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者米尔格拉姆实验感悟我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实验者。我突然对心理学的实验感兴趣,我发现心理学其实很有趣,只是我们在生活中用的很少罢了,今天我就来谈一下观看了实验者后我自己的一种想法和想要分享的一些东西。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是一项关于服从的经典研究,即使不是心理学专业的人可能对此也略有耳闻,电影实验者就讲述了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的故事。人物传记电影如果拍不好很容易变得平庸寡淡,而实验者的导演米歇尔阿米瑞亚德显然不愿意跟平淡二字沾边,于是想法设法打破常规,尽管电影风格怪癖,却难逃沉闷,很多时候人们自己眼里的“别出心裁”,可能是他人眼里的“过犹不及”。可以说,影片的有趣程度随时间递减,
2、开头算是惊艳一笔,直接把心理学实验室呈现在人们面前,风格考究,也吸引人看下去。在“服从实验”中,实验者告诉被试者,他们将参加一项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实验,要求两人一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其中一人当学生,另一人当教师。如果通过学习之后回答错误,就要接受不断升高的电击作为惩罚。而事实是,学生一直是由实验者的助手扮演,这些被试者被蒙在鼓里,而电击也是假的,但为了使教师相信整个实验,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V的电击作为体验。在实验的进行中,可以看到一个个被实验的人不同的反应,有人挣扎后继续按下点击按钮,伤害另一个人,也有少部分人在实验进行一半反抗心理学家,拒绝进行下去。这个实验想说明的是,人类有一种
3、服从权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景下,人们会背叛自己一直以来遵守的道德规范,听从权威人士去伤害无辜的人。这个实验有三种要求:1、请继续。2、这个实验需要你,请继续。3、你务必继续实验。不过,“服从实验”也让米尔格拉姆受到争议,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声势不断浩大的人权运动时代,人们从实验伦理的角度驳斥这类研究所获得的成功。作为电影,它有着有趣的主题,心理学、社会学乃至人性的东西大有可挖掘的潜力,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被实验的角色。不过,影片在讲述这个“服从实验”后,将重心转至米尔格拉姆的家庭生活以及他带领学生做实验的故事,拖沓冗长,缺乏高潮,直到讲述到主角死亡。而实验者的怪异之处主要体现在表现手
4、法上,影片中不仅穿插不少旁边与独白,主角米尔格拉姆动不动就抽离场景来一段内心独白,或者向观众透露“我女儿快出生了”、“就快演到我死了”之类的信息。每当米尔格拉姆在走廊中边走边独白,他的身后总会出现一头大象,导演或许是想说“房间里的大象”这个谚语,表现人们不愿意公开讨论他们看到的东西,但放在片中显得有些莫名其妙。另外,片中一些室内镜头使用背景图像,颇具实验性,有种模仿拉斯冯提尔狗镇的感觉,最诡异的是,影片结尾处,米尔格拉姆不念独白而是唱出来了,实在是让人感觉突兀,花哨有余,有趣不足。一、房间里的大象当米尔格拉姆教授从耶鲁大学灰蓝色的走廊尽头缓缓走近,直面镜头说起大屠杀时,一头大象突然出现在他身后
5、不远处。正在讲述的主人公没有做出任何回应,镜头也没有给予这头大象任何关注。这头庞然大物就好像不存在一样。显然导演想用看似荒诞的画面告诉观众,这就是The Elephant in the Room。社会学家伊维塔 泽鲁巴维尔于2006年出版过一本关注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的着作,书名就叫做房间里的大象。作者用房间里的大象比喻“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大屠杀就是一头房间里的大象。要说一个普通的德国人想不明白远处大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和散发的恶臭是怎么回事,未免太不可信。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只是因为没有人站出来说“房间里有大象”,大象也就
6、不存在了。大象再一次出现的场景与第一次十分类似,教授依然直面镜头,但他谈的不是大屠杀。而是服从实验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第二次出现的大象与第一次相互呼应,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关照。集体性沉默不仅发生在大屠杀的时代,在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当中以及成果出来之后仍然阴魂不散。二十世纪的人们不断地反思,批判,而这头大象如同梦魇一般时不时地从走廊镜头突然出现,考验所有人直面现实的勇气。米尔格拉姆的老师所罗门?阿希在听说他这个实验之后放下咖啡杯慢条斯理地说:“你怎么不看看人性光明的一面呢?”在米尔格拉姆告诉他,这个实验换了地点换了施测方式换了被试人群结果依然如故之后,阿希沉默。在学术评委会讨论米尔格拉姆的实验
7、结果,质疑这个实验的目的时,米尔格拉姆拿出不容置疑的数据,回答他的依然是沉默。米尔格拉姆在学术界磕磕绊绊几十年,不管他愿不愿意,服从实验终究是他始终绕不过的话题,正因如此,房间里的大象也像一个巨大的幽灵一般跟了他几十年。二、米尔格拉姆与所罗门?阿希米尔格拉姆在哈佛的第二年师从所罗门?阿希,这位导师对他确定未来研究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年哈佛教社会关系学的老师跑剑桥度假了,就邀请阿希以客座讲师的身份来顶替他。当时阿希在心理学界已经广受赞誉。米尔格拉姆被派做阿希的助教。阿希觉得这小伙子很不错,当时还特意写信给系主任夸了他。1959年阿希在普林斯顿研究院写一本关于从众的书,邀请米尔格拉姆协助他
8、做编辑工作。收到邀请米尔格拉姆很纠结,他觉得自己在哈佛当了一年助教已经把阿希学得差不多了,这份工作在提升学术水平方面不大有用。但拒绝一位大牛前辈显然不好,况且这份工作又能挣钱,又能抵学分,以后写在简历上也漂亮。最后他还是选择接受了。结果现实很残酷,米尔格拉姆在研究院丝毫找不到归属感,用一张纸都要早请示晚汇报,研究院也没给他安排住处,他不得不独自租了一间小屋子。此外他在研究院就像一个隐形人,阿希和学院管理层之间的来往信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编辑工作很繁重,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时间,自己的博士论文只好挪到晚上和周末写。虽然论文和编辑工作最后都如期完成了,沉重压力和在研究院的憋屈日子也让他一年以
9、来倍感压抑沮丧。三、米尔格拉姆与汉娜?阿伦特以及乔治?奥威尔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把他与两个二十世纪文化名人联系起来,一个是汉娜?阿伦特,一个是乔治?奥威尔。1960年,阿根廷政府特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阿道夫?艾希曼家中将其秘密逮捕,空运回以色列,并在耶路撒冷对其进行了漫长的审判。1961年12月15日,因为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滔天罪行,艾希曼被判处死刑。死刑执行日是1962年5月31日午夜前。就在四天前,5月27日星期日,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的最后一名被试走出实验室。第二年,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发表。米尔格拉姆谈及这本书时表示:在服从实验中,数百名普通群众臣服于权威。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后,我
10、得出这样的结论:阿伦特的“平庸的恶”如此接近真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那些埋头分内工作、对自我角色毫无异议的普通人,会成为可怕的破坏性行为的媒介。而阿伦特在谈及米尔格拉姆时却表示出忧虑,她担心米尔格拉姆做的这类实验会把人们道德上的软弱正常化。在六十年代,关于阿伦特的争议绝不少于米尔格拉姆受到的质疑,有人嘲讽,有人辩护,真正静下来揣摩书中思想或实验结果的人却并不多。二十年后,1983年秋天,米尔格拉姆又和乔治?奥威尔一起被提及,成为公众热点。这时距离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1984中描述的年份已经不远了。米尔格拉姆五十岁,这是他世的前一年,心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他收到了雪片般的演讲邀请,主题
11、多是探究服从研究和小说中的极权社会之间的关系。米尔格拉姆没有回避这一文化热点,在1983到1984的学年中,他在各大院校进行的演讲都以1984中虚构的国家为主题。电影中也多次出现和奥威尔有关的元素,在“熟悉的陌生人“实验里,车站里的女人手里拿着奥威尔的书,在独白段落,米尔格拉姆也阐述了自己的实验和1984的关系。1、 服从实验(电影中最核心的实验,包括四个变体实验,即四段距离系列)2、 阿希的群体压力实验3、 丢信实验4、 六度分隔理论5、 电梯从众6、 仰望天空从众7、 “熟悉的陌生人”总结可能不全,但已经俨然一部社会心理学从众专题经典实验科教片了。六、看见提线的木偶耶鲁大学的蓝灰色走廊在电
12、影中不断复现,正如米尔格拉姆的一生从未成功走出服从研究的影子。他一生参加过约140场演讲和研讨会,超过三分之一都与服从实验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1976年他写信给友人说:“我1960年开始研究服从,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应该继续前进但是职业生涯将我带进了一个蜗牛壳,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围着一个点绕圈,蜗牛壳绕得越来越大,怎么也走不出。”听到人们把服从实验称为“米尔格拉姆实验”,他会很生气地反驳道:“你说的是我的哪一个实验?”但不管他自己怎么想,服从实验都已经成为了他学术生涯中的核心,正如他在家里和同样是少数族裔的朋友聊天,说起自己准备进行新的实验,朋友说,相信我,你总会回到服从实验的问题上来。大概这是米尔格拉姆和阿伦特这样被贴上标签的二十世纪犹太学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看到自己新书的德文版封面上狰狞的铁丝网时,米尔格拉姆能做的,也只是苦笑一下罢了。正如电影里同样反复出现的克尔凯郭尔的名言:“只有向后才能理解生活;但要生活好,则必须向前看。”这句话正是米尔格拉姆在服从实验之后希望做到的。米尔格拉姆一生都在为他的服从实验带来的伦理质疑进行强有力的辩护,而服从实验的余波从未离他远。如今半个世纪过了,经历过种种争议和攻击的服从研究终于得到了冷静的看待和客观公正的评价,米尔格拉姆的众多社会心理学研究也成为了社会心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燃气工程风险管理方案(3篇)
- 青马工程方案教学原则(3篇)
- 202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说课稿 新人教版
- 芙蓉花苗木供应合同2篇
- 桥梁工程防火方案(3篇)
- 宁波公路工程方案(3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爬架工程安装方案(3篇)
- 棋牌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 2024年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日本武士文化介绍:大学日语文化课程教案》
- 家具厂品质管理制度
- DBJ51T214-2022四川省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应用技术标准
- 托业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DB32/T 3390-2018一体化智能泵站应用技术规范
- 2025年北京市丰台区九年级初三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朋友名义贷款车协议书
- 社交媒体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 《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