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作用变量泵Solidwords动态仿真_第1页
单作用变量泵Solidwords动态仿真_第2页
单作用变量泵Solidwords动态仿真_第3页
单作用变量泵Solidwords动态仿真_第4页
单作用变量泵Solidwords动态仿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摘要1Abstract.2第一章 泵的分类.4第二章 单作用变量叶片泵.411 单作用变量叶片泵组成及优缺点.412 单作用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513 内、外反馈式变量叶片泵.714 限压式变量泵的特性曲线.9第三章 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11第四章 单作用叶片泵的要点分析.11第五章 单作用泵各项特点.12第六章 叶片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3第七章 叶片泵的拆装修理.1571 拆卸.1572 修理.1573 装配.1674 清洁和密封16第八章 单作用变量泵三维建模过程分析.17 81 Solidwords的发展.1782 零件的三维建模.1783 零件的装配.17第九

2、章 变量泵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18结论.19谢辞20参考文献21变量叶片泵的Solidwords三维建模及动态仿真摘 要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为变量叶片泵的三维建模及动态仿真,主要是根据变量泵各实际零件尺寸及形状,通过测绘及观察配合关系,分析其工作原理后,运用Solidwords三维建模软件对其进行实体建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充分理解变量泵的运动原理,了解其排量和流量的计算形式。清楚变量泵的特点,对各零件的尺寸要精确测量,避免装配时尺寸不当。首先,需要对变量泵实体进行拆卸,在拆卸过程中需记住各配合关系;其次,对拆下的零件进行测量,记下其实际尺寸,并运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绘制;然后,将各个零件按照配合

3、关系装配起来,形成装配体;最后,做出实体动画,仿真分析其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说明。单作用变量泵的特点主要是它可以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调节泵的流量,使液压系统在工作进给时能量利用合理,效率高,油的温升小。AbstractThe topics for graduate design variables leaves the pump dynamic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Variables are mainly based on the actual parts of the pump size and shape, thro

4、ugh the mapping and observation with, Analysis of its working principles, Solidwords use of its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software modeling. Throughout the design process, the need for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movement principle of variable pump, aware of their displacement and flow of the calcula

5、tion.Variable pump clear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to accurately measure the size, to avoid improper assembly at the size. First, the need for variable pump entities to be demolished, the demolition process in line with the need to keep in mind; Secondly, removing the parts wer

6、e measured, recorded its actual size and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software rendering; Then, with relations between various par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ssembly, formed assembly; Finally, to entities anima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of its working principles, and its description. Single varia

7、ble pump is the main feature of it by changing the stator and rotor of the eccentricity to regulate the flow of pumps, hydraulic system at work when the feed energy use reasonable, high efficiency, small temperature rise of oil.第一章 泵的分类1、按作用次数分不同,分为单作用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和多作用叶片泵;2、按排量是否可变,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3、按压力等级不同,

8、分为中低压叶片泵(7MPa以下),中高压叶片泵(16MPa以下)和高压叶片泵(20MPa30 MPa以下)。第二章 单作用变量叶片泵11 单作用变量叶片泵组成及优缺点(1)单作用变量叶片泵的组成(如下图所示)图1-1单作用变量叶片泵 1-中泵体 2-定子 3-转子 4-叶片 5-螺钉 6-传动轴 7-套筒 8-弹簧 9-端盖 10-螺钉11-螺钉 单作用叶片泵由定子、转子、叶片、配油盘、传动轴、壳体等组成。(2)单作用叶片泵的优缺点优点:流量可调,其中限压式叶片泵,当泵的出口压力有变化时,流量可自行调节。缺点:由于径向液压力只作用在转子表面的半周上,因此转子承受的径向力不平衡,轴承所受的径向力

9、大,降低了轴承的寿命,泵的压力难于提高。转子做等速转动,但流量有脉动。若输出流量相同,体积比双作用叶片泵大。 单作用叶片泵一般不作为定量能源使用,用量最多的是限压式变量泵,其参数范围是:转速14501800r/min,流量1260L/min,压力调节范围06.3Mpa.(3)双作用泵的优缺点:优点:流量脉动小,噪声低,轴承受力平衡,使用寿命长,单位体积的排量大,可制成变量泵;缺点:自吸能力较差,实用工况范围较窄,对污染物比较敏感,制造工艺较复杂。1.2 单作用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1)单作用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为单作用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与双作用式叶片泵显著不同之处是,定

10、子 1的内表面是光滑圆柱面,转子2与定子间有一偏心距e,两端的配油盘上只开有一个吸油窗口和一个压油窗口。转子旋转时,叶片3依靠离心力使其顶部与定子内表面相接触。因此,必须保证单作用叶片泵转动时,叶片相对于转动方向为后倾。由于配油盘上开有吸、压油窗口各一个,那么,转子旋转一周,叶片在转子槽内往复运动一次,每相邻两叶片间的密封容积产生一次增大和减小的变化,并完成一次吸油、压油过程,故称为单作用式叶片泵。又因为转子、轴和轴承等零件承受的径向液压力不平衡,因此这类泵又称为非卸荷式叶片泵,其额定压力不超过7Mpa。对于单作用式叶片泵,只要改变其偏心距e的大小,就可以改变泵的排量和流量,故单作用式叶片泵常

11、做成变量泵。 1-定子 2-转子 3-叶片 图1-2 单作用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2)单作用式叶片泵的结构特点转子转一周,吸、压油各一次,称为单作用; 吸、压油口各一半,径向力不平衡,称为非卸荷。当单作用叶片泵叶片处于压油区时,叶片底部通压力油;当叶片处于吸油区时,叶片底部通低压油,叶片的顶部和底部相通,它们的液压力平衡,避免了叶片与定子内表面严重磨损的问题。如果在吸油腔叶片底部仍通压力油,叶片顶部就会给定子内表面以较大的摩擦力,以致减弱了压力反馈的作用。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复杂,轮廓尺寸大、相对运动的机件多、泄漏较大、噪声较大;轴上承受不平衡的径向液压力,导致轴及轴承磨损加剧,因此额定压力不能

12、太高;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都没有定量叶片泵高。但是,它能够实现变量,在功率利用上较为合理。泵的定子内表面为圆柱面,与转子中心存在偏心距e,配流盘上只有一个吸油口和一个排油口,转子上的径向液压力不对称,转子上存在不平衡力。改变定子与转子偏心距的方向也就改变了泵的吸、压油口,即原来的吸油口变成压油口,原来的压油口变成吸油口;改变上述偏心距的大小意味着改变了泵的排量。 当偏心量为零时,密封容腔不会有容积变化,因此也就不具备液压泵的工作条件了。同样道理,为了使叶片运动自如、减小磨损,叶片槽通常向后倾斜,这是因为叶片底部分别通吸压油,所以叶片顶部和底部受力平衡,叶片向外运动时主要靠旋转时的惯性力。图1-3

13、 叶片泵的转子与配流盘a转子 b配流盘定子和转子偏心安装移动定子位置以改变偏心距,就可以调节泵的流量。偏心反向时,吸油压油方向也相反。通过改变偏心距来改变排量,通常单作用叶片泵做成变量泵。叶片后倾如图1-3为了减小叶片与定子间的磨损,叶片底部油槽采用在压油区通压力油、在吸油区与吸油腔相通的结构形式,因而,叶片的底部和顶部所受的液压力是平衡的。这样,叶片仅靠旋转时所受的离心力作用向外运动顶在定子内表面。根据力学分析,叶片后倾一个角度更有利于叶片向外伸出,通常后倾角为24。径向液压力不平衡由于转子及轴承上承受的径向力不平衡,所以,该泵不易用于高压,其额定压力不能超过7Mpa。单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取

14、奇数,以减小流量脉动率。(3)单作用式叶片泵结构特性分析密封叶片泵工作时,排油腔的压力油有可能通过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向吸油腔泄漏,所以,保证这两处间隙的密封是提高叶片泵容积效率的必然途径。径向间隙是指叶片顶端于定子内表面的间隙,压力油通过位于过渡密封区的叶片顶端间隙向吸油腔泄漏,其泄漏途径很短,所以影响最大,为保证叶片与定子内表面接触,通常采用以下2条措施:a.利用离心力使叶片贴紧定子内表面。这种方法最简单,但不大可靠。当叶片位于过渡密封区时,一侧的压力油通过径向间隙泄漏,同时给叶片一个回缩的压力,有可能克服离心力而使叶片与定子内表面脱离接触,导致泄漏增大。b.利用向叶片底槽通入压力油,使叶片

15、可靠伸出。但在吸油区叶片上下压力差很大,将加速叶片与定子内表面的磨损,所以,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只能在排油区和过渡密封区向叶片底槽通入压力油,而在吸油区叶片底槽则与吸油腔相通,使叶片上下液压力平衡,减小叶片与定子间的磨损。径向液压力单作用叶片泵一侧为排油腔,另一侧为吸油腔,始终存在不平衡的径向液压力,其值F为:F=PDB式中P-排油腔与吸油腔的压力差D-定子内圆直径B-转子宽度由于存在径向液压力,使泵轴和轴承要承受很大的径向载荷,因此单作用叶片泵又称非卸荷泵。这个缺点限制了泵的工作压力的提高,因而单作用叶片泵通常为中低压泵,其压力一般不超过7MP。过渡密封区与困油为防止叶片泵吸排油腔串通,过渡

16、密封区的包角应略大于相邻两叶片的夹角,所以,在俩叶片位于此区时,其间也要形成一个闭死容积,产生困油;由于泵的偏心距不大,闭死的容积的变化也不大,因此困油不严重,不一定采用单独的卸荷措施。1.3 内、外反馈式变量叶片泵单作用叶片泵有一个颇有价值的特点:它可以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e来调节泵的流量,使液压系统在工作进给时能量利用合理,效率高,油的温升小。偏心量e的改变实际上只能靠移动定子来实现,因为转子及传动轴的位置是被原动机的轴所限定了的。常用的变量叶片泵有内反馈式和外反馈式。(1)内反馈式变量泵的工作原理(如图1-4) 图1-4 内反馈式变量泵的工作原理1-转子 2-调节螺钉 3-定子 4

17、-最大流量调节螺钉 5-弹簧 6-弹簧预压缩量调节螺钉配油盘的吸、压油窗口相对定子与转子的中心连线是不对称的,存在偏角,因此泵在工作时,压油区的压力油作用于定子的力F也偏了一个角,这样F的水平分力Fx,当水平分力超过调压弹簧调定的限定压力时,定子移动,定子与转子的偏心量减少,使泵的输出流量减少。这种泵是依靠压力油压力直接作用在定子上来控制变量的,称为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2)内反馈式变量泵的特点:径向力不平衡。由于是单作用式,转子和轴的受力不平衡,使轴承的径向负荷较大,这是提高泵工作压力的障碍。定子也受不平衡的液压力,水平分力调压弹簧承受,向上的液压分力由噪声调节螺钉承受。若定子水平中心线

18、和转子的水平中心线不重合,泵就会产生噪声。轴向间隙不可调。定子、转子和叶片都要运动,因此它们的厚度都要小于两配油盘之间的长度,其间隙由它们的厚度与泵体的厚度公差控制,不可调节,而且比双作用式叶片泵的轴向间隙稍大,因此容积效率相对较低。这也是变量叶片泵高压化的障碍。叶片底部的通油槽采取高压区通高压、底压区通低压,以使叶片顶、底部受力平衡,叶片只靠离心力甩出,减小叶片与定子之间的磨损。叶片的倾角。变量叶片泵转子叶片槽相对旋转方向应往后倾斜一个角度,因为叶片两端的液压力是平衡的,在停机时间较长或介质清洁度较差的情况下起动时,只靠离心力使叶片甩出是不够的。如果使叶片后倾,起动时叶片所受的切向惯性力(由

19、角加速度所产生)与叶片的离心力的合力尽量与槽的倾斜方向一致,则有助于叶片迅速甩出。内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只能单向变量。(3)外反馈式变量泵的工作原理(如图1-5) 图1-5 外反馈式变量泵的工作原理1-转子 2-调节螺钉 3-定子 4-最大流量调节螺钉 5-柱塞 6-弹簧 7-弹簧预压缩量调节螺钉转子1中心固定,定子3可以左右移动,配油盘的吸油窗口和压油窗口沿定子与转子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泵出口压力油P经泵内通道引入柱塞缸作用于柱塞5上,。在泵未运转时,定子在弹簧6的作用下,紧靠柱塞5,柱塞5靠在螺钉4上。这时,定子与转子有一初始偏心量eo的大小。泵工作时,当泵出口压力较低时,作用在柱塞上的液压力小

20、于弹簧作用力,即PAkx若不考虑定子移动的摩擦力,液压力克服弹簧力推动定子左移,泵的偏心量减少,泵的输出流量减少。若偏心量减少时,弹簧的附加压缩量为x定子移动后的偏心量为e,则e=eo-x这时定子上的受力平衡方程是PA=k(x+x)所以 e=eo-A(P-Pb)/k (P=Pb)上式表示了泵的偏心量随工作压力的变化的关系。泵的工作压力越高,偏心量越小,泵的输出流量越少。当P=k(eo+xo)/A时,泵的输出流量为零。控制定子移动的作用力是将液压泵出口的压力油引到柱塞上,然后再加到定子上去,这种控制方式称为外反馈式。1.4 限压式变量泵的特性曲线(如图1-6) 图1-6 限压式变量泵的特性曲线

21、图中AB线段表示工作压力PPb后,输出流量开始变化,即流量随压力升高而自动减小,直到C点为止,这时流量为零。压力Pc称为极限工作压力。泵的最大流量由调节螺钉4调节(见图1-4),它可以改变A的位置,可使线段AB上下平移,即可得到不同的最大流量;调节限压螺钉6可调节限定压力Pb,可使B点左右移动,这时线段BC左右平移;若改变限压弹簧的刚度K,则可以改变线段BC斜率。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对既要实现快速行程,又要实现工作进给(慢进)的执行元件来说是一种合适的油源。快速行程需要大流量,工作压力低,正好使用特性曲线的AB段,工作进给时负载压力升高,需要流量减少,正好使用其特性曲线的BC段,因而合理调整拐点压

22、力Pb是使用该泵的关键。这种泵广泛用于要求执行元件有快速、慢速和保压阶段的中低压系统中,有利于节能和简化回路。 第三章 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1)排量 泵的排量为 (m3/rad) 式中 R定子内表面长圆弧半径;r定子内表面短圆弧半径;B转子或叶片宽度;Z叶片数。 (2)流量 (m3/s) 式中 e定子和转子的中心距 w转子角速度 npv泵的容积效率单作用叶片泵定、转子偏心安装,故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即可改变排量,故可做变量泵,其体积变化不均匀。因为有流量脉动的影响,所以叶片应取奇数,一般为13和15第四章 单作用叶片泵的要点分析1、两相邻叶片转到吸、排油口间的密封区时n 所接触定子曲

23、线不是与转子同心的圆弧n 密封区的圆心角略大于相邻叶片所占圆心角n 叶间工作V先略有增大,然后略有缩小,会产生困油现象,但不太严重n 通过在排出口边缘开三角形卸荷槽的方法即可解决。2、定子、转子和轴承受径向力作用n 属非卸荷式叶片泵n 工作P不宜太高n 流量Q的均匀性也比双作用泵差,移动定子可改变偏心的方向及大小3、作用力Fxn 配油盘中线相对于定子中线顺转向偏转了角n 排油P对定子的作用力F便在定子中线方向产生分力Fxn 当Fx小于补偿器弹簧预紧力时:l 定子与转子的偏心距保持最大值l 泵的流量Q随排出油压P增加而稍有降低,如特性曲线中AB段所示n 当排压大于PB时, Fx增大使定子向减小e

24、的方向移动l 泵的Q即随排压增加而迅速降低l 当升到Pc时,e减小,Qt=漏泄量,则Q=0,有Pmax。4、调节螺钉10和11n 增大弹簧预紧力,PB, Pc 增大,特性曲线BC段右移n 弹簧刚度越小,则BC段越陡, Pc 与PB, 越接近n 螺钉11可变泵的最大e,而改变Qmax,AB段就上下平移第五章 单作用泵的注意事项1、定子过渡曲线必须设计成使叶片在叶槽中移动速度的变化尽可能小,以免产生太大的惯性力,导致叶片与定子的脱离或冲击。2、单作用叶片泵由于叶片在转过吸入区时向外伸出的加速度较小,单靠离心力即足以保证叶片贴紧定子。3、 吸入口流速不能太高,否则,流动阻力太大,在吸油时就可能产生气

25、穴现象。4、右盘通排油腔。左盘的对应位置上也开有不通的排口(盲孔),使叶片两侧受力平衡。5、盘上密封区的圆心角必须=两叶片之间的圆心角2pZ, 否则会使吸、排口沟通6、而定子圆弧段的圆心角应大于或等于 ,以免产生困油现象7、盘上三角节流槽使相邻叶片间的工作空间在从密封区转入排出区时,能逐渐地与排出口相沟通,以免P骤增,造成液击和噪声,并引起瞬时流量的脉动8、 影响叶片泵容积的效率的内部漏泄途径有:n 配油盘与转子及叶片侧端轴向间隙对v影响最大n 叶片顶端与定子内表面的径向间隙,可自动补偿n 叶片侧面与叶槽的间隙,9、单作用叶片泵对工作条件要求较严a) 叶片抗冲击较差,较容易卡住,对油液清洁度和

26、粘度比较敏感。b) 端面间隙或叶槽间隙不合适都会影响正常工作。c) n一般在5002000rmin范用内太低则叶片可能因离心力不够而不能压紧在定子表面10、单作用叶片泵结构较复杂,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除需防干转和过载、防吸入空气和吸入真空度过大外,还要在泵转向改变时,使其吸排方向也改变。叶片泵都有规定的转向,不允许反转,因为转子叶槽有倾斜,叶片有倒角,叶片底部与排油腔通,配油盘上的节流槽和吸、排口是按既定转向设计,可逆转的叶片泵必须专门设计。叶片在叶槽中的间隙:太大会使漏泄增加;太小则叶片不能自由伸缩,会导致工作失常。油液的温度和粘度:一般不宜超过55,粘度要求在1737mm2s之间。粘度大

27、则吸油困难;粘度小则漏泄严重。第六章 叶片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叶片泵在工作时,抗油液污染能力差,叶片与转子槽配合精度也较高,因此故障较多,叶片泵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如下:1、叶片泵噪声大(1)原因分析吸入管道漏气;吸油不充分;泵轴和原动机轴不同心;油中有气体;泵转速过高;泵压力过高;轴密封处漏气;油液过滤精度过低导致叶片在槽中卡住;变量泵止动螺钉调整失当;(2)排除方法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补充油液至最低标线以上;清洗过滤器或选用通流量为泵流量2倍以上的滤油器;清洗管道,选用不小于泵入口通径的吸入管;选用推荐黏度工作油。重新安装达到说明书要求精度;补充油液或采取结构

28、措施,把回油口侵入油面以下;采用推荐转速范围;降压至额定压力以下;更换油的密封装置;拆洗修磨泵内脏件并仔细重新组装,并更换油液;适当调整螺钉至噪声到达正常;2、叶片泵的容积效率低、压力提不高(1)原因分析个别叶片在转子槽内移动不灵活甚至卡住;叶片装反;定子内表面与叶片顶部接触不良;叶片与转子叶片槽配合间隙过大;配油盘端面磨损;油液黏度过大或过小;电机转速过低;吸油口密封不严,有空气进入;出现空穴现象;(2)排除方法检查配合间隙(一般为0.01-0.02mm),若配合间隙过小应单槽研配;纠正装配放向;修磨工作面(或更换配油盘);根据转子叶片槽单配叶片,保证配合间隙;修磨配油盘端面(或更换配油盘)

29、;测定油液黏度,按说明书选用油液;检查转速,排除故障根源;用涂脂法检查,拆卸吸油管接头,清洗干净,涂密封胶装上拧紧;检查吸油管、油箱、过滤器、油位及油液黏度等,排除气穴现象;3、油液吸不上,没有压力(1)原因分析电动机转向不对;油面过低,油液吸不上;叶片在转子槽内配合过紧油液黏度过高,使叶片移动不灵活;泵体有砂眼,高低压油互通;配油盘在压力油作用下变形,配油盘与壳体接触不良;(2)排除方法纠正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定期检查油箱的油液,并加油至油标规定线;单独配叶片,使各叶片在所处的转子槽内移动灵活;更换粘度低的L-AN15机械油;更换泵体;修整配油盘的接触面;4、振动过大(1)原因分析泵轴与电动机

30、轴不同心;安装螺钉松动;转速或压力过高;油液过滤精度过低,导致叶片在槽中卡住;吸入管道漏气;吸油不充分;油液中有空气;(2)排除方法重新安装达到说明书要求精度;拧紧螺钉;调整至许用范围以内;拆洗修磨泵内脏件,并仔细重新组装,并更换油液或重新过滤油箱内油液;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补充油液至最低标线以上;清洗过滤器或选用通流量为泵流量2倍以上的虑油器;清洗管道,选用不小于泵入口通径的吸入管;选用推荐黏度工作油;补充油液或采取结构措施,把回油口侵入油面一下;5、外渗漏(1)原因分析密封老化或损伤;进出油口连接部位松动;密封面磕碰;外壳体砂眼;(2)排除方法更换密封;紧固螺钉或管接头;修

31、磨密封面;更换外壳体;第七章 叶片泵的拆装修理7.1 拆卸松开前盖(泵轴端)各连接螺钉,取下各螺钉急泵盖。松开后盖各连接螺钉,取下螺钉及后盖。从泵体内取出泵轴及轴承,卸下传动键。取出用螺钉(或销钉)连接由左右配油盘、定子、转子组装成的部件,并将此部件解体后,妥善放置好叶片、转子等零件。检查各O形密封圈,已损坏或变形严重者更换。检查泵轴密封的两个骨架油封,如其阻油唇边损坏或自紧式螺旋弹簧损坏则必须更换。把拆下来的零件用清洗煤油或轻柴油清洗干净。7.2 修理(1)配油盘修理如配油盘磨损和拉伤深度不大(小于0.5mm),可用平磨磨去伤痕,经抛光后再使用。但修磨后,由于卸荷三角槽变短可用三角锉适当修长

32、。否则,对消除困油不利。(2)定子的修理无论是定量还是变量叶片泵,定子均是吸油腔这一段内曲线容易磨损。变量泵的定子内表面曲线为一圆弧曲线。定量泵的定子内表面曲线由四段圆弧曲线和四段过渡曲线组成,内曲线磨损拉伤不严重时,可用细砂布或油石打磨后可继续使用。(3)转子的修理转子两端面易磨损拉毛,叶片槽磨损变宽等现象。若只是两端轻度磨损,抛光后可继续再用。(4)叶片的修理叶片的损坏形式主要是叶片顶部与定子内表面相接触处,以及端面与配油盘平面相对滑动处的磨损拉伤,拉毛不严重时稍加抛光再用。7.3 装配修理后的叶片泵装配步骤和注意事项如下:(1)清除零件毛刺。(2)用煤油或轻柴油清洗干净全部零件。(3)将

33、叶片涂上润滑油装入各叶片槽。注意叶片方向,有倒角的尖端应指向转子上叶片槽倾斜方向。装配在转子槽内的叶片应移动灵活,手松开后由于油的张力叶片一般不应下掉,否则,配合过松。定量泵配合间隙0.02-0.025mm,变量泵0.025-0.04mm。(4)把带叶片的转子与定子和左右配油盘用销钉或螺钉组装成泵心组合部件。定子和转子与配油盘的轴向间隙应保证在0.045-0.055mm,以防止泄漏增大。叶片d 宽度应比转子厚度小0.01-0.05mm。同时,叶片与转子在定子中应保持正确的装配方向,不得装错。(5)把泵轴及轴承装入泵体。(6)把各O形密封圈装入相应的槽内。(7)把泵心组件穿入泵轴与泵体合装。此时

34、,要特别注意泵轴转动方向叶片倾角方向之间的关系,双作用叶片泵指向转动方向,单作用叶片泵背向转动方向。(8)把后泵盖(非动力输入端泵盖)与泵体合装,并把紧固螺钉装上。注意紧固螺钉的方法:应成对角方向均匀受力,分次拧紧,并同时手转动泵轴,保证转动灵活平稳,无轻重不一的阻滞现象。(9)把两个骨架油封涂润滑油转入前泵盖,不要损坏油封唇边,注意唇边朝向(两者背靠背),自紧弹簧要抱紧不投落。(10)前泵盖穿入泵轴与泵体合装,装上传动键。(11)用塑料堵封好油口。7.4 清洁与密封在拆装叶片泵时,要随时随地注意保持清洁,杜绝污物、灰尘落入泵内。拆装清洁过程中,禁用棉纱、破布擦洗零件,以免把脱落的棉纱头混入液

35、压系统。应当使用毛刷和绸布。不允许使用汽油清洗橡胶密封圈。叶片泵为精密机件,拆装过程中,所有零件应保持轻拿轻放,切勿敲打撞击。第八章 单作用变量泵三维建模过程分析8.1 Solidwords软件的发展随着我给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基地,特别是加入WTO后,作为制造业基础的模具行业今年也得了迅速的发展。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型。CAD/CAM、数控加工都是快速成型的先进制造技术,随着它们的发展,三维数字化定义的数字化制造方式逐渐在取代二维的设计。Solidwords软件就是一个基

36、于Windows操作平台的三维设计软件,它由著名的三维CAD软件开发供应商Solidwords公司发布,利用CAD/CAM软件进行三维造型和数控编程是现代产品设计和制造的重要实现手段。Solidwords软件的功能强大,是一个基于特征、参数化的实体造型系统,具有强大的实体建模功能,同时,也提供了二次开发的环境和开发的数据结构。它可以实现实物的拉伸,切除,旋转,镜像,阵列,抽壳等基本的三维操作外,还可通过添加各种插件实现产品的三维建模、装配效验、运动仿真、有限元分析、加工仿真、数控加工及加工工艺的制定,以保证产品从设计、工程分析、工艺分析、加工模拟、产品制造过程的数据的一致性,从而真正实现产品的

37、数字化设计和制造,并大幅度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和质量。8.2 零件的三维建模根据单作用变量泵各组成零件的实际尺寸及形状,经测绘后利用Solidword三维建模软件对它们进行建模,最后把所以的零件模型再装配起来,形成整体的变量泵实体。现举例说明变量泵零件转子的三维建模过程,如下:(1)在Solidword的一个草图中,选择前视基准面,在上面绘制一个圆,标准直径尺寸为66mm,在特征工具栏中选择拉伸凸台,拉伸高度为38mm,就形成了一个直径为66,高度为38的圆柱体;(2)选择前视基准面,以圆柱体中心为圆心,再画一个直径为30mm的圆,再画出键槽的高度和宽度,与圆形相交成为一个封闭的图形。再选择特征

38、工具栏中的拉伸切除,完全贯穿拉伸,定子的内径及键槽就成形了。(3)选择倒角工具,以圆柱体两底面圆形边为倒角参数,距离为5mm,角度为45,确定后对定子模型进行倒角。(4)选择前视基准面,绘制中心线,在圆柱体的截面上按尺寸绘制叶片槽的宽度及深度,形成封闭图形。再选择圆周草图阵列,以圆柱中心为阵列圆心,周向阵列15个叶片槽图形。选择特征工具栏中的拉伸切除,进行完全拉伸切除。定子的建模就算完成了。其它零件仍然按照Solidword建模步骤进行建模,其尺寸和零件形状都和实际的相同。8.3 零件的装配 在所有零件都建完模后,就进行总的装配。每个零件都有六个自由度,装配实际上就是限制它本身的自由度,使其能

39、按照规定的动作运动。打开“零件和其它装配体的3D排列”,第一个插入的默认为固定的,然后依次打开其余零件,按照配合要求进行转配。标准配合的条件有零件面与面的重合、面与面的平行、面与面的垂直、曲面与面的相切、圆柱体之间的同轴心等,高级配合的条件有对称配合、凸轮配合、宽度配合、齿轮配合等。通过各种配合将零件组装成实体,但是,在装配过程中不能重复配合,即不能重复限制同一个自由度。第九章 变量泵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右泵体是变量泵中较为复杂的零件之一,现对它的加工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右泵体底面是进油口和出油口,其油道分别通入泵体内,所以右泵体是经过铸造加工得到实体。然后铣平底面,再铣两侧面以及铣泵体的外端面和内端面,接着钻四个底座孔,钻泵体上八个螺纹孔。右泵体零件就加工完成了。右泵体加工工艺过程:序号 加工内容05 铸造10 铣底面A15 铣侧面B铣侧面C20 铣D面25 铣外端面F铣内端面G30 钻4个直径为13的孔35 钻8个直径为6的孔 攻螺纹孔 40 去毛刺结 论 通过一个月的毕业设计,使我对变量泵有了深刻了解,对其工作原理能充分掌握,对其内部结构有客观的认识。在设计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例如在三维建模时与实际泵体尺寸不合,没注意一些细小的地方,然而却造成严重的错误;在泵体内有油液的流动,需要非常严格的密封,在端部的配合上也需仔细考虑;在进行装配时,由于零件间的配合不对,造成无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