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童谣为载体促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_第1页
以童谣为载体促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_第2页
以童谣为载体促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_第3页
以童谣为载体促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_第4页
以童谣为载体促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童谣为载体促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摘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刚要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对幼儿园生活是完全陌生的,没有过集体生活的经历,可塑性很强,这也是对他们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有利条件,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小班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模仿性强、愿意边说边做。童谣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押运简短的字句,琅琅上口,很多孩子都会乐于说说,又便于幼儿记忆,结合两者特点,所以以童谣的形式来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比较适合的!关键词:童谣 小班幼儿 良好生活习惯以童谣为载体促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刚要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

2、,他们对幼儿园生活是完全陌生的,没有过集体生活的经历,可塑性很强,这也是对他们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有利条件,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小班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模仿性强、愿意边说边做。童谣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押运简短的字句,琅琅上口,很多孩子都会乐于说说,又便于幼儿记忆,结合两者特点,所以以童谣的形式来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比较适合的!纲要指出:“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所以,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尝试以童谣为载体,从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盥洗习惯、排泄习惯四个方面,促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

3、养成。开学至今,我对小班幼儿进行了调查,幼儿由于家长的包办、教育观念的偏差或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都或多或少在生活能力和习惯上有不如人意的地方,表现在以下方面:1饮食方面:不会自己吃饭、不会安静就餐、不会自己将餐具归位等。2睡眠方面:不会自己穿脱衣裤、睡姿不正确、左右不分地穿鞋子等。3盥洗方面:不会正确地洗手、不会自己上厕所、不会排队等待等。4排泄方面:不能及时去大小便、不会使用卫生纸等幼儿的这些表现情况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小班幼儿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好的习惯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同时幼儿掌握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易于教师正常开展保教活动。那么我们如何运用童谣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4、?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展开的:一、选用图文并茂的童谣提高幼儿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开学初,我们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孩子们不会自己洗手、不会穿衣服更不会吃饭、不会于是我便选择了些围绕幼儿生活的、通俗易懂的童谣帮助幼儿学习并记忆一些动作,孩子接受起来也比较快,在实际的操作中也方便可行,幼儿在学学说说做做的过程中,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现在班上许多小朋友由于祖辈的包办得过多导致他们的自理能力很差,不会脱衣服也不会穿衣服,于是我就用儿歌来帮助他们加强记忆一些动作要领,由于句式简短,他们学起来较容易。1比如班上部分小朋友虽然能自己拿勺子吃饭,自己拿杯子喝水,但是常常将

5、饭、菜撒出来。对于不喜欢吃的蔬菜,他们就会随便乱扔,或者对于喜欢吃的东西吃完了,会去别的幼儿碗里抢,这些都是不应该做的事情。在吃饭前,老师可以组织幼儿去小便洗手,例如:饭前要洗手“自来水,清又清,小朋友们笑盈盈,小手儿,洗一洗,讲卫生,不得病”。再如,老师请幼儿吃饭的同时可以说,吃饭歌“白米饭,绿叶菜,漂亮宝贝都爱吃。小朋友,别挑食,你会变得很健康”等等。良好的饮食习惯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所以,用童谣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很必要的。2中午的午休是幼儿园每日的“必修课”,午休的质量直接影响下午幼儿的精神状态。小班的幼儿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自制能力比较差,加上小班幼儿午休时都会经常去小便,

6、所以睡眠时间较短,质量较差。童谣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睡觉前请所有幼儿去小便,之后提醒幼儿将被子盖盖好。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像讲故事或者唱摇篮曲一样,引导幼儿并不断鼓励他们安静入睡:“乖宝贝,睡觉觉,枕头放放平,花被盖盖好。小枕头,小花被,跟我一起睡午觉,看谁先睡着。”对于个别幼儿中途入厕的问题,老师可以单独叫醒幼儿。告诉他,“小嘴巴,轻轻的,小脚丫,轻轻的,我们都要轻轻的”。让幼儿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寝室是一个安静的地方。3小班的幼儿不会入厕,有的幼儿大便之前不知道去拿卫生纸,等解完了才想起来喊老师递纸给他,或者干脆就不擦屁股,直接穿裤子。有的拿了卫生纸的也不会擦屁股,还有的说会擦屁股

7、的又擦不干净。再如,孩子小,入厕后不知道自己是蹲着上还是站着上,看着自己的好朋友或者身边的幼儿怎么上,都会照样子模仿,其实这些都是生活习惯没形成。那么,应该怎样利用童谣去解决呢?首先,老师可以将男女生分开上厕所。先请女小朋友去上厕所,接着再请男小朋友入厕,这时就可以告诉幼儿,“上厕所,要排队。讲文明,大家爱。”,有些男孩子会将小便尿到外面,老师可以告诉他,“尿尿时,要谨记,小便对着红点点,千万不能撒出来。”其次,穿裤子时,有些幼儿会直接提起最外面的裤子,就会忘记穿好里面的裤子。这时,老师可以告诉他,“花花衣,一层层,先穿藏在里面的,再穿外面长长的”。最后,幼儿穿好裤子之后,老师要提醒幼儿洗手,

8、养成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小水池,水清清,小朋友们笑盈盈,小手儿,伸出来,洗一洗,白又净,入厕后,洗洗手,讲卫生,不得病”。这样不仅很有秩序,而且还可以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排泄习惯。二、运用情境化的童谣教学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给幼儿出示直观的教具,配上情境的创设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行儿歌教学活动。在儿歌教学活动中要加入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1小班幼儿刚开始吃饭撒的的到处都是,虽然老师一遍一遍的强调不要将饭撒出来,但是每每吃饭时看到桌子、地上的饭粒都头疼不已。怎样改善这个情况呢?我和

9、幼儿一起进行两个娃娃的绘本故事学习,阿花和旺旺两个小狗吃饭的表现情况作了对比:阿花吃饭干净、不撒饭,得到了小朋友的一致认可;旺旺吃饭撒饭、挑食、不讲卫生,小朋友们都表示不愿意和旺旺学习。于是我顺利的引出“吃饭”的童谣:“小花碗,口儿圆,盛好饭,自己端。不掉饭,不撒汤,细细嚼,慢慢咽。顿顿饭,吃吃好,老师夸,爸妈笑。”朗朗上口的童谣,小朋友一学就会,吃饭之前小朋友们童谣一念,老师将课堂中的教学引导到日常生活中进行强化,让小朋友们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小班幼儿都在三周到三周半之间,有的小朋友不会穿衣服、穿鞋子,经常讲鞋子穿反,我在进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经常引导他们

10、如何正确的穿鞋,但是还是有小朋友经常将鞋子穿反了,多次纠正还是做不好。为此我利用童谣进行穿鞋子的训练。活动时我拿出鞋子让小朋友试穿,在试穿时念童谣:“两个好朋友,从来不分手,要来一起来,要走一起走。要是穿对了,他们头碰头,要是穿错了,他们把头扭。”小朋友们学会童谣后,只要一穿鞋子都会不由的一边穿鞋子一边念童谣,让他们逐渐内化成为指导行为的准则,也掌握了穿鞋子的方法。3有一次,我们请小朋友入厕,发现乐乐在哭。仔细询问后了解到,原来是佳佳没有排队,硬挤到尿槽,把乐乐挤摔跤了。于是,我就把佳佳带回教室对小朋友说明情况。小朋友纷纷发言,最后得出一致结论:上厕所应该排队,如果挤队,容易发生危险。为此我们

11、进行了小兔子分萝卜的教学活动,活动里的小兔子通过一个个排队都分到了好吃的萝卜,通过教学引出童谣:“小宝宝,排排队,你在前,我在后。一个跟着一个排,整整齐齐排好队”。活动后,小朋友们发现不仅上厕所要排队,玩游戏、散步都需要排队,这无不引导着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的养成。三、通过童谣在环境创设中的作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环境的创设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孩子们不说话的老师,它的教育意义不可低估。除了教室我们也在门厅处、楼梯、过道、活动室外墙等处贴上了关于幼儿习惯养成的儿歌。1幼儿在洗手的过程中,总会听到不断的告状声:“老师,他的衣服又弄湿了”每天这样事情总是重复发生。过去我

12、们总是反复提醒常规要求“洗手时要这样要那样注意”可效果总是不好。为了不让孩子们在洗手时打湿衣物,我们做了许多尝试,如:帮助小朋友卷袖子、一人一人地去洗手等等,都没有收到较好的效果,仍然有小朋友会打湿衣物,这给我们的保教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我们在厕所墙上张贴“洗手”的步骤图:打开水龙头抹肥皂搓手心搓手背冲水甩手擦毛巾。孩子们跟着洗手的步骤图,一边念洗手童谣:“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伸出来,小手伸出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我们去洗手,我们去洗手;一二一、一二一,一个一个排好队;挽袖子、抹肥皂,手心手心搓搓搓,手背手背搓搓搓,换只小手再搓搓搓,一、二、三、甩三下,我的小手干净了!”我们利用童谣来教

13、给小朋友们洗手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洗手的意义,而墙饰的作用更能时刻提醒了洗手的一些注意事项,儿歌念完小朋友们的小手都变干净了,谁也没有打湿衣物,小朋友们也愿意遵守洗手要求。2楼梯处张贴排队歌引导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推不挤;在平时的散步时引导孩子们来认认看看,加深影响,时间长了,孩子们便会一看到就会念起来,有次我带着小朋友们在楼梯口转弯时,小朋友们指着墙上的儿歌说道:“上下楼梯靠右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也不挤。”还有一次,天天推了下奇奇,奇奇就生气了,说道:“老师说了走楼梯要慢慢地走,不能推。”天天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便说了声对不起,可见环境能提醒幼儿的不良习惯并促使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

14、3每次小朋友进午睡房都是乱糟糟的,说话的、打闹的、衣服鞋子放的乱七八糟的都有,教师需要多次提醒。我们在午睡房张贴进午睡房的要求图谱:轻声、脱衣步骤、鞋子摆放要求等,图文并茂的图谱幼儿一看即明了。而午睡时的童谣,小朋友们早已耳熟:“轻轻走进午睡房,脱衣上床有次序,衣服鞋子放整齐,安安静静进梦乡。”所以我们用童谣的形式来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氛围是很有必要的,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促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四、童谣教育中的家园合力,促进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除了幼儿园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对孩子来说同样重要。虽然孩子们在学校在老师的引导督促下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在家中又是另外的样子,很

15、多家长疑惑:“我们孩子在家里都是家长喂的,衣服裤子也是帮着穿脱的,为什么在幼儿园表现得如此之好?”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有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严重脱轨,针对如此情况我们以家长会、家长讲座、家园合作等形式拉近家庭和幼儿园的距离,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在教育观念上达成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以童谣的形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像童谣等学习内容我们通过网络来共享,这样家长们也能对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有所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明明的妈妈很注重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每次我们幼儿园教的童谣,他都十分配合老师在家同步进行教育,所以明明的生活习惯非常好!所以如果有家长很好的配合教育引导的话那么以儿歌的形式促成幼儿在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也并不再是难点,最终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