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教师版)_第1页
重点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教师版)_第2页
重点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教师版)_第3页
重点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教师版)_第4页
重点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教师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奉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贤者能勿丧耳     丧:沮丧         &

3、#160;           B呼尔而与之    与:给 C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增加,指带来好处       D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人皆有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4、0;A属予作文以记之            B醉翁之意不在酒  C不效则治臣之罪               D宋何罪之有 11“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在本文中指的是(     ) A羞恶之心    &#

5、160;              B恭敬之心  C恻隐之心                   D是非之心 12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分) (2)所

6、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3分) 9.         A(丧失) 10.     A(例句:代词   A.代词 B.助词 C.助词 D.宾语前置的标志) 11.     A 12.     (1)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只能舍弃生命而选择

7、道义了。(得兼、舍生取义各1分,假设语气和句子通顺1分。) (2)所厌恶的事物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有的祸患我不回避。(甚于、辟各1分,句子通顺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日:“君依于国

8、,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

9、160;                                                 &#

10、160;   (资治通鉴) 【注释】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哂: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不暇顾:顾不上。野宿:在野外露宿。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上又尝谓侍臣日              未尝稍降辞色     B故人君之患   

11、60;              故患有所不避也     C夫欲盛则费广                我欲乘风归去     D故不敢纵欲也     

12、           彼竭我盈,故克之 10 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A 登轼而望之                 &#

13、160;          B暮寝而思之     C足肤皴裂而不知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 11 下列对老百姓偷盗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14、160;  A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      B官吏们贪得无厌 C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      D民众没有正确的廉耻观 12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9、 C (欲望,想要  A曾经 B祸患 D所以) &

15、#160; 10、C (表转折。A表承接 B表修饰 D表并列)  11、D(据文意可知,老百姓是有廉耻观的,只是因为饥寒切身顾不上廉耻了。) 12、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将徭役减轻(减轻徭役),将赋税减少(减少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够用严厉的刑法呢!(去、轻、则、安各1分,句子通顺、大意正确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

16、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史记

17、·李将军列传) 9.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因复更射之            因:因此  B. 尝自射之              尝:曾经 C. 广亦竟射杀之     &#

18、160;    竟:终于  D. 莫能及广              及:比得上 10. 下列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A.  为宫室之美              &

19、#160;        B. 行拂乱其所为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古之为军也        11. 下列对李广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李广威名远播,令匈奴人不敢随意侵犯。 B. 李

20、广善射,是他多年勤学苦练的结果。C. 李广廉洁,赏赐均分给部下,没有家产。  D. 李广爱兵如子,水和食物让士兵先饮先吃。 四、(14分) 12.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2分) (2)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4分) 9 A(于是) 10 C(被。A为了;B行为;D治理)  11B(此文本没有提到勤学苦练。) 12(1)李广身材高大,两臂如猿,他善于射箭也是天

21、赋。(共2分。“猿臂”1分,句子通顺1分。) (2)李广射箭的方法是,看见敌人逼近,如果不在数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射。只要一发射,敌人立即随弓弦之声倒地。(共4分。“度”、“发”各1分,“应弦而倒”1分,通顺1分。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22、”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 9.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斥逐之    追赶                   B.富人病且死   将要 C. 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      

23、; 多么       D.不复有故态   原来的 10.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 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以塞忠谏之路 11.下列对

24、张孝基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张孝基信守承诺,把岳父的丧礼操办得很风光。 B.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 C.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 D.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 12. 将上面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共6分。每句3分。) (1) 久之,其子丐于途。 (2) 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 9A  10C  11A 12、很久以后,那富人的儿子在路上乞讨。 富人的儿子

25、渐渐能自食其力,孝基对他的变化感到奇怪。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 年羹尧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倾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26、quot; (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 【注释】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塌子沟:淤泥深坑。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1、 对下面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比次日             比:等到   

27、60;                B. 番人方倚此险       方:正是         C. 果尽歼焉           果:果然 

28、;                    D. 必有惊之者         惊:惊奇、惊异   2、 下列句中的“而”与“夜半而鸟出”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9、#160;   A 然则何时而乐耶                B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也无穷也     C舍生而取义者也                D.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3

30、、 下面对年羹尧事迹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重视人才,广招天下才士。 B、预备板、草,越沟攻破贼巢。 C、闻风而起,苦练夜战本领。 D、派骑三百,密林搜歼敌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答案:     4.番人正是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很快到来了。 译文: 年羹尧镇守西安时,广泛寻求天下有才之士,用厚禄供养

31、为幕僚。蒋衡应聘而来,年羹尧非常爱惜他的才学年羹尧征伐青海时,一日升账后,忽然传令说:“明天出兵,每人各带木板一块、草一捆。”军中上下不明白原因。等到第二天,最到淤泥深坑,让军士把草束起来扔进坑里,上面铺上木板,军队行进没有阴碍。这个西南民族的人正是以此坑为天险,大意间不料大队敌军忽然压境。如此这般攻陷敌人的巢穴。又一次淤泥深坑征伐西藏时,一天晚上漏三下时,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片刻之后就停下来。淤泥深坑匆忙唤来参将,带300快马出营,往西南方向的密林中搜索贼兵,果然尽数抓获。有人问原因,年羹尧说:“只一下就停下来,肯定不是风,是飞鸟受惊振动翅膀的声音。半夜鸟飞出,肯定有人惊扰它。这里往西南

32、十里的地方,有茂密的树林,栖息的飞鸟肯定很多,我判断肯定是贼兵来埋伏,所以惊起鸟群来。”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记道人问真  苏轼道人徐问真,自言潍州人,嗜酒狂肆,能啖生葱鲜鱼,以指为针,以土为药,治病良有验。欧阳文忠公为青州,问真来从公游,久之乃求去。闻公致仕复来汝南公常馆之使伯和父兄弟为之主。公常有足疾,状少异,医莫能喻。问真教公汲引气血自踵至顶,公用其言,病辄已。忽一日求去甚力,公留之,不可,曰:“我有罪,我与公卿游,我不复留。”公使人送之,果有冠

33、铁冠丈夫长八尺许,立道周俟之。问真出城,顾村童使持药笥。行数里,童告之求去。问真于髻中出小瓢如枣大,再三覆之掌中,得酒满掬者二,以饮童子,良酒也。自尔不复知其存亡,而童子径发狂,亦莫知其所终。轼过汝阴,公具言如此,其后贬黄州,而黄冈县令周孝孙暴得重膇疾,轼试以问真口诀授之,七日而愈。元祐六年十一月二日,与叔弼父、季默父夜坐话其事,事复有甚异者,不欲尽书,然问真要为异人也。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汝南:今属河南。  笥(sì)一种盛饭或衣物的竹器。  啖(dàn)吃。  医莫能喻:医生也不能说

34、清楚。 喻:说明白。 1、对下面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公常馆之              谢:款待,招待              

35、    B. 状少异                异:奇异        C. 立道周俟之            俟:等待    

36、0;                D. 然问真要为异人也      然:这样    2、下列句中的“以”与“得酒满掬者二,以饮童子”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计日以还     B

37、以塞忠谏之路也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问真是一名道士,自言是潍州人,曾与文忠公交游,后称自己有罪便辞别了文忠,最终,徐的存亡不被人知道。 B道士徐问真医术高妙,能够把手指当作针、把土当作药来治病,能用汲引气血的方法治疗足疾,而且效果显著。 C徐问真受到了欧阳文忠公一家人的盛情款待,治愈了欧阳文忠公的足疾,还将治疗足疾的

38、口诀教给了作者苏轼。 D这篇文章叙事简约,所记人事,大多三言两语,但思想情趣毕现,刻画了一个医术精湛、行为奇异的道人形象。4、翻译下列句子。(4分)      公常有足疾,状少异,医莫能喻。                            &#

39、160;                                       公使人送之,果有冠铁冠丈夫长八尺许,立道周俟之。 答案:     

40、;4. 文忠公常年脚有痛疾,症状很奇怪少见,医生没有能解释清楚的。(3分。译对“少异”“喻”各1分,译对大意1分。) 文忠公派人送他,果然有一个戴铁帽子身高八尺多的男人,站在路边等候他。(4分。两个“冠”字各给1分,“俟”分,译对大意1分。) 译文: 道士徐问真,自己介绍说是潍州人,嗜酒如命,狂妄放肆,能够生吃葱、鲜鱼,能够把手指当作针、把土当作药来治病,并且非常有效。欧阳文忠公来青州任职,徐问真跟从他一起来游玩,来的久了就请求离去。听到文忠公被提拔重用后,又来到汝南,文忠公经常好酒好菜的招待他。让伯父、父亲和兄弟们好生款待他。文忠公常年脚有痛疾,症状很

41、奇怪少见,医生没有能解释清楚的。徐问真教文忠公从脚到头汲取引导气血,文忠公听从了他的建议,病不久就好了。突然有一天,徐问真极力请求离去,文忠公挽留他,不行,他说:“我有罪过,我和您一起出游,我不能再留下了。”文忠公派人送他,让(这个“果”有特殊意思,我查不到,你看能否查到)戴铁帽子身高八尺多的大男人,站在路边等候他。徐问真出城后,雇了一个村童让他拿药篓。行走了数里后,村童告诉他请求离去。徐问真从发髻中取出一个像枣子一样大的小瓢,在掌中反覆了多次,获得了两满瓢酒,给村童喝,(童子说)是好酒。自从这之后就没有人知道徐问真的生死了,村童也发疯了,也不知道他的最后所去的地方。苏轼进过汝阴,文忠公详细的

42、对他说了文真给自己治病的事。在这之后苏轼被贬黄州,黄冈县县令周孝孙突然得了重病,苏轼试着把徐问真的口诀告诉他,七日之后就痊愈了。元 六年十一月二日,文忠公与二叔,三叔夜间坐谈这件事,这件事有很奇怪的地方,不想全写出来,然而徐问真确实是奇异的人。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疮疡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

43、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而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

44、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注:雠:出售    蚩:傻,无知  翦翦:小气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报:偿还) (    ) A、 居善药      居:储存      

45、            B、清优主之     主:接待 C、年终,度不能报     报:报答          D、冀速已              已:治愈  9、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