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巴西极地作业_第1页
美国巴西极地作业_第2页
美国巴西极地作业_第3页
美国巴西极地作业_第4页
美国巴西极地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洪泽外国语中学作业纸 七年级地理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 美国(一)命题人审核人审批人姓名班 级评 价批阅日期作业序号朱红梅王义彪王伟17一、自主学习1、学习美国的基本国情,填写下表:移民国家土著居民主要人种华人华侨分布国土组成首都两个海外州全国的州数、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与农业特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气候特点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本土三面濒临海洋平原面积河流及水运条件资源消耗状况农业生产特点二、选择题()1属于美国,但与美国本土不相联的两个州是:加里福尼亚、夏威夷 夏威夷、阿拉斯加阿拉斯加、弗吉尼亚 大洋洲、南极洲()2美国最大的河流是位居世界第四位的:尼罗河 长江 亚马孙河 密西西比河()3美国

2、五大湖中面积最大的是:苏必利尔湖 密歇根湖 伊利湖 休伦湖()4美国农业生产具有的最显著特征是:机械化 电气化 水利化 专业化()5、美国面积在世界居 A、第二位 B、第三位 C、第四位 D、第五位()6、与美国接壤的国家有 A、俄罗斯、加拿大 B、墨西哥、巴拿马C、丹麦、加拿大 D、墨西哥、加拿大()7、美国所跨纬度,大部分都在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8、美国平原面积的比重是 A、1/2 B、1/3 C、1/4 D、1/5()9.拉丁美洲是指 A.美国以南的美洲 B.墨西哥以南的美洲 C. 南美洲和北美洲 D. 南美洲第10-11两题为双选题。()10、美国的两个海外州

3、为 A、夏威夷州 B、阿拉斯加州 C、佛罗里达州 D、加利福利亚州()11、关于美国的地理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 B、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C、三面临海,沿海多良港 D、国土多山土地资源少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 美国(二)命题人审核人审批人姓名班 级评 价批阅日期作业序号朱红梅王义彪王伟18一、自主学习16.读“美国图”,回答:ABCDEFG(1)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海洋A_ C _海湾B_ 山脉D_ E_河流F_(2)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国家_ _(3)高新技术产业,美国硅谷是_美国主要人种是_ 二选择题()1.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的 A.钢铁制造工业

4、中心 B.汽车制造工业中心 C.高新技术产业中心()2.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它位于 的东南部A.旧金山 B.纽约 C.华盛顿 D.休斯顿()3.中国与美国都濒临的大洋是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4地跨两大洲,濒临三大洋,且兼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 A.中国 B.日本 C.俄罗斯 D.美国()5. 现在美国的居民中,人数最多的是 A.黑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人种()6. 美国国土跨两个大洲,它们是 A.美洲、南美洲 B.北美洲、亚洲 C.北美洲、大洋洲 D.北美洲、欧洲读美国本土图,回答79题()7. 图中显示美国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

5、是A.高度机械化 B.地区生产专业化 C.高度商品化 D.高度工业化()8. 关于美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在世界上输出的农产品数量仅次于中国B.乳畜带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C.美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粮食及热带农产品D.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虽然产量很大,但效率很低()9. 美国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好处是 便于机械化生产 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提高农业品商品率A. B. C. D.()10. 美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基础工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出口石油 D.出口农产品第二节 巴西(一)一、学习目标1.

6、认识有大量混血种人是巴西的一个重要人文地理特征。2.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实,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二、自主学习1.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它位于 洲(七大洲),东临 洋,其领土大部分位于 带。2.巴西的首都是 。3.巴西的自然条件:(1)地形: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2)气候:主要以 气候和 气候为主。(3)河湖: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 ,它还是世界第 长河。4.巴西的民族及人种构成:巴西的原住民是 。巴西人口中, 种人占一半多, 种人约占40%,其余为约6%的黑种人、不到1%的印第安人,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等_种人。5.来自不同地域的

7、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 文化。如巴西的 舞, 节、足球运动等。 6.19世纪末,巴西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巴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 、 、 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 、 、 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三、活动探究 洲东部, 洋西岸的国家。 位置 世界上国土广大的 带国家。 拉丁美洲 最多, 最大的国家。 古代:以原住民 人为主,属于 人种。巴西 人种 现代:主要以 和 为主,形成了具有特色的 文化。 发展中的工农业 独立后:在现代工业方面, 、汽车和飞机制造等已经跻身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农业: 、甘蔗和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四、自主检测命题人审核人审批人姓名班

8、 级评 价批阅日期作业序号朱红梅王义彪王伟19( )1.“古老的玛雅文明、大量的混血种人、热情洋溢的桑巴舞、通宵达旦的狂欢节、世界一流的足球队”这个令人向往的国家是 A.意大利 B.阿根廷 C.巴西 D.埃及( )2.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 A.阿根廷 B.巴西 C.智利 D.乌拉圭( )3.从纬度位置看,巴西领土大部分位于 A热带 B北温带 C寒带 D.南温带带( )4.巴西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寒带气候C.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5.巴西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A.伊朗高原 B.东非高原 C.巴西高原 D.青藏高原( )6.巴

9、西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属于 A.黄种人 B.黑种人 C.白种人 D.混血人种( )7.小卞卡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巴西女孩,她的爷爷是非洲黑人,奶奶是欧洲白人,妈妈是印第安人。小卞卡是 A黑种人 B白种人 C印第安人 D混血种人( )8.巴西农产品居世界首位的是 A咖啡、甘蔗、大豆 B香蕉、剑麻、柑橘C咖啡、甘蔗、柑橘 D. 咖啡、可可、香蕉( )9巴西的首都是 A巴西利亚 B圣保罗 C里约热内卢 D萨尔瓦多( )10.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看,巴西属于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阿拉伯国家 D.落后国家第二节 巴西(二)一、学习目标以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为例,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巴西开发雨林过

10、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在对雨林保护的措施。二、自主学习1.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是_。2.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河流域。3.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表现在:具有巨大的 效益和 效益。4.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破坏主要表现: _ 5.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不仅对巴西本土的环境造成影响,如 加剧, 锐减,而且影响 。6.巴西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_的保护。三、合作探究 讨论: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下面是三位学生的对话。请你加入他们的讨论,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写下你的观点。A同学:听有关人员说,如果不开发热带雨林,必须开发巴西高原东北部的半干旱地区。要在

11、那里修建灌溉系统,需要巨大的投资,政府可能承受不了。B同学:人口的增长,导致对粮食和木材需求的增加,我们必须开发热带雨林。C同学:热带雨林面积已经比原来缩小了1/5,造成了那么多环境问题。现在应该停止一切开发活动。你的观点:_ _ 四、自主小结世界上最大的河流 河 效益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热带雨林的作用 效益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和产生的后果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五、自主检测命题人审核人审批人姓名班 级评 价批阅日期作业序号朱红梅王义彪王伟20( )1巴西的北部有一条世界上最大的河流 A.尼罗河 B.长江 C.亚马孙河 D.湄公河( )2世界上拥有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巴西 B.日本 C

12、.澳大利亚 D.印度亚马孙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被称为“地球之肺”。这一林区蕴藏的木材占全世界木材总蕴藏量的45%,蓄积着8亿立方米的木材,其经济总价值超过了7000亿美元,生物物种占全世界的1/5,植物种类和鸟类各占世界一半,淡水资源占世界的18%。由于开发不当和保护不力,亚马孙热带雨林正在遭到严重的破坏,其面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森林覆盖率已经从80%减少到58%,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请回答3-6题。( )3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分布在 A恒河流域 B密西西比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亚马孙河流域 ( )4热带雨林能提供木材、药材和食品等,这体现它的 价值。 A环境 B经

13、济效益 C涵养水源 D保护土壤( )5巴西境内应着重保护的自然资源是 A.热带草原 B.温带森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热带雨林( )6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主要表现是 办工厂 采矿 开辟农牧场 修建公路 砍伐森林 建城镇A B C D( )7亚马孙河水量世界最大,因为其流域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 )8下列不能反映巴西热带雨林被破坏产生后果的是 A.水土流失加剧 B.生物多样性锐减C.影响全球的气候 D.森林面积增加( )9下列措施中能够有效保护巴西热带雨林的是 A.禁止一切开发活动 B.加快森林砍伐速度C.盲目开辟大型的农场

14、和牧场 D.建立“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制止乱砍滥伐行为第十章 极地地区(一)一、学习目标从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方面,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命题人审核人审批人姓名班 级评 价批阅日期作业序号朱红梅王义彪王伟21二、自主学习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1.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略图,尝试在图中标出:(1)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洲;(2)南极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3)用笔描出北极圈(66.5°N)和南极圈(66.5°S)2.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合称为_ _ _。3.北极地区是指 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 洋的大部分,以及周边的 、 、 三洲的

15、陆地和岛屿。北极地区中心大洋是 。4.南极地区是指 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 洲及其周边的 。环绕南极大陆的各大洋是 洋, 洋和 洋。5.站在北极点,前后左右任意方向都指向 ;站在南极点,前后左右任意方向都指向 。6.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 ,即使在暖季(每年_月到次年_月)也非常寒冷。南极大陆有 之称,还有 、 之称。7.北极地区不像南极地区那么 ,降水量比南极地区 ,风速也比南极地区 。8.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三、合作探究 归纳和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完成南北极地区比较表地区纬度位置形态年平均气温代表动物平均风速年平均降水量北极南极四、自主小结五、自主检

16、测某大洲自述:“我在世界各大洲面积排行老五,周围被大洋姐妹环绕,与老四南美洲靠的最近,素有冰雪高原之称。”据此回答:( )1依据上面的“自述”可以判断此大洲是 A.大洋洲 B.拉丁美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2南极地区是指 A.北极点 B.北冰洋 C.60.5°S以北地区 D.66.5°S以南地区( )3下列描述与南极大陆自然环境特征不相符的是 A.“冰雪高原” B.“白色荒漠” C.“风库” D.“世界屋脊”( )4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 A.西伯利亚地区 B.北极地区 C.青藏高原 D南极地区极地地区(二)一、学习目标 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二、

17、自主学习1.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它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 ,它的地上储存着大量的 ,它的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 ,还有原始的 。2.读课本92页图10.1“南极地区”,写出我国在南极地区的三个科学考察站: 站、 站、 站,它们都位于南极点的 (方向),其中位置最南的是 站。3.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1月至2月,原因: 每年的 月到次年的 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4.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 。5.国际上同样也非常重视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于1991年制定了 。三、自主检测命题人审核人审批人姓名班 级评

18、 价批阅日期作业序号朱红梅王义彪王伟22( )1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A草原地区 B北极地区 C南极地区 D.雨林地区( )2因纽特人住冰屋,下列属于北极地区居民的是 A印度人 B因纽特人 C孟加拉人 D.阿拉伯人人类与极地之间的关系已经从自然探险阶段进入了科学考察阶段。读“中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分布”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36题。( )3.赴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是 A.11月到次年3月 B.北半球夏季 C.6月至8月 D. 7月到9月( )4.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考站中,位置最南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5.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是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泰山站( )6.中国的南极科学考察站都位于南极点的 A正北 B正南 C正东 D.正西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3年11月7日从上海启程,在此次考察活动中,中国将在南极建立第四个科学考察站,即将新建的科考站位于我国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离中山站约520公里,海拔高度约2621米,是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