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及研究报告_第1页
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及研究报告_第2页
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及研究报告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及研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是欧洲“新教育”运动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继福禄培尔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一、教育实践活动蒙台梭利出身于意大利的一个军人家庭。她中学毕业后决定学医,当时意大利很少有女子学医,因此她的决定遭到家庭的反对,但是她坚持进了罗马大学医学院。在罗马大学医学院学习期间,由于家庭断绝了经济资助,生活很困难,她不得不靠奖学金和兼做家庭教师来完成学业。她于189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毕业之后,蒙台梭利被罗马大学聘为该校附属精神病诊所的助理医生,主要治疗对象是一些智力有缺陷的儿童。

2、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蒙台梭利得出这样的结论:儿童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她进而把这种观点广为宣传,号召人们关心这些孩子,给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机会。她的主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不久,教育部长任命她为国立特殊儿童学校校长。在任职期间,蒙台梭利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中,她的辛勤劳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许多智力有缺陷的儿童在国家考试时达到甚至超过同龄正常儿童的水平。此时,蒙台梭利又开始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非正常儿童经过合适的教育可以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那么正常儿童经过合适的教育以后一定能达到更高的水平。于是从1901年开始,蒙台梭利决定投身于正常儿童教育这个广阔的

3、研究领域,她把研究方向选定在幼儿教育方面,着重研究36岁儿童的教育问题。1907年初,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儿童之家不收费,但“约法三章”,比如:要求家长每天按时接送孩子;家长要同儿童之家密切配合,教育好孩子;家长要经常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报告给校方。在儿童之家,蒙台梭利将最初用于智力有缺陷儿童的教育方法进行适当修改后运用于正常儿童,同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广泛注意。1909年,她出版了一本适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也译为蒙台梭利教学法)。她在书中总结了自己在儿童之家的实践经验,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4、该书出版后影响很大,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慕名前来参观儿童之家的人络绎不绝。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也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要,1919年后,蒙台梭利在不少国家开设了每期半年的国际训练课程班,亲自传授她的教育方法,受训人员有时达到四五千人。学员学成后,大力宣传蒙台梭利的方法,由此形成的蒙台梭利运动进一步扩大到世界范围。蒙台梭利于1912年和1915年两次访问美国,备受欢迎。1913年,“美国蒙台梭利教育协会”宣布成立。在美国,以蒙台梭利名字命名并采用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学校一度达两千多所,杜威还在明日之学校中介绍了蒙台梭利的方法。1916年以后,由于美国一些教育家同蒙台梭利持不同的观点,其理论逐渐被冷落。蒙

5、台梭利晚年仍到各国巡回演讲,指导教育工作,呼吁通过教育来改造世界,促进世界和平。蒙台梭利的主要著作除了蒙台梭利教学法(1909年)以外,还有教育人类学(1908年)、高级蒙台梭利方法(1912年)、童年的秘密(1933年)等。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一)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的生命力”(或称“内在潜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蒙台梭利认为,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生命力量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现,并按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

6、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地观察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个性,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实现智力的、精神的和身体的、个性的自然发展。哈佛大学教授霍姆斯(ECHolmes)说:“蒙台梭利理论体系的精华是她对下面这个真理的有力论断(或再论断):除非在自由的气氛中,儿童既不可能发展自己,也不可能受到有益的研究!”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较少(或尽量减少)干预儿童主动(或自发性)活动的基础上的。她的培养目标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人类的潜能”的

7、发展,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工作,并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保持社会文明和科学进步,成为促进人类和平的强有力的新一代。蒙台梭利在有吸收力的心理(1949)中系统地阐述了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进程,揭示了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与联系。她指出,儿童的“心理胚胎”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在它的周围环境中吸取营养,犹如“生理胚胎”在母体的胚胎内一样。两者不同的是:儿童的生理器官在母体内已开始形成;“心理胚胎”则是婴儿出生时才开始发育,这时儿童的大脑空无所有,但它有一种积极的能动的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事物的印象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设置一种适合儿童内在需要和兴趣的

8、、能够诱发儿童自发学习、自动作业的环境。(二)儿童是发展着的个体,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儿童内在生命力的驱使或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一种自发性活动,从而不断地与环境交互作用而获得经验,积累经验,促进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前一个阶段的充分发展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的发展是以前各个阶段充分发展的积累和延续。这种发展随着儿童生命岁月的增长,从无意识逐步进行到有意识,从白发活动进到自由选择性活动;但是,儿童的无意识(或下意识)的自发活动在发展进程中都始终存在着,只是生命的本能冲动在逐步减少,而心理的内在需要在逐步增加。蒙台梭利强调儿童早

9、期的环境经验对于以后阶段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意义。“特别重视丰富儿童的早期经验,重视儿童早期教育”,是她在罗马圣罗伦佐“儿童之家”试图解决贫民儿童受文化剥夺问题的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中得到的重要结论。(三)儿童发展的敏感期感觉训练和智力发展是蒙台梭利研究的重点,她从生物学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敏感期”得到启示,促使她观察和研究儿童各年龄阶段的感觉活动及其心理特征,从而发现儿童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着“敏感期”,并指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敏感期”的含义是:在不同发展阶段,儿童表现出对于某种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或产生一种特殊兴趣和爱好,学习也特别容易而迅速,是教育的最好时机。但是,这

10、种现象经过一定时间便随之消失。因此,教师和父母必须随时留心观察儿童的实际生活及其表现,发现和把握儿童在各个阶段出现的这种心理现象,并及时地进行引导、帮助和鼓励,否则将对儿童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因而埋没其某些特殊才能。蒙台梭利对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敏感期及其呈现和延续的时间进行了充分的研究 她认为儿童各种敏感期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延续性儿童就是通过经历一个又一个敏感期不断得到发展的蒙台梭利对各种敏感期的看法如下:第一,语言的敏感期蒙台梭利认为,语言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后2个月开始到8岁,其中1岁至3岁是语言敏感期的高峰时期。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先是对人的声音感兴趣,在感受声音的基础

11、上,对词最后对复杂的语法结构产生兴趣。也就是说,在这一敏感期内,孩子都经历呀呀学语,说出单词将两个以上单词组成句子的阶段,后来进步到模仿更复杂的句子结构的阶段,最后学习和掌握复杂的语法形式和谈话技巧。第二,感觉的敏感期蒙台梭利认为,感觉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到6岁,其中在2岁至2.5岁达到高峰。她指出,孩子在2岁时对细微的物体,如对成人注意不到的小东西发生兴趣,并给以极大的注意,这种对细节的关心不仅使儿童有选择地注意周围的环境,而且引发了幼儿的有关活动,从而使幼儿的感觉更加敏锐。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感觉的敏感期内,可以毫不费力地学习几何形体辨别颜色、方向、声音的高低以及字母的形体等。 而这些均可以为以

12、后更高层次的智力发展奠定基础。第三,秩序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是蒙台梭利最先发现并论述的现象。蒙台梭利认为 ,在儿童的发展中,秩序的敏感期在儿童人格的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最早出现于儿童两岁左右,大约持续两年岁3左右表现最为明显。环境中的所有物体是否放在平常习惯放置的地方一天的各种活动是否按照自己已经熟悉和习惯的顺序进行这些问题对于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们最大的喜悦是将物品整齐地放回原来的位置。在蒙台梭利看来,如果儿童在秩序的敏感期内形成了良好的秩序感,那么,他终生都将是一个规范,有序和温和的人;反之,如果错过了秩序的敏感期,再想培养一个规范有序,有条不紊的人,就会变

13、成难以企及的事情。第四,运动的敏感期蒙台梭利认为,运动的敏感期处于出生到4岁之间。在这段时间中,儿童喜欢活动而且其动作逐渐完美,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如果能在这一时期完全熟练某一动作,不仅对身体、对精神的正常发展有所帮助,而且甚至对儿童的人格形成也有影响。反之,如果这一时期缺乏运动,就要导致儿童对运动缺乏自信,性格上缺乏协调性和精神上的不满足。蒙台梭利指出,在这一段时期内,儿童开始时是喜欢爬,然后是学习行走到1.5岁至3岁时,他们又喜欢经常地抓握东西,如打开、关上、放进、拿出、搭好、推倒等到4岁左右时,儿童又喜欢闭着眼睛靠手触摸来辨认物体,并用手和身体作各种较为复杂的动作第五,工作的敏感期在蒙

14、台梭利教育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工作”,简言之,蒙台梭利所谓的“工作”就是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才能使自己达到心理的健康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工作”的敏感期是3岁到6-7岁,在这一段时间里,儿童象一个“工作狂”以令人惊讶的热情投入“工作”。蒙台梭利不仅仅把“工作”的敏感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敏感期,更认为“工作”是各种敏感期的主要特征,是儿童得到各种发展的基础。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的思想,是她儿童观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她儿童观思想中颇具特色的部分。在她的学说中,没有哪一部分比敏感期更重要,更具独创性了在她之前的卢梭、裴斯泰洛

15、齐、福禄贝尔等人也都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进行过记述,但只有蒙台梭利从敏感期的角度展开论述了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关于敏感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体系,为早期教育有效地适应儿童的特点,发挥儿童的主动精神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四)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处在连续的和不断前进的发展变化之中的,而且这种发展变化是有阶段性的。儿童在其发展变化的每一阶段都表现出与另一阶段明显不同的特点,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准备,为后一个阶段奠定基础。蒙台梭利特别论述了儿童发展呈现阶段性,根据对儿童认真的观察和研究,她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幼儿阶段0-6岁这一阶段是儿童为适应

16、环境而自我变化并转换形象的时期。根据儿童是否有意识地适应环境,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即 0-3 岁无意识地适应环境的时期和 3-6 岁有意识地吸收环境的时期。1、幼儿前期0-3岁这一时期是儿童身心各种能力发展的奠基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儿童在无意识之中通过旺盛的“吸收性心理”的作用,大量感受和吸收周围的环境,获得大量的关于周围环境的印象和心理各方面的进步。幼儿出生后的几周之内,由于身体活动尚未旺盛,因而最初获得的仅是感觉的使用,在获得感觉的使用以后,幼儿便开始使用感觉器官去吸收他能接触到的外部世界中的一切。在各种感觉发展的基础上,幼儿到1岁左右,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最大特征直立行走和语言开始出

17、现了,直立行走使儿童能够更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环境,使用手握、拉、压等一系列为运用工具作准备的技能,得以发展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能够把存在于环境中的事物和自己的需求表述出来,从而得以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在语言出现以后,儿童的言语能力更是随着儿童的成长而突飞猛,2岁的儿童已经能够尝试着与人进行最初的语言交流,到3岁时,儿童已经基本上理解了周围人们经常使用的语言,并能和周围的人进行简单的交流。2、幼儿后期3-6岁蒙台梭利认为,自然在儿童3岁时,划了一条分界线,儿童满 3岁以后,便开始有意识地吸收环境,有意识地吸收环境的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从这时开始儿童有了成为一生回忆的记忆。蒙台梭利认为这一时期是儿童

18、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各种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的时期,她认为这一时期的儿童不象前一时期那样仅仅依靠感觉,更主要地是依靠手的活动有意识地吸收环境,他们有意识地用双手不停地做事,触摸和把握各种东西,有选择地模仿成人的动作,并通过这些活动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的心理,直至获得较为完整,系统的心理发展,使各种心理现象初步形成体系,同时,蒙台梭利认为这一时期是儿童学习欲望十分强烈的时期,她认为儿童在3岁时会有书写的爆发,在这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儿童对读、写、算以及动物学,植物学以及地理历史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学习愿望,他们为了明了许多问题而不断地提出问题让成人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回事,是这个时期的孩子经

19、常提出的问题。另外,蒙台梭利把这一时期说成是性格形成的时期,认为儿童在各种能力均得到发展并初步形成系统的基础上,稳定的性格特征在这一时期就开始出现了。第二,儿童阶段6-12岁蒙台梭利认为这一阶段是儿童在安宁幸福的心态下开始有意识地学习的阶段,是儿童增长学识和艺术才能的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有三:其一是要求离开过去那种狭小的生活圈子,其二是开始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其三是产生道德意识和社会感。因此,蒙台梭利要求扩大他们的生活范围,把对他们的教育从早期的感觉练习转向抽象的智力活动,并用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来要求他们。第三,青春阶段12-18岁蒙台梭利认为这一阶段是儿童社交关系的敏感时期。在这一阶

20、段,儿童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社会“团体的一员”,并开始具备自尊心,自信心。因此,蒙台梭利主张在个体发展的青春期,必须重视对他们进行社会性训练,帮助他们学习适应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一员公民。(五)感觉教育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蒙台梭利基于对感觉的极大重视,使感觉教育在她所提出的运动、感觉、语言和智力操练这一程序教学结构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触觉训练在于帮助幼儿辨别物体是光滑还是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和大小、厚薄、长短以及形体。她认为,由于幼儿总是通过触觉来认识周围事物,

21、所以,在各种感觉训练中,触觉练习是其主要方面。视觉训练则在于帮助幼儿鉴别形状、颜色、大小、高低、长短及不同的几何形体。听觉训练主要使幼儿习惯于辨别和比较声音的差别,使他们在听声训练过程中培养起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嗅觉和味觉训练注重提高幼儿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蒙台梭利希望通过这种感觉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增进和发展他们的一般感受能力,并且使他们的各种感觉处于更令人满意的准备状态,以完成诸如阅读和书写等复杂的动作。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她认为,感觉教育的实施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应当根据幼儿在敏感期的特点,把肌肉练习作为感觉训练的基础,把对各种感觉的发展作为教育

22、的重点,同时,应当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具有连贯性的步骤和方法,使感觉教育同读、写、算等教学活动联系起来,使之达到由简到繁的过渡。蒙台梭利还认为,感觉教育应当遵循自我教育的原则,提倡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学习,使幼儿在感觉训练中通过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去进行自由选择、独立操作、自我校正,去努力把握自己和环境。所以,在她所设计的教具中设有专门的“错误检验”系统,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能根据教具的暗示进行“自我教育”,同时,她还通过限制感觉教育指导者的活动去增强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蒙台梭利进行感觉教育主要采取了提供教具的方法,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编排教具材料的顺序,并使每种教

23、具分别训练幼儿的一种特殊的感觉,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步骤的反复练习,去增强幼儿对物体的特殊性能的感觉能力,去识别接触到的变换着的物体,去增进各种感知能力。蒙台梭利认为,为了认识客体,主体一定要作用于客体,要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强调必须通过感觉和动作训练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的规律的,值得推崇。另外,她在精心设计的训练感觉的教具和方法的运用上也有着一定的独创性和教育价值。她把感觉教育和读、写、算的教学有机联系起来,注意手脑并用,调动各种感官的配合与协调作用,使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按自己的发展进度自然地、不知不觉地进入初步的学习读、写、算的阶段,做法精当,有实践意义和借鉴价值。

24、再者,蒙台梭利在感觉训练过程中采取分解的方法,把复杂的整体感觉分解为简易的几部分来训练,使幼儿利用按顺序排列的刺激物来认识事物,这也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当然,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例如,她在感觉教育中虽然强调幼儿的活动自由,但是,她所提供的程序化教具、材料和较为机械、呆板的使用方法,以及单纯运用感官教具进行的自我教育,使幼儿囿于机械的操作练习,自由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些不利于幼儿的自由创造,也与她的“任儿童自由反应”和“脑体活动相结合”的主张相悖。另外,她那种只强调幼儿的“自由性”,忽视指导者在感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是较为偏颇的。(六)自由和纪律教育蒙台梭利还

25、谈到自由与纪律的关系问题。她说:“自由与纪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离的部分就像一枚铜币的两面一样。” 张斌贤、褚洪启等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87页。她认为,给儿童以极大的活动权利,并不意味着允许儿童可以随心所欲、恣意妄为。在蒙台梭利看来,自由和纪律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她认为“自由”不是放纵,纪律应该是一种主动的纪律,不是强迫形成的。她指出,当儿童在自由活动中专心于某一件事、某一种活动时,当他专注于表现自己的个性时,他就是在形成自己的良好纪律。她说,正如儿童的天性酷爱自由一样,他们的心智本来是趋向纪律与秩序的。因此,自由活动不仅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形成良好纪律的重要方

26、式。她认为儿童一旦从活动中获得乐趣,便会专注自己的活动,儿童之间就没有了争吵,良好的纪律就体现出来了。由此可见,活动之所以能促进纪律的形成,根本上是由活动的性质、特点决定的。因为儿童天生有一种活动的欲望,喜欢摆弄物品,喜欢操作教具,而这种自由活动能使儿童从中得到满足和乐趣。比如有一次,蒙台梭利看到一个3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做感觉练习,她把几个大小不同的木制小圆柱放进相应的孔中去,这一动作反复了四十多次,但小女孩毫不厌倦,仍专心致志,甚至蒙台梭利在活动室弹奏钢琴也未对她产生影响。蒙台梭利同卢梭一样,反对用“说理”的方法去规范儿童的行为,她认为儿童处于这一时期,成人的说教是不会奏效的。此外,用强制命

27、令和规范去束缚儿童,会压抑儿童的个性,也是违反自由原则的。她主张通过自由活动的方式让儿童自觉地形成纪律,她明确地指出,纪律必须通过自由而来。蒙台梭利批评传统教育理论把纪律仅仅看作是“维持教育和教学的外部秩序的手段”,从而制定出一整套威胁、监视、惩罚、命令和禁止的方法,以压制儿童天生的“野蛮的顽皮性”。旧学校奉行这种“权威”的理论,强迫儿童呆坐在固定桌椅的座位上,两眼直瞪瞪地望着教师,不许左顾右盼;手脚放在一定位置,禁止自由活动;听从老师把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塞进儿童的小脑袋里;用奖励和惩罚诱逼儿童服从强加的纪律。一些家长也十分赞同这种“严加管教”,甚或变本加厉!儿童不仅在身体和精神方面遭受种种折

28、磨,造成他们极大的痛苦,而且在智力和道德上也受损害。强制的学习导致了恐惧厌倦和精力的耗竭,他们变得毫无信心,忧郁代替了自然的欢乐。旧学校实行强迫的、屈从的、被动的、静止的纪律,扼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抑制了儿童的生命潜力,窒息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能培养出反应迟钝、智力低下、奴性十足的人。蒙台梭利指出,采用种种强迫手段培养的外表纪律完全是虚假的,而且是不能持久的。真正的纪律是积极的、活动的、主动的、内在的和持久的,而不是消极的、静止的、被动的、表面的和暂时的。蒙台梭利指出:“我们并不认为当一个像哑巴一样默不作声,或像瘫痪病人那样不能活动时才是守纪律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失去了个性的人,而不是

29、一个守纪律的人。有独立自主的精神的人,无论何时何地,当他意识到需要遵从某些生活准则的时候,他能够节制自己的行为。”她说:“活动、活动、活动,我请你把这个思想当作关键和指南:作为关键,它给你揭示了儿童发展的秘密;作为指南,它给你指出应该遵循的道路。”自发活动和自由活动不仅为人们揭示儿童生命潜力展现和自然发展的规律,也为人们指出了培养儿童良好纪律的自由之路。活动是儿童内在生命力的外部表现。儿童喜爱活动。对儿童来说,活动往往比食物还重要。人们通常把儿童的活动称为游戏。儿童在他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是那样天真活泼、认真和快乐,即使在成人看来简直是毫无意义,甚至是破坏和捣乱。但是,如果把游戏作为一种教育手

30、段,尤其企图通过“假想”的游戏来实现教育的目的,特别是纪律教育,将会把儿童引向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儿童严肃认真、准确、责任感和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和行为习惯。她不十分赞成“寓教育于游戏”的儿童教育观。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出现了“工作”的教育术语。蒙台梭利指出:真正纪律的第一道曙光来自工作。人们不易理解和接受在37岁儿童教育中运用“工作”这一相当严肃的概念。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的工作只是与成人工作的目的和要求的程度不同,但其主要特征基本一致。工作是人类的天职和生活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内在需要;儿童喜欢做事,他们常常模仿成人工作。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儿童的早期教育有可能、也有必要使儿童获得一些

31、实际生活的基本技能和养成从事工作的初步行为习惯。(七)教师在传统的幼儿学校中,教师是主体,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儿童是客体,处于被动地位。蒙台梭利学校则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儿童全神贯注地从事各自的“工作”,独立操作、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发展;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这种关于幼儿学校教师作用的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的改变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首先,幼儿教师应是一位观察者,应以科学家的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研究儿童,揭示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但教育科学的观察研究不同于一般科学,它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是富于情感和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特别是活泼好动的儿童,

32、其目的是激发儿童的生命活力,培养和发展其个性,使之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独立自主的人。蒙台梭利强调必须在自然条件下,在儿童的自由活动中去观察研究“自由儿童”及其表现,而不是在“实验室”或在特殊控制下的儿童。她还指出,人是社会的产物,教师不仅要观察研究儿童本身及其表现,而且要了解家庭和周围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她着重指出,如果要使对儿童观察研究获得的结果准确、可靠,结论合乎科学,最重要的是必须与儿童保持亲切友好的合作。蒙台梭利指出:关键是要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其整个人格参与活动。因此,教师要关心儿童,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经常与儿童在一起生活和工作。蒙台梭利在国立特殊儿童学校或在罗马圣罗

33、伦佐“儿童之家”都是整天和儿童在一起。教师的观察研究及其成果是设计、安排和不断改进与更新教具材料和正确地进行指导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激励和促进教师更加热爱儿童、热爱幼儿教育事业、不断改进提高、日臻完善的动力。这是一种经常性的极其复杂和艰巨的工作,教师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耐心、毅力和科学家的求实与献身精神。蒙台梭利善于观察和研究儿童,向儿童学习,坚持不懈,耐心细致,发现问题能及时改进,是她取得惊人成就的原因,她首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然后才是一位杰出的教育改革家;她的主要教育著作都是她一生中长期观察研究儿童和进行改革实验的成果。其次,幼儿教师必须是一位明察秋毫、反应敏锐、冷静沉着、精明能干、有教育艺

34、术才能的、儿童活动的自觉指导者。教师对儿童学习的指导,首先是准备好环境,把教室布置得美观、大方、整洁,一切陈设(包括教具)秩序井然,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再次,儿童运用教具材料独立操作,教师的指导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儿童开始接触教具但还不会使用时,先鼓励其使用,教师可以作一次示范性操作;如果儿童对某些较复杂的教具材料已做过试用,但还不理解教具的内在结构及相互联系,使用起来产生困难,这时教师可作适当解释,但必须简单、明了、准确。在儿童各自独立操作过程中,教师可坐在教室里全体儿童都能看见的地方,也可以在教室里巡回走动听候儿童召唤,以便及时对他们进行帮助、指导、暗示和启发诱导。蒙台梭利特别指出,教

35、师的指导要把握时机,恰如其分,避免做直接纠正,以免抑制和代替儿童独立思考。最后,教师应注意保持教室的纪律和秩序,制止不良行为。(八)课程组织结构蒙台梭利的课程组织结构是按照领域进行的。为36岁儿童设计的蒙台梭利学习环境分为4个基本领域:实际生活领域、感觉领域、语言领域、数学领域。此外,音乐、艺术、运动和戏剧等也包括在蒙台梭利课程中。第一,实际生活实际生活训练通常被认为是蒙台梭利课程中的必要内容。儿童若在参与生活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技能,形成一些意愿,则有助于他们在其他活动中专注学习。通过经历熟悉的、类似家庭生活的体验,例如打扫、做针线活、整理花园,儿童开始学会把精力集中在一个活动上,并且学会按

36、顺序从头至尾地做一件事,学会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协调自己的肌肉运动,接受一项任务后确定并组织工作的步骤,通过自我指导的活动获得独立性。所以,像切胡萝卜这样的活动,虽然直接目标是削、切、煮,但潜在间接目标是培养独立性、秩序感、专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集体生活能力(请别人吃胡萝卜)和树立自尊心。在实际生活活动中,儿童可从事一些适合其年龄和生理特点的活动,具体活动包括自理(如刷牙、穿衣服、系各种扣子或带子、清洁鼻子、梳头),看护教室环境(如摆放花、擦桌子、整理花园),锻炼生活技能(如做针线活、准备食物),进行精细的肌肉运动(如倒水),参加集体生活(如摆桌子、说“请”或“谢谢”)等。由于没有标准化的实际生

37、活活动,所以在这一领域中教师们创造的活动最多。不同的蒙台梭利教室的实际生活活动存在很大差异,因为每个老师都根据本班的需要、兴趣和文化结构设计活动。随着儿童的成熟,实际生活领域包括了更复杂的活动。第二,感觉从出生之日开始,儿童就处于刺激丰富的环境中。儿童用感官无意识地接收各种经验,并纳入有吸收力的心灵中。根据蒙台梭利的观点,满2岁后,儿童可借助手头一些为他们精心准备好的具体材料检验事物,同时开始具有秩序感,能对经验进行分类。感觉材料的设计本身就是出于这个目的。这些材料最初是蒙台梭利自己设计的。感觉材料包括一系列操作材料,具有美感,而且设计简单,便于儿童记忆和分类。感官经验能改进并迅速增强儿童的感

38、知觉,为进一步的智力发展奠定感觉上的基础。蒙台梭利设计的感觉材料涉及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每套材料训练一种感觉,突出一个具体的概念或感觉。例如,长柱子突出长度,彩色写字板突出颜色,触摸式写字板突出结实光滑的质地,声筒突出音量,嗅罐突出特别的气味。每套材料都是由简单到复杂。操作感觉材料时,最初要鼓励儿童按教师示范的方法比较或度量事物,但之后应激励儿童尝试各种可能的方法,发现不同的东西,或将活动推广到其他环境中。第三,语言在蒙台梭利教室里,所有的环境都会培养语言的发展:需要交际的社会环境和孩子之间的自由交谈;在课堂上由教师提供的准确的专门术语;歌曲、诗歌和小组间谈话;图书馆里值得一看的精品

39、图书;为促进语言和文学水平发展而制作的专门的教学材料。蒙台梭利课堂为语言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这些使得儿童最终掌握了书面语言的结构。蒙台梭利还认为,儿童可以在操作自己的木制字母,或用手触摸贴在石板上的用砂纸剪成的字母的轮廓等活动中,发展写字的机械运动能力。通过把这些运动与视觉、触觉、动觉和听觉(在儿童摆弄字母时教师读出字母的发音)相联系,儿童可逐渐在头脑中形成字母的概念,并记住每一个字母,这些都是因为在吸收语言和通过触觉来探索物体的敏感期,儿童的视觉和触觉印象间发生了联系。有了这些符号及它们发音的记忆储备,儿童开始通过“书写”(用声音拼写)词汇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图,起初是用一盒子木制字母

40、(可移动的字母)来书写,后来他们就用铅笔或其他的书写工具来写这些单词了。蒙台梭利是想让儿童在关键的敏感期里熟悉书写语言的工具,这样,到了后来,儿童“爆发”式地书写语言就成为自发的过程,而不是辛辛苦苦地学习书写规则和机械练习的结果。第四,数学数学思考能力起源于许多在学习数学之前就经历过但看起来与数学毫不相干的活动。蒙台梭利认为,秩序、精确、注意细节和顺序感来源于生活,而感觉材料为她所说的“数学头脑”奠定了基础,在获得数学能力之前的这些活动为儿童准备好了获得数学能力所需要的准确性和逻辑秩序。例如,一对一的概念就可以包含在穿衣之中(一个纽扣对一个扣眼),包含在开锁之中(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包含在

41、所有的匹配活动中。数学上的顺序开始于对熟悉的感觉经验的逻辑延伸。先前,儿童根据红色小棍的长度将它们排列起来,而现在,他们被引导着按照红色和蓝色把小棍分成两堆,并数一数每堆有多少根小棍。儿童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把这些小棍摆好,再把每一堆小棍的数目数清楚。然后,让儿童用视觉与触觉来感知数字符号(砂纸数字),再让儿童回到小棍活动中来,把数字符号与小棍的数量对应起来。以相似的形式,蒙台梭利所有的数学材料都是逐渐地从具体的熟悉的物体转变为抽象的不熟悉的符号,每一次都要解决一个困难的问题;数学材料是抽象概念或称数学化抽象概念的物体表示。蒙台梭利的数学材料分四种类型:(1)o到10的数字;(2)线性数数材料(系

42、统地由小到大数出连串的数);(3)小数系统(用经典的金色小球表示数字中不同位置值的意义);(4)算术运算(加、减等)。蒙台梭利鼓励孩子运用新的和富有想象力的方法来把问题想明白,来使用所学的概念。这种在解决问题时理解和使用概念的能力应当是所有教育的目的,而不应只是数学教育的目的。第五,艺术表现力蒙台梭利是教育中的环境美学的先锋,她看到了环境中的审美质量和总体平衡对年幼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她喜欢用间接的环境布置法宋对年幼儿童实施美育。她感到,在儿童成长的早期环境中,用优美的、精心挑选的艺术作品来布置环境十分重要。通过教室里教学材料和通过自然界而获得的广泛而丰富的感觉经验,会为儿童以后爆发出创造

43、性和自我表达提供丰富的素材。在蒙台梭利教室里,既可以在审美和丰富的感觉经验方面看到对蒙台梭利观点的反映,也可以看到教师们已经意识到了在儿童自我表达中的视觉艺术和符号意义的重要性。第六,音乐蒙台梭利教学具有帮助儿童感知、表达基本音乐成分并训练其音乐欣赏力的传统。像沉默游戏、传声筒、蒙台梭利铃(分辨音高之用)这些为训练耳朵分辨声音的活动,是蒙台梭利儿童早期音乐训练的核心课程。蒙台梭利还描述过一些音乐活动,像韵律运动(跟着一连串不同的韵律做运动),听经典音乐和其他类型的音乐,合唱,只用一种乐器演奏等,这些活动在现代蒙台梭利教室里也可以看到。第七,文化课程:地理和科学蒙台梭利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十分广泛的

44、,所以人类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来与自然相互作用以满足这些需要,而对世界不同文化的学习也是一种对人类所使用的各种方法的学习。对某一特别文化进行了解,或者使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物体或容器,这些都是在蒙台梭利教室里孩子们可能吸收不同文化的方法。在完整的课程设计中,孩子们可以从很广的范围内和很多的活动中自由地进行选择。在大多数蒙台梭利教室里,教师都会为孩子们提供地形的自然模型(例如,被水环抱的岛屿,绿波荡漾的湖泊),大陆或地球上其他区域的拼图游戏。对学龄前儿童来说,科学探索要涉及直接观察就意味着与自然界的日常接触,它为孩子们提供了积累经验、认识事物和把自然现象归类的机会,也为孩子们提供了问“什么”和“怎样”

45、的机会以及每天与成人接触的机会。这些成人愿意做天生具有好奇心的儿童的良师益友。四、简要评价蒙台梭利对20世纪的教育,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教育的影响十分广泛,几乎遍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她的事业激起了人们巨大的热情,先后在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兴起了蒙台梭利运动,并纷纷建立了蒙台梭利学校和蒙台梭利学会,她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也为当时的公立中小学普遍采用,她的学生和追随者遍天下。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来自各种理论角度的批评,有的是属于对蒙台梭利体系的曲解,有的是批评者由于所持理论尚不成熟,对蒙台梭利理论和方法的真实含义和深远影响不甚理解。但是,这些批评也不同程度地揭示了蒙台梭利体系存

46、在着某些缺点或尚待解决的问题,并推动了蒙台梭利和她的一些追随者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发展、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半个世纪以后,蒙台梭利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已为当代的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所肯定,说明蒙台梭利建立的教育学比当时的批评者所认为的更好,同时也证明了蒙台梭利的理论更合乎时代潮流。蒙台梭利毕生献身于儿童教育事业,长期从事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对促进学前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热爱儿童,同情劳苦大众及子女的悲惨生活处境和受文化剥夺的不幸遭遇。她寻求在罗马圣罗伦佐“儿童之家”实现自己的改良主义教育理想。她的后半生为宣传这一思想而奔赴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

47、和地区,直到晚年。她已近80高龄,仍到印度各地和巴基斯坦传播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著作是她长期观察和研究儿童与教育改革实验研究的总结和概括。这些著作对于广大读者父母、教师、幼教工作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们蕴涵着巨大的鼓舞力量。但是,由于蒙台梭利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在她的理论和著作中存在着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和宗教色彩,在方法论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主观片面性。(一)孤立的感官训练蒙台梭利强凋孤立地训练各种感官。她设计的每一种感官教具均是针对一个特定感官的,她要求儿童在接受不同的感官刺激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感官上,通过对各种感官的困难度孤立的训练,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这是一种严重

48、脱离现实生活也脱离实际的做法。世界上仅具一种特征的事物几乎是不存在的,人在认知事物时,也总是把它当作一个整体而不是部分来反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立的感官训练也许适合那些有智力障碍的儿童,却不适合广大发展正常的儿童。(二)对创造力的忽视首先,蒙台梭利虽然强调在操作教具时给儿童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选择教具和选择操作时间上的自由,儿童在操作教具的方法、规则上则没有自由,因为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是固定的,儿童不能改变。她要求的只是让儿童按照某种固定的步骤和方式不断地进行重复练习,这十分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其次,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缺乏最能发展儿童创造力的自由的艺术教育。在蒙式教室中,虽然

49、孩子也使用艺术教具,但已被指定在既定的目标上创作,只强调技巧及实体复制的做法,这也反映出蒙式教育对创造力的忽视。(三)过于强调读、写、算关于这一点,我们通过蒙式的课程组织结构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四)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蒙式方案中强调个人特色,强调每个孩子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教具、材料,自己进行操作,自我发展,因而缺乏与同伴协商和合作的机会。这对于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和语言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总之,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是建立在对儿童内在的发展潜能和能够通过自发、自动的活动来进行自我教育的信念之上的,因而主张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反对成人的强制性干预。但多年的实践并未能真正实现蒙

50、台梭利的教育理想。关键问题可能在于:蒙台梭利一方面主张儿童的自由教育和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却为儿童创设了一个过于刻板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材料,以致限制了儿童潜能的实现。这固然是蒙台梭利自身的矛盾,但部分后来者机械地搬用蒙台梭利的形式,而未能真正领会其精神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且将蒙台梭利教育由原先的面向贫苦家庭的儿童变为面向社会上层的高收费教育,恐怕也是创始者本人始料未及的。五、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研究(一)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研究霍静在浅析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理论的内在应用价值一文中从以下几方面讨论其内在价值:第一,注重儿童学习环境的创设蒙台梭利反对当时传统的教育做法即只重视教师和儿童两个因素而忽

51、视环境影响,她认为儿童的内部潜能及其行为发展是通过周围环境的刺激与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儿童个体与环境中的人、事、物等进行积极的交往,发挥交互作用而实现的,这个环境称之为“有准备的环境”。第二,包含丰富教育信息的教具材料蒙台梭利所设计的各类教具包涵了丰富的教育语言,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难易程度独立操作,在与材料的接触之中学习知识,技能,并逐渐将它内化,增加认知经验。同时,蒙台梭利充分考虑到年龄等的学前儿童的感官训练的重要性,强调各种活动材料除了美观,色彩、形状均协调适中,还应尽其所能使儿童在操作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手眼协调,动作灵活,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第三,在活动中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在蒙台

52、梭利的活动室里,儿童往往是混龄的,从三岁到五岁年龄不等,儿童和同伴之间的关系是横向的平等关系,每位儿童在成长阶段都会产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儿童充分发挥积极性,情绪健康愉快,语言和其他能力也得到发展。他们相互交往,彼此之间学会关心忍让,相互了解、合作,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逐渐掌握交往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蒙台梭利非常重视活动对儿童的价值,但同时她也富有创见地提出了一个概念即“工作”,她认为,“工作”与游戏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培养儿童严肃、认真、专心、责任感及遵守纪律的精神和行为习惯。蒙台梭利主张给儿童活动的自由,认为自由真正的含义乃是排除生命正常发展的障碍,儿童只

53、有在自由中才能学会遵守纪律。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当中,应当允许儿童自由选择操作,教师只是引导他们进入各自的活动。蒙台梭利对教师的素质有明确的要求,强调教师的关爱、支持、鼓励和正确的引导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蒙台梭利自由和纪律思想的研究宋一在其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与启示一文中,对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思想进行简单阐述,指出自由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从构成上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的旨归,创设适当教育环境是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的基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是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的关键。从内在要求看,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是一种尊重儿童成长自然规律的教育,是一

54、种培养儿童成长自觉精神的教育,是一种增强儿童成长自制能力的教育。结合我国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推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借鉴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理念,第一,突出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应该注意到学生内心世界所蕴藏着的巨大能力,让学生在自由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而不是把老师自己的欲望和能力强加于学生,压抑学生的本性,使学生的心理产生混乱。通过教育者,通过积极的学习环境,通过教师对于孩子的积极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能力,是孩子在最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开始掌握、而且是应该掌握的方面。第二,增强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蒙台梭利认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尊重学生的自由,而且,还需要把教育教学的

55、各个方面结合起来,实现各个方面的协调,增强教育教学的系统性。在推进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结合起来,实现各种因素的良性互动,营造自由教育的环境,发挥各自的功能,促进孩子更加和谐发展。(三)蒙台梭利的“工作”思想研究刘俊在其试论蒙台梭利的“工作”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对蒙台梭利的“工作”思想进行研究。第一,“工作”的含义蒙台梭利的“工作”是指那些身心协调、手脑结合的活动,她认为幼儿期的各种感觉练习及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等自发的活动都是工作。蒙台梭利认为 3- 7 岁幼儿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这与她之前的教育家的观点不同,与她之后的教育家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蒙台梭利对自己

56、的看法,并以她对儿童“工作”的看法为基础形成了她的教育法。1、儿童“工作”的特征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工作”与成人不同,这种不同集中表现为儿童是“为工作而生 活 ”, 成 人 是“为生活而工作”。她认为与成人的工作性质相比,儿童的工作具有以下的特征:遵循自然法则,服从内在的引导本能;无外在目标,以“建构为人”或称自我实现,自我完美为内在目标;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性与建构性的工作;须独立完成、无人可替代或帮助完成;以环境为媒介来改进自己,形成自己与塑造自己的人格;以自己的方式、速率进行,为自己的内在需求而重复。儿童正是在与成人不同的独特的“工作”中实现了心理各方面的发展并走上了心理发展的正常化之路。

57、2、儿童“工作”遵循的法则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工作”遵循着自然的法则。她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了儿童“工作”所遵循的一些自然法则,这些法则是:秩序法则。蒙台梭利认为秩序是各种物品与环境的关系,即每种物品在环境中应该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她认为如果这些在“工作”中对秩序的追求能够得到满足,儿童就会感到幸福,他的人格和心理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就会顺利进行。反之,儿童的心理发展就会遭遇障碍甚至形成异常。独立法则。蒙台梭利认为所谓独立就是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而独自做一件事情。而由于独立是自由的先决条件,儿童获得越来越多的独立的同时为以后的自由作好了准备。儿童是通过自己的工作寻求独立的,在儿童连续不断地追求独

58、立的过程中,他们仍遵循着独立法则。他们要求独自工作,期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达成自己的独立,而排斥成人所给予的过多帮助。自由法则。蒙台梭利把自由看作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自然在赋予儿童生命的同时也赋予了儿童自由。所以她认为,儿童工作中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工作材料,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而让儿童自由选择“工作”可以使儿童工作更专心,并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可以加强儿童的自我纪律与自我控制。专心法则。由于儿童的“工作”是他们自己自由选择的工作,他们对“工作”必然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对工作的浓厚兴趣会导致儿童对“工作”的专心。蒙台梭利认为有了专心以后才会有儿童的不断“工作”和对工作材料的重

59、复练习。重复练习法则。蒙台梭利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儿童在其各种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内,对于能够满足其内心需要的“工作”都能专心致志地反复进行,直至完成其内在需求的“工作”周期。3、幼儿“工作”对于幼儿发展的作用幼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能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一,从生理的角度讲,工作有助于儿童肌肉的协调和控制。其次,从心理的角度讲,工作有助于培养意志力,使儿童全神贯注于作业是培养意志的一种途径。工作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爱的活动,儿童一旦投入其中,就会浑然忘我,专心于自己的工作, 这样专注于活动对幼儿的意志力是一个极大的锻炼和提高。最后,工作有助于培养独立性。蒙台梭利所谓的独立性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