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剂型的研究及发展_第1页
关于中药剂型的研究及发展_第2页
关于中药剂型的研究及发展_第3页
关于中药剂型的研究及发展_第4页
关于中药剂型的研究及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关于中药剂型的研究及发展关于中药剂型的研究及发展摘要 近年来,口服液体剂型由于具有便于口服,特别适用于吞咽固体制剂困难的患者,可改善患者的服药顺从性;加入矫味剂后可增加制剂的可口性,掩盖一些药物的不良气味等优点,日益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本文综述了临床常用的各种口服液体剂型的特点及优势,指出了口服缓控释液体制剂血药浓度平稳、可以减少服药次数、患者顺从性高等优点,因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关键词 :液体剂型;缓控释;口服;给药系统AbstractIn recent years, liquid oral dosage forms because of its convenient oral,

2、especially for in patients with the preparation difficulty in swallowing solid, can improve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 after adding the flavoring agent can increase the palatability of preparation, cover some drugs of bad smell, and other advantage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

3、ion of resear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of clinical commonly used in a variety of oral liquid dosage form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oral 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release stable liquid formulations of drug concentration in blood, can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administrat

4、ion and the advantages of compliant patient. Therefore, it becomes the focus of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Key words: liquid dosage form; controlled release; oral administration; drug delivery system目录摘要IAbstractII1. 前言41 .1中药剂型的基本理论41.2 中药剂型国内外情况42.中药剂型研究中的问题62.1 中药单方与复方的研究62.2 有效成分62.3 剂型的选择62.3.

5、1 根据处方的药物组成及其对临床证候应达到的治疗需要72.3.2 药物所含成分与所选剂型的适应性72.3.3 在确保药效的前提下,亦要考虑服用、贮存、携带、运输和生产的方便73.中药剂型研究的途径和方向83.1 经典方和传统成药的再次开发83.2 中医临床方剂的剂型研究83.3 实验组方:84. 参考文献9-8-1. 前言 1 .1中药剂型的基本理论剂型是研究处方药物如何在临床使用上达到服用方便,有效的应用科学。剂型如从词义解释,剂即方剂,包括处方和制剂双重内容,型指具有质量标准、规格的型态制剂,所以制剂即为具有标准规格的制剂。中医用药的基本原则为理、法、方、药,其最终目的是要求药物的组合方案

6、能密切配合临床治疗的需要。临床变异度较大、变化较速的病症适用汤剂,这样处方可以灵活变化,随症加减;变异度较小的疾病可用成药,取其剂量准确,用药及时和方便。剂型学的内容亦包括汤剂在内。在工业上大批生产的成药,其处方已固定,而且组方合理,再通过严谨科学的工艺筛选、动物实验,肯定其药效及无毒,并有规定量的临床病例的验证(如工艺较新型亦是中药内尚未应用过的,应当在药效、毒理试验后,主动与临床医师研究,进行3050例的I期临床观察),即成为具有标准规格的制剂。凡确定的剂型,应明确给药途径,藉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和相应地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例如,甘遂是较好的利水峻泻药,经常用于肝硬变腹水和重症阑尾炎,

7、其疗效是肯定的,但对胃有刺激,引起恶心和剧烈呕吐,传统方法研末冲服,疗效虽好但副作用太大,经提取其泻下成分后,制成胶囊或压成片剂,用于临床,既保证了原有疗效,又基本上克服了副作用。所以,剂型的选择不是凭主观想象,赶时髦而盲目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药物内在成分的性质和临床病症用药的要求。中药剂型在历史上一直是不断发展,不断吸取西药的新技术,但这不等于中药西药化,而是吸取西医药和有关现代科学的理论来不断提高中药剂型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以传统中药剂型为主体,以现代科学为手段,不断创立更高水平的中药剂型学,这是历史赋予中药工作者的艰巨任务。 不难看出,我们研究新药或老药的剂型改进,应当具备一定条件。选定

8、的目标必须明确,通过剂型的改进,只能提高疗效,不能降低疗效,更不能失去疗效,最起码也要保证原有的疗效水平。还应该保持原有中医药理论,达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否则就成了中药西制,为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在改进中对化学分析、制剂工艺、药理、临床等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故剂型研究必须建立在有一定科学根据的基础上1。1.2 中药剂型国内外情况医药不断发展,药学也不断发展,为了适应医药学发展的需要,剂型随之而改进是必然的趋势,是医药科学发展的正常规律。中药剂型由原来的手工操作、低水平工艺生产散剂,发展到丸、膏、丹、酒剂、汤剂,由于制药工艺由原粉向提取工艺发展,又有了栓剂、软膏剂、糖浆剂的产生。解放以后,我

9、国中药工业得到飞速地发展,厂房更新,管理水平提高,机械化程度加强,又有片剂、胶囊、冲剂、气雾剂、针剂、滴丸、软胶囊等现代化的剂型诞生,中药的复方剂型,品种繁多,并有一定的质量标准。这充分说明剂型的发展与科学的发展(分析化学、植物化学、机械等)紧密相连。日本的汉方药发展很快,但在剂型上由于对中医理论尚未掌握,故仅在我国古方(太平惠民和济局方、伤寒论、外台秘要等)中选出210方作汉方药载入日本药典。目前日本有关药厂,将这些汉方,基本按我国中医药汤剂的形式,用水提,制成浓缩颗粒剂销售。其制粒方法有喷雾干燥,沸腾制粒,干压制粒法。为了使制出的颗粒粘度小、粒度流动性强、外形整洁,他们在工艺流程上采用物理

10、手段(离心、去药渣,高速离心、板框过滤、减压薄膜浓缩等)完全管道化的连续操作,在赋型剂的选择上亦很注意,基本不用糖粉及糊精而采用乳糖、硅酸铝镁等。有的颗粒还采用薄膜包衣,以指标性成分作为全生产工艺过程及成品质量的控制标准。另外,日本亦生产少量的浓缩小蜜丸。韩国在中药(植物药)剂型上有汤剂、丸、片剂,糖浆剂等(亦有由中国进入的中成药)。其他东南亚国家如印尼、马来西亚、泰国,除本国的民族草药外,大量中成药均由中国进口,他们也仿制中成药,将草药制成散剂、压成全生药粉的片剂,制成生药丸剂等,很粗糙,亦无质控标准,他们在中药制剂的研究上(工艺、质控、药效等)仅仅处于开始阶段。欧洲没有中成药的生产,但也有

11、植物药的研究及生产,多数为单味药。将植物提取分离其有效成分后制成需要剂型,与西药基本相同,检测指标要求亦相仿。在药典上也有单味植物药制成酊剂,在各药店均有,属于处方用药,只能根据医师处方调剂给药2。2.中药剂型研究中的问题2.1 中药单方与复方的研究 中医用药是以复方为主,单味药的处方很少,对单味药的研究可按其主治目标,采用现代的科学手段直接提取其与药效有关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按新药一、二类进行研究开发,在研究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研究复杂的复方难度也不小,但往往按新药的三类要求,研究者均认为比二类药简单,其实不然。例如,四逆汤是由甘草、干姜、附子同用,经研究证明,主药附子有强心作用(去甲基

12、乌头碱),但附子如单用其强心作用较复合用弱,亦不持久,且有毒性,方中甘草、干姜实验中均无强心作用,当三药配伍成/四逆汤后,强心作用明显而持久,毒性比原来下降四倍,这说明复方决不是药物的简单堆积,而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达到某一疗效的最合理的药物配伍形式。而且研究也证明,四逆汤以汤剂形式与附子单独提取其有效部位后再与甘草、干姜提取物合并,这两种实验比较,后者比汤剂强心作用更持久,这说明工艺的选择亦应当结合中医理论,以药效为标准。那么,在研究古方改进剂型时,是否就绝对不能精减处方?我认为也不尽然。成药中有许多大方,如大活络丹约有50味中药组成,人参再造丸约40多味药组成,龟龄集29味等等,这些成药都是

13、公认的良药,目前尚在沿用,但由于药源、剂量、生产工艺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故生产量不断下降。所以,我认为应当既尊重前人配伍用药的理论和经验,又要对某些罕贵药多、配伍宠杂,药力可能受牵制的大方(名方)进行拆方分析和药理指标筛选的研究,这是发掘祖国中医药宝库的迫切任务,我们应在分析研究中始终掌握中医辨证用药的理论,摸索前进,对古老的中成药进行二次开发研究3。2.2 有效成分 中药不论是单味或是复方都存在着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两个部分。为了提高疗效,方便服用和制订标准规格,弄清其有效成分是必不可少的,但必须强调,研究中药里所含化学成分不能把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看得太绝对化,一定要结合中医临床证候来探索中药

14、功能及主治的化学成分,最后鉴定标准以临床疗效为依据,当临床能肯定疗效时,此化学成分在本处方内即为有效成分。以甘草一味药为例,甘草在中药中素有和百药之称,其所含三萜皂甙、甘草酸是已知有效成分之一,在体内能分解为葡萄糖醛酸,具有解毒作用,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所含FM100对实验动物溃疡有效,同时还含有促进免疫系统和抑制免疫系统的物质,呈现多种不同的生物活性等等。所以,我们要确定什么是甘草的有效成分就很困难,必须根据配方组成,临床证候及其功能主治来选择和决定其有效成分。再如微量元素的问题,过去在化学成分内也很少考虑,但现在已知微量元素锌、锰参与人体内的生化反应,锌参与核酸、蛋白质合成,与D

15、NA聚合酶有重要关系,锰则参与人体氧化还原,如参与许多维生素、胆固醇合成,为多种酶激活剂。如人体锌、锰缺少,可导致酶活性下降,内分泌腺激素减少,发生性功能紊乱等,而中药的补肾药如熟地、菟丝子、补骨脂、锁阳等均含很高的锌、锰。我们既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仪器设备,更要重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搞好体现中医特色的中药研究工作4。2.3 剂型的选择 剂型是指具有标准规格的型态制剂,那么在新药的研究、老药的改剂中,应当选用什么样的型态,其主要原则有几点:2.3.1 根据处方的药物组成及其对临床证候应达到的治疗需要 因为病有表里,故药剂就应有内服、外用之分;病有缓急,药剂就有速效(针剂、滴丸)、长效之

16、分(丸剂、片剂);患者有儿童、成人,药剂就有儿童制剂、成人制剂之分。所以,选择剂型要根据处方的药物组成及临床证候的需要,使达到最佳的药效。2.3.2 药物所含成分与所选剂型的适应性 复方有多味药组成,各味药有不同性质,有含淀粉、胶质、糖类较多,有含纤维、生物碱、鞣质较多等等,应根据处方,先从理论上确定其有效成分的部位,考虑工艺能否达到,再选择最佳剂型。如含糖量、淀粉、胶质高者,工艺上又不能除去,其浸膏量大,吸湿性强,这样的制剂就不宜制成胶囊5。又如黄芩、黄柏中的小檗碱与大黄中的鞣质在溶液状态下,渐渐产生鞣酸小檗碱而沉淀,就不宜制成注射剂或口服液6。2.3.3 在确保药效的前提下,亦要考虑服用、

17、贮存、携带、运输和生产的方便 据上所述,所有口服剂型中只有片剂最方便,是国际上应用最多的一种剂型。中药的片剂亦有一定的生产历史,由于生产工艺的研究改进较慢,使中药片剂常存在片子大,服用量大,易吸潮等不足,亟需改进。在研制新药时,当剂型根据各种要求初步选定后,应按下列几点进行预试:(1)对处方药物工艺的设计是否能制成预定的剂型,达到治疗的需要,质量标准是否稳定、可靠。(2)所选辅料与药物成分有无矛盾。(3)制成的剂型其稳定性是否达标,所选包装是否能确保制剂的质量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始正式的研究。3.中药剂型研究的途径和方向3.1 经典方和传统成药的再次开发3.2 中医临床方剂的剂型研究 国外

18、新药的研究主要依靠体外试管筛选,或动物筛选,往往要上万次的试验,才能找到一个有效物质。中药的新药研究(包括新剂型)主要依靠中医的临床实践为基础,再进行研究,这是我们创制新药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种条件。在选方时,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去考核其临床疗效,要在确实有效的基础上研究7。 3.3 实验组方: 对临床有效的药物和方剂,按中医理论和科研数据,重新排列组合,使组方更精炼,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传统组方的重点是提高疗效和降低毒副反应,组方时必须配合有经验、有理论水平的医师共同研究,新方要经过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肯定疗效后才正式列题研究。 以上几种主要途径在研究中必须考虑一个共性的问题,即/病种范围的选择。因为不少传统成药的主治范围都比较广泛,以症状分类为基础,而现代中医临床是以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为了提高临床针对性,新的制剂不宜有一大串的主治范围,否则重点不突出,反而不能发挥其疗效,应重点突出其疗效最好的病种或症状,以利中成药更快走出国门8。 为了满足中医临床用药之需要,中药剂型必须向速效、高效、长效三效剂型的方向发展,亦应当向定向、定量、定时的控释性给药系统发展,这亦是中药新制剂的发展方向。4. 参考文献1 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全国医药产品大全M.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