) 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 , 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 , 不准焊、害。作业。9) 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时 , 不准焊、害。作业。10) 与外单位相连的部位 , 在没有弄清有无险情 , 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