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_林_植_物_检_疫_概_论_第1页
森_林_植_物_检_疫_概_论_第2页
森_林_植_物_检_疫_概_论_第3页
森_林_植_物_检_疫_概_论_第4页
森_林_植_物_检_疫_概_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林业 植 物 检 疫 概 论省森防检疫总站省森防检疫总站2010年年8月月20日日目 录 第一章林业植物检疫发展简况 第二章林业植物检疫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章林业植物检疫的作用与特点 第四章林业植物检疫法规 第五章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 第六章林业植物检疫除害处理技术 第七章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第一章第一章林业植物检疫发展简况林业植物检疫发展简况第一节第一节植物检疫的由来植物检疫的由来 1414世纪意大利威尼斯规定,世纪意大利威尼斯规定,外国船只抵达口岸后,必外国船只抵达口岸后,必须离岸停泊须离岸停泊4040天,经天,经4040天天观察检查证明船上人员无观察检查证明船上人员无当时流行的传染病后,

2、才当时流行的传染病后,才允许登陆上岸。允许登陆上岸。1660年法国鲁昂地区年法国鲁昂地区提出的铲除小蘖并禁提出的铲除小蘖并禁止传入,以防治小麦止传入,以防治小麦杆锈病的法令。杆锈病的法令。 19世纪中后期世纪中后期和和20世纪初期,世纪初期,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葡萄根瘤蚜等葡萄根瘤蚜等灾难性植物病灾难性植物病虫害猖獗流行,虫害猖獗流行,许多国家先后许多国家先后颁布了本国植颁布了本国植物检疫法令,物检疫法令,开展植物检疫开展植物检疫工作。工作。18871887年,有关年,有关国家签订了世国家签订了世界上第一个植界上第一个植物检疫国际公物检疫国际公约即约即“防治葡防治葡萄根瘤蚜国际萄根瘤蚜

3、国际公约公约”。 开开始了国际间的始了国际间的植物检疫合作植物检疫合作1951年,联年,联合国粮农组合国粮农组织(织(FAO)第六届大会第六届大会上通过了一上通过了一个个“国际植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物保护公约”(IPPC)。)。 国际间建立了国际间建立了1010个个包括一定生物地理包括一定生物地理区域的地区性植物区域的地区性植物保护组织,以加强保护组织,以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保护各成员国的农保护各成员国的农业生产安全和经济业生产安全和经济利益。利益。卫生检疫卫生检疫农业植物检疫农业植物检疫一、定义一、定义1 1、检疫检疫:检疫是指防止限制性有害生物在国内蔓延和国际间传播而采取的

4、官方措施。包括(1)接触者的检疫 (2)疫区检疫 ;(3)国际卫生检疫 。2 2、植物检疫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为了防止人为地传播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保护本国、本地区农业(广义的)生产和农业生态系统安全,服务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的流通,由法定的专门机构,根据有关法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在国内和国际间流通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它应检物品,在流通前、流通中、流通后采取一系列旨在预防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和定殖的措施所构成的包括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的综合管理体系。 第二节第二节林业植物检疫的定义与内涵林业植物检疫的定义与内涵3 3、林业植物检疫林业植物检疫是为了保护本国或本地区林业生产

5、和国土生态的安全,服务林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由法定的专门机构,依据有关法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在国内和国际间流通的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林业植物产品及其它应检物品,在流通前(原产地)、流通中和到达新的种植或使用地点后采取包括法制管理、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等管理措施在内的一系列旨在预防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人为传播和定殖的一切官方活动。 1、林业植物检疫目的:维护生产和生态安全,促 进经贸的健康发展2、林业植物检疫利益观:主要着眼于全局利益和 长远利益 3、林业植物检疫所针对的有害生物:官方管制的 有害生物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和管制的非检疫 性有害生物 4、林业植物检疫依据:植物检疫法规5、林业植物

6、检疫执法机关:法定的林业植物检疫 机构6、林业植物检疫措施:综合管理措施在内的官方 限制活动二、林业植物检疫内涵二、林业植物检疫内涵三、林业植物检疫常用名词概念三、林业植物检疫常用名词概念 1、植物植物:系指活的栽培植物、野生植物及其种子、 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等。 2、植物产品植物产品:未经加工的植物性材料(包括谷物)但不作繁殖用的产品,或虽经加工但从其性质和 加工过程看,仍可以传播有害生物的危险性产品。3、其它应检物品其它应检物品:系指除了植物、植物产品以外的 一切可能传带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的货物,以及运载林业植物、林业植物产品和其它可能传带危险性有害生物的货物的运载工具、包装、铺垫材料以及

7、动植物性废弃物等应该检疫的物品。4、有害生物有害生物:系指对植物及植物产品具有危害性的一切生物,包括各种植物病原物及其传病媒介、植食性昆虫、螨类和软体动物,对植物有害的杂草等。5、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指经国家或省、市、自治区有关植检部门科学审订,并明文规定要采取措施禁止传入的某些植物病、虫、杂草。它们是一些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国内尚未发生或虽有发生但分布不广,且正在积极防治、扑灭的危险性有害生物。 6、危险性有害生物危险性有害生物:指对植物及植物产品具有严重危害、防治困难,能够给农、林、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的病、虫、杂草。它所包含的范围比“有害生物”窄,但又比“检疫性病虫

8、”所包含的范围宽。 7、应检病虫应检病虫:是指对外签订的有关协定、协议或贸易合同中规定检疫的和出口单位申请检疫的病虫。 8、调运检疫调运检疫:系指林业植物及其产品在调出原产地之前,运输途中及到达新的种植或使用地点之后,根据国家和地区政府颁布的森检法规,由法定的专门机构,对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措施。 9、产地检疫产地检疫系指由国内调运、邮寄或出口的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在原产地进行的检疫调查、除害处理,并得出检疫结果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出的措施。 10、补检补检系指给未办理检疫手续的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补办检疫手续的过

9、程。 11、复检复检系指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经过检疫签发检疫证书后,根据需要再次实施检疫的过程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1)松材线虫(2)红脂大小蠹(3)椰心叶甲(4)松突圆蚧(5)杨干象(6)薇甘菊(7)苹果蠹蛾(8)美国白蛾(9)双沟异翅长蠹(10)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11)松疱锈病病(12)蔗扁蛾(13)枣大球蚧(14)落叶松枯梢病菌(15)杨树花叶病毒病菌(16)红棕象甲(17)青杨脊虎天牛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18)冠瘿病菌(19)草坪草褐斑病菌(20)赤桐姬小蜂(21)枣实蝇(22)扶桑绵粉蚧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10、名单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第三节第三节我国植物检疫发展简史我国植物检疫发展简史 一、发展概况 1 1、孕育时期、孕育时期 (1914-1927)(1914-1927) 2 2、初创时期、初创时期 (1928-1948)(1928-1948) 3 3、发展时期、发展时期 (1949-1965)(1949-1965) 4 4、停滞时期、停滞时期 (1966-1976)(1966-1976) 5 5、昌盛时期、昌盛时期 (1977-(1977-至今至今) )第四节第四节我国植物检疫管理体系我国植物检疫管理体系质量监督检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验检疫总局 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动植物监管司动植物监管司植

11、物植物检疫检疫实验实验所所各口岸直属各口岸直属出入境检验出入境检验检检 疫疫 局局各口岸检各口岸检验检疫局验检疫局(所)(所)植树造林司植树造林司省级林业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森防总站省级森防省级森防检检 疫疫 站站地级林业主管部门地级林业主管部门县级林业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地级森防检疫站地级森防检疫站县级森防检疫站县级森防检疫站国务院国务院农业部农业部各级森检机构的职责各级森检机构的职责一、国家林业局及所属森防检疫总站主要职责一、国家林业局及所属森防检疫总站主要职责二、省级森检机构的主要职责二、省级森检机构的主要职责1 1、贯彻植物检疫条例及国家森检法规和制

12、度,制定实施计划和措施。、贯彻植物检疫条例及国家森检法规和制度,制定实施计划和措施。2 2、检查并指导地、县级森检机构的工作。、检查并指导地、县级森检机构的工作。3 3、拟订本省林业植物检疫实施办法、补充的森检对象及应施检疫的、拟订本省林业植物检疫实施办法、补充的森检对象及应施检疫的 林业植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名单和其他森检的规章制度。物及其产品的名单和其他森检的规章制度。4 4、拟订疫区和保护区区划方案,提出森检对象普查、封锁和消灭措施。、拟订疫区和保护区区划方案,提出森检对象普查、封锁和消灭措施。5 5、培训、管理检疫员队伍,总结、交流检疫工作经验,汇编检疫技术资料。组织开、培训、管理检疫员

13、队伍,总结、交流检疫工作经验,汇编检疫技术资料。组织开展植物检疫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展植物检疫技术的研究和推广。6 6、承办国外引种检疫审批和开展省际间调运检疫,监督检查引种单位进行除害处理、承办国外引种检疫审批和开展省际间调运检疫,监督检查引种单位进行除害处理和隔离、试种等。和隔离、试种等。7 7、在车站、机场、港口、仓库及其他有关场所执行检疫任务。、在车站、机场、港口、仓库及其他有关场所执行检疫任务。三、地(市)、县级林业机构的主要职责三、地(市)、县级林业机构的主要职责1 1、贯彻植物检疫条例及有关法规章和制度,宣传普及检疫知识。、贯彻植物检疫条例及有关法规章和制度,宣传普及检疫知识。2

14、2、拟订和实施当地森检工作计划。、拟订和实施当地森检工作计划。3 3、开展疫情普查和编制疫情分布资料,提出疫情封锁、控制和消灭措施。、开展疫情普查和编制疫情分布资料,提出疫情封锁、控制和消灭措施。4 4、开展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对调入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必要时进行复检。监督和、开展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对调入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必要时进行复检。监督和指导引种单位进行消毒处理和隔离试种。指导引种单位进行消毒处理和隔离试种。5 5、监督指导有关部门建立无检疫对象种苗的繁育基地。、监督指导有关部门建立无检疫对象种苗的繁育基地。6 6、在当地车站、机场、港口、仓库、市场及其他有关场所执行森检任务。、在当地车

15、站、机场、港口、仓库、市场及其他有关场所执行森检任务。第二章第二章 林业植物检疫的生物学基础林业植物检疫的生物学基础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如海洋、沙漠、山脉等隔离,各种气候条件的差异,每种生物都有一定地理分布范围。 第一节第一节有害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区域性和适生有害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区域性和适生性性第二节第二节 林业有害生物传播的途径林业有害生物传播的途径(1)自然传播:借助外力如风、雨、媒介昆虫等传播。(2)人为传播:人为调运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等传播。第三节第三节 有害生物传入新区后的危害性有害生物传入新区后的危害性1、新的气候条件不适宜或无寄主或无传媒,无法定殖。如落叶松种子小蜂在南方无法生存。2、新

16、区气候、寄主条件适宜,新区成为这种有害生物的新的分布区。如松材线虫、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3、有的在原产地危害不大,很少成灾,但传入新区后却成为毁灭性灾害。如板栗疫病在日本不成灾,但美洲栗不抗病,在美国使栗树成灾。第三章第三章 林业植物检疫的作用与特点林业植物检疫的作用与特点第一节第一节 林业植物检疫的地位与作用林业植物检疫的地位与作用 一、林业植物检疫是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灾的关键,一、林业植物检疫是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灾的关键,是保护森林的重要手段。是保护森林的重要手段。 二、林业植物检疫是保障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正常流通,促二、林业植物检疫是保障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正常流通

17、,促进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林业植物检疫是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林业植物检疫是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林业植物检疫是一项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长期而永恒的四、林业植物检疫是一项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长期而永恒的任务任务。第二节第二节 林业植物检疫的任务和内容林业植物检疫的任务和内容一、林业植物检疫的任务一、林业植物检疫的任务主要主要是防止国际间以及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虫随是防止国际间以及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虫随同林业植物、林业植物产品及其它应检物品,通过人为活同林业植物、林业植物产品及其它应检物品,通过人为活动进行远距离传播,既要防止其传入

18、,又要防止其传出。动进行远距离传播,既要防止其传入,又要防止其传出。林业植物检疫根据分工的不同,林业植物检疫根据分工的不同,分为进境林业植物检疫和分为进境林业植物检疫和国内林业植物检疫两部分。国内林业植物检疫两部分。国内林业植物检疫的任务主要是防止国家规定的国内林业国内林业植物检疫的任务主要是防止国家规定的国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补充的林业检疫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补充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在省、地、县间的远距离传播,同时也阻止国性有害生物在省、地、县间的远距离传播,同时也阻止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虫进一步扩展蔓延。内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虫进一步扩展蔓延。

19、二、林业植物检疫的内容二、林业植物检疫的内容 1、进出境林业植物检疫,包括进境检疫、出境检疫、过境检疫、邮寄检疫、运输工具检疫等。 2、国内林业植物检疫 (1)产地检疫 :产地检疫调查 产地检疫处理 产地检疫签证 (2)调运检疫: 调出检疫:受理报检 、现场检查 、 室内检验、 检疫处理、 结果评定、检疫证书签署 调入检疫 :包含检疫要求和复检两个环节 邮包检疫 (邮寄物检疫)报 检产地检疫调查现场检验 室内检验合格不合格除害处理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无法进行除害处理销毁、扑灭疫情林业植物产地检疫程序图林业植物产地检疫程序图植物检疫证书签署要求植物检疫证书签署要求 A.规范;B.完整;C.计算机签

20、发;D.及时处理和整理归档保存;E.专职检疫员签名 。植物检疫证书签发条件植物检疫证书签发条件 a.对调出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可凭有效期内的产地检疫合格证直接换发植物检疫证书。 b.从国外进口的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再次调运出省级行政区域时,存放时间在一个月以内的(可能染疫的除外),凭原检疫单证发给植物检疫证书。 c.从无检疫对象发生的县级行政区调出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经查核后签发植物检疫证书。 d.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运出疫情发生的县级行政区域之前以及调运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经过检疫合格的,发给植物检疫证书。 e.检疫不合格,但经过除害处理后合格的,发给植物检疫证书。 林业植

21、物调出检疫流程图林业植物调出检疫流程图调出单位调出单位或个人在或个人在调运前报调运前报检,填写检,填写检疫报检疫报检单检单,提交提交产产地检疫合地检疫合格证格证、调入省调入省检检疫要求书疫要求书森检机森检机构受理构受理报检、报检、审核报审核报检单和检单和报检单报检单位提交位提交的其它的其它材料材料产地检疫合产地检疫合格证格证有效有效确认所申检的确认所申检的植物或产品产植物或产品产地没有检疫对地没有检疫对象或象或要求书要求书的应检病虫的应检病虫产地检合格证产地检合格证无效或无法证实无效或无法证实该批植物或产品该批植物或产品是否携带应检病虫是否携带应检病虫收取检收取检疫费疫费收收取取检检疫疫费费现

22、场现场检疫检疫或室或室内检内检验验合合格格染染疫疫的的除除害害处处理理签发签发植物植物检疫证书检疫证书不不合合格格证书证书随货随货同行同行改变改变用途用途或控或控制使制使用或用或销毁销毁 第三节第三节 林业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及特点林业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及特点一、林业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 1、预防性、预防性2、全局性和长远性、全局性和长远性 3、法制性、法制性4、涉外性、涉外性 5、管理的综合性、管理的综合性 二、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特点 1、把关与服务相结合、把关与服务相结合 2、法制手段和技术措施相结合、法制手段和技术措施相结合 3、预防和铲除相结合、预防和铲除相结合 4、专业队伍与社会力量相结

23、合、专业队伍与社会力量相结合 5、“硬科学硬科学”与与“软科学软科学”相结合相结合三、林业植物检疫与一般林业病虫害防治特点比较三、林业植物检疫与一般林业病虫害防治特点比较项目项目林业植物检疫林业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1 1、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着重考虑全局的、长远的利益着重考虑全局的、长远的利益着重考虑当前、当地的利益着重考虑当前、当地的利益2 2、管理对象、管理对象包括危险性病虫以及它们的载体,与植检包括危险性病虫以及它们的载体,与植检有关的人(受法规约束的人)有关的人(受法规约束的人)当时、当地的主要林业病虫害以当时、当地的主要林业病虫害以及它们的载体及它们的载体3 3、管理手段、管理

24、手段包括法制管理、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的综包括法制管理、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的综合管理手段,其中特别强调法制管理,具合管理手段,其中特别强调法制管理,具强制性强制性主要是技术管理和必要的行政管主要是技术管理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不强调法制管理,由业主按理。不强调法制管理,由业主按经济规律办事,不具强制性经济规律办事,不具强制性4 4、管理主体、管理主体者者由法定的森检机构和森检人员执法管理由法定的森检机构和森检人员执法管理由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指导,由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指导,业主自行实施防治业主自行实施防治5 5、主要针对、主要针对的病虫对象和的病虫对象和防患意识不同防患意识不同本国、本地没有发

25、生,或虽有发生,但分本国、本地没有发生,或虽有发生,但分布未广的危险性病虫,重点是检疫性病虫。布未广的危险性病虫,重点是检疫性病虫。主要是防患于未然。主要是防患于未然。当时、当地严重为害的病、虫,当时、当地严重为害的病、虫,主要是防灾减灾主要是防灾减灾6 6、对所处理、对所处理的主要病虫对的主要病虫对象要求控制的象要求控制的水平水平对检疫工作中检出的,或传入本国、本地对检疫工作中检出的,或传入本国、本地区的检疫性病、虫、杂草,要求区的检疫性病、虫、杂草,要求100%100%的消的消灭和根除。灭和根除。 对所防治的病、虫、杂草等有害对所防治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要求种群密度降低到生物,要求种

26、群密度降低到经济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允许水平以下,并不要求消灭其并不要求消灭其种群种群第四章第四章 林业植物检疫法规林业植物检疫法规第一节国内林业植物检疫的主要法规 1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3 3、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 4 4、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6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7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8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

27、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9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1010、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1111、全国林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应施检疫的林业、全国林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名单植物及其产品名单 ;1212、国内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国内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 第一条第一条为了防止为害植物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植物检疫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地区的植物检疫工作。 第三

28、条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植物检疫任务。 植物检疫人员进入车站、机场、港口、仓库以及其他有关场所执行植物检疫任务,应穿着检疫制服和佩带检疫标志。 (出示森林植物检疫员证)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 第四条第四条 凡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应定为植物检疫对象。农业、林业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由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补充名单,并报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条

29、第五条 局部地区发生植物检疫对象的,应划为疫区,采取封锁、消灭措施,防止植物检疫对象传出;发生地区已比较普遍的,则应将未发生地区划为保护区,防止植物检疫对象传入。 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 第六条第六条 疫区和保护区的划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疫区和保护区的范围涉及两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共同提出,报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划定。 疫区、保护区的改变和撤销的程序,与划定时同。 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 第七条第七条 调

30、运植物和植物产品,属于下列情况的,必须经过检疫: (一)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的,运出发生疫情的县级行政区域之前,必须经过检疫; (二)凡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不论是否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和运往何地,在调运之前,都必须经过检疫。 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 第八条第八条 按照本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必须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经检疫未发现植物检疫对象的,发给植物检疫证书。发现有植物检疫对象、但能彻底消毒处理的,托运人应按植物检疫机构的要求,在指定地点作消毒处理,经检查合格后发给植物检疫证书;无法消毒处理的,应停止调运。 对可能被植物检疫对象污染的包装材料、运载工具、场地、仓库等

31、,也应实施检疫。如已被污染,托运人应按植物检疫机构的要求处理。 因实施检疫需要的车船停留、货物搬运、开拆、取样、储存、消毒处理等费用,由托运人负责。 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 第九条第九条 按照本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必须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交通运输部门和邮政部门一律凭植物检疫证书承运或收寄。植物检疫证书应随货运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会同铁道、交通、民航、邮政部门制定。 第十条第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间调运本条例第七条规定必须经过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的,调入单位必须事先征得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植物检疫机构同意,并向调出单位提出检疫要求;调出单位必须根据该检疫要求向所

32、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植物检疫机构申请检疫。对调入的植物和植物产品,调入单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植物检疫机构应当查验检疫证书,必要时可以复检。 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繁育单位,必须有计划地建立无植物检疫对象的种苗繁育基地、母树林基地。试验、推广的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不得带有植物检疫对象。植物检疫机构应实施产地检疫。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从国外引进种子、苗木,引进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植物检疫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但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的在京单位从国外引进种子、苗木,应当向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所属

33、的植物检疫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制定。 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 从国外引进、可能潜伏有危险性病、虫的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必须隔离试种,植物检疫机构应进行调查、观察和检疫,证明确实不带危险性病、虫的,方可分散种植。 第十三条 农林院校和试验研究单位对植物检疫对象的研究,不得在检疫对象的非疫区进行。因教学、科研确需在非疫区进行时,属于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规定的植物检疫对象须经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植物检疫对象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应采取严密措施防止扩

34、散。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四条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森检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在林业工作站、国有林场、国有苗圃、贮木场、自然保护区、木材检查站及有关车站、机场、港口、仓库等单位,聘请兼职森检员协助森检机构开展工作。兼职森检员应当经过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举办的森检培训班培训并取得成绩合格证书,由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发给兼职森检员证。兼职森检员不得签发植物检疫证书。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五条第五条 森检人员在执行森检任务时有权行使下列职权:(一)进入车站、机场、港口、仓库和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生产、经营、存放等场所,依照规定

35、实施现场检疫或者复检、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和进行疫情监测调查;(二)依法监督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消毒处理、除害处理、隔离试种和采取封锁、消灭等措施;(三)依法查阅、摘录或者复制与森检工作有关的资料,收集证据。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十条第十条 属于森检对象、国外新传入或者国内突发危险性森林病、虫的特大疫情由林业部发布;其他疫情由林业部授权的单位公布。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森检机构对新发现的森检对象和其它危险性森林病、虫,应当及时查清情况,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采取措施,彻底消灭,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向林业部报告。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

36、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生产、经营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生产期间或者调运之前向当地森检机构申请产地检疫。对检疫合格的,由森检员或者兼职森检员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对检疫不合格的,发给检疫处理通知单。产地检疫的技术要求按照国内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繁育单位,必须有计划地建立无森检对象的种苗繁育基地、母树林基地。 禁止使用带有危险性森林病、虫的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育苗或者造林。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运出发生疫情的县级行政区域之前

37、以及调运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必须经过检疫,取得植物检疫证书。植物检疫证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检机构按规定格式统一印制。植物检疫证书按一车(即同一运输工具)一证核发。(检疫条例八条)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省际间调运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入单位必须事先征得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检机构同意并向调出单位提出检疫要求;调出单位必须根据该检疫要求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检机构或其委托的单位申请检疫。对调入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入单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森检机构应当查验检疫证书,必要时可以复检。 检疫要求应当根据森检对象、

38、补充森检对象的分布资料和危险性森林病、虫疫情数据提出。 (检疫条例十条)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出口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在省际间调运时应当按照本细则的规定实施检疫。从国外进口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再次调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时,存放时间在一个月以内的可以凭原检疫单证发给植物检疫证书,不收检疫费,只收证书工本费;存放时间虽未超过一个月但存放地疫情比较严重,可能染疫的,应当按照本细则的规定实施检疫。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调运检疫时,森检机构应当按照国内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的规定受理报检和实施检疫,根据当地疫情

39、普查资料、产地检疫合格证和现场检疫检验、室内检疫检验结果,确认是否带有森检对象、补充森检对象或者检疫要求中提出的危险性森林病、虫。对检疫合格的,发给植物检疫证书;对发现森检对象、补充森检对象或者危险性森林病、虫的,发给检疫处理通知单,责令托运人在指定地点进行除害处理,合格后发给植物检疫证书;对无法进行彻底除害处理的,应当停止调运,责令改变用途、控制使用或者就地销毁。 (调运检疫流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森检机构从受理调运检疫申请之日起,应当于十五日内实施检疫并核发检疫单证。情况特殊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

40、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调运检疫时,森检机构对可能被森检对象、补充森检对象或者检疫要求中的危险性森林病、虫污染的包装材料、运载工具、场地、仓库等也应实施检疫。如已被污染,托运人应按森检机构的要求进行除害处理。因实施检疫发生的车船停留、货物搬运、开拆、取样、储存、消毒处理等费用,由托运人承担。复检时发现森检对象、补充森检对象或者检疫要求中的危险性森林病、虫的,除害处理费用由收货人承担。 (条例第八条) (移动、电信案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调运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时,植物检疫证书(正本)应当交给交通运输部门或者邮政部门随货运寄,由收

41、货人保存备查。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未取得植物检疫证书调运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森检机构应当进行补检,在调运途中被发现的,向托运人收取补检费;在调入地被发现的,向收货人收取补检费。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从国外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引进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检机构提出申请,填写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单,办理引种检疫审批手续;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的在京单位从国外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时,应当向林业部森检管理机构或者其指定的森检单位申请办理检疫审批

42、手续。引进后需要分散到省、自治区、直辖市种植的,应当在申请办理引种检疫审批手续前征得分散种植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检机构的同意。引进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有关的合同或者协议中订明审批的检疫要求。 森检机构应当在收到引进申请后三十日内按林业部有关规定进行审批。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从国外引进的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审批机关确认的地点和措施进行种植。对可能潜伏有危险性森林病、虫的,一年生植物必须隔离试种一个生长周期,多年生植物至少隔离试种二年以上。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检机构检疫,证明确实不带危险性森林病、虫的,方可分散种植

43、。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对森检对象的研究,不得在该森检对象的非疫情发生区进行。因教学、科研需要在非疫情发生区进行时,属于林业部规定的森检对象须经林业部批准,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森检对象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应采取严密措施防止扩散。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森检机构收取的检疫费只能用于宣传教育、业务培训、检疫工作补助、临时工工资,购置和维修检疫实验用品、通讯和仪器设备等森检事业,不得挪作他用。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森检机构应当责令纠正,可以处以50元至2000元罚款;造成损

44、失的,应当责令赔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依照规定办理植物检疫证书或者在报检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二)伪造、涂改、买卖、转让植物检疫单证、印章、标志、封识的;(三)未依照规定调运、隔离试种或者生产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四)违反规定,擅自开拆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包装,调换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或者擅自改变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规定用途的;(五)违反规定,引起疫情扩散的。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有前款第(一)、(二)、(三)、(四)项所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森检机构可以没收非法所得。对违反规定调运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森检机构有权予以封存、没收、销毁或者

45、责令改变用途。销毁所需费用由责任人承担。(大田)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森检人员在工作中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森检机构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森检机构的上级机构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森检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移动电信案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

46、则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本细则中规定的植物检疫证书、产地检疫合格证、检疫处理通知单、森林植物检疫员证和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单等检疫单证的格式,由林业部制定。(福鼎市为例)第二节林业植物检疫的制度管理一、调运检疫制度。一、调运检疫制度。实施细则第十四条,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运出发生疫情的县级行政区域须检疫。国内承运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时,一律凭有效期内的植物检疫证书办理收寄和承运手续,林业检查站必须查验检疫证书。 二、产地检疫制度。二、产地检疫制度。实施细则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应当在生产期间或调运之前向当要森检机构申请产地检疫。对检

47、疫合格的,由森检员或兼职森检员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对产地检疫不合格的,发给检疫处理通知单。产地检疫可以避免在调运时,一旦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而采取措施造成压车、压库及交通堵塞。 三、国外引进种子、苗木检疫审批与监管制度。三、国外引进种子、苗木检疫审批与监管制度。根据林业部林护通字199519号通知的规定,国家林业局负责从国外引进种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检疫审批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所属在京单位引进的,由国家林业局直接审批。其它单位和个人引进的,在规定限定内由国家林业局委托所在省(含自治区、直辖市)的森林植物检疫机构代为办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林植物检疫机构代办检疫审批引进林木“种用种子

48、”最高限量表1。 四、检疫对象审定制度。四、检疫对象审定制度。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植物产品名单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制定和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补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由本地区林业主管部门制定和公布 。 五、检疫收费及使用管理制度。五、检疫收费及使用管理制度。林业部、国家物价局、财政部于1988年联合下发了国内森林植物检疫收费管理办法,主要内容产地检疫或调运检疫按此标准收费违章调运,以途中发现或调入地发现,由途中或调入地森检部门补检,收取托运人或收货人35倍检疫费对调入的进行复检,合格的,免收检疫费,不合格的,检疫费由原签发机关支付。种类调运

49、检疫产地检疫免费限量收费起点额(元)按货值的百分比()收费起点 额(元)按货值的百分比()苗木(包括花卉及观赏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造林苗木及繁殖材料10株、根,花卉及观赏苗木2株0.500.801.000.40林木种子大粒种子300克中粒种子100克小粒种子50克0.500.201.000.10木 材 1.000.20 药 材1000克1.000.502.000.30果 品2500克1.000.102.000.05盆 景2盆1.001.00 竹类及其产品2500克,5株、根、小件1.000.20 国内森林植物检疫收费标准国内森林植物检疫收费标准 六、疫情发布管理制度。六、疫情发布管理制度。植物

50、检疫条例第15条规定,植物检疫疫情由国务院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发布。目前,我国国内植物检疫工作实行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森检对象、国外新传入或者国内突发危险性病、虫等特大疫情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发布;其他疫情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授权的单位公布。 七、疫情封锁、控制和除害处理制度。七、疫情封锁、控制和除害处理制度。 一是对于局部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应当划定疫区;对于发生范围已经比较普遍的,应将尚未发生的地区划定为保护区,并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 二是森检机构对新发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其他危险性有害生物,应当及时查清情况,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采取措

51、施,彻底消灭。 三是调运检疫时,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或者其他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发给检疫处理通知单,责令托运人在指定地点进行除害处理,合格后发给植物检疫证书;对无法进行除害处理的,应当停止调运,责令改变用途、控制使用或者就地销毁。 四是调运检疫时,森检机构对可能被检疫性有害生物、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或者检疫要求中的其他危险性有害生物污染的包装材料、运输工具、场地、仓库等应实施检疫。如已被污染,托运人应按森检机构的要求进行除害处理。 八、疫情监测联系报告制度。八、疫情监测联系报告制度。(1)对从国外引进,可能潜伏有危险性病、虫、杂草的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必须隔离试种,隔离试种

52、时间,1年生植物不得少于1个生长周期,多年生植物不得少于2年。隔离试种期间,森林植物检疫机构应进行调查、观察和检疫,证明确实不带危险性病、虫、杂草的,方可分散种植。同时,对于从国外引进的其他种子、苗木,在种植期间,由种植地所在省森林植物检疫机构负责疫情监测和调查,并签署疫情监测报告。隔离试种和种植过程中,发现疫情,引种单位必须在植物检疫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下,及时采取封锁、控制和扑灭措施,严防疫情扩散。(2)对于本地区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各级森林植物检疫机构,一般每隔3-5年调查1次,重点对象应该每年调查。(3)对新发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其他危险性病、虫、杂草,应当及时查清情况,必须立即报告当地人民

53、政府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4)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报告制度:每年秋季对辖区内的松林进行全面普查,普查结果于当年11月底前报送国家林业局。疫区必须查明疫情分布边界、发生面积、死亡情况等。新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的,要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并在一周内报告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从2007年起,除开展秋季普查外,每年春季要增加一次普查,普查结果于5月底前报国家林业局。 九、专职和兼职林业植物检疫员制度。九、专职和兼职林业植物检疫员制度。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第三条规定,“森检员应当由具有林业专业、森保专业助理工程

54、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或者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连续从事森保工作两年以上的技术员担任。森检员应当经过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举办的森检培训班并取得成绩合格证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发给森林植物检疫员证。森检员执行森检任务时,必须穿着森检制服、佩带森检标志和出示森林植物检疫员证”。 十、植物检疫奖惩制度。实施细则第二十九至三十一条实施细则第二十九至三十一条第五章 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 一、总则一、总则 二、产地检疫二、产地检疫 1、种苗繁育基地的建立 2、产地检疫调查 (1)种苗繁育基地的检疫调查 (2)种子、母树林的检疫调查 (3)贮木场及加工场(点)的检疫调查 (4)集贸市场的检疫调

55、查 3、检疫调查记录与标本采集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 4、室内检验 (1)害虫检验 (2)病害检验:真菌、细菌、线虫、病毒 5、检疫处理 6、检疫签证三、调运检疫三、调运检疫1、调出检疫(1)受理报检(2)现场检查,包括室内检疫。(3)检疫处理,包括结果评定。(4)签发证书2、调入检疫(1)检疫要求书(2)复检四、国外引种审批四、国外引种审批五、样品和档案管理五、样品和档案管理1、抽取样品要给报检人签发采样凭证。2、检验过程中发现危险性病虫需要留样解决异议的,必须保留样品,样品保存期3个月。3、检疫过程中发现的危险性病虫及被害状要制成标本保存,标本要注明寄主、产地、发现时间、

56、采集人等,必要时可摄制成照片存档备查。4、样品、标本保存期间要注意防潮、防虫,以免受损、变质。5、样品要专人负责管理,登记造册。6、检疫记录、单证需专门建档,植物检疫证书一般保存3年。第六章 有害生物的除害处理技术检疫除害处理办法很多,概括起来以下几种:检疫除害处理办法很多,概括起来以下几种:(1)生态学方法:)生态学方法:即将带有检疫性病、虫的货物运往生态条件不适宜即将带有检疫性病、虫的货物运往生态条件不适宜该病、虫或其它应检有害生物生存的地区加工、销售,使其无法传该病、虫或其它应检有害生物生存的地区加工、销售,使其无法传播。播。(2)物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即将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货物进

57、行机械处理、热即将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货物进行机械处理、热力处理、冷冻处理、辐射处理、高频或微波处理、水漂浮或水浸处力处理、冷冻处理、辐射处理、高频或微波处理、水漂浮或水浸处理等,将应检危险性有害生物从货物中分离出来或杀死。理等,将应检危险性有害生物从货物中分离出来或杀死。(3)化学方法:)化学方法:即对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货物进行药剂处理,如药即对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货物进行药剂处理,如药剂熏蒸、喷洒、拌种、浸渍等使其不能存活。剂熏蒸、喷洒、拌种、浸渍等使其不能存活。(4)生物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即对某些带病毒病的贵重苗木通过茎尖脱毒等手段,即对某些带病毒病的贵重苗木通过茎尖脱毒等手段,培养

58、出即保持原苗木优良特性,又不带病毒的新一代植株。培养出即保持原苗木优良特性,又不带病毒的新一代植株。(5)退回或销毁)退回或销毁:对于无法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除害处理的货物,可作对于无法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除害处理的货物,可作退回或销毁处理。退回或销毁处理。第一节 检疫性害虫的除害处理一、药剂熏蒸就是在密闭的条件下,利用熏蒸剂气化后的有毒气体,杀灭被熏蒸物品就是在密闭的条件下,利用熏蒸剂气化后的有毒气体,杀灭被熏蒸物品中的害虫。中的害虫。 二、高温和低温处理 就是根据害虫具有一定的生长发育适宜温度范围和可忍受的最高、最低就是根据害虫具有一定的生长发育适宜温度范围和可忍受的最高、最低温度范围,超过每种害

59、虫各自的最高或最低温度范围,并持续一定时间,温度范围,超过每种害虫各自的最高或最低温度范围,并持续一定时间,害虫即可死亡的原理,利用高温或低温来杀灭植物及其产品和其它应检害虫即可死亡的原理,利用高温或低温来杀灭植物及其产品和其它应检物品中的害虫的方法。物品中的害虫的方法。三、微波、高频、辐射处理(一)微波、高频处理:(一)微波、高频处理:微波、高频都是电磁波。在电磁波的作用下,被微波、高频都是电磁波。在电磁波的作用下,被处理的物体以及它们内外的害虫或病原物的分子被极化。被极化的分子处理的物体以及它们内外的害虫或病原物的分子被极化。被极化的分子的极化方向与微波相同的频率而变化,因而导致介质分子的

60、高速振荡而的极化方向与微波相同的频率而变化,因而导致介质分子的高速振荡而产生热能,使温度迅速上升,当温度达到害虫与病原物的致死温度时,产生热能,使温度迅速上升,当温度达到害虫与病原物的致死温度时,即可起到杀虫、灭菌的作用。即可起到杀虫、灭菌的作用。(二)辐射处理:(二)辐射处理:就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辐射出来的射线杀死害虫的方法。就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辐射出来的射线杀死害虫的方法。四、水浸、解板、剥皮灭虫处理 (一(一)水浸处理:就是将检验中发现有害虫的原木运至水上贮木场后,)水浸处理:就是将检验中发现有害虫的原木运至水上贮木场后,分批次、按要求整齐有序地卸入水中指定地点,让其沉入水中并固定,分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