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装配通用工艺_第1页
电机装配通用工艺_第2页
电机装配通用工艺_第3页
电机装配通用工艺_第4页
电机装配通用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 检视与清理安装配件1.1 定子:外观整洁无缺陷、无碰伤、夹片,线槽平直无毛刺、无夹片,槽内光洁无毛刺、无夹片,两端槽口翘片应敲平,定子内外用压缩空气吹净表面飞尘污垢。1.2 转子:外观整洁无缺陷、无碰伤、两端短路环上风叶应完好无缺,短路环应无断裂现象,平衡配重不可高出端环表面,轴端键槽、风叶档环槽应完好。且用压缩空气吹净表面灰尘。1.3 机壳:外观整洁无缺陷,散热片应完好,端盖螺栓孔及出线盒螺钉孔应攻丝完好,用高压空气吹净表面灰尘及螺孔内铁屑。1.4 端盖:外观无缺陷,轴承室无裂纹,装配孔完好,风罩装配孔攻丝完好。单相电机端盖离心开关定位台螺钉孔攻丝完好,用高压空气吹净表面灰尘及螺孔内

2、铁屑。1.5 风罩:外观无严重缺陷,轻微凹凸用小铁锤球面轻轻敲平。1.6 风叶:外观完好,无断叶、裂纹,轴孔完好无裂纹。1.7 接线板:三相六个接线柱高低规格一致,接线螺栓应垂直,间隔一致,粘附在螺栓上的绝缘物应用钢锯片刮除,单相接线板上接线栓、连接片,接线螺钉应完整无缺。1.8 定子绕组:绝缘处理好的嵌线定子,端部绕组无变形、碰伤,喇叭口应完好,定子内外表面的漆疤用刮漆刀刮掉,并吹净粘附在绕组表面的灰尘及刮下的漆渣。1.9 绕线模:整付线模合模后应无变形,模芯与槽壁应配合紧凑。1.10 线圈:线圈应符合要求,线圈本身绝缘应良好,不可有绝缘漆膜烤焦、结疤、起泡等,检查极相组数,每槽匝数是否符合

3、要求。1.11 检查所有配件是否符合相应规格,如绝缘材料、接线盒等应符合规格且清洁干净。2.0 绕线2.1 绕线前应检查嵌用的电磁线与绕线模是否符合所用规格,检查单相主绕组与副绕组线模是否同一机型,不可用错。2.2 准备好绕线工具,常用的绕线工具:剪刀、尖嘴钳、弯头剪、开口扳手、夹线板、千分尺、匝数检测仪、绕线模、放线架等。2.3 整付线模装在绕线机方轴上,锁紧装夹螺母,电磁线装在放线架上,放线架与绕线机方向应对立,多根并绕时放线架应量靠拢。将电磁线始端留出适当的长度,在绕线机轴上左端固定在螺丝上,电磁线放入线模左边第一板过线槽中顺着槽形拉直电磁线。然后,合上电机开关,计数器应先清零,用浸有石

4、蜡的毛毡垫把电磁线包住,保持一定的拉力,合上离合器,开始绕制第一个线圈。绕线时要求拉力均匀,不宜过松或过紧,电磁线在槽中应排列整齐、紧凑不可交叉。应认真细致,注意力集中,看好计数器,绕到计数器上显示读数与要求匝数相等时应立即停车,电磁线从过线槽引入邻边右槽接着绕制第二个线圈,同样方法绕制第三、四个线圈直至线模绕满。停车绑扎时绑扎带从模板的绑扎槽中用弯头剪刀夹住穿入打两个活结,每个线圈的直线部分都要绑扎好。然后留足尾线,不可过长和过短,在线圈直线末端剪断电磁线。松开夹紧螺帽,按顺序将线模夹板退出,退一夹板取一线圈,取完后把留下的尾线将整模线圈绑扎成一相绕组。线圈取下后必须装在垫有干净干燥纸皮的箱

5、笼里或干净的塑料周转箱中,应做好防尘、防水、防油保护措施。2.4 各型号电机绕组电磁线规格及匝数表Ø 单相电机电磁线规格匝数表型 号并绕根数电磁线标称直径线圈小线圈内1线圈内2线圈内3线圈大重量KG单相YL8012主10.7120335065/0.5副10.858193148480.6YL90S2主10.8523384859631.01副10.858183362/0.54YL90L2主22-0.7117283747471.3副11.07152545/0.71YYK圆形主22-0.820282829/0.86副10.8155758/0.53YYK方形主10.9316333333/0.7

6、1副10.6730606060/0.41Ø 三相电机绕组电磁线规格匝数表型 号并绕根数电磁线标称直径每槽匝数重量KG三相Y90S-210.8741.75Y90L-210.95581.9Y100L-21或21.18或2-0.83402.8Y112M-211.06483.75Y132S1-220.90.92445.7Y132S2-221.01.06376.8Y132M-422-1.06356.5Y132S-420.90.95475.7Y160M-411.3568.4Y160L-432-1.251-1.18229.93.0 插槽纸 把清理好的定子竖放在工作台面上,用与定子同规格的绝缘材料按

7、1:1薄膜与无纺布槽纸相叠插入槽内,薄膜在外紧贴槽壁,槽纸伸出两端尺寸相等,槽纸不宜露出槽口。3.1 各种电机槽纸、薄膜规格数量明细表型号类别长Cm宽Cm数量张型号类别长Cm宽Cm数量张YL8012槽纸7.15.724YL90L2槽纸11.65.824层间13.51.512层间18.11.612相间16.32.84相间17.23.24薄膜7.12.724薄膜11.63.124续上表型号类别长Cm宽Cm数量张型号类别长Cm宽Cm数量张YL90S2槽纸8.25.824Y90S-2槽纸薄膜9.52.518层间13.61.512长盖1626相间17.63.24短盖9.6212薄膜8.23.324相间1

8、14.312Y90L-2槽纸薄膜12.22.518Y100L-2槽纸薄膜112.824长盖1926长盖182.16短盖13212短盖11.5218相间114.312相间135.512Y112M-2槽纸薄膜11.6330Y132M-4槽纸薄膜17.53.736长盖192.16长盖25.82.512短盖122.124短盖17.52.524相间14.5612相间10.95.524Y132S-2槽纸薄膜11.93.830Y160M-4槽纸薄膜长盖22.42.66长盖短盖11.92.624短盖相间16.56.512相间槽纸薄膜槽纸薄膜长盖长盖短盖短盖相间相间层间层间4.0 嵌线4.1 准备好嵌线工具:压

9、线板、理线板(又称划刀)、打槽楔专用工具、小铁锤、弯头剪刀、尖嘴钳、定子枕木。4.2 准备好材料:槽楔、槽绝缘、层间绝缘、端部相间绝缘、线圈等。4.3 整理好工作台,要保持干燥、干净、无灰尘、铁屑、杂质等,把插好槽纸的定子放到月牙形枕木上,槽纸伸出两端应相等。注意检查槽纸、薄膜是否插偏,如发现不对,应重新整理好,线圈放于定子左侧。4.4 嵌线的操作方法:4.4.1 嵌线一般采用后退式,按绕组形式一般先嵌一相线圈中带引出线的线圈,对于二极电机嵌线前要先将线圈宽度稍加压缩,使线圈宽度比定子铁心内径稍小些,同时将即要嵌的下层边导线尽量捏扁,对于单层绕组应插好两张引槽纸,顺手沿着引槽纸推入槽口,右手在

10、定子另一端接住,尽可能地将下层边一次拉入槽中,少数未曾拉入的导线可用划线板划入槽内,盖好相应的槽盖与槽楔,当槽满率很大时应用压线板把导线压实,然后盖好槽盖,槽楔有倒角的一端插入槽中用小铁锤轻轻打入即可,槽楔伸出两端尺寸应相等。下层边嵌完后,可按照线圈节距把上层边导线整理好用两手尽可能地理入槽中,再用划线板把未入槽的导线顺着槽向轻轻划入槽中,划线时应注意两引线槽纸是否划破,如被划破应换过槽纸,千万不可将导线绝缘弄伤,划线时不可碰及槽口铁心,当一个线圈上下层都嵌入槽中时,其绕组两端伸出部分应相等。对于双层绕组下层边嵌好后垫好层间绝缘不封槽,垫层间时要注意把下层边的导线全部盖住,待别一相线圈的上层边

11、嵌入后,把超出铁心槽面的槽纸用弯头剪刀剪去。然后,用压线板把槽纸折叠封槽,再打入槽楔。嵌线方法同上,双层绕组采用宽槽纸,嵌线时导线直接顺着槽纸推拉入槽,或用划线板划入槽内,不需引线槽纸。4.2.2 嵌线时应注意极相组线圈的连接线的连接方式,对于小型电动机都采用一相连绕,没有接头嵌线时应按照下层边与下层边相连,上层边与上层边相连,嵌线时要注意穿线,按照绕组型式的嵌线方法,认真仔细的操作。不可马虎,嵌线前要了解定子槽数,极数、绕组型式。嵌完应检查封槽情况,整齐叠放在栈板上。4.5 Y90S-2 Y90L-2(三相电机) 定子槽数:18槽 极数:2极 每极每相槽数:q=3 节距:y1=19 (两个)

12、 y2=18 (一个) 绕组型式:单层交叉式绕组,每相为三个线圈4.5.1 先把一相的两个大线圈(俗称双圈)中带引出线的下层边,按照4.4中的方法,嵌入槽9中(因y1=19),上层边1#槽暂不能嵌入。盖好长槽盖,打好槽楔(俗称封槽);接着将另一个大线圈的下层边嵌入10#槽内,盖好短槽盖封槽,上层边也不嵌。单层交叉式18槽2P绕组展开图4.5.2 空一槽(11#槽)不嵌,将第二相的小线圈(俗称单圈)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12#槽内,盖好长槽盖封槽,上层边也不能嵌入。把三个线圈的上层边用绑扎带绑好(俗称吊把)接触铁心处用纸皮垫好。4.5.3 再空两槽(13、14#槽),将第三相的两个大线圈中带引出线

13、下层边嵌入15#槽内,盖好长槽盖封槽,此时应按大线圈的节距y1=19(即y=8)把上层边嵌入7#槽中,盖好短槽盖封槽,垫好相间绝缘纸;接着将另一个大线圈的下层边嵌入16#槽内封槽,并按照节距y=19把上层边嵌入8#槽内封槽,整理好端部便于下一个线圈嵌入。4.5.4 再空一槽(17#槽),将第一相的小线圈待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18#槽,盖好长槽盖封槽;然后,按照小线圈的节距y2=18(即y=7)把上层边嵌入11#槽内封槽,垫好相间绝缘纸。整理好端部便于下一个线圈嵌入。4.5.5 再空两槽(1、2#槽),将第二相的两个大线圈中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3#槽内,盖好长槽盖封槽,按大线圈的节距把上层边嵌入1

14、3#槽内封槽;接着将另一个线圈分别嵌入4#、14#槽内封槽,垫好相间绝缘纸,整理好端部别于下一个线圈嵌入。4.5.6 再空一槽(5#槽),将第三相的小线圈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6#槽内,盖好长槽盖封槽,并按y=18将上层边嵌入17#槽内封槽。垫好相间绝缘纸,整理好端部。4.5.7 把第一相的吊把线圈上层边按照大节距y=19分别嵌入1、2#槽内封槽,垫好相间绝缘纸,整理好端部。4.5.8 最后吧第二相的吊把线圈上层边按照y=18嵌入5#槽内封槽,垫好相间绝缘纸,整台绕组全部嵌完。4.5.9 整台绕组全部嵌完后,应检查封槽是否完好,并整理好端部相间绝缘纸及长槽盖相间,以利于整形。4.6 Y100L-

15、2(三相电机) 定子槽数:24槽 极数:2极 每极每相槽数:q=4 节距:y1=112 y2=211 绕组型式:单层同心式 每相为4个线圈4.6.1 先把一相第一组线圈带引出线的小圈下层边嵌入11#槽内,方法同4.4。盖好长槽盖封槽,上层边暂不嵌入,接着把另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嵌入12#槽内封槽,上层边也不嵌入。单层24槽2极绕组展开图4.6.2 空两槽(13、14#槽),把第二相第一组小线圈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15#槽内,盖好长槽盖封槽,上层边不嵌,紧接着将第一组大圈的下层边嵌入16#槽内封槽,上层边也不能嵌入。因为q=4,把4个上层边吊把。并防护好吊把线圈。4.6.3 又空两个槽(17#、18

16、#槽),把第三相第一组线圈小圈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槽19内,盖好长槽盖封槽,并根据y2=211把小线圈的上层边嵌入槽10内封槽,接着把该组线圈中的大线圈的下层边嵌入槽20内封槽,并根据y1=112大线圈的下层边嵌入槽9内封槽,垫好相间绝缘,整理好端部,便于下个线圈的嵌入。4.6.4 再空两槽(21#、22#槽),把第一相的第二组线圈带引出线的线圈下层边嵌入槽23内,盖好长槽盖。按小节距y2=211将小圈的上层边也嵌入14#槽封槽,接着将大圈的下层边嵌入槽24内封槽,按大节距y1=112把上层边嵌入槽13内封槽,垫好相间绝缘,整理好端部便于下个线圈嵌入。4.6.5 再空两槽(1#、2#槽)把第二

17、相的第二组线圈带引出线的小圈下层边嵌入槽3内,盖好长槽盖封槽;按y2=211将上层边嵌入槽18内封槽。接着将大线圈下层边嵌入槽4内封槽,按y1=112将上层边嵌入槽17内封槽,垫好相间绝缘。整理好端部,便于下个线圈嵌入。4.6.6 再空两槽(5#、6#槽)把第三相第二组线圈小圈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槽7中,盖好长槽盖封槽,按y2=211将上层边嵌入槽22中封槽,接着将大圈的下层边嵌入槽8内封槽,按y1=112将上层边嵌入槽21内封槽,垫好相间绝缘。整理好端部。4.6.7 按照相应节距将第一相第一组线圈上层边分别嵌入槽1、2内封槽,垫好相间绝缘。4.6.8 最后同上,把第二相第一组线圈上层边嵌完,

18、垫好相间绝缘,并整理好端部绝缘、长槽盖交叉相间绝缘及检查定子封槽情况。4.7 Y112M-2 Y132S1-2 (三相电机) 定子槽数:30槽 极数:2极 每极每相q=5 单层同心式绕组。 节距y1=116、215、314;y2=114、213每相为5个线圈。单层同心式30槽2P绕组展开图4.7.1 先将第一相第一组线圈最小圈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槽14内(操作方法参照4.4),盖好长槽盖封槽,上层边暂不嵌入槽3中,接着将小圈(y=115)的下层边嵌入槽15内封槽,上层边也不嵌入槽2中,接着再将大圈的下层边嵌入槽16中封槽,上层边也不嵌入槽1中(起把)。4.7.2 空两槽(17#、18#槽)将第

19、二相第二组线圈的小圈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槽19内盖好长槽盖封槽,上层边也不能嵌入(起把),紧接着将大圈的下层边嵌入槽20内封槽,上层边也不能嵌入(因为q=5)。4.7.3 又空三槽(21#、22#、23#槽),将第三相的第一组线圈的最小圈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槽24内封槽,盖好长槽盖封槽,并按y=314将上层边嵌入槽13内封槽,垫好相间绝缘,接着将小圈的下层边嵌入槽25内封槽,并按y=215将上层边嵌入槽12内封槽,再将大圈的下层边嵌入槽26内封槽,并按y=116把下层边嵌入槽11内封槽,整理好端部,利于下个线圈嵌入。4.7.4 再空两个槽(27#、28#槽),将第一相的第二组线圈小圈带引出线的

20、下层边嵌入槽29内盖好长槽盖封槽,并按节距y=213把上层边嵌入槽18内封槽,接着将大圈的下层边嵌入槽30内封槽,并按y=114把上层边嵌入槽17内封槽,垫好相间,整理好端部。4.7.5 再空三槽(1#、2#、3#槽),将第二相的第一组线圈的最小圈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槽4内,盖好长槽盖封槽,按y=314将上层边嵌入槽23内封槽,垫好相间绝缘;接着将另一小圈的上层边嵌入槽5内封槽,并按节距y=215将上层边嵌入槽22内封槽,再将大线圈的下层边嵌入槽6内封槽,并按y=116把上层边嵌入槽21内封槽,整理好端部,便于下一个线圈嵌入。4.7.6 再空两槽(7#、8#槽),把第三相的第二组线圈的小圈带引

21、出线的下层边嵌入槽9内,盖好长槽盖封槽,并按节距y=213把上层边嵌入槽28内封槽,垫好相间绝缘,接着将大圈的下层边嵌入槽10内封槽,并按y=114把上层边嵌入槽27内封槽,整理好端部,便于下个线圈的嵌入。4.7.7 把第一相的起把线圈按照相应节距分别把线圈的上层边嵌入槽3、2、1内封槽,垫好相间绝缘,整理好端部。4.7.8 最后将第二相的起把线圈按相应节距分别把线圈的上层边嵌入槽8、7内封槽,垫好相间绝缘,整理好端部绝缘及长槽盖相间,检查封槽情况。4.8 Y132M-4、 Y132S-4、 Y160M-4、 Y160L-4 (三相电机) 定子槽数:36槽 极数:4极 每极每相q=3槽 节距:

22、y1=2(19) y2=(18) 单层交叉式绕组,每相为6个线圈4.8.1 先将第一相的两个大线圈(称为双圈)中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槽9内,盖好长槽盖封槽,它的上层边暂不嵌入槽1中,紧接着将另一个大线圈的下层边嵌入槽10内封槽,上层边也不嵌(起把)。4.8.2 空一槽(11#槽)将第二相的小线圈(称为单圈)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槽12内,盖好长槽盖封槽,上层边也还不能嵌入。4.8.3 又空两槽(13#、14#槽),将第三相的两个大线圈中一个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槽15内,盖好长槽盖封槽,并按大线圈的节距y1=19把它的上层边嵌入槽7中封槽,垫好相间绝缘,接着将另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嵌入槽16内封槽,按

23、节距y1=19将上层边嵌入8内封槽,整理好端部,以便于下一个线圈嵌入。4.8.4 再空一槽(17#槽),这时应注意大线圈与小线圈的连接线,上层边与上层边连接,下层边与下层边连接,将第一相的小线圈的下层边嵌入槽18内,盖好长槽盖封槽。然后,按小线圈的节距y2=18把它的上层边嵌入槽11内封槽,垫好相间绝缘,整理好端部,便于下一个线圈的嵌入。4.8.5 按照空两槽嵌两槽,空一槽嵌一槽的规律把所有线圈嵌完,嵌另一相绕组的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应盖长槽盖。4.8.6 三相36槽4极双层迭绕组展开图4.9 Y180M-4、Y180L-4(三相电机) 定子槽数:48槽 极数:4极 每极每相q=4槽 节距:y=

24、10(111)为工艺短节距,双层迭绕组,每相16个线圈4.9.1 双层绕组每个槽有两个不同的线圈的上层边和下层边,当嵌完下层边时要盖好层间绝缘并用压线板压实,便于后面上层边的嵌入。盖层间绝缘时一定要注意把所有的导线都盖住,否则,会引起相间短路事故。4.9.2 双层绕组的起把线是根据节距来定的,y=10就有10个起把线,由于双层绕组每个线圈下层边都被另一线圈的上层边压着,所以只有当嵌到第11个线圈时才能把上层边嵌入第1个线圈的下层边的上面。当上层边嵌入后要封槽并整理好端部。4.9.3 先把第一相一个极相组线圈一个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11#槽,盖好层间绝缘,上层边不能嵌入,接着把相连的线圈下层边分

25、别嵌入12、13、14#槽盖好层间绝缘,上层边也不能嵌入。4.9.4 接着把第二相第一组线圈一个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15#槽,盖好层间绝缘,上层边也还不能嵌入,接着把相连的线圈下层边分别嵌入16、17、18#槽盖好层间绝缘,上层边还是不能嵌入。4.9.5 再把第三相第一组线圈一个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19#槽,盖好层间绝缘上层还是不能嵌入,接着把相连的线圈下层边分别嵌入20、21、22#槽盖好层间绝缘,嵌完20#槽的下层边时把y个线圈的上层吊把并用厚纸垫好以免损伤导线绝缘。当嵌好21#槽的下层边时盖好层间绝缘,按照y=111把上层边嵌入11#槽封槽,并整理好端部;接着嵌好相连线圈到22#槽盖好层

26、间绝缘并按节距把上层边嵌入12#槽封槽整理好端部垫好相间绝缘。4.9.6 把第一相第一组线圈另一半翻过一面,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23#槽盖好层间绝缘,接着按照节距把上层边嵌入13#槽封槽;然后依次把相连的线圈分别嵌入相应的槽并封槽垫好相间绝缘。4.9.7 接着把第二相第一组线圈另一半翻过一面,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27#槽盖好层间绝缘,把上层边嵌入17#槽封槽;然后依次把相连的线圈分别嵌入相应的槽并封槽垫好相间绝缘。4.9.8 再把第三相第一组线圈另一半翻过一面,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31#槽盖好层间绝缘,把上层边嵌入21#槽封槽;接着依次把相连的线圈分别嵌入相应的槽并封槽垫好相间绝缘。4.9.9

27、 把第一相第二组线圈的一个极相组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35#槽盖好层间绝缘,根据节距y=111把上层边嵌入25#槽封槽;接着依次把相连的线圈分别嵌入相应的槽并封槽垫好相间绝缘。然后,按顺序把第一、第二相的第二组线圈同以上方法全部嵌完。4.9.10 三相48槽4极双层迭绕组展开图4.10 YL8012(单相电机),同心式绕组 定子槽数:Q1=24槽 极数:2p=2 极距:= Q1/2p=12 相数m=1、 两相绕组:主绕组8个线圈、 副绕组10个线圈 y1=112 y2=211 y3=310 y4=49 y5=584.10.1 先嵌主绕组第一组线圈最小圈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槽9内,垫好层间绝缘,暂

28、不封槽,并按y4=49把上层边嵌入槽4内,垫好层间绝缘也不封槽,夹着把相连线圈的下层边嵌入槽10内垫好层间绝缘,暂不封槽,并按y3=310将上层边嵌入槽3内垫好层间绝缘暂不封槽,接着把相连线圈的下层边嵌入槽11内垫好层间绝缘暂不封槽,并按y2=211将上层边嵌入槽2内,垫好层间绝缘,暂不封槽,又接着把相连线圈的下层边嵌入槽12内,此线圈为单圈应封槽,并按y1=112将上层边嵌入槽1内封槽。4.10.2 把主绕组第二组线圈翻过一面朝上放好,并将定子转动180°将最小圈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槽21内垫好层间绝缘,暂不封槽,按节距y4=49将上层边嵌入槽16内垫好层间绝缘暂不封槽,按照4.9

29、.1方法从小到大依次把各线圈嵌好。4.10.3 将副绕组第一组的线圈最小圈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对应主绕组最大圈相邻的槽14内,此时应注意同槽内层间绝缘是否把主绕组线全部盖住,如层间盖偏主绕组线裸露因重新盖好层间绝缘,再嵌入槽内封槽(嵌线方法同4.4),并按节距y5=58将上层边嵌入槽11内封槽,接着将相连线圈的下层边嵌入槽15内封槽,并按照节距y4=49将上层边嵌入槽10内封槽,此后按照规律从小到大并根据相应的节距把第一组线圈看好,嵌线时应注意层间是否垫好,折叠包槽时薄膜槽纸应同时折包好,打入槽楔,槽楔与绕组伸出铁心部分应相等。4.10.4 将副绕组的第二组线圈翻过一面放好,并转动定子180

30、76;。把最小圈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对应主绕组大圈相邻的槽2内封槽,并按节距y5=58将上层边嵌入槽23内封槽。然后依次从小到大按照相应节距把所有的线圈全部嵌完。嵌完应仔细检查封槽情况,并插好相间绝缘。4.11 YL90S2 YL90L2(单相同心式绕组) 定子槽数:Q1=24槽 极数:2p=2 极距:= Q1/2p=12 相数m=1、 两相绕组:主绕组10个线圈、 副绕组8个线圈 y1=112 y2=211 y3=310 y4=49 y5=584.11.1 单相24槽2极电机绕组展开图4.11.2 先嵌主绕组第一组线圈的最小圈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槽8内垫好相间绝缘,暂不封槽,并按节距y=58

31、将上层边嵌入槽5内垫好层间绝缘,暂不封槽,接着将相连的线圈下层边嵌入槽9内,暂不封槽,并按节距y=49将上层边嵌入槽4内垫好层间绝缘,接着将相连的线圈下层边嵌入槽10内垫好层间绝缘,暂不封槽,并按y=310把上层边嵌入内3内垫好层间绝缘暂不封槽;再将相连的线圈下层边嵌入槽11内封槽,按节距y=211将上层边嵌入槽2内封槽(此线圈为单层线圈),再接着将相连的最大的线圈下层边嵌入槽12内封槽,此线圈也是单层线圈,并按节距y=112将上层边嵌入槽1内封槽。4.11.3 转动定子将主绕组第二组线圈带引出线的最小圈下层边嵌入槽20内,垫好层间绝缘暂不封槽,并按节距y5=58将上层边嵌入槽17内垫好层间绝

32、缘暂不封槽。然后用同样方法依次从小到大把主绕组第二组线圈的其它线圈嵌完。4.11.4 将副绕组第一组线圈的最小圈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对应主绕组单层线圈相邻槽15内封槽(注意层间要垫好),并按节距y=49将上层边嵌入内10内封槽,接着将相连线圈的下层边嵌入槽16内封槽,并按节距y=310将上层边嵌入槽9内封槽,跟着将相连线圈的下层边嵌入槽17内封槽,按照节距y=112将上层边嵌入槽8内封槽,再接着将相连线圈的下层边嵌入槽18内封槽,并按节距y=112将上层边嵌入槽7内封槽。4.11.5 把副绕组的第二组线圈最小圈的翻过一面放好,将带引出线的下层边嵌入槽3内封槽,并按节距y=49将上层边嵌入槽22

33、内封槽。然后依次从小到大按照相应节距把剩下线圈全部嵌完,嵌完后应检查并插好相间绝缘。5.0 定子绕组整形5.1 Y90S-2、 Y90L-2、 Y100L-2、 Y112M-2、 Y132M-2、 Y132M-45.1.1 定子卧放于工作台上,一次二到四个,无引出线端朝着操作者先整,一手拿打板垫于绕组内腔,一手拿小铁锤均匀轻巧地用力敲向打板,使绕组端部初成喇叭状。然后,竖起用竹制划刀与弯头剪刀整理好相间绝缘(不可用尖锐利器触碰绕组)。接着放入与定子同一型号规格的整形锤,用锤子轻轻敲入,使整形锤底部伸入定子铁心,然后一手拿打板贴于绕组外边沿着周向均匀的敲打,敲打时整形锤要直,整出的喇叭口才不会歪

34、脖。外形园衬后拿出整形锤看内腔喇叭口是否圆正,绕组伸出铁心交叉处是否高于定子槽口,如高出铁心应用打板垫于高出部位用手锤敲打直至低于铁心槽口为止。同时把高出整形锤的绕组轻轻拍打使其整个绕组端部平整,并修剪好相间绝缘,然后再次放入整形锤要伸入铁心,同以上方法沿着绕组周向反复敲打使整个绕组端部紧凑结实,之后取出整形锤再次整理,使其喇叭口端正、结构整齐美观。接着用绑扎带把整形好的绕组端部每两槽绑扎一道,绑扎要紧、要牢。最后用同规格型号的整形圈套住,看喇叭口是否过大过高,如过大过高应重新整理到规定尺寸内。后则将出现压装定子时工装套不下,造成绕组与端盖碰撞等问题。5.1.2 重复前工序把另一端带引出线的端

35、部初敲成喇叭状,然后竖起,绑扎好的一端用整形圈套好朝下。把带引出线的一端用划刀、弯头剪刀整理好相间绝缘,手里衬托布料把引出线拉直,然后放入整形锤用上述方法,把绕组端部整形好。接着根据绕组导线线径的大小套入比导线稍大的玻璃漆管,长短视其接线规律和出线位置而定,之后把裸露套管外的导线用刮漆刀把漆膜刮掉,(刮漆时应注意不可将导线刮细),再把相应的JBQ丁晴线用剥线钳在20mm处剥去绝缘外层,剥线时应视其线径的大小选择比线径稍大的剥线刀眼,(刀眼过小会把线芯剪小,刀眼过大绝缘层剥不掉)。然后将丁晴线与刮好漆的导线全部绞合好,用剪刀把过长的导线剪至与丁晴线平。再用碰焊机把绞合的引线焊接成一球形小珠。之后

36、用比丁晴线稍大的玻璃漆管剪5060mm长把焊接部位套好。接着按三相绕组互隔120°电角度分出首尾端,首尾引出线尽量靠近并绑扎好(绑扎方法同5.1.1),其引出线从帮扎处拉直到另一端的绕组端部剪断为宜,最后用整形圈套入端部喇叭口,看是否喇叭口过大过高,整形后应仔细认真检查是否漏插相间绝缘、三相引出线是否接错,确定合格后整齐叠放与指定栈板上,引出线应一律向空间较宽的一边,便于耐压试验。5.2 YL8012、 YL90S2、 YL90L25.2.1 单相电机整形方法同5.1,把无引出线的一端先整好。5.2.2 当把引出线拉直后,套入2mm套管,把裸露在外的导线用刮漆刀把漆膜刮掉,把剪好的三

37、色12mmJBF丁晴线在20mm处用剥线钳同5.1方法把丁晴线剥去绝缘皮;然后按照红色接主绕组、蓝色或绿色接副绕组、黄色为离心开关接电容线,把主绕组一个极相组的首端与另一个极相组的尾端再与副绕组的一个首端并联热保护器的一端绞合好,同时将红色丁晴线与热保护器另一端串联;同样方法把另一红色丁晴线与主绕组一个极相组的首端与另一极相组的尾端绞合好,接着用蓝色或绿色丁晴线与副绕组的一个首端绞合好(同时套入5mm套管),剪去过长导线与丁晴线平;然后按照5.1工序方法把引出线焊接好,并按照主、副绕组的首尾将引出线分成首尾端,同时将黄色电容线两端与引出线一样长度并绑扎好,对应两端的中间留出离心开关焊接线头。最

38、后按照5.1方法把端部整形好,叠放于指定栈板上。其引出线应一律朝向空间较宽的一边,便于耐压试验。5.3 各种单相电机引出线长度及数量(cm) 电机引出线YL8012YL90S2YL90L2红色JBF1215*218*218*2蓝色或绿色JBF1215*218*218*2黄色JBF1268*175*175*15.4 各种电机套管规格、长度、数量明细表(单位:cm) 电机长度数量规格YL80单相YL90单相Y90三相Y100三相Y112三相Y132三相Y160三相210*310*521*214*415*417*4/14*117*114*425*228*234*22.5/20*438*253*13*

39、15*6/5*35*36/5*66*66*6/8/8*65.5 三相电机引出线规格、数量、长度明细表(单位:cm)型号引出线Y90S-2Y90L-2Y100L-2Y112M-2Y132S-2Y132M-4Y160M-4Y160L-4JBQ1217*620*6/JBQ1.52/21*624*6/JBQ2.52/27*630*634*6/JBQ42/38*66.0 嵌线定子的耐压试验 定子在浸漆之前应做绕组耐电压试验,主要检查定子的槽绝缘与相间绝缘是否符合要求。6.1 单相电机定子 用剥线钳把主绕组与副绕组的一端引出线在34mm处把引出线外皮剥掉,把耐压仪电源开关接通,按比例指针调至输出电压为2K

40、V,然后一手拿高压输出棒使其端部接触定子外部,另一手拿高压棒使其端部接触主绕组与副绕组引出线的裸芯部位,维持25秒左右。期间出现闪络或断电说明绕组对地或相间击穿。检验时按顺序一排一排逐个试验,不可漏检。发现击穿定子应在引出线上打一个结作为击穿记号,以便返修。6.2 三相电机定子 同6.1方法用剥线钳把三相引出线的任一端在34mm处把引出线外皮剥掉,然后做三相绕组对地击穿试验,当三相绕组没有对地击穿接着还要相间耐电压试验,两个高压电源棒分别接触两相绕组引出线(即U相与V相);然后一根电源端头接触另一相(即U相与W相);接着把U相的电源端头接触V相(即V相与W相)。每次维持时间为25秒左右,当相间

41、出现击穿时也要把击穿的两相引出线合着打一个结,作为相间击穿的记号。做耐电压试验时应两手拿电源棒,电源棒应有良好的绝缘保护,千万不可用手触摸端头以防触电,高压危险应注意安全!6.3 击穿定子返修后,应重新做耐电压试验,直到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生产。7.0 定子绕组的绝缘处理 定子制造过程中,绕组要经过严格的绝缘处理,以提高机械、电气及其它防护性能。浸漆处理时电机绕组制造中非常关键的工序。7.1 准备好工具:手压式液压拖车,铁框、定子垫圈等。7.2 准备好材料:1032#三聚氰胺醇酸漆、二甲苯。7.3 把1032#绝缘漆倒入浸漆缸中,漆面应高出工件100200mm之间,充分搅匀,根据当时的温

42、度调节好绝缘漆的粘度,粘度必须经品管员测量,粘度过大时应加入适量的溶剂,粘度过小时应加入新的绝缘漆。由于漆温对粘度影响很大,所以一般规定以20为基准,但是漆温不可能恒定在20,因此在其它温度下测量时必须加以换算。7.4 1032#绝缘漆粘度温度对照表温度时间S温度时间S温度时间S温度时间S4017.53021.52026.51035391829221927935.53818.22822.51827.5837.53718.52723172873936192623.51628.56413519.52524152954334202424.51429.54453320.5232513303483221

43、2225.512312503121.5212611321527.5 把规格相近且做好耐电压试验的待浸漆的嵌线定子,放入浸漆框架里已排放好的定子浸漆铁圈内,注意装框时应轻拿轻放,不可碰撞端部喇叭口,以免造成变形及损伤导线。装满一框后,用压缩空气吹净定子绕组以及铁框内附着的灰尘及杂物。然后拉到浸漆区用吊车吊放于平车上,根据电机规格中心高为90mm以下的定子一炉可烘焙四层,中心高为100mm以上的定子一炉可烘焙三层。7.6 检查烘房设备、红房门是否密封,接通电源看电热器能否发热,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7.7 把装吊于平车上的工件推入烘房预烘,推入时应小心谨慎不可撞壁,工件应放在烘房的中央,接通电源观

44、察发热器瓷管是否全部发热,确定正常后关好烘房门正式烘烤。烘烤时通电1小时内应特别注意观察炉内动静,炉内有无异常声音、烧焦味,观察升温情况,温度控制在120±5范围。7.8 浸漆 把预烘好的工件将冷却在60以下,整框吊出另叠一边,到最后一框直接吊入漆缸内沉浸,直至浸到没有气泡逸出,并不少于15min;然后吊起放于漆缸上滴干,滴干时间不能小于30min,直到没有漆流出为止。之后吊于平车上,把整炉定子浸好后推入烘房烘干。7.9 烘干 工件推入烘房内,检查框架是否碰壁,确定正常后关好烘房门,温度控制在135±5范围内,烘干时间为810h。8.0 电机装配 笼形电机装配可分为部件的分

45、装配和成品的总装配,部件的分装配主要是定子分装配和转子分装配,以及单相电机电容器的装配。成品的总装配主要是出线盒,前后端盖以及风叶、风罩和单相电机的离心开关、电容器等的装配。8.1 定子压入机壳8.1.1 YL8012、 YL90S2、 YL90L2单相电机 把同规格检查好、处理干净的定子与机壳用小料车装载于液压机旁待压装,(料车上内垫干净的厚纸皮或橡胶垫,避免碰坏定子绕组)。机壳出线孔一端朝上竖放,定子绕组带引出线的一端也朝上,在机壳内出线孔处的内壁过度台涂刷适量的润滑油。定子引出线对机壳位置对好机壳出线孔位置垂直放入,把同规格的垫压工装放于液压机台面上,把套好定子的机壳放于工装上,接着把绕

46、组引出线整理好塞于喇叭口内,套上相应的工装,先把偏向、歪斜的定子慢慢的压正;然后对好中装中心位置垂直的压装到位(装压时视工件大小,一般中心高为132以下电机,压力调至6Mpa以内即可)。装压好的工件整齐摆放于工作台上,带引出线端朝工作台边,应仔细检查有无压裂,并测量定子后端与机壳断面的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YL8012*15mm、YL90S2*20mm、YL90L2*15mm)。8.1.2 Y系列三相电机 把检查好处理干净的同型号规格的定子、机壳用料车装载于液压机旁待压装,机壳出线口朝操作者,右端内腔涂刷适量的润滑油,定子引出线一端从机壳右端伸入,右手从机壳另一端接住引出线,分出首尾端从出线口伸

47、出机壳,两端引出线在出线口处位置应对好,且不可有扭绞现象,定子要尽量伸入机壳内,然后竖起;液压机平台上放好同规格的垫压工装,先把定子压平、压正,接着对好工装中心位置,垂直平稳地压装到位,装压时一手拿起引出线随着液压机速度放下,使其不被出线口毛边割伤。直压到工装与机壳断面重合,操作阀门使液压机回升到610mm时,再次回压工件。然后使液压机回升最高点,取下工装,把雅号的工件搬到工作台面上,让其出线口朝上,前盖端朝工作台边整齐排好。成批压装完后应检查定子压入及课后端面与机壳两端的距离应相等,还应检查是否被压裂。8.2 转子轴承的压装8.2.1 YL8012、 YL90S2、 YL90L2单相电机 把

48、检视好的转子与轴承用小料车装载于液压机旁,准备好相应的压套,先压装离心器,离心器根据电机型号YL8012用L20-202Y、YL90S2、 YL90L2用L25-202Y,离心器黑色环面朝上套入转子轮轴上,用离心器专用压套套入轴端,另一端放入轴承套好,压套竖起垂直于压轴,接通液压机电源,工作压力调至2Mpa。然后操动换向阀使其平稳装压到位,离心器压好后用外卡环钳把与其轴相配的卡环装入环槽内,接着放入轴承与压套,对好压轴把轴承压到卡环槽上边沿即可,不可超过。8.2.2 Y系列三相电机 把检视好的转子与轴承放于液压机旁,把轴承套入转子一端用与轴承内圈规格一致的压套对准液压机压轴,开启液压机垂直压入

49、到位;然后倒过另一端用同样方法压好,如液压机行程够高可以用两个轴套上下轴承同时压到位,压好后放于垫有干净厚纸皮的框内或工作台上。不可随意碰伤转子铁心表面及轴端部位,以免造成铁心短路和皮带轮难以装入。8.3 各种电机用轴承型号YL80YL90Y90Y100Y112Y132Y1606204Z6205Z6205Z6206Z6306Z6308Z6309Z8.4 接线8.4.1 单相电机8.4.1.1把压装好的定子引出线分出首尾端,从机壳邻近的出线孔穿出,然后套入与出线孔大小相近的22.5cm长的玻璃漆管,套管应露出机壳46mm,放好橡胶绝缘垫片,剪去过长的引出线,按主副绕组套上接线标志(标志规格为3m

50、m),主绕组引出线为红色,面向工件左边为首端应套U1标志,右边尾端套U2标志,副绕组为绿色或蓝色,左边首端套W1或Z1标志,右边尾端套W2或Z2标志,离心开关(即副绕组线)为黄色或白色,左边首端套V1,右边尾端套V2标志。8.4.1.2用剥线钳根据引出线的线径选择相应的刀孔在引出线端810mm处剥除绝缘外皮,脱皮好的线头涂上溶化好的松脂。在剥线时把熔锡炉插入电源插座,接通开关位置,温度调至最大让其尽快熔化,当锡已熔化后适当减小温度,然后用尖嘴钳夹住线头逐个伸入锡炉里把整个裸线部位搪上锡。8.4.1.3用气动起子松开接线板上接线栓的紧线螺钉,按每台一个放于机壳上,对好线头标志与接线板上标识,线头

51、从线板底面插入接线栓孔,用气动起子把侧面紧线螺钉锁至线头拔不出即可(注意气压不宜过大,以免锁断线头),气动起子气流调到最小,线头接好应检查是否接错,有没有锁紧或锁断,确保合格后,用M4*16狮子螺钉两支将接线板定位锁紧。8.4.2 Y系列三相电机8.4.2.1接线盒进线口三件螺套的装配,把内外牙螺套内放入穿线套子,旋入外牙螺套拧紧,装入接线盒底孔锁上外六角螺帽拧紧即可。8.4.2.2剪去过长引出线,用剥线钳根据引出线的线径选择相应的刀孔在引出线端45mm处剥去绝缘层(注意不可选择比线径小的刀孔,以免剪去线芯)。8.4.2.3在靠电机接线盒底部的三条首端引出线上套上U1、V1、W1的三个接线标志,然后用万用表拨向欧姆档,分别找出U1、V1、W1尾端(方法:用一表笔接U1,另一表笔接尾端的任一条线,看表中指针,如指针大幅度指向零位,表示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