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1页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2页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3页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4页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A )为公元前方加年均公元前出力什: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年Iill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2 .人人都说“故土难离”,但是商朝前期却几次迁都。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白国王是(B )A.商汤 B.盘庚 C.伊尹 D.武丁3 .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 ,下列属于史实的是(D )A.女蜗

2、补天 B.涿鹿之战C.大禹治水 D.牧野之战4 .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 ,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 ,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 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D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5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6 .在夏商西周时期,出现了桀、纣、周厉王三个有名的暴君,在他们统治期间的共同特点是(A )贪图享乐统治残暴百姓怨声载道治

3、国有方A. B. C. D.7 .下列图片所示字体最早出现的是(A )ABCD8 . “晋文公称霸” “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9 . “水旱从人,不知饥僮,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天府”的由来直接 得益于(C)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B.商鞅变法的实施C.都江堰的修建 D.秦朝统一的完成10.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是(C ),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青铜农具 石斧石饼六甭形铁搦A. B. C. D.11 . “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这主要是因为商鞅

4、变法(C )A.准许土地自由买卖B.鼓励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奖赏C.废除贵族世袭特权D.大力垦荒而得到政府的奖赏12 .对于秦国的商鞅变法,不正确的看法是(D )A .秦孝公变法的坚定决心与商鞅大刀阔斧变法的行动相得益彰13 假如商鞅没有遇到秦孝公,他的治国才能很可能难以施展C. 一些旧贵族极力反对变法,说明任何变法都会涉及利益的重新调整D.商鞅是杰出的政治家,没有他就没有秦国的变法和强大13 .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B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14 .以下关于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儒家在战国时期白代表人物B.要求统治者用“仁

5、政”治国C.提出人类要顺应自然的主张D.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和重用15 .某电视台要聘请法制栏目主持人,如果时光穿梭回到战国时期 ,你认为哪一思想学派的代表最适合担任该栏目主持人(B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二、非选择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5分,共55分)16 .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图一春秋争霸形势图图二战国形势图(1)图一中,位于山东省境内的两个诸侯国的名称叫什么?图二中位于今天河北省的是哪两国? (4分)齐国和鲁国。燕国和赵国。(2)请结合图二从北开始按序号顺时针方向周游,把你游历的东南西北四个诸侯国的名称写下来。(4分)燕、齐、楚

6、、秦。(3)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诸侯国在数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怎样 的历史趋势? (4分)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量明显减少。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战国的争霸兼并战争,使得些弱小国家被消灭,加速了统一的步伐。1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青铜是古代劳动人民有意识地将铜与锡或铅配合而熔铸成的合金。因为以铜为 主,颜色呈青,故名青铜。青铜作为合金,熔点较纯铜低,是古人容易控制的。 就硬度来说,青铜比纯铜高,古人可以根据器类对硬度的不同要求,适当地调整铜锡比例,造出各种供使用的器物。熔化的青铜流动性好 ,浇铸时无孔不入,在冷凝时体积略有增大,凝时满范,气孔少,容易得出锋利的刃口。而且,青铜具

7、有化学的稳定性,不易生锈。图一图二图三图尚图五厂 二图六有哪些优材料二 如下图:众多的青铜器物。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青铜器与原始社会的工具如石器、木器、骨器相比点?(3分)硬度高、熔点低、便于铸造 ,外观美丽。(2)查找资料,看看上面图片中是什么青铜器物,它们都有何作用? (4分)图一是青铜镜;图二是钺,一种兵器;图三是编钟,一种打击乐器(或礼器);图四是盘, 一种盛水的器皿;图五是爵,一种酒器;图六是鼎,既是一种食器,又是一种礼器。(3)青铜器对促进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4分)青铜工具逐步取代了一部分石器、木器、骨器和铜器,而成为生产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社会经济面貌发

8、生了重大的变化,最后导致社会制度发生重大的变革。青铜生产工具的 出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4)青铜器的广泛使用,对我们有彳S启示? (2分)生产工具的进步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言之成理即可)1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材料二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邨壁:世立上弟史m吃。一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 “商君”指的

9、是谁?(3分)商鞅变法。公元前 356年。商鞅。(2)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 (4分)在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 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在经济上: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 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军事上: 奖励 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3)最能证明画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什么?(3分)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4)材料二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2分)强国先富民。(5)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

10、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3分)成功。变法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商鞅死后,变法的措施仍在秦国施行。商鞅的 死值得。19 .七年级同学以“思辨传承”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名家解读】材料一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经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份爱心;从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从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爱心”、韩非的“冷眼”各体现在什么地方。(4分)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 , 为政以德。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树立

11、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2)在政治上 , 孟子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学说的? (4 分)主张实行 “ 仁政 ” , 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提出 “ 民为贵 , 社稷次之 , 君为轻 的思想。【思辨论坛】材料二 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 学生冉求胆小, 遇事退缩 , 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 , 凡事要抓紧, 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 , 但不够稳重, 孔子怕他冒失, 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3)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1 分)因材施教。(4)春秋战国是诸侯割据争霸、战争硝烟频仍的时期。关于战争, 各家观点不一, 请浅谈墨家 (墨子)和儒家(孟子)的看法。(2 分)墨家(墨子):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儒家(孟子):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生活之窗】(5) “热爱学校, 爱护校园”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但平时在校园内 ,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