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空中交通管理现代空中交通管理第一章第一章 概论概论随着商业飞行的开始,航空运输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多为了安全和效率起见,要求飞行活动能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组织进行,这就是空中交通管理。 1.1 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l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 l第二阶段是在19341945年期间 l第三阶段出现在1945年至20世纪80年代 l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 1.1 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一、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 小飞机目视飞行 红旗和绿旗 信号灯 1.1 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6DC321座 波音24710座 无线电通信和导航 仪
2、表飞行规则程序管制航路网和管制中心 1.1 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二、第二阶段是在19341945年期间B-52 波音 367-80,波音 707 的原型 雷达管制 1.1 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三、第三阶段在1945年至20世纪80年代先进航电系统卫星导航应用 空地协同空管系统 1.1 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四、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1.2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分类按照管制范围的不同按照管制范围的不同 区域管制区域管制 进近管制进近管制 机场管制机场管制 飞行在航路上的航空器由区域管制中心负责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主要是飞行高度6000米以
3、上的在大范围内运行的航空器。任务是根据飞行计划,批准飞机在其管制区内的飞行,保证飞行的间隔,然后把飞机移交到相邻空域,或把到达目的地的飞机移交给进近管制。依靠空地通信、地面通信和远程雷达设备来确定飞机的位置,按照规定的程序调度飞机,保持飞行的间隔和顺序。1.2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分类按照管制范围的不同按照管制范围的不同 区域管制区域管制 进近管制进近管制 机场管制机场管制 主要负责飞机的离场进入航线和进近着陆。进近管制是塔台管制和航路管制的中间环节。进近管制要向航空器提供进近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和防撞告警。依靠无线电通信和雷达设备来监控飞机的。下接机场管制区,上接航路管制区。部分重叠的,一般
4、范围大约在机场90公里半径之内,高度5000米以下。1.2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分类按照管制范围的不同按照管制范围的不同 区域管制区域管制 进近管制进近管制 机场管制机场管制 由机场管制塔台提供。主要靠目视来管理飞机在机场上空和地面的运动。机场地面监视雷达。范围:航空器在机场管制区的空中飞行;航空器的起飞和降落;航空器在机坪上的运动;防止飞机在运动中与地面车辆和地面障碍物的碰撞。较大的机场塔台把任务分为两部分,分别由机场地面交通管制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负责。按照管制手段的不同按照管制手段的不同 程序管制程序管制 雷达管制雷达管制 1.2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分类主要的设备环境是地空通话设备。管制员在
5、工作时,通过飞行员的位置报告分析、了解飞机间的位置关系,推断空中交通状况及变化趋势,同时向飞机发布放行许可,指挥飞机飞行。飞行计划内容包括飞行航路(航线)、使用的导航台、预计飞越各点的时间、携带油量和备降机场等。按照管制手段的不同按照管制手段的不同 程序管制程序管制 雷达管制雷达管制 1.2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分类雷达管制员根据雷达显示,可以了解本管制空域雷达波覆盖范围内所有航空器的精确位置,因此能够大大减小航空器之间的间隔,使管制工作变得主动,管制人员由被动指挥转变为主动指挥,提高了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性、有序性、高效性。目前在民航管制中使用的雷达种类为一次监视雷达和二次监视雷达。1.3 新航
6、行系统概述导航(N)通信(C)监视(S)空中交通管理(ATM)新航行系统,由通信(C)、导航(N)、监视(S)和空中交通管理(ATM)四部分组成,其中通信、导航和监视系统是基础设施,空中交通管理是管理体制、配套设施及其引用软件的组合。新航行系统主要新在“星基”上,即系统是以空中卫星为基本特征的。导航是系统的核心,通信是系统的必要条件,监视可以说是系统安全保障的手段,三者缺一不可。1.3 新航行系统概述导航(N)通信(C)监视(S)空中交通管理(ATM)新航行系统主要是“卫星技术数据链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系统在采用新技术方面有如下特点:一是利用卫星技术,从陆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逐步向星
7、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过渡,逐步以星基系统为主;二是数据链技术的开发利用,实现空地、地地可靠的数据交换、并进一步实现空空数据交换;三是系统的数字化、计算机处理及联网。1.3 新航行系统概述同现行系统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具有充分的覆盖性,不受山区、沙漠和海洋的限制,能随时准确掌握空情,从而大大提高飞行安全和空域利用率,飞机可以灵活选择最佳的航线飞行,节约飞行时间和油料消耗。(2)能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一定程度上的集中管理,发挥流量管理中心和管制中心计算机的自动数据处理能力,也有利于航行系统实现全球统一协调运行,提高飞机的自治飞行能力。(3)大大减少地面空管设施的数量,大幅度降低
8、建设和维护费用。通信系统数据链通信(DataLink) 航空移动卫星业务(AMSS) 航空电信网(ATN) 高频数据链通信(HF)甚高频数据链通信(VHF)二次监视雷达(SSR)的S模式自动相关监视(ADS)飞机状态监控情报服务等数据链通信(DataLink) 航空移动卫星业务(AMSS) 航空电信网(ATN) 包括话音数据通信两种方式,它使空中飞机在任何地方都能与地面进行实时有效的通信,且在空管中心的实时监视之中。与机载卫星导航接收机相结合,可提供对飞机的自动相关监视。通信系统数据链通信(DataLink) 航空移动卫星业务(AMSS) 航空电信网(ATN) 新航行系统中通信系统的主体,融地
9、面与空地数据通信为一体。多子网、多优先级、区分安全通信和非安全通信。航空运输各个单位的互联,计算机系统中进行端到端的连接和高速数据交换。管制员飞行员数据链通信(CPDLC),利用数据通信代替话音通信的ATC通信方式。通信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所需导航性能(RNP) 广域增强系统(WAAS) 本地增强系统(LAAS) 导航系统星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中国的二代系统使用GNSS,飞机就可直线飞行,既缩短了飞机间隔,又省时省油,并提高了安全性、准点率与空间利用率,而且还能以此为基础作自动相关监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10、 所需导航性能(RNP) 广域增强系统(WAAS) 本地增强系统(LAAS) 导航系统RNP是指在指定空域和航路内,装备各种导航系统(或设备)的飞机在规定概率上能够保持在指定轨迹的允许偏差以内的能力。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所需导航性能(RNP) 广域增强系统(WAAS) 本地增强系统(LAAS) 导航系统精度尚未达到IIIII类精密进近着陆的要求。在GPS的监测和增强方面广泛采用差分技术来提高精度,使系统成为“增强系统”。当前航空界正在部署LAAS和WAAS。LAAS主要用在机场周围。WAAS它可以解决海洋及边远荒漠地区的导航性能。AC模式二次监视雷达 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 自动相关监视
11、(ADSA/C)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 监视系统在民航中逐步淘汰,主要用于防空主用系统,带有数据链功能,视距监视未来的主用系统依靠卫星导航和数据通信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空域管理(ASM) 空中交通服务(ATS) 流量管理(ATFM) 飞行情报服务(FIS)空中交通管制(ATC) 航空气象服务(AWS)告警服务(AL)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空域管理(ASM)在既定的空域条件下,实现对空域资源的充分利用。它以时分共享空域的方式,按短期需求划分空域以便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需要。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空中交通服务(ATS)主要目的是防止航空器之间、航空器与障碍物之间发生碰撞,加速和维持有秩序的空中交通活动。
12、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流量管理(ATFM)当某区域空中交通流量超出或即将超出该区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可用能力时,预先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空中交通流量最佳地流入或通过相应的区域。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有助于实现空中交通管制的目的,能够达到对机场和空域容量的最大利用效率。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空中交通管理的目的是考虑空中及地面系统的运行能力以及经济上的需要,为用户提供空域利用上的最大效能;考虑飞机装备的等级和运行目的的不同,灵活地组织不同用户之间分享空域;保证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总效率;空中交通管制向用户提供从起飞到着陆的连续协调、有效服务和管制,确保安全;保持国际上的协调一致,保证飞越国境时能顺利运
13、行。 思考题l简述空中交通管制的概念。l简述空中交通管制的分类,并列举各分类的主要功能。l新航行系统中(CNS/ATM)中,C代表什么意思,与传统系统相比,它有那些特点?l新航行系统中,导航系统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哪些突出特点?l与现行的空管系统相比,新航行系统在技术、安全和经济方面有哪些特点?通过对第一章的学习,谈谈你对空中交通管理的认识。第二章 国外空管发展现状2.1典型国家的空管体制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简称ICAO)是根据1944年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简称芝加哥公约)建立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系统中负责处理国际民航事务的专门机构,是世界民用航空界唯一的官方权威机构。总部设在加拿大
14、蒙特利尔,现有186个缔约国。中国是国际民航组织创始国之一。国际民航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大会,每三年召开一次,所有缔约国均可派代表参加,每国拥有一票表决权。大会由理事会负责召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宗旨和目的在于发展国际航行的原则和技术,并促进国际航空运输的规划和发展。美国空管体制改革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美国空管体制改革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1、1958年以前,全国分为民航和军航两个系统,分别管制,并设立了空协调委员会,负责协调军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方面的关系 。2、1958年以后,设立了联邦航空局(FAA),国会指令该局经营和维持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并管理国家空域 。美美 国国FA
15、A 空管的具体形式:FAA设有空管系统指挥中心1个,航路管制中心21个,终端进近管制中心242个,塔台管制中心463个,飞行服务站175个。FAA 空管的具体形式:FAA负责管理国家空域,但无所有权,作为国家空域资源管理者,必须与国防部(DOD)密切联系与合作,时刻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 FAA要保持适当的应变能力,在战时由国防部接管,成为国防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利用现有的空管手段,全力支持国防部和指定的军事部门。 FAA 空管的具体形式:美国空管系统和防空系统的关系:两个独立的系统,但关系密切。联邦航空局航管中心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将所有国际飞行计划,传送给北美防空司令部。防空部门设有防空识别区,对
16、没有飞行计划且无法识别的飞机,立即派飞机拦截查明情况。另外,美国总统规定,FAA要保持适当的应变能力,在战时由国防部接管,成为国防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利用现有的空管手段,全力支持国防部和指定的军事部门。 美国:空域等级的划分澳澳 大大 利利 亚亚1995年,设立了由国家运输与通信部长直接负责四个实体,即“澳大利亚航空服务”、民航安全局(CASA)、交通与地区服务部和航空安全调查局(ATSB)。他们主要的职责是:“澳大利亚航空服务”:负责空域管理、航空情报、通信、无线电导航服务、机场救援和消防服务;CASA:负责航空安全标准制定、飞行员和航空工程师的执照颁发以及飞机与运营者的认证;交通与地区服务部
17、:负责为政府在航空政策,调整国家航路及航空安全方面提供建议;航空安全调查局:负责独立调查飞机事故和严重的空难事件。澳澳 大大 利利 亚亚l空域管理 “澳大利亚航空服务”负责为大约56,000,000平方公里即地球表面11的空域提供管制服务。澳大利亚飞行情报区分为北部和南部两个区,分别受布里斯班和墨尔本两个航路管制中心管辖。在整个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航空服务”有23个塔台和16个航空救援与消防单位。目前全国共设2(6)个飞行情报区、2(5)个航路中心、4(3)个终端管制中心和29(31)个塔台。 澳澳 大大 利利 亚亚l空域等级划分空域等级划分 与国际民航组织的相关标准一致,澳大利亚的空域也分为
18、管制空域和非管制空域两大类。对管制空域等级的划分,参照ICAO的“空域等级”划分标准,分为A、C、D、E、G五级, 澳澳 大大 利利 亚亚欧欧 洲洲中小国家林立,飞机半个小时内就可飞越几个国家。如果各国的空管法规千差万别,通信、导航、监视及空中交通管理设施设备五花八门且互不相容,国际航空就不可能得到安全、快速的发展。因此欧洲民航会议(ECAC)着意在欧洲建立“欧洲单一填空”,即以空中交通管理为目的的空域应该是连续的、不受国家边界限制的。这是欧洲安全航行组织(EUROCONTROL)的任务,也是ICAO所希望的。欧欧 洲洲90年代初,欧洲空中航行安全组织(Eurocontrol)提出的欧洲ATC
19、协调和综合计划(EATCHIP),随后欧洲民航会议(ECAC)又制订了未来欧洲空管系统的EATMS,其目标是把ECAC成员国的空域和ATM系统综合起来,成为一个更为有效的ATM系统。SESAR(Single European Sky Implementation Programme)项目是为“单一欧洲天空”方案而做的技术和运行准备。SESAR以星基为基础,实现一体化的通信、导航、监视,通过建立通用数据交换网络网络、Galileo导航卫星系统、雷达联网和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实现对欧洲高空空域的统一协调指挥,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空域安全、容量和效率。思考题l简述美国、澳大利亚国家空管的发展历程,并
20、对两国的发展历程进行比较。1.简述欧洲ATM系统的形成原因。为使空中交通环境向有利方向发展,欧洲ATM系统做了那些改进?第三章 空管通信系统 课程流程课程流程3.1 3.1 空管通信的特点空管通信的特点 3.2 3.2 空管通信的体制及技术空管通信的体制及技术3.3 3.3 空管数据链通信系统空管数据链通信系统 3.4 ATN 3.4 ATN 3.5 3.5 中国民航甚高频数据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中国民航甚高频数据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内容安排内容安排3.1 空管通信的特点3.2 3.2 空管通信的体制及技术空管通信的体制及技术3.3 3.3 空管数据链通信系统空管数据链通信系统 3.4 ATN
21、3.4 ATN 3.5 3.5 中国民航甚高频数据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中国民航甚高频数据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3.1 空管通信的特点空管通信是新航行系统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广泛应用的卫星通信、数据通信以及ATN等使系统的地地、空地和空空通信有机地融为一体 主要包含以下两个特点:数字化:数据链全球化:ATN ()3.1 空管通信的特点l数据链是空管通信数字化特点的体现 ,是通信系统的核心 ,是数据通信的应用 l实现人人、机机和人机间的数据传递 l类型包括高频数据链、甚高频数据链、S模式二次雷达数据链和AMSS。l基本作用概括为:保证、共享、实时监视与克服3.1 空管通信的特点l空管通信全球化的特点体现为
22、ATN lATN是全球范围内用于航空的数字通信网络和协议,将航空运输界的机载计算机系统与地面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能支持多国和多组织的运行环境。3.1 空管通信的特点lATN按照 ISO的OSI 7层模型构造,协议基于开放式系统互连结构、面向比特。主要由3个子网构成 ,包括:l机载电子设备通信子网(数据链管理系统)l空地通信子网l地面通信子网(分组交换网、局域网)路由器路由器 内容安排内容安排3.1 空管通信的特点3.2 3.2 空管通信的体制及技术空管通信的体制及技术3.3 3.3 空管数据链通信系统空管数据链通信系统 3.4 ATN 3.4 ATN 3.5 3.5 中国民航甚高频数据链技术的
23、应用与发展中国民航甚高频数据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3.2 3.2 空管通信的体制及技术空管通信的体制及技术l3.2.1 空管通信的体制l3.2.2 空管数据链通信技术3.2.1 空管通信的体制l航空通信系统的划分l从业务上:航空固定业务(平面业务) 航空移动业务(空地通信) l航空固定业务(AFS) :指在固定地点之间的电信业务 ,该业务由航空固定电信网(AFTN)来完成,并逐步向ATN过渡 3.2.1 空管通信的体制l航空移动业务(空地通信):指航空器电台与航空地面对空电台之间或航空器电台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业务 l主要包括:甚高频通信,高频通信和航空移动卫星业务 3.2.1 空管通信的体制l航空
24、通信系统从传输信息对象划分:话音通信和数据通信 l简单介绍各种话音通信 l甚高频话音通信:频率范围是118136.975MHz,频率间隔25KHz 。沿直线视距传播,采用双边带调幅(DSBAM)工作方式 3.2.1 空管通信的体制l高频话音通信:频率范围是2.822MHz,频率间隔100Hz ;靠电离层反射,可以覆盖几千公里,但通话质量较差l卫星话音通信:以卫星数据通信为基础,通话质量好,但费用较高 l总结:随着飞机数目的激增,人员语言表达 等问题阻碍了话音通信的使用,催生出新的面向民用的航空数据链 。3.2.1 空管通信的体制l航空数据链系统一般由传感器系统、通信子系统、链路控制子系统和信息
25、处理显示子系统等构成,成为发展的主导l克服了航空话音通信系统传输速度慢、占用信道时间长、可靠性差等缺点,并且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误码率低的特点l航空数据链按应用对象不同分为军用航空数据链和民用航空数据链 3.2.1 空管通信的体制l按使用频段不同分为:l高频数据链、甚高频数据链、超高频(UHF)数据链、L频段数据链和卫星数据链。l航空数据链按信息传输对象的位置分为: 空空数据链(又称机间数据链)、空地数据链地和地数据链3.2.1 空管通信的体制l空空数据链系统 :实现飞机间的数据通讯,为实现自由飞行奠定基础 l空地数据链系统 :将飞机位置,飞行状态等各种信息传送给地面设备和人员,实现驾驶员与管制
26、员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换 l地地数据链系统 :实现管制中心之间,以及管制中心与其他地面仪器及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3.2.1 空管通信的体制l航空数据链应用于民用航空,根据业务类型可以分为四类:(1)空中交通服务 (2)航空管理通信 (3)航空行政管理通信 (AAC)(4)航空旅客通信 (APC)l在这四类数据通信中,空中交通服务和航空管理通信与飞行安全和效率有关,具有高优先级。3.2.1 空管通信的体制l利用航空数据链技术产生了一种新的监视手段自动相关监视 (ADS)l自动相关监视(自动相关监视(ADS)的定义:)的定义:自动相关监视是用于空中交通服务(自动相关监视是用于空中交通服务(ATS)的一)
27、的一种技术,即飞机通过数据链自动提供机载导航和种技术,即飞机通过数据链自动提供机载导航和定位系统导出的各种数据。定位系统导出的各种数据。l释义:释义:Automatic (自动):无需机组人员人工发送信息。(自动):无需机组人员人工发送信息。Dependent(相关):地面依据飞机的报告得知飞机的(相关):地面依据飞机的报告得知飞机的 位置,信息来自飞机本身而不是地面站。位置,信息来自飞机本身而不是地面站。Surveillance(监视监视):飞机的位置得到监视。:飞机的位置得到监视。ATNATS网及各种网及各种地面专用网络地面专用网络IMMRSSATGNSS显示显示数据链数据链Ground信
28、源信源数据链(数据链(B模式)模式)ADS 技术原理简介技术原理简介3.2 3.2 空管通信的体制及技术空管通信的体制及技术l3.2.1 空管通信的体制l3.2.2 空管数据链通信技术3.2.2 空管数据链通信技术l已使用和即将使用的数据链技术包括: 1. S模式二次雷达数据链 它是下一代地基雷达监视系统,与A、C模式数据链交互通信,同时提供独立的监视能力,并且完全与ATN兼容 使用选择询问的技术,排除了A、C模式现存的问题。并与之完全兼容支持现在使用1030MHz/1090MHz的飞机通信选址报告系统(ACARS) 3.2.2 空管数据链通信技术2、VDL模式1低速的、面向比特的数据传输系统
29、在甚高频频段,调制方式为AMMSK使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的媒质访问方式物理层与现有ACARS系统一致,速率为2400bit/s采用地面网管集中处理的方式。3.2.2 空管数据链通信技术3. VDL模式2l类似VDL模式1,使用差分8相相移键控(D8PSK)调制速率31.5Kbit/s。在欧、美广泛应用。4. VDL模式3l是目前ICAO建议未来的系统,调制方式为D8PSK,速率为31.5Kbit/s。使用TDMA方式,每120ms为一帧,每帧4个30ms的时隙,每个时隙形成独立的双向地空链路,上、下行链路使用同一频率,可以传输模拟话音,也可传输数据。3.2.2 空管数据链通信技术l5
30、. VDL模式4lVDL模式4是瑞典推出的一种甚高频数据链,它以标准的25KHz带宽进行数据通信。l媒质访问方式是STDMA,基于OSI参考模型,支持19.2Kbit/s GFSK调制速率和31.5Kbit/s D8PSK调制速率。l信道被划分为固定时间长度的时隙。l与VDL模式3不同的是它不需要地面处理和管理设施,但目前不支持话音通信,只支持各种地空、空空数据链通信应用。3.2.2 空管数据链通信技术l6. 高频数据链支持飞机使用短波完成数据通信,面向比特,符合OSI模型。7. AMSSl支持地空数据链通信的实施。以三种主要方式运行:静止轨道卫星(GEOS)、中轨道卫星(MEOS)、低轨道卫
31、星(LEOS)。航空移动卫星(航路)业务(AMS(R)S)是AMSS中的特殊部分,提供独立的ATC服务,移动地球站安装在飞机上。3.2.2 空管数据链通信技术l8. MLSl是满足所有各型飞机、各类精密进近着陆引导、所有运行需求的系统。l使用差分相移键控(DPSK)调制、反复发送、周期冗余检查和低比特误码率来确保其完整性和性能。该链路支持导航地基增强系统(GBAS)。lMLS运行在50305091MHz,以300kHz的频道间隔提供200个通道。MLS提供对空数据广播能力来支持执行精密进近所必要的数据,包括基本的MLS数据、MLS区域导航数据和地面风数据。3.2.2 空管数据链通信技术9. 导
32、航数据链l第一代GNSS基于GPS和GLONASS导航卫星星座,一般通过其增强系统来改善精度、完整性、连续性和可用性,包括星基增强系统(SBAS)和地基增强系统(GBAS)lSBAS服务的覆盖面与同步卫星的相同GBAS使用的频段可从C波段或者甚高频波段选择。在甚高频波段上其调制方式为D8PSK或者GFSK。lD8PSK 工作在108117.975MHz,选用ILS和全向信标台(VOR)使用的导航频段的信道间隔。lGFSK将使用相同频段,TDMA调制方式,不具备运行在25kHz频道间隔的能力。3.2.2 空管数据链通信技术l10. ACARSlACARS是基于甚高频的数据通信系统,通过发送一套预
33、先编码的电报交换各种信息l 面向字符,不满足ISO的OSI/RM 7层体系结构。采用MSK调制的模拟电台,信息传输率最高只能达到2.4Kbit/sl采用的ARINC 618协议和ARINC 620协议是典型的文本电报字符格式3.2.2 空管数据链通信技术CNS/ATM数据链一览表CNS/ATM数据链一览表数据链一览表内容安排内容安排3.1 空管通信的特点3.2 3.2 空管通信的体制及技术空管通信的体制及技术3.3 3.3 空管数据链通信系统空管数据链通信系统 3.4 ATN 3.4 ATN 3.5 3.5 中国民航甚高频数据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中国民航甚高频数据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3.3 空管
34、数据链通信系统本节主要介绍数据链通信系统包括甚高频数据链、卫星数据链、高频数据链和S模式二次雷达数据链 l3.3.1 甚高频数据链系统l3.3.2 卫星数据链系统l3.3.3 高频数据链系统l3.3.4 S模式二次雷达数据链系统3.3.1 甚高频数据链系统 l由于甚高频数据链系统传输延时小、机载设备和地面设备简单、经济等优点得到广泛使用l再过内建立约80个远端地面站(RGS)和网络管理与数据处理系统,具备提供除西部部分航路之外干线航路的地空甚高频覆盖能力3.3.1 甚高频数据链系统l甚高频数据链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1)甚高频电波传播特性是直线传播,电离层不能反射,故而是在视线范围内传播,覆盖
35、范围一般只限于以地面为中心的一定半径范围内。(2)对于地面站和机载设备频率范围,甚高频信道均匀分布于118MHz至136.975MHz之间,信道间隔为25kHz,共760个信道。(3)公共信令信道(CSC)设定为136.975MHz。(4)提供独立代码和独立字节的数据传输。(5)提供链路层广播服务。3.3.1 甚高频数据链系统甚高频地空数据链网络组成示意图甚高频地空数据链网络组成示意图 3.3.1 甚高频数据链系统l典型应用如下:(1)ADS系统(2)CPDLC(3)飞机放行许可(PDC)(4)海洋放行许可(OC)(5)数字自动终端信息服务应用(DATIS)(6)ADSB(7)CNS/ATM航
36、路3.3.1 甚高频数据链系统3.3.1.1 甚高频数据链的发展甚高频数据链的发展3.3.1.2 甚高频数据链的分层结构l ICAO对甚高频数据链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进行了标准化,按照OSI参考模型的7层体系结构,定义了甚高频数字链设计标准 3.3.1.2 甚高频数据链的分层结构 VDL 7层体系结构的定义和功能层体系结构的定义和功能 3.3.1.2 甚高频数据链的分层结构l7层体系结构分析:层体系结构分析:l最低3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实现通信子网的功能,l最高3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实现用户的应用要求,l传输层则在最低3层通信子网的基础上为最高3层协议提供源端系统到目的端系统
37、之间可靠的数据通信,是低层子网通信和高层用户应用之间的隔离层。 3.3.1.2 甚高频数据链的分层结构数据链的分层结构比较数据链的分层结构比较3.3.1.3 ACARS系统l70年代末期,美国ARINC公司研制典型甚高频空地的数据链ACARSlACARS系统主要由机载设备、地面设备和网络控制中心(中央交换系统)组成。lACARS的频率间隔为25KHz,数据传输速率为2.4Kbit/s,采用单信道半双工的工作方式。l甚高频通信是视距通信,覆盖范围与飞行高度有关 3.3.1.3 ACARS系统ACARS系统组成框图系统组成框图3.3.1.3 ACARS系统ACARS系统组成分析系统组成分析l机载设
38、备:增加了一个ACARS通信管理单元CMU。一方面与标准机载收发信机相连,另一方面与其他机载数据终端设备相连。完成数据处理等功能l地面设备:在地面布置甚高频RGS网络,增加了一个数据控制与接口单元(DCIU)l中央交换系统:实现多个飞机和多个RGS机站的多用户通信。实现航空公司和ATS用户间的资源的共享,实现空地终端间的自动数据通信 3.3.1.3 ACARS系统l为了消除由于信道过分拥挤造成延迟, ARINC采用了广播调频或多基频技术,提高了ACARS在重要机场的可靠性。l新的ACARS系统采用甚高频数字链路技术,即VDL模式2,它采用面向比特协议l调制方式为D8PSK,速率可达31.5Kb
39、it/sl下面继续介绍VDL模式23.3.1.4 VDL模式2 概述概述lVDL模式2是ATN地空移动通信的主要方式,以面向比特的方式传输,传输速率达到31.5kbit。采用ISO8208面向连接的方式与机载子网、地面子网一起构成了地空统一网络lVDL模式2作为ATN的一种移动子网,承载着地空移动通信中的网络层数据包。规定了地空移动通信的物理层、链路层和子网层协议。链路层协议由MAC子层、DLS和链路管理子层组成。其中采用的是HDLC协议的子集AVLC。 l基本结构如下图:3.3.1.4 VDL模式2概述概述 VDL模式模式2协议结构协议结构 3.3.1.4 VDL模式2物理层协议与服务 l物
40、理层为数据链路层的比特数据传送建立、维持和取消连接。l数据链路层的用户数据通过服务原语传递到物理层,物理层通过甚高频信道将数据送到通信另一端的物理层。l物理层再通过服务原语将数据传送到数据链路层。3.3.1.4 VDL模式2物理层协议与服务 1、物理层的功能 收发频率控制:物理层的频率选择根据链路层的请求而定 通告功能:通过信号质量指示参数来通告信号质量 数据发射功能:指物理层将从链路层收到的数据经过适当地编码通过射频(RF)信道发送 数据接收功能:指将接收到的数据解码,使高层应用能够准确读出 3.3.1.4 VDL模式2物理层协议与服务 2、VDL模式2的发送特点 调制方案:采用D8PSK调
41、制,用=0.6升余玄滤波器,将要发送的信息每三个比特组成一个符号作为相位的变化 编码:一个进入差分数据编码器的二进制数据流被转换为三个独立的二进制数据流X、Y、Z 调制速率:调制速率为10500符号/秒,所以比特率10500*3=31.5Kbit/s 编码相位编码相位 3.3.1.4 VDL模式2物理层协议与服务 训练序列:(a)发射机功率稳定和接收机设置:即 000 000 000 000 (b)同步和模糊分辨:(c)保留符号:000(d)发射数据长度(e)FEC帧头 FEC:lFEC编码采用系统定长RS编码。249字节一帧的数据,可以纠正3个字节的错误。l原始多项式为l生成多项式为: )
42、1()(278xxxxxp)(125120iix3.3.1.4 VDL模式2物理层协议与服务 交织(Interleaving):每一帧数据位包含249个字节,共2498=1992 bit 3、侦听算法(CSMA):l在发送数据或语音包之前运行CSMA时,VDL模式2接收机可以通过能量检测算法来检测信道是否空闲 l信道从忙到空闲的检测及信道从空闲到忙的检测的方法见书)(1992)(bitsbitsC发送长度)(1992)(bitsbitsC发送长度)(1992)(bitsbitsC发送长度)(1992)(bitsbitsC发送长度 )(1992)(bitsbitsC发送长度)(1992)(bit
43、sbitsC发送长度3.3.1.4 VDL模式2物理层协议与服务4、物理层与链路层的接口:l物理层与链路层的接口由数据原语、频率改变原语、信道侦听原语、信号质量原语、对等地址原语、信道占用原语组成 5、物理层与物理设备接口:l物理层与物理设备接口由发射原语、接收原语组成注:以上原语见网络总结图:3.3.1.4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 l链路层负责将信息从一个网络实体传送到另一个网络实体,传送错误通告,以及提供如下服务:l帧的组合与拆分、建立帧同步、抛弃非标准帧、帧差错的检测与控制、RF信道的选择、地址识别、产生帧校验序列。l链路层通过RF信道提供基本的比特传输。l链路层的数据在地空收发
44、设备中作为比特流进行传输。 3.3.1.4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 1、MAC子层:lMAC子层对共享信道提供对DLS子层透明的获取功能。MAC子层的服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利用P坚持CSMA算法进行多路接入,以及信道拥塞通告服务 ,具体包括: 多址方式:利用CSMA算法让所有的地面站有平等的机会发送数据 3.3.1.4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 信道拥塞检测:l当检测出通道拥塞时,MAC子层将向甚高频管理实体(VME)子层通告。l在试图接入通道之前,MAC子层必须保证信道是空闲的。实现过程:l发射端在试图进行传输之前首先侦听信道,等待信道的空闲。1.当确定信道空闲的时候,试图以概
45、率p进行传输,而以概率1p后退等待。在一个最大访问次数M1之后,MAC子层将在信道空闲之后立刻传输包。3.3.1.4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l如果经过计时器TM2时间帧仍未被传送,则MAC子层将检测出拥塞,并通告VME子层。lP坚持CSMA算法允许在达到系统吞吐量最佳、传输延迟最小和冲突最少的时候,所有的基站都有机会进行传输。具体时间如下:MAC子层参数子层参数 3.3.1.4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 2、DLS:lDLS利用AVLC协议支持面向比特的地空通信服务,包括:l帧顺序:接收端的DLS子层保证重复的帧被丢弃,且所有的帧都出现且只出现一次。l差错检测:DLS子层保证检测
46、并丢弃所有在传输中出现差错的帧。l站识别:DLS子层通过点到点的连接接收且只接收发向它自己的帧。l广播地址:广播地址可被所有接收者识别和接收。a.数据传送:数据将在VDL信息帧(INFO)、用户接口帧(UI)、标识交换帧(XID)的信息域中被传送。3.3.1.4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 VDL模式2帧结构:l模式2帧结构按照ISO3309帧结构,如图:VDL模式模式2帧结构帧结构 3.3.1.4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l VDL模式2帧结构分析:l地址结构:地址域包括8个字节,每个字节的最小有效比特(LSB)为扩展保留位。l地址域:地址域包含目的地址域和源地址域。目的地址域包含
47、目的DLS地址或广播地址,源地址域包含一个DLS地址。l广播地址:广播地址仅做为目的地址用于UI帧和XID帧中,用来广播地面站信息。l链路控制域:该字节的编码参照ISO4335。3.3.1.4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 DLS层与上一层的接口原语 :注:以上原语见网络总结图:3、LME:lDLE存在于数据链路子层中,提供面向连接的点到点的链路。LME用于建立和管理DLE之间的连接 l一个VDL模式2地面系统包括甚高频地面站,提供与ATN连接的地面网络和一个VME,来管理与地面站建立连接的VDL模式2飞机。 3.3.1.4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lLME提供的服务有:提供连接和改变
48、连接通告 l提供连接:每一个地面VME为每一架飞机产生一个LME,同样,每一个机载VME将为每个地面系统产生一个LMEl改变连接通告:VME将通知中间系统系统管理实体(SME)链路连接的变化3.3.1.4 VDL模式2 链路层协议与服务 LME的工作过程:l频率管理过程:频率搜捕过程。l链路连接过程:机载和地面LME将用如下过程来维护甚高频数据链。 LME与上一层的接口 :l提供一系列原语,具体见网络总结,如下图:提供一系列原语,具体见网络总结,如下图: 107子网层子网层媒体访问控制层物理层物理层队列管理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数字链路服务子层3链路管理实体3数字链路服务子层2数字链路服务子层1
49、链路管理实体2链路管理实体1RF_IDLE.indication RF_BUSY.indicationRF_OCC.indicationRF_PDU.transmit RF_PDU.receivePH_IDLE.indicationPH_BUSY.indicationPH_DATA.requestMA_CTS.indicationMA_RTS.requestMA_EVENT_TM2.indication PH_FREQ.requestPH_ADD.requestPH_DATA.indicationPH_OCC.indicationPH_SQP.indDL_RST_DM.requestDL_XI
50、D.requestDL_XID.indicationDL_RST_N2.indicationDL_RST_TM2.indicationDL_RST_DM.indicationDL_DISC.indicationDL_RST_N2.indicationDL_RST_TM2.indicationDL_RST_FRMR.indicationTX_EVENT_TM2.indicationTX_QUEUE.requestTX_EVENT_TM2.indicationTX_QUEUE.requestDL_DATA.indicationDL_DATA.request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 108飞机链路层 甚
51、高频管理实体链路管理实体1逻辑链路子层数据链路实体1地面站链路层逻辑链路子层广播广播XIDXID帧帧DL_XID.indDL_XID.indXID.reqXID.req 甚高频管理实体DL_XID.indDL_XID.indXID.reqXID.req建立建立DLEDLE实体实体DL_UNBLOCK.reqDL_UNBLOCK.req链路管理实体1数据链路实体1广播广播XIDXID帧帧建立建立DLEDLE实体实体broadcastLINK飞机链路层 甚高频管理实体链路管理实体1数据链路实体1逻辑链路子层数据链路实体2broadcastLINK链路管理实体23.3.1.4 VDL模式2 网络层协
52、议与服务 lVDL模式2子网层协议的功能包括:对重复、丢失、无效分组的处理,以及对分组包的路由和转发功能。子网协议被称为子网接入协议:(SNACP) l其中网协议数据单元(SNPDU)是指当收到链路层帧时,其净荷部分l包括三个部分:3.3.1.4 VDL模式2 网络层协议与服务 1、子网层服务:l按照ISO8208标准 ,提供的服务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子网连接管理:使用相应的分组类型、过程和 设施来建立、结束和管理子网连接 。关键:连接的双方端点尽可能多地保留连接状态信息 分组的拆分和重组:允许子网用户对大的数据单元进行拆分传送,接收将数据端重组3.3.1.4 VDL模式2 网络层协议与服务
53、错误恢复:VDL模式2中,采用拒绝帧分组进行通信子网级的错误恢复。这些分组将使发送端子网实体重传错误的数据包。 连接流量控制:连接流量控制采用分组序列号和滑动窗口实现。3.3.1.4 VDL模式2 网络层协议与服务 2、VDL模式2分组格式:l分组序号采用模8格式。格式遵照ISO8208的规定,选用快速选择设施3、VDL模式2所支持的设施:l设施包括:l分组重传;非标准省略包大小;非标准省略窗口大小;流量控制参数协商;快速选择;被叫线地址更改通告;被叫地址扩展3.3.1.4 VDL模式2 OPENET仿真实例3.3.1.4 VDL模式2 仿真分析1、目的: 系统可靠性验证,确保系统的正确运行;
54、 分析系统固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情况2、网络拓扑 :l飞机节点都包含自己的应用设置,互相独立和向地面进行数据通讯。如:飞机与地面站发送和接收消息消息l理想情况下,飞机数量最多设置为140架,仿真时间周期设置为24小时。l仿真结果如下:3.3.1.4 VDL模式2 仿真分析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 3.3.1.4 VDL模式2 仿真分析3、节点模型 :l节点代表了实际的通信实体,如固定节点地面站和移动节点飞机,每个节点运行一定的网络协议以便能够进行通信 l按照ISO的标准层次设计和OPNET的建模需要各层简化为应用层、子网层、链路层、物理层。l应用层作用产生包并最终接收包;l链路层又包括DLS子层、
55、MAC子层;l物理层主要采用了信道设计 ,收发信机设计的方法 lVDL模式2模型的层次结构如下图:3.3.1.4 VDL模式2 仿真分析移动节点模型图移动节点模型图3.3.1.4 VDL模式2 仿真分析移动节点模型图 移动节点模型层次图移动节点模型层次图3.3.1.4 VDL模式2 仿真分析4、仿真结果:a.第一组第一组:吞吐量随飞机数量与吞吐量随飞机数量与数据更新率的变化曲线数据更新率的变化曲线 平均延迟随飞机数量平均延迟随飞机数量与数据更新率的变化曲线与数据更新率的变化曲线3.3.1.4 VDL模式2 仿真分析 第二组,分析报文长度与飞机数量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第二组,分析报文长度与飞机数量
56、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 吞吐量随飞机数量与报文长度的变化曲线吞吐量随飞机数量与报文长度的变化曲线3.3.1.4 VDL模式2 仿真分析 第二组,验证并寻找系统实际负载的临界点并得到系统第二组,验证并寻找系统实际负载的临界点并得到系统的最佳工作范围的最佳工作范围 吞吐量随实际负载的变化曲线吞吐量随实际负载的变化曲线 信道效率随实际负载的变化曲线信道效率随实际负载的变化曲线3.3.1.4 VDL模式2 仿真结果总结l对VDL模式2进行OPENET仿真,结论如下:1、系统吞吐量随飞机数量的变化呈抛物线形状。2、飞机数目对系统延迟影响明显,随着飞机数目的增加,延迟显著增加。3、报文长度对系统吞吐量有明显的
57、影响,与报文更新速率相同4、信道未饱和时,系统吞吐量随系统实际负载的增加而增加;而当信道饱和后,系统吞吐量减小。5、系统在实际负载为0.40.7范围内时工作效果最佳,此时信道效率达到0.4左右。3.3.1.5 VDL模式4 概述 lVDL模式4数据链采用标准的甚高频带宽(25kHz)信道传输数字信息。其主要的特点在于信道预约访问协议。 l信道被划分为若干时隙,可以为飞机、地面站和其它地面通信设备的收发信机所使用。 具体见后图l信道预约协议降低了信道占用冲突的概率l这一信道时隙使用和管理的方式称为自组织时分多址协议。3.3.1.5 VDL模式4 概述 1234567时隙时隙1被预约被预约飞机飞机
58、A使用使用时隙时隙3被预约被预约飞机飞机B使用使用时隙时隙2被预约被预约地面站使用地面站使用 VDL模式模式4数据链运行情况数据链运行情况 VDL模式模式4数据为将来的数据为将来的CNS/ATM技术提供系统技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解决方案3.3.1.5 VDL模式4 物理平台 l每一个VDL模式4的用户都装备有异频收发信机,用来确定位置和时间,管理数据链上的传输并接收发送数据 l下面介绍收发信机中各个部分的功能及工作频段。VDL模式模式4收发信机收发信机3.3.1.5 VDL模式4 物理平台 lGNSS接收机:为用户提供精确的导航信息及时间信息,时间信号是由GNSS收发信机中获得lVHF收发信机:
59、既用来发送自己的位置信息和其他的用户的有关信息,又用来接收其他用户发送的数据 l通信处理机:是一台用来调整使用通信信道的计算机,和VHF收发信机、GNSS接收机相连 l工作频谱:VDL模式4工作在108136.975MHz的甚高频航空数据链上3.3.1.5 VDL模式4数据链的运作模式和通信结构 lVDL模式4可以用来构成不同功能级别的运作模式,即受控模式和自治模式 l受控运作模式下,地面站按指令型预约协议为空中用户分配使用时隙 l自治运作模式下的VDL模式4数据链系统又可分为三种通信结构 :l没有地面系统的自治通信结构 l单蜂窝通信结构1.多蜂窝通信结构3.3.1.5 VDL模式4数据链的运
60、作模式和通信结构 l自治通信结构l用自组织协议可以实现任何具有蜂窝重叠区用户间的空空通信 ,应用于低密集区、海域和两极地带。 提供ADSB和空空 通信支持 提供CDTI;ACAS; 以及搜索和救援的协调3.3.1.5 VDL模式4数据链的运作模式和通信结构 l单蜂窝通信结构 lVDL模式4数据链地面站提供空地通信服务和地面监视服务。授权的地面站可以按指令型预约协议来控制信道时隙的使用l地面站间无蜂窝重叠区单蜂窝通信结构的功能受地面站覆盖范围的影响,越出单蜂窝区时,其功能和运作方式与自治通信结构一样 3.3.1.5 VDL模式4数据链的运作模式和通信结构 l单蜂窝通信结构下,空地通信过程可分为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风湿免疫科临床诊断病例分析及答案解析
- 2025赵树类苗木买卖合同
- 关于申报全国文明村镇的材料
- 2025借款抵押合同范本
- 2025年下半年吉林通化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1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仓库租赁保证金合同
- 2025年下半年厦门市财政局招考非在编雇用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北京中科院应用数学所秘书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委办政府办等部门选拔2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2026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
- 5、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美术教学评一体化课时设计
- 东明石化电脱盐技术改造方案
- 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 贷款业务的核算1课件
- GB/T 14079-1993软件维护指南
- 9-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九章(20190403)【已改格式】.课件电子教案
- 2023年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无糖食品课件
- 2022年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