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费用汇集和分配_第1页
要素费用汇集和分配_第2页
要素费用汇集和分配_第3页
要素费用汇集和分配_第4页
要素费用汇集和分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第五章 v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折旧费与修理费的归集和分配;折旧费与修理费的归集和分配;工资费用归集与分配;工资费用归集与分配;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第一节:生产费用要素概述第一节:生产费用要素概述一、生产费用的分类一、生产费用的分类 (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 (性质)分类性质)分类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 (性质)划分为若干项目性质)划分为若干项目, ,称为生产费用要素。称为生产费用要素。 1. 1.外购材料外购材料 外购材料是指企

2、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的一切由企外购材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的一切由企业外部购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业外部购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等。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等。 2.2.外购燃料外购燃料 外购燃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由企业外购燃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由企业外部购进的各种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外部购进的各种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3.3.外购动力外购动力 外购动力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由企业外购动力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由企业外部购进的动力。外部购进的动力。4.4.工资费用(职工薪酬)工资费用(职

3、工薪酬) 工资费用是指企业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工资费用是指企业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等费用。及福利费等费用。5.5.折旧费折旧费 折旧费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的固定资折旧费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产折旧费。6.6.其他支出其他支出 其他支出是指不属于以上各项费用要素的支出。其他支出是指不属于以上各项费用要素的支出。如差旅费、租赁费、如差旅费、租赁费、 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通讯费等费用。通讯费等费用。(二)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二)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的不同项目,称为产品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的不同项目

4、,称为产品成本项目成本项目 1.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 2.2.直接人工直接人工 3.3.制造费用制造费用 4.4.燃料及动力燃料及动力 5.5.外部加工费外部加工费 6.6.废品损失废品损失 7. 7.停工损失停工损失 (三)生产费用要素与产品成本项目的关系三)生产费用要素与产品成本项目的关系 1 1、联系、联系 二者反映的经济内容一致,要素费用是构成产品二者反映的经济内容一致,要素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项目的基础。成本项目的基础。2 2、区别、区别(1 1)包括费用的范围不同)包括费用的范围不同要素费用包括计入产品生产费用和不计入产品生要素费用包括计入产品生产费用和不计入产品生产费用产费用成本项

5、目只包括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成本项目只包括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2 2)计算基础(会计期间)不同)计算基础(会计期间)不同费用要素与特定会计期间相联系费用要素与特定会计期间相联系成本项目与某一会计期间的特定成本对象相联系成本项目与某一会计期间的特定成本对象相联系二、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原则二、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原则 (一)直接费用的处理原则(一)直接费用的处理原则1.1.凡属于某产品耗用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各该产凡属于某产品耗用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各该产品生产成本中品生产成本中; ;2.2.凡属于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直接费用,应采用一凡属于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直接费用,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

6、入各该产品生产成本中。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该产品生产成本中。 账务处理为:账务处理为:借: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产品 贷:原材料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二)间接费用的处理原则(二)间接费用的处理原则1.1.发生各项间接费用,应先归集计入发生各项间接费用,应先归集计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中科目中; ; 账务处理: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借:制造费用 贷:有关科目贷:有关科目2.2.月末,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该产品生月末,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该产品生产成本中。产成本中。 账务处理为:账务处理为:借: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7、成本产品产品 贷:制造费用贷:制造费用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根据发生费用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一)根据发生费用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费用分配表或费用分配汇总表,并编制记账编制费用分配表或费用分配汇总表,并编制记账凭证;凭证;(二)根据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成本费用(二)根据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成本费用明细账;明细账;(三)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三)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四、间接费用(或共同耗用费用)的分配方法四、间接费用(或共同耗用费用)的分配方法 分三步骤分三步骤 第一步:选择(确定)费用的分配标准第一步:选择(确定)费用的分

8、配标准(1 1)消耗类:耗用量)消耗类:耗用量(2 2)定额类:定额耗用量、定额成本(费用)定额类:定额耗用量、定额成本(费用)(3 3)成果类:产品产量、产品重量、产品体积)成果类:产品产量、产品重量、产品体积 第二步:确定费用分配率第二步:确定费用分配率费用分配率费用分配率= =某项待分配费用总额某项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量分配标准总量 第三步:计算某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费用第三步:计算某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费用某受益对象应分费用某受益对象应分费用= =该受益对象的分配标准该受益对象的分配标准 费用分配率费用分配率 第二节: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第二节: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 一、材料费用汇集和分配概述

9、一、材料费用汇集和分配概述(一)材料费用归集的意义(一)材料费用归集的意义1 1、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 2、节约使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节约使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二)材料费用汇集和分配的任务(二)材料费用汇集和分配的任务1 1、反映和监督材料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控制材、反映和监督材料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控制材料采购支出,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料采购支出,降低材料采购成本;2 2、反映和监督材料收发存情况,降低材料储备;、反映和监督材料收发存情况,降低材料储备;3 3、反映和监督材料费用的归集情况;、反映和监督材料费用的归集情况;4 4、反映和监督材料费用的分配

10、情况。、反映和监督材料费用的分配情况。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一)材料费用归集的基础工作(一)材料费用归集的基础工作1 1、确定收入材料成本、确定收入材料成本实际成本计价实际成本计价 适用于企业规模较小、材料品种规格不多且收发不频适用于企业规模较小、材料品种规格不多且收发不频繁的情况;繁的情况;计划成本计价计划成本计价 适用于企业规模较大、材料品种规格繁多且收发频繁适用于企业规模较大、材料品种规格繁多且收发频繁的情况。的情况。 2 2、填制领料原始凭证和材料费用的归集、填制领料原始凭证和材料费用的归集(1 1)填制领料原始凭证:)填制领料原始凭证: 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

11、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2 2)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编制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二)消耗材料的计量(二)消耗材料的计量 1 1、消耗材料可根据发出材料凭证进行核算;、消耗材料可根据发出材料凭证进行核算; 2 2、库存材料可采用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进行、库存材料可采用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进行核算。核算。(三)领用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三)领用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在实际成本计价下,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可根据在实际成本计价下,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可根据“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等方

12、法计算确定。等方法计算确定。在计划成本计价下,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的确定在计划成本计价下,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的确定领料实际成本领料实际成本= =领料计划成本领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 = =领料数量领料数量材料单位计划成本材料单位计划成本 (1(1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 ) 超支差用正数表示、节约差用负数表示超支差用正数表示、节约差用负数表示 三、材料费用的分配三、材料费用的分配(一)材料费用分配的原则(一)材料费用分配的原则1 1、产品生产耗用的各种材料的分配、产品生产耗用的各种材料的分配(1 1)某产品直接耗用的材料费用,应直接记入)某产品直接耗用的材料费用,应直接记入“产

13、产品成本明细账品成本明细账”中的中的“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成本项目中;(2 2)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选择分配方法)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选择分配方法在几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后,再记入在几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后,再记入“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明细账明细账”中的中的“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成本项目中。2 2、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材料,应记入、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材料,应记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中。科目中。3 3、对于其他用途耗用的材料,应按用途分别记入、对于其他用途耗用的材料,应按用途分别记入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等科

14、目中。等科目中。(二)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二)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1 1、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原材料消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比例分配材料费的一种方法。耗定额比例分配材料费的一种方法。 一般适用于各项材料消耗定额健全且比较准确的一般适用于各项材料消耗定额健全且比较准确的企业企业 某产品原材料某产品原材料 某产品某产品 该单位产品该单位产品 定额耗用量定额耗用量 = = 实际产量实际产量 原材料消耗定额原材料消耗定额 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 原材料实际成本(原材料数量原材料实际成本(原材料数量材料单价)材料单价) 分配率

15、分配率= = 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某产品应分配 该产品原材料该产品原材料 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 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 = = 定额耗用量定额耗用量 分配率分配率举例举例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1 5301 530千克,材料单价为每千克千克,材料单价为每千克3.503.50元,材料实际总成本元,材料实际总成本为为5 3555 355元。甲产品实际产量为元。甲产品实际产量为150150件,单位产品材料耗用件,单位产品材料耗用定额为定额为3 3千克;乙产品实际产量为千克;乙产品

16、实际产量为100100件,单位产品材料消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耗定额为1.51.5千克,丙产品实际产量为千克,丙产品实际产量为300300件,单位产品材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料消耗定额为4 4千克。千克。(1 1)确定分配标准(定额耗用量)确定分配标准(定额耗用量)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150=1503=450(3=450(千克千克) )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100=1001.5=150(1.5=150(千克千克) )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300=3004=1 200(4=1 200(千克千克) )(2 2)确定材料费用分配率

17、)确定材料费用分配率 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费用分配率=5 355/(450+150+1 200)=2.975=5 355/(450+150+1 200)=2.975元元/ /千克千克(3 3)确定各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确定各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甲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甲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450=4502.975=1338.75(2.975=1338.75(元元) )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50=1502.975=446.25(2.975=446.25(元元) )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 200=1 2002.975=3570(2.975=3570(元元)

18、)(三)材料费用分配表的编制(三)材料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分配分配对象对象直接直接计入计入分配计入分配计入实际成本实际成本合计合计产量产量( (件件) )单耗单耗( (千克千克) ) 定额定额耗用量耗用量费用费用分配率分配率分配分配金额金额甲产品甲产品 85600 856001501503 34504501338.751338.75 86938.7586938.75乙产品乙产品 10000 100001001001.51.5150150446.25446.2510446.2510446.25丙产品丙产品 5045 50453003004 412001200 3570 3570 8615 8615小

19、计小计100645100645180018002.9752.97553555355 106000 106000制造制造费用费用 7000 7000合计合计 5355 5355 113000 113000材料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假设该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材料成本差异率为假设该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1%分配对分配对象象直接直接计入计入分配计入分配计入计划成本计划成本合计合计材料成材料成本差异本差异(1%)(1%)实际成本实际成本合计合计产量产量( (件件) )单耗单耗( (千克千克) ) 定额定额耗用量耗用量费用费用分配率分配率分配分配金额金额甲产品甲产品8560085600

20、1501503 34504501338.751338.7586938.7586938.75869.39869.3987808.1487808.14乙产品乙产品10000100001001001.51.5150150446.25446.2510446.2510446.25104.46104.4610550.7110550.71丙产品丙产品504550453003004 412001200357035708615861586.1586.158701.158701.15小计小计100645100645180018002.9752.97553555355106000106000106010601070

21、60107060制造制造费用费用70007000707070707070合计合计5355535511300011300011301130114130114130材料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根据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账务处理进行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甲产品 87 808.1487 808.14 - -乙产品乙产品 10 550.7110 550.71 -丙产品丙产品 8 701.158 701.15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 7 070 7 070 贷:原材料贷:原材料-主要材料主要材料 113 000 113 00

22、0 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 1 1301 130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某种材料1 2001 200千克,每千克千克,每千克4 4元。甲产品的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实际产量为140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 4千克;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千克;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80件,单件产品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材料消耗定额为5.55.5千克。试计算分配甲、乙千克。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 练习练习(1 1)确定分配标准(定额耗用量)确定分配标准(定额耗用量)甲产品材料定额耗

23、用量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140=1404=560(4=560(千克千克) )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80=805.5=440(5.5=440(千克千克) )(2 2)确定材料费用分配率)确定材料费用分配率 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费用分配率=1 200=1 2004/(560+440)4/(560+440) =4.8 =4.8元元/ /千克千克(3 3)确定各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确定各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甲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甲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560=5604.8=2 688(4.8=2 688(元元) )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440=4404.8=2 1

24、12(4.8=2 112(元元) ) 2 2、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定义及适用范围定义及适用范围 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是按照各种产品的重量比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是按照各种产品的重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例分配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 一般适用于产品所耗用材料的多少与产品重量有一般适用于产品所耗用材料的多少与产品重量有着直接联系的情况下采用,着直接联系的情况下采用,计算公式计算公式(1 1)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 原材料实际耗用量原材料实际耗用量材料单价材料单价 分配率分配率 = = 各种产品重量之和各种产品重量之和(2 2)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 =

25、 =该产品的重量该产品的重量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费用分配率举例举例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 A材料材料3040030400千克,每千克千克,每千克4.504.50元。甲产品的重量为元。甲产品的重量为12 00012 000千千克,乙产品的重量为克,乙产品的重量为26 00026 000千克。千克。 采用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采用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计算过程如下:计算过程如下:(1 1)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费用分配率=30400=304004.5/(12000+26000)4.5/(12000+26000) =3.60 =3.6

26、0(元(元/ /千克)千克)(2 2)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2 000=12 0003.6=43 200(3.6=43 200(元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6 000=26 0003.6=93 600(3.6=93 600(元元) ) 3 3、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 v定义及适用范围定义及适用范围 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是按产品的产量比例分配材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是按产品的产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料费用的一种方法, 当产品的产量与其所耗用当产品的产量与其所耗用的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情

27、况下,的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情况下, 可采用这种方法可采用这种方法分配材料费用分配材料费用v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 原材料实际总耗用量原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材料单价 分配率分配率= 各种产品实际产量之和各种产品实际产量之和某产品应分配某产品应分配 该产品该产品 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 = = 实际产量实际产量 分配率分配率举例举例 v例如,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材料例如,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材料4 0324 032千克,每千克千克,每千克6 6元,甲产品实际产量为元,甲产品实际产量为1 8001 800件,乙产品实际产量为件,乙产品实际产

28、量为2 4002 400件。采用产品产量比件。采用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v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费用分配率=4 032=4 0326 6 / /(1 800+2 4001 800+2 400)v =5.76( =5.76(元元/ /件件) ) v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 800=1 8005.76=10 368(5.76=10 368(元元) )v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 400=2 4005.76=13 824(5.76=13 824(元元) ) 4 4、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 材料定额成本比

29、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的一种方法。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的一种方法。 一般适用于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一般适用于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某产品原材料某产品原材料 某产品某产品 该单位产品该单位产品 定额成本定额成本 = = 实际产量实际产量 原材料成本定额原材料成本定额 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 材料实际成本(实际耗用量材料实际成本(实际耗用量材料单价)材料单价) 分配率分配率 = = 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成本之和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成本之和某产品应分配某产品应分配 该产品原材料该产品原材料 原材料费用

30、原材料费用 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 = = 定额成本定额成本 分配率分配率举例举例 某企业生产甲、乙产品,共耗用某企业生产甲、乙产品,共耗用A A、B B两种材料,耗用两种材料,耗用A A材料材料591.50591.50千克,每千克千克,每千克5 5元;耗用元;耗用B B材料材料4 5004 500千克,每千克千克,每千克3.603.60元。甲产品实际产量为元。甲产品实际产量为200200件,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件,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成本为成本为2020元;乙产品实际产量为元;乙产品实际产量为450450件,单位产品原材料定件,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成本为额成本为3535元。采用原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

31、法分配材料元。采用原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费 (1 1)确定分配标准(原材料定额成本)确定分配标准(原材料定额成本)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成本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成本=200=20020=4 00020=4 000(元)(元)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成本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成本=450=45035=15 75035=15 750(元)(元)(2 2)确定材料费用分配率)确定材料费用分配率 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费用分配率= =(591.5591.55+45005+45003.6)/(4000+15750)3.6)/(4000+15750) =0.97 =0.97(3 3)确定各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确定各产品

32、应分配的材料费用甲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甲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4 000=4 0000.97=3 880(0.97=3 880(元元) )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5 750=15 7500.97=15 277.50(0.97=15 277.50(元元) )(四)燃料费用的分配(四)燃料费用的分配()在燃料使用不多时,可不设置专门的成本项()在燃料使用不多时,可不设置专门的成本项目,而将其列入目,而将其列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成本项目中;()在燃料耗用的数量较大,则应专门设置()在燃料耗用的数量较大,则应专门设置“燃燃料及动力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归集生产中使用的燃料费

33、成本项目,归集生产中使用的燃料费用,用, 以便于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考核。以便于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考核。()辅助生产车间使用的燃料,()辅助生产车间使用的燃料, 列入到列入到“辅助生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产成本明细账” ” ;()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燃料,应列入()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燃料,应列入“制制造费用明细账造费用明细账”中;中;()管理部门使用的燃料,应列到()管理部门使用的燃料,应列到“管理费用明管理费用明细账细账”中。中。 一、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一、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 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从外单位购入的电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从外单位购入的电力、蒸汽等动力费用。力、蒸汽等动力费

34、用。(一)(一) 外购动力费用的内容外购动力费用的内容外购动力费用包括外购电力费、蒸汽费等。外购动力费用包括外购电力费、蒸汽费等。(二)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二)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支付费用时支付费用时借:应付账款借:应付账款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第三节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对于外购动力费用(不包括企业内部辅助对于外购动力费用(不包括企业内部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动力费用)的分配分两种生产车间提供的动力费用)的分配分两种情况:情况:1 1、在有仪表的

35、情况下,应根据仪表所示耗用、在有仪表的情况下,应根据仪表所示耗用数量及单价计算各受益对象(部门)应负数量及单价计算各受益对象(部门)应负担的外购动力费用;担的外购动力费用; 某受益对象应分配动力费某受益对象应分配动力费 = =该受益对象耗用外购动力数量该受益对象耗用外购动力数量动力单价动力单价 2 2、无仪表的情况下,各受益对象应负担的外、无仪表的情况下,各受益对象应负担的外购动力费用可按生产工时比例、定额消耗量购动力费用可按生产工时比例、定额消耗量比例、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比例、机器工时比例分配。 某生产车间耗用的外购动力费用某生产车间耗用的外购动力费用动力费用分配率动力费用分配率 该车间产品

36、的生产工时之和该车间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某产品应分配动力费用某产品应分配动力费用= =该产品生产工时该产品生产工时动力费用分配率动力费用分配率举例举例 某企业本月份共发生外购电力费用某企业本月份共发生外购电力费用25 00025 000元,增值元,增值税税4 2504 250元。电表所计量的用电度数分别为元。电表所计量的用电度数分别为: :基本生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用电产车间产品用电25 00025 000千瓦时,基本生产车间照明千瓦时,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用电2 7502 750千瓦时,企业管理部门用电千瓦时,企业管理部门用电3 5003 500千瓦时,千瓦时,电力平均单价为电力平均单价为0.80

37、.8元元/ /千瓦时。千瓦时。 基本生产车间的产品生产工时分别为:基本生产车间的产品生产工时分别为: 甲产品:甲产品:18 00018 000小时小时; ; 乙产品:乙产品:23 00023 000小时;小时; 丙产品丙产品90 0090 00小时。小时。 编制的编制的“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见下表见下表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 200X200X年年8 8月月分配对象分配对象成本项目成本项目 耗用数量耗用数量分配标准分配标准( (定额工时定额工时) )费用费用分配分配率率分配分配金额金额电量电量( (度度) ) 单价单价基基本本生生产产车车间间甲产品甲产品燃料及动

38、力燃料及动力18 00018 0007 2007 200乙产品乙产品燃料及动力燃料及动力23 00023 0009 2009 200丙产品丙产品燃料及动力燃料及动力 9 000 9 00036 0036 00小小 计计25 00025 0000.80.850 00050 0000.40.420 00020 000车间一般用车间一般用水电费水电费2 7502 7500.80.82 2002 200行政管理部门用行政管理部门用水电费水电费3 5003 5000.80.82 8002 800合合 计计31 25031 2500.80.825 00025 000四、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核算四、外购动力费

39、用分配的核算借借: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甲产品 7 2007 200 - -乙产品乙产品 9 2009 200 - -丙产品丙产品 3 6003 600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 -基本车间基本车间 2 200 2 200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2 8002 800 贷贷: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 (或银行存款)或银行存款) 25 00025 000 第四节:折旧费的归集和分配第四节:折旧费的归集和分配 一、折旧费的归集一、折旧费的归集 通过编制通过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进行归集。进行归集。1 1、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相关规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

40、相关规定 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下月起计提折旧;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 当月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2 2、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的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的编制某月折旧额某月折旧额= =上月折旧额上月折旧额 + +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 -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停提的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停提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明细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明细表 200X年年8月月车间、部门车间、部门 月折月折 旧率旧率 上月上

41、月折旧额折旧额上月固定资产原值上月固定资产原值 本月折旧调整额本月折旧调整额本本 月月折旧额折旧额增加额增加额减少额减少额 增加额增加额 减少额减少额基本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一车间 223 0003 000400 000400 000 300 000300 0008008006006003 2003 200二车间二车间4.54.54 5004 500 20 000 20 000 90 904 4104 410小计小计7 5007 500400000400000 32 000 32 0008008006906907 6107 610辅助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供电车间5.65.62 8

42、002 8002 8002 800锅炉车间锅炉车间661 6801 6801 6801 680小计小计4 4804 4804 4804 480企业管理部门企业管理部门441 8981 89840000400001601602 0582 058合计合计13 87813 878440000440000352 000352 00096096069069014 14814 148 二、折旧费的分配二、折旧费的分配 月末,根据月末,根据“固定资产折旧汇总计算表固定资产折旧汇总计算表”,进行分,进行分配折旧费用配折旧费用借借: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基本生产一车间基本生产一车间 32003200 - -基本

43、生产二车间基本生产二车间 4410 4410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供电车间 28002800 - -锅炉车间锅炉车间 16801680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20582058 贷:累计折旧贷:累计折旧 14148 14148 v一、职工薪酬概述一、职工薪酬概述v(一)职工薪酬的概念(一)职工薪酬的概念 v职工薪酬是指根据职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货职工薪酬是指根据职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包括:包括: 1 1、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

44、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 2、职工福利费、职工福利费 3 3、“五险一金五险一金” 4 4、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5 5、非货币性福利、非货币性福利 6 6、辞退福利、辞退福利 7 7、职工提供服务的相关报酬、职工提供服务的相关报酬第五节第五节 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二)工资费用核算的意义(二)工资费用核算的意义 1 1、正确和量职工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正确执行、正确和量职工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正确执行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原则 2 2、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

45、益。 (三)工资费用核算的任务(三)工资费用核算的任务 1 1、做好工资费用核算的基础工作;、做好工资费用核算的基础工作; 2 2、正确地计算职工工资;、正确地计算职工工资; 3 3、正确地归集工资费用;、正确地归集工资费用; 4 4、正确地分配工资费用。、正确地分配工资费用。二、工资费用核算的基础工作二、工资费用核算的基础工作工资费用核算的原始记录主要有工资费用核算的原始记录主要有: :(一)考勤记录(一)考勤记录 (二)产量记录(二)产量记录 1 1、工作通知单: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企业、工作通知单: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企业2 2、工序进程单:适用于成批生产类型的企业、工序进程单:适用于成批生

46、产类型的企业 3 3、工作班产量记录:与工序进程单结合使用、工作班产量记录:与工序进程单结合使用三、工资费用的计算三、工资费用的计算(一)计时工资的计算(一)计时工资的计算1 1、月薪制(扣发工资制)、月薪制(扣发工资制)应付计时工资应付计时工资= =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 -缺勤日数缺勤日数日工资率日工资率2 2、日薪制(计发工资制)、日薪制(计发工资制)应付计时工资应付计时工资= =出勤日数出勤日数日工资率日工资率其中:日工资率的计算其中:日工资率的计算(1 1)按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按全年平均每月工作日数(20.8320.83天)计算天)计算 日工资率日工资率= =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

47、资20.8320.83特点: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不发工资,缺勤期间的特点: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不发工资,缺勤期间的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不扣工资。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不扣工资。例:职工周颖月标准工资例:职工周颖月标准工资900900元,元,20092009年年1010月月份有法定节假日份有法定节假日3 3天,公休日天,公休日8 8天,周颖天,周颖1010月月份缺勤份缺勤4 4天(期间有公休日天(期间有公休日2 2天)。天)。日工资率日工资率=900/20.83=43.21=900/20.83=43.21(元)(元)1 1、月薪制(扣发工资制)、月薪制(扣发工资制)应付计时工资应付计时工资=900-2=9

48、00-243.21=813.5843.21=813.58(元)(元)2 2、日薪制(计发工资制)、日薪制(计发工资制)应付计时工资应付计时工资=18=1843.21=777.7843.21=777.78(元)(元)出勤天数出勤天数= =(31-3-831-3-8)-2=18-2=18(天)(天)(2 2)按全年平均每月日历日数()按全年平均每月日历日数(3030天)计算天)计算日工资率日工资率= =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3030特点: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计发工资,缺勤期间的特点: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计发工资,缺勤期间的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扣发工资。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扣发工资。例:职工周颖月标准工资例:

49、职工周颖月标准工资900900元,元,20092009年年1010月份有法月份有法定节假日定节假日3 3天,公休日天,公休日8 8天,周颖天,周颖1010月份缺勤月份缺勤4 4天(期天(期间有公休日间有公休日2 2天)。天)。日工资率日工资率=900/30=30=900/30=30(元)(元)1 1、月薪制(扣发工资制)、月薪制(扣发工资制)应付计时工资应付计时工资=900-4=900-430=78030=780(元)(元)2 2、日薪制(计发工资制)、日薪制(计发工资制)应付计时工资应付计时工资=27=2730=81030=810(元)(元)出勤天数出勤天数= =(31-431-4)=27=

50、27(天)(天)(3 3)按当月满勤工作日数(不固定)计算)按当月满勤工作日数(不固定)计算日工资率日工资率= =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当月满勤工作日数当月满勤工作日数特点: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不发工资,缺勤期间的特点: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不发工资,缺勤期间的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不扣工资。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不扣工资。例:职工周颖月标准工资例:职工周颖月标准工资900900元,元,20092009年年1010月份有法月份有法定节假日定节假日3 3天,公休日天,公休日8 8天,周颖天,周颖1010月份缺勤月份缺勤4 4天(期天(期间有公休日间有公休日2 2天)。天)。日工资率日工资率=900/20=45=

51、900/20=45(元)(元)1 1、月薪制(扣发工资制)、月薪制(扣发工资制)应付计时工资应付计时工资=900-2=900-245=81045=810(元)(元)2 2、日薪制(计发工资制)、日薪制(计发工资制)应付计时工资应付计时工资=18=1845=81045=810(元)(元)出勤天数出勤天数= =(31-3-831-3-8)-2=18-2=18(天)(天)2 2、计件工资的计算、计件工资的计算(1 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应付计件工资应付计件工资=(=(合格品数量合格品数量+ +料废数量料废数量) )计件单价计件单价其中:其中:计件单价计件单价= =制造某产品的定额

52、工时制造某产品的定额工时小时工资率小时工资率例:职工李宏伟例:职工李宏伟1010月份加工甲产品月份加工甲产品100100件,乙产品件,乙产品8585件,件,验收时发现甲产品料废验收时发现甲产品料废5 5件、工废件、工废4 4件,制造甲产品的件,制造甲产品的定额工时为定额工时为1 1小时,乙产品的工时定额为小时,乙产品的工时定额为2 2小时,该职小时,该职工小时工资率为工小时工资率为6 6元。元。 计件工资计件工资=(100-4100-4)1+851+85226=15966=1596(元)(元)(2 2)小组计件工资的计算)小组计件工资的计算小组计件工资小组计件工资= =小组完成工作量总和小组完

53、成工作量总和计件单价计件单价分配小组计件工资分配小组计件工资计件工资分配率计件工资分配率= =小组计件工资总额小组计件工资总额 小组计时工资小组计时工资( (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资率工资率) )计算小组每个工人应得的计件工资计算小组每个工人应得的计件工资个人应得计件工资个人应得计件工资= =分配标准分配标准计件工资分配率计件工资分配率例:某生产小组由例:某生产小组由4 4个等级不同的工人组成,本个等级不同的工人组成,本月完成合格品数量为月完成合格品数量为200200件,计件单价为件,计件单价为18.4818.48元,元,其他资料如下:其他资料如下: 姓名姓名等级等级小时工资率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小

54、时实际工作小时吴理吴理4 44 4168168郑义郑义3 33.63.6160160隋意隋意2 23 3152152胡言胡言6 65 5152152合计合计632632小组计件工资小组计件工资=200=20018.48=369618.48=3696(元)(元)按小组计时工资进行分配小组计件工资按小组计时工资进行分配小组计件工资姓名姓名等等级级小时小时工资率工资率实际工实际工作小时作小时计时计时工资工资分配率分配率计件计件工资工资吴理吴理4 44 41681686726721 0081 008郑义郑义3 33.63.6160160576576 864 864隋意隋意2 23 3152152456

55、456 684 684胡言胡言6 65 51521527607601 1401 140合计合计632632246424641.51.53 6963 6963 3、奖金的计算、奖金的计算4 4、津贴、补贴的计算、津贴、补贴的计算5 5、加班加点工资的计算、加班加点工资的计算应付加班加点工资应付加班加点工资 = =加班加点天数加班加点天数日工资率日工资率支付标准系支付标准系数数6 6、特殊情况工资的计算、特殊情况工资的计算应付工资总额应付工资总额= =计时工资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计件工资+ +奖金奖金 + +津贴、补贴津贴、补贴+ +加班加点工资加班加点工资 + +特殊情况工资特殊情况工资实发工

56、资实发工资= =应付工资应付工资- -代扣款项代扣款项工资结算汇总表工资结算汇总表 200X200X年年8 8月月部部 门门应付应付标准标准工资工资奖金奖金津贴和补贴津贴和补贴病假病假特殊情况下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支付的工资应付应付工资工资代扣款项代扣款项实发实发工资工资岗位岗位津贴津贴副食副食补贴补贴产假产假医药医药费费房租房租小计小计一一车车间间生产工人生产工人 63200 13000 2600 14000 30002400250984501203200332095 130管理人员管理人员1150120-3000-25-42951064744 221二二车车间间生产工人生产工人 27600

57、5760 2400 60001440520125438454002100250041 345管理人员管理人员79070-200-14-10741242541 020供供电电车车间间生产工人生产工人7450800400200012045-108154016020010 615管理人员管理人员3250800400100080140-5670485855 581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 10320800-2000-40-131606485413 106工程部门工程部门1150-375-1525612181 507合合 计计116760 21550 5800 29075 464031963751813

58、9660857176325175 071四、工资费用的分配四、工资费用的分配(一)工资费用分配的依据(一)工资费用分配的依据(二)工资费用的分配(二)工资费用的分配1 1、生产工人工资:、生产工人工资:(1 1)生产某种产品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应直接计)生产某种产品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应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专设的入该产品成本专设的“直接工资直接工资”成本项目中;成本项目中;(2 2)生产多种产品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应在各种)生产多种产品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应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通常采用生产(定额)工时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通常采用生产(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法。比例分配法。确定生产工人工资费用分配率确定生产工人工资费用分配率 = =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总额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该车间生产各产品实际(定额)生产工时该车间生产各产品实际(定额)生产工时计算某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计算某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 = =该产品实际(定额)工时该产品实际(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工资费用分配率2 2、其他人员工资:计入相关科目中。、其他人员工资:计入相关科目中。 某公司某公司200200年,生产实际发生工资费用年,生产实际发生工资费用783 900783 900元,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其中:基本生产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