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新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大豆新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大豆新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大豆新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大豆新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豆新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二 O一五年九月二十日目 录一、项目基本概况二、项目主要简介三、项目立项依据四、项目建设内容五、项目资金筹措六、项目效益分析大豆新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基本概况1、项目名称:大豆新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研究2、承担单位:*3、实施单位: 4、建设地点: 5、项目负责人: 6、项目联系人: 7、项目参与人:二、项目主要简介1、目的及意义:大豆是我国生产发源地,是粮油兼用作物 ,是农业、畜牧业、工业重要源料,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经济作物之一。大豆含有大量植物蛋白和人体内 8 种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高,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其营养价值可与

2、肉 、蛋、奶相媲美。大豆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收获后 ,根、叶等残留在土壤中,可缓和地力的消耗和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等作用。2、存在现状:由于近几年来,在本地从未进行大豆新品种引进及更换,使目前大豆生产面临着品种退化、产量不平衡、 粒子粒大小不一、病虫危害严重、抗逆性差、品质下降等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产生都严重阻碍了我市大豆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因此,本项目实施后将根据上述因素进行大豆新品种引进试验 、示范,解决大豆在生产上发展实际难题,提高其品质、单产、 商品性、抗逆性等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全县大豆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服务。三、项目立项依据1、地域区位优势新建县位于南昌

3、市西郊,东与市政府(红谷滩)相望,北与鄱阳湖相邻,南接 105 国道、浙赣线铁路西站、昌樟高速。西邻高安、西外环高速、320 国道穿境而过,交通、通信十分完美 。地域区位优势十分强有利于项目的实施和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气候资源优势我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日照充足, 无霜期长 ,具有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等特点,适宜大豆生产的发展。3、土壤资源优势种植大豆地(田)是经过多年耕仟的第四纪红壤形成灰黄泥地(田)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通气性好,呈微酸性有利于大豆品种选育繁殖和高产栽培技术推广。4、技术力量优势我县农科所是全县唯一一个农业上集科学、试验、示范、 新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为一

4、体的所在地, 曾为全县农业生产上发展做出很大贡献。项目主要负责人 5 名,其中高级职称 1 名,4 名中级职称人员参与研究, 具有较丰富的种植大豆技术经验和管理水平。5、市场营销优势根据我国的大豆生产市场分析, 我国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豆约 900 多万吨(由农业部资料而来) ,成为世界最大进口国,进入 21 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大豆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为此,搞好大豆生产、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大豆品质和产品质量十分重要,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四、项目建设内容1、项目研究主要技术根据项目计划安排,拟采取引进外地(参加全国大豆区域试验(南方区)的高产、高抗、优秀种质资源)进行小区对比试

5、验 。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是:(1)我县农科所已从浙江、湖南、湖北(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南京、江西省农科院旱作所引进大豆新品种 5 个(赣豆 4号、 湘春 10 号、 浙春 2 号、 01-49、 春绿 60) 参与当地老品种(六月白为对照)进行小区对比试验。(2)同系谱法原理对大豆新品种材料进行系统选育、单株培植。(3)根据作物生长所需元素及嗜好元素,用不同配方、不同方法进行科学施肥试验, 筛选出对大豆生产有重要影响的营养配方。(4)进行科学田间管理,重点防治大豆病虫害,主要有孢囊线虫、根腐病、灰斑病、食心虫、蚜虫、豆荚螟等,采用熏蒸和种子包衣剂拌种,减少农药使用量,筛选出低毒、高效化学

6、农药使用品种, 防止污染环境, 保证大豆食品安全, 提高单株产量 ,增加效益。(5)通过本项目实施后,筛选和培育适应当地春大豆生产新品种,达到优质、高产、高抗、无公害绿色食品大豆标准, 为全县大豆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服务。2、主要技术指标(1)大豆新品种引进后通过小区对比试验,达到或超过现已收集的优秀种质资料,比当地老大豆品种增产 10-15%。(2)制订春大豆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3)建立高产示范区 1 万亩,推广“垄三”栽培技术,“垄三”即:大垄密植、小垄密植,平作窄行密植,单产 200kg 以上。(4)进行单株培植,提高单株生产能力。(5) 按农事季节培训当地农民, 提高大 豆种植科学

7、管理水平。(6)采取病虫害综合防治,降低农药使用量成本,减少污染,采用熏蒸和种子包衣剂拌种方法进行,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成活率。3、主要经济指标(1)通过外地引进大豆新品种达到或超过春大豆老品种,增值 170 元/亩。(2)提高大豆新品种经济性状(增枝、增荚果、增粒、增大等) 。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3)提高抗逆性,减轻病虫危害。减少用药成本 36 元/亩 ,(灰斑病、豆荚螟、食心虫、地老虎等)达到无公害标准。(4) 项目完成后每年为全县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约 1360 万元左右。五、项目资金筹措1、资金筹措本项目共投资 8.5 万元,申请三项科技经费 8.5 万元。2、资金概算设备(拌种用) ,仪

8、器购置费:0.6 万元;引种材料(种子) 、样品加工费:1.2 万元;资料、调研费:2.6 万元(包括培训农民在内) ;试验、检测费:1.9 万元;鉴定费:1.6 万元;其它费用0.6 万元(包括税、费在内) 。3、资金管理根据项目资金安排,实行明确责任制,经费统一管理、统一安排、统一使用,不能挪作它用,确保本项目完成和实施。六、项目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分析根据有关资料观察、检测分析,本项目试验的大豆中具有单株结荚多 25-30 个,2-3 籽粒荚角多,蛋白含量高 45.3%,脂肪含量 18.68%等特点,比常规老品种(六月白)增产 10-15%,项目实施任务完成后,示范推广面积 1 万亩,每亩增值约 170 元 ,能为项目区内农民增收约 170 万元,到 2008 年推广面积 50%,面积达到 4 万亩,全县农民增收约 680 万元。到 2009 年推广面积 100%,达到 8 万亩,可增收约 1360 万元。加上农药节省成本288 万元,共计为全县农民增收约 1648 万元。2、社会效益分析本项目通过实施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