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牙合)与颌位(1)_第1页
第二章(牙合)与颌位(1)_第2页
第二章(牙合)与颌位(1)_第3页
第二章(牙合)与颌位(1)_第4页
第二章(牙合)与颌位(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打印本页第二章 (牙合)与颌位 题目答案分离版 题目答案结合版 字体:大 中 小 一、A11、按照形态特征分型,牙列分为A.恒牙列、乳牙列、混合牙列B.方圆型、尖圆形、椭圆型C.正常牙列、异常牙列D.正常恒牙列、异常恒牙列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按照形态特征分型,牙列分为方圆型、尖圆形、椭圆型。 【该题针对“第二章 (牙合)与颌位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2、横牙合曲线有哪些牙尖的连线所构成A.左右两侧磨牙舌尖的连线B.左右两侧双尖牙的颊舌尖的连线C.左右两侧磨牙颊舌尖的连线D.左右两侧磨牙颊尖的连线E.左右两侧双尖牙舌尖的连线【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横

2、(牙合)曲线是连接一侧磨牙的颊尖、舌尖及对侧同名牙的颊尖、舌尖的一条向下凸的线。但必须是相对应磨牙。 【该题针对“第二章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3、不属于Spee曲线特点的是A.为下颌牙列的纵曲线B.形成一条向下凹的曲线C.连接下颌切牙切缘、尖牙牙尖及前磨牙、磨牙的颊尖D.在切牙段较平E.自尖牙起向后逐渐降低,到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处最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Spee曲线:它是连接下颌切牙的切嵴、尖牙的牙尖以及前磨牙、磨牙的颊尖所形成的一条向上凹的曲线。该曲线在切牙段较平,自尖牙起向后则逐渐降低。于第一磨牙远颊尖处为最低点,往后又逐渐升高。它表明下颌牙弓的(牙合)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

3、个有规律的凹面;表示在同一下颌牙列中,各牙的上下位置不在一个平面。 【该题针对“不属于Spee曲线特点的是”知识点进行考核】 4、下列哪项不是替牙期间的特征A.左右中切牙之间有一间隙B.侧切牙向远中倾斜C.前牙拥挤D.磨牙关系偏近中E.暂时性的深覆(牙合)【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替牙期间的特点约在6岁时,第一恒磨牙萌出,即为替牙期的开始。约至12岁时,乳牙全部为恒牙所替换,即为替牙期的结束。故从612岁,皆属替牙期。替牙期间的特点常表现为暂时性错,此类错在的发育过程中常可自行调整为正常。1.中切牙间间隙。2.侧切牙歪斜。3.前牙拥挤 恒切牙初萌时,可能显示拥挤状态,随着颌骨的长大,恒牙列

4、逐渐排齐,牙弓规则。若在颌骨发育完全之后,牙列仍是拥挤的,即属异常。4.磨牙关系偏远中。5.暂时性深覆(牙合)。5、乳牙(牙合)期间特征不包括A.无明显倾斜B.曲线不明显C.平齐末端D.牙列拥挤E.覆深(牙合)【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乳牙期间的特点 完整的乳牙约在2岁半时建成。从2岁半至6岁,皆属乳牙时期。 1.从2岁半至4岁期间的特征为 (1)牙排列紧密而无间隙。 (2)切缘及面尚无显著磨耗。 (3)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 2. 46岁期间的特征是 (1)牙排列不紧密,前牙间隙逐渐形成。 (2)牙的切缘及面产生显著磨耗。 (3)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不在

5、同一个平面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稍前方。 【该题针对“第二章 (牙合)与颌位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6、没有咬合接触的是A.牙尖交错位B.下颌姿势位C.正中关系D.前伸位E.下颌后退接触位【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下颌姿势位曾称为息止颌位。当口腔在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的时候,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颌牙弓自然分开,从后向前保持着一个楔形间隙,称之为息止(牙合)间隙,一般为13mm(下颌姿势位的垂直距离与 垂直距离之差)。此时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下颌姿势位。 【该题针对“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7、建(牙合)过程中向前的动力为A.唇颊肌B.升颌肌和舌肌C.

6、咽肌D.表情肌E.舌骨上肌群【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向前的动力:颞肌、咬肌、翼内肌(升颌肌)的咀嚼力及舌肌;向后的动力:口轮匝肌、上下唇方肌、颊肌、颏肌、颧肌等。8、Bennett运动是指A.下颌的侧方运动B.下颌的前伸运动C.下颌的边缘运动D.下颌的开闭运动E.下颌的功能运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Bennett就是贝内特,一个人名,Bennett运动是指下颌的侧方运动。9、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远中出现的间隙称为A.生长间隙B.灵长间隙C.替牙间隙D.可用间隙E.必须间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灵长间隙是出现在上颌乳侧切牙与乳尖牙之间,下颌乳尖牙与第一乳磨牙之间的间隙 【该题

7、针对“第二章 (牙合)与颌位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10、影响牙尖交错牙合稳定最重要的因素是A.正中(牙合)接触良好B.牙列排列整齐C.无前伸干扰D.无非工作侧干扰E.牙周组织健康【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11、可以认为是牙合创伤的是A.反牙合B.内倾性深覆C.牙列排列不整齐D.平衡牙合E.对牙周组织产生损伤的【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12、“长正中”所指的滑动距离为A.由下颌后退接触位自如滑到牙尖交错位B.由牙尖交错位向前滑到下颌后退接触位C.由下颌后退接触位向前滑到牙尖交错位D.由牙尖交错位自如地直向前滑动到下颌后退接触位E.由下颌后退接触位自如地直向前滑动到牙尖交错位【正确

8、答案】:E【答案解析】:牙尖交错位与下颌后退接触位之间有1mm左右的距离,为长正中。下颌后退接触位可自如的向前滑动1mm,达到完全咬合。 【该题针对“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13、有关正中关系的定义中,说法错误的是A.下颌适居正中B.髁状突处于关节窝的后位C.在适当的垂直距离下D.它的最后位是下颌后退接触位E.是一个功能性的下颌位【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正中关系是指下颌不偏左、不偏右,适居正中,髁突处于关节窝的后位,在适当的垂直距离时,下颌骨对上颌 骨的位置关系。髁突在关节窝的后位时,髁突对上颌的位置称为正中关系位。它是一个稳定而可重复性的位置,是一个功能性的后退边缘位,如

9、果迫使下颌再向后退,则会由于附着在下颌骨上的肌肉受拉,髁突后方的软组织受压而感到不适。14、尖牙保护(牙合)的特点是A.侧运动时,工作侧只有尖牙形成接触B.侧运动时,工作侧只有尖牙脱离接触C.侧运动时,非工作侧只有尖牙形成接触D.侧运动时,非工作侧只有尖牙脱离接触E.非正中时双侧尖牙形成均匀接触【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正常乳牙列大多存在生理间隙。临床可见随年龄增大二,生理间隙变大。建(牙合)初期,下牙弓微处于远中位置,上下乳磨牙一名牙尖相对。以后因下颌牙弓向前移动的速度大于上颌牙弓,才逐渐建立中性(牙合)关系。正常乳牙he的特征是终末平面平齐为多, 终末平面平齐为多是指远中面彼此相齐较多

10、。乳前牙上下关系近似于垂直. 【该题针对“尖牙保护(牙合)的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15、尖牙保护(牙合)的(理论)依据是A.尖牙的位置和解剖结构能抵御较大咀嚼力B.尖牙是恒牙中萌出最晚的牙C.尖牙在恒牙中往往存留到最后D.尖牙易在牙列中处于唇舌错位状态E.尖牙是一个不重要的牙【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尖牙保护(牙合)是以尖牙作支撑,对其他牙齿起到保护作用。(1)特点 正中关系(牙合)与正中(牙合)协调;侧方咬合运动时。工作侧只有尖牙保持接触,非工作侧牙齿不接触;在作前伸咬合运动时,上下颌前牙切缘相对接触,后牙不接触。(2)尖牙的有利条件 尖牙具有适合制导的舌面窝,可导致(牙合)力趋于轴向

11、;根长且粗大,支持力强;尖牙位居牙弓前部,在咀嚼时构成三类杠杆,能抵御较大的咀嚼力;牙周韧带感受器丰富,对刺激敏感,能及时调整反应。 【该题针对“第二章 (牙合)与颌位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16、牙列拥挤最常见的原因是A.伸舌吞咽B.咬物习惯C.乳牙早失D.偏侧咀嚼E.遗传因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17、乳牙上前牙散在间隙称为A.可用间隙B.灵长间隙C.替牙间隙D.发育间隙E.必须间隙【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随着颌骨的发育,34岁左右乳牙列中出现的生理性间隙称为发育间隙。间隙的出现表明颌骨在增长,这些间隙的出现有利于未来恒牙的萌出与排列。18、正常乳牙(牙合)的特征是A.

12、有剩余间隙B.乳尖牙为远中关系C.前牙覆盖偏大D.终末平面平齐为多E.终末平面远中为多【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正常乳牙列大多存在生理间隙。临床可见随年龄增大,生理间隙变大。建(牙合)初期,下牙弓微处于远中位置,上下乳磨牙一名牙尖相对。以后因下颌牙弓向前移动的速度大于上颌牙弓,才逐渐建立中性(牙合)关系。正常乳牙(牙合)的特征是终末平面平齐为多, 终末平面平齐为多是指远中面彼此相齐较多。乳前牙上下关系近似于垂直。 【该题针对“第二章 (牙合)与颌位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19、属于替牙期间的暂时性错(牙合)是A.额外牙导致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B.上下恒切牙萌出早期,可出现前

13、牙反(牙合)C.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近中倾斜D.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建(牙合)初期,为完全远中关系E.恒切牙萌出初期,出现轻度拥挤【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替牙期间的(牙合)特点:(1)上唇系带位置过低:乳牙初萌时,上唇系带常位于两中切牙之间,随着颌骨发育、牙根生长,上唇系带可退缩正常位置。(2)中切牙间间隙:左、右中切牙之间往往有一间隙,待侧切牙继续萌出,间隙逐渐消失,中切牙位置转为正常。(3)中切牙、侧切牙牙冠偏远中:左、右上颌侧切牙、尖牙在颌骨内发育时,因颌弓增长不足,致使未萌出的侧切牙胚、尖牙胚分别挤压中切牙、侧切牙根,使中切牙、侧切牙根向近中倾斜,而牙冠则向远中倾斜。待侧切牙、尖

14、牙萌出以后,中切牙、侧切牙根部才不再受挤压,同时牙槽骨又有所增长,中切牙、侧切牙的牙体长轴可以恢复正常。(4)暂时性前牙拥挤:恒切牙初萌时,可能显示拥挤状态。随着颌骨的长大、替牙过程出现的调整空间和恒牙弓的增大,恒牙调整位置,恒牙列逐渐排齐,牙弓规则。若在颌骨发育完全之后,牙列仍是拥挤的,即属异常。(5)暂时性远中(牙合):在建(牙合)初期,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关系为远中(牙合),乳磨牙脱落后,下颌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距离较上颌第一恒磨牙移动的多,成为中性(牙合)关系。(6)暂时性深覆(牙合):前牙也可有暂时性深覆(牙合)现象,随着恒牙的继续萌出,以及颌骨的生长,前牙的深覆(牙合)可逐渐成为正常

15、覆(牙合)。总之,在替牙期,牙的替换与面部颌骨的生长发育相交织,(牙合)的变化较大,必须细心观察,慎重诊断,正确区别暂时性错(牙合)与真性错(牙合)。 【该题针对“第二章 (牙合)与颌位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20、第一恒磨牙的关系分为中性、近中或远中等关系。下列描述为远中的是A.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时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相对B.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二恒磨牙之间C.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时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相对D.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E.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二恒磨牙之间【正确答案】:C【答

16、案解析】:远中的论述最确切的是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颊面沟近中约半个牙宽度的位置,下牙列相对于上牙列偏向远中。此题最佳答案是C。 【该题针对“中性(牙合)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 21、MPP与ICP属于A.侧向关系B.垂直向关系C.前后向关系D.水平向关系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ICP 牙尖交错位即正中颌位MPP 下颌姿势位也叫息止颌位垂直距离为天然牙列呈正中(牙合)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也就是面部下13的距离。其两者颌位都属于垂直关系。正中关系 是指下颌不偏左、不偏右,适居正中,髁突处于关节窝的后位,在适当的垂直距离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关系。下

17、颌姿势位曾称为息止颌位。当口腔在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的时候,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颌牙弓自然分开,从后向前保持着一个楔形间隙,称之为息止(牙合)间隙,一般为13mm(下颌姿势位的垂直距离与(牙合)垂直距离之差)。 【该题针对“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22、牙位是指A.牙尖交错位B.下颌姿势位C.后退接触位D.肌位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的位置称牙尖交错位,也称牙位。当牙尖交错(牙合)位于正中时(可称为正中(牙合)时),也称为正中(牙合)位。上下牙的牙尖交错位是不稳定的,它会因(牙合)面磨耗,牙齿位置的改变以及牙齿的缺失等,产生适应性的

18、改变。 【该题针对“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23、髁突铰链运动从哪个颌位开始A.牙尖交错位B.下颌姿势位C.后退接触位D.肌位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铰链运动指下颌在正中关系的开口运动,此时髁突只做单纯的转动而无滑动,故又称正中关系为铰链位。因此髁突铰链运动由正中关系颌即后退接触位开始。此题正确答案为C。24、3种可重复的基本颌位是A.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B.牙尖交错位,肌位,下颌姿势位C.牙尖交错位,牙位,后退接触位D.牙尖交错位,牙位,肌位E.后退接触位,牙位,肌位【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颌位即下颌骨的位置。由于下颌骨位置的变化,可产生

19、不同的颌位,其中有重复性,又有临床意义的有三种颌位(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和正中关系。 (一)牙尖交错位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的位置称牙尖交错位,也称牙位。当牙尖交错牙合位于正中时(可称为正中时),也称为正中位。上下牙的牙尖交错位是不稳定的,它会因面磨耗,牙齿位置的改变以及牙齿的缺失等,产生适应性的改变。(二)正中关系与后退接触位1.正中关系是指下颌不偏左、不偏右,适居正中,髁突处于关节窝的后位,在适当的垂直距离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关系。髁突在关节窝的后位时,髁突对上颌的位置称为正中关系位。它是一个稳定而可重复性的位置,是一个功能性的后退边缘位,如果迫使下颌再向后退,则会由于附

20、着在下颌骨上的肌肉受拉,髁突后方的软组织受压而感到不适。髁突在正中关系位时,又称为铰链位,下颌依此为轴可作1820mm转动(切点测量),为铰链开闭口运动,称为正中关系范围。在此范围内,上下牙齿发生接触(一般在磨牙区),称为正中关系,亦称后退接触位。2.后退接触位从牙尖交错位下颌可以向后移动约1mm,此时前牙不接触,只有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髁突位于关节窝中的功能最后位置,从此位置开始下颌可以做侧向运动,下颌的这个位置称为后退接触位。后退接触位与正中关系恰两者确定的方法不同,但后退接触位也是髁突在关节窝的最后退位时发生的被诱导的关系,因此一般认为与正中关系(牙合)是同一位。(三)下颌姿势位下颌姿

21、势位曾称为息止颌位。当口腔在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的时候,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颌牙弓自然分开,从后向前保持着一个楔形间隙,称之为息止间隙,一般为13mm(下颌姿势位的垂直距离与垂直距离之差)。此时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下颌姿势位。下颌姿势位多被认为是当个体端坐、头直立位时,为升降下颌诸肌的张力平衡所产生,即肌肉在最小的收缩状态以克服重力所保持的位置。现已明确,下颌姿势位并不是一个稳定的位置,无论从长期和短期观察,它都是可变的。如躯体直立,头向前倾,间隙就减小;如头向后仰,则结果相反。临床实践表明,息止间隙的大小与的类型有关,如深覆者常较小。个体间亦互有差异,但就个体本身而言,此间隙在一生中改变

22、不大,用肌电图及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研究表明,下颌姿势位,严格地说,它不是一个位置,而是一个微小的范围,在上下方向约0.5mm,前后方向约0.3mm。从下颌姿势位向牙尖交错位闭合,在正常情况下,垂直运动距离与前后运动距离之比为 1:13:1。25、覆(牙合)的定义是A.牙尖交错(牙合)时,上下前牙发生重叠关系B.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水平距离C.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垂直距离D.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舌面间的水平距离E.前伸运动时,下前牙切缘超过上前牙切缘的水平距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覆(牙合):指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

23、垂直距离。如在前牙,盖过的部分不超过下前牙唇面切13者,称为正常覆(牙合)。 【该题针对“覆(牙合)的定义是”知识点进行考核】 26、下列哪项不是覆牙合、覆盖的生理意义A.扩大咀嚼面积B.减少侧方运动时的咬合干扰C.有利于提高咀嚼效率D.保护唇颊侧软组织E.保护舌的功能【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覆盖、覆(牙合)的生理意义:因上牙弓大于下牙弓,便于下颌进行咀嚼运动时,保持(牙合)接触关系,从而有利于提高咀嚼效能;因上牙弓的切缘与颊尖覆盖着下牙弓的切缘与颊尖,使唇、颊侧软组织得到保护,而不致咬伤。同时在牙弓的舌侧,由于下颌牙的舌尖反覆盖着上颌牙的舌尖,这样又可保护舌的边缘不被咬伤。27、Ter

24、ra牙列指数是指A.上颌牙列的长度B.上下牙列的宽度的比值C.牙列的宽度与长度的比值D.上下牙列的长度的比值E.下牙列长度与宽度的比值【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Terra牙列指数是指牙列的宽度与长度的比值。28、牙尖交错(牙合)时,上下牙的对位关系主要的指标是A.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与下颌同名牙的颊沟对位B.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与下颌同名牙的远中颊沟对位C.下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与上颌同名牙的舌沟对位D.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与上颌同名牙的颊沟对位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29、眶耳平面的解剖标志是A.由眼眶上缘到外耳道上缘构成的平面B.由眼眶下缘到外耳道上缘构成的平面C.由

25、眼眶下缘到外耳道下缘构成的平面D.由眼眶下缘到耳屏上缘构成的平面E.由眼眶上缘到耳屏上缘构成的平面【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由眼眶下缘到外耳道上缘构成的平面为眶耳平面解剖标志。二、A21、男,60岁,因“口内多数牙缺失,要求修复”来就诊,患者端坐在治疗椅上,在检查中发现患者口腔在不说话、不咀嚼、不吞咽时,上下颌牙列脱离接触,此时患者下颌所处的位置是A.下颌姿势位B.肌位C.牙尖交错位D.下颌后退接触位E.下颌前伸位【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肌位即下颌由息止颌位上提,闭合与上颌牙最初接触时的位置(第三版口腔生理学)。有的人肌位与牙位(正中位)一致,有的则不在一个位置。 下颌姿势位:当人直

26、立或端坐,两眼平时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牙不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 【该题针对“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B1、ASpee曲线B(牙合)曲线C横(牙合)曲线D(牙合)平面E补偿曲线【正确答案】:【答案解析】:<1>、连接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切嵴,尖牙的尖,第一、二前磨牙颊尖,第一、二磨牙近中颊尖、远中颊尖的一条向下凸的线称为A.B.C.D.E.【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补偿曲线是连接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切嵴,尖牙的尖,第一、二前磨牙颊尖,第一、二磨牙近中颊尖、远中颊尖的一条向下凸的线。<2>、由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切嵴,尖牙

27、的尖,第一、二前磨牙颊尖,第一、二磨牙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连成的一条向上凹的线称为A.B.C.D.E.【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Spee曲线是由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切嵴,尖牙的尖,第一、二前磨牙颊尖,第一、二磨牙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连成的一条凹上向的线。<3>、连接一侧磨牙的颊尖、舌尖及对侧同名牙的颊尖、舌尖的一条向下凸的线称为A.B.C.D.E.【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横(牙合)曲线是连接一侧磨牙的颊尖、舌尖及对侧同名牙的颊尖、舌尖的一条向下凸的线。<4>、由上颌中切牙的近中切角(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象的平面称为A.B.C.D.E.【正确

28、答案】:D【答案解析】:2、A.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远中B.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上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远中C.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D.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上颌第一恒磨牙颊沟E.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近中【正确答案】:【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第二章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1>、中性(牙合)是指:A.B.C.D.E.【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2>、近中(牙合)是指:A.B.C.D.E.【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3>、远中(牙合)是指:A.B.C.D.E.【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3、A下颌后牙颊尖舌斜面从中央窝沿上后牙舌尖颊斜面向舌侧继续滑行,约到一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