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概述讲解_第1页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概述讲解_第2页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概述讲解_第3页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概述讲解_第4页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概述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量经济学论文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姓名周艳连学号0902011181学院商学院专业09经济学1类2班- 14 - 课程名称: 经济数量分析 课程论文题目: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 经济学113班 姓名: 谢怡 项小珍 童倩 学号: 1112520003 1110310063 1110310065 指导老师: 张松艳 2014年4月17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选取四个影响因素:人均GDP、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并

2、利用计量经济法和Eviews软件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说明他们的内在关系。文章最后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为我国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平衡,提高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参考。【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实证分析 政策建议引言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大部分,农村居民的消费在国民消费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各项农业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面对农村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就成了扩大内需、

3、拉动经济所面对的重大问题。1、 理论综述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西方经济学中有很多关于需求、消费的理论。微观经济学中供求与均衡价格理论中的需求定理中阐述了需求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包括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时间变化、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及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等等。2、 实证分析(一)变量及数据的选取 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另外还受收入水平,价格水平,消费习惯,收入差距等的影响,依据我国国情,

4、农村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要想拉动内需,就必须把农民的消费积极性提高,由于数据的可获性及影响的重要性,本文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选取了以下四个变量因素:人均GDP、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农村居民基尼系数。 本文主要利用了其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如表一)来进行分析。表一年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元/人) Y人均GDP (元) X1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 X2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3农村居民基尼系数X4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56

5、060268880510381313162617221730176618601969206221032319257928683293379540211644189323112998404450465846642067966420679671597858862293981054212336141851650025575686.3708.6784921.612211577.71926.12090.121622210.32253.42366.42475.62622.22936.43254.935874140.44760.65153.2104.5102.3104.7113.7123.4117.5107

6、.9102.59998.599.9100.899.6101.6104.8102.2101.5105.4106.599.70.32460.32050.3490.36120.35580.32740.2980.30240.30060.30170.31230.31170.30830.30750.28630.27390.25770.22950.3220.297(2) 模型建立 根据经济学常识,我们可知: 1.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越高。 2.在一定条件下,农村人均家庭纯收入越高,消费也越高。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升时,也会影响居民对商品的消费。 4.另外,收入分配的

7、差距大小也会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在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平均状况最常用的指数是基尼系数。 利用表一数据做散点图得: 图一 由图一可看出表一数据基本都满足上述经济理论 。 综上分析,初步建立模型: Y=C+1X1+2X2+X3+X4+ 表二给出了采用Eviews软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果:表二 据表二可写出如下回归分析结果: =-139.8680.012X10.831X20.53X3416.814X4 t (-0.879) (-2.237) (32.351) (0.40) (1.116) F=4412.568 D.W.=1.218 R²=0.9992 =0.9989(3)

8、模型检验及修正 1.经济意义检验 由经济理论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人均GDP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也会越高,得出的结果与理论不符。 (2)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居民消费水平也会随之增加,得出的结果与理论相符。 (3)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会下降,得出的结果与理论不符。 (4)收入分配越均等,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越高,得出的结果与理论相符。 2.拟合优度检验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动的99.92%可由人均GDP、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农村居民基尼系数来解释,模型拟合度较高。3. t检验 原假设H0::i =0 (i =1,2,3,4) 备选假设H1

9、:i0 (i=1,2,3,4) 给定显著性水平=0.05,查表可得临界值t0.025(15)=2.131。由表二数据知:常数项|t|2.131,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接受原假设。 |tX1|2.131,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人均GDP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显著。 |tX2|2.131,拒绝原假设,通过检验,说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显著。 |tX3|2.131,|tX4|2.131,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不显著。4. 多重共线性检验 由表二数据可知,R²=0.9992较大且接近于1,F=4412.568F

10、0.05(4,15)=3.06,而t检验值却较小,说明各解释变量对Y的联合线性作用显著,但由于解释变量t检验值不显著,且经济意义也有不合理的,所以认为自变量间存在共线性。(1) 检验简单相关系数 X1, X2 ,X3, X4的相关系数如表三所示:表三X1X2X3X4X1 1.000000 0.959929-0.295020-0.516208X2 0.959929 1.000000-0.338810-0.636227X3-0.295020-0.338810 1.000000 0.486196X4-0.516208-0.636227

11、60;0.486196 1.000000 由表中数据发现X1与X2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2) 修正 首先分别作Y与X1、X2 、X3、X4间的简单回归,得结果如下列各表所示:表四表五表六表七 由表四、五、六、七得出回归方程分别为: =575.7850.168X1 (4.80) (13.73) R²=0.9129 D.W.=1.076 =84.9770.774X2 (5.06) (124.63) R²=0.9988 D.W.=1.114 =51.3727319.737X3 (-1.504) (2.041) R²=0.1116 D.W.=0.120 =203

12、46.808191.982X4 (-3.47) (4.53) R²=0.4014 D.W.=0.5899 再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原模型的共线性,以Y为被解释变量,逐个引入解释变量X1、X2 、X3、X4,构建回归模型,进行模型估计。由上分析可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受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最大,与实际相符,因此,选为初始的回归模型,并将其他解释变量逐步导入该初始模型,寻找最佳回归方程(表八)。表八 逐步回归 C X1 X2 X3 X4 D.W.Y=f(X2)84.9770.7440.99881.11t值-5.06-124.6Y=f(X1,X2)67.2825-0.00880.

13、8110.99891.03t值3.568-1.86139.028Y=f(X2,X3)-0.92540.77520.7890.99871.12t值-0.006115.320.591Y=f(X2,X4)41.6320.7758125.940.99871.09t值0.35094.050.368由表八中分析可知,消除多重共线性后,得出的最终方程为: =84.9770.774X2 (5.06) (124.63) R²=0.9988 =0.9988 F=15533.01 D.W.=1.1145.序列相关性检验 经D.W.检验结果表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n=20,k=2(包含常数项),查

14、表得dL=1.2,dU=1.41,由于D.W.=1.114dL,故上述方程还存在正相关。利用科克伦-奥科特迭代法消除正相关性,Eviews 软件操作结果如下表: 表九 经过第一次迭代后,可从表中得D.W.=1.6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查表可知dUD.W.4dU,表明模型已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模型消除了序列相关性的影响,模型的回归方程为: =8109.4660.766X20.382AR(1) t (3.759) (77.034) (1.669) R²=0.9988 =0.9990 F=8733.87 D.W.=1.114 综上所述,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最显著

15、,由此看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应是当前解决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重中之重。 3、 政策建议 根据前面的模型分析过程及结果,本文给出了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由模型中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要想提高消费水平,就得增加居民的收入。政府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应想方设法增加居民的收入,不仅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数量,还要增加农民收入的获取渠道,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抓住重点,按照实际有意义的步骤加快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受通货膨胀率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得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价格指数水平越高,农民就会拿更多的钱去消费,看上去好像是消费水平提高了,但是农民的生活质量水平没有提高,所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之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相适应。 3.加强社会保障,完善社保保证金制度。政府应该扩大社会保障在农村的范围,让我们的农民能够在医疗卫生、养老、教育、住房补贴上得到政府的帮助,让农民的消费无后顾之忧。 4.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