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2)_第1页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2)_第2页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2)_第3页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2)_第4页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而且生理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而且生理活性多种多样,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研活性多种多样,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研究进展很快。究进展很快。 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颜色,在植物体内大部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颜色,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一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分与糖结合成苷,一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 仅截止到仅截止到19741974年为止,国内外已发表的黄酮类年为止,国内外已发表的黄酮类化合物共化合物共16741674个(主要是天然黄酮类,也有少个(主要是天然黄酮类,也有少部分为合成品,其中苷元部分为合成品,其中苷元902902个,苷个,苷72272

2、2个)个) 以黄酮醇类最为常见,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以黄酮醇类最为常见,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其次为黄酮类,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余其次为黄酮类,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余则较少见。则较少见。 双黄酮类多局限分布于裸子植物,尤其松柏纲,双黄酮类多局限分布于裸子植物,尤其松柏纲,银杏纲和凤尾纲等植物中。至银杏纲和凤尾纲等植物中。至19931993年,黄酮类年,黄酮类化合物总数已达到化合物总数已达到40004000个。个。OO12345678OO12345678123456O12345678123456色原酮2 - 苯基色原酮C6C3C6ABC 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黄酮类化合物是泛

3、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环(A-与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接而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成的一系列化合物。OO12345678OO12345678123456O12345678123456色 原 酮2 -苯 基 色 原 酮C6C3C6ABC 1 1、黄酮类、黄酮类 黄酮类是以黄酮类是以2-2-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3 3位无位无含氧取代的一类化合物。含氧取代的一类化合物。 天然黄酮天然黄酮A A环的环的5 5,7 7位几乎同时带有羟基,而位几乎同时带有羟基,而B B环常在环常在44位有羟基或甲氧基,位有羟基或甲氧基,33位有时也有位有时也有羟

4、基或甲氧基。羟基或甲氧基。黄酮类黄酮类(flavones)(flavones) OO12345678123456ABC 常见的黄酮及其苷类有芹菜素、木犀草素、黄常见的黄酮及其苷类有芹菜素、木犀草素、黄芩苷等。芩苷等。OOOHHOOH12345678123456ABCOOOHHOOHOH芹菜素芹菜素木犀草素木犀草素1 1、黄酮类、黄酮类OOOHOHOOCOOHOHOHOH黄芩苷黄芩苷2 2、黄酮醇类、黄酮醇类 黄酮醇类在黄酮基本母核的黄酮醇类在黄酮基本母核的3 3位上连有羟基或位上连有羟基或其他含氧基团。其他含氧基团。OOOH黄酮醇黄酮醇(flavonol)(flavonol) 常见的黄酮醇及其

5、苷类有山柰酚、槲皮素、杨常见的黄酮醇及其苷类有山柰酚、槲皮素、杨梅素、芦丁等。梅素、芦丁等。OOOHHOOHOHOOOHHOOHOHOHOH山柰酚山柰酚杨梅素杨梅素2 2、黄酮醇类、黄酮醇类OOOHHOOHOROH槲皮素槲皮素 R=HR=H芦丁芦丁 R=R=芸香糖芸香糖3 3、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类 二氢黄酮类结构可看作是黄酮基本母核的二氢黄酮类结构可看作是黄酮基本母核的2 2、3 3位双键被氢化而成。位双键被氢化而成。OO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类(FlavanonesFlavanones) 如橙皮中的橙皮素和橙皮苷;甘草中的甘草素如橙皮中的橙皮素和橙皮苷;甘草中的甘草素和甘草苷。和甘草苷。OOO

6、HROOCH3OH橙皮素橙皮素 R=HR=H橙皮苷橙皮苷 R=R=芸香糖芸香糖OOHOOR甘草素甘草素 R=HR=H甘草苷甘草苷 R=glcR=glc3 3、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类4 4、二氢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 二氢黄酮醇是黄酮醇类的二氢黄酮醇是黄酮醇类的2 2、3 3位被氢化的黄酮位被氢化的黄酮类化合物,而且常与相应的黄酮醇共存于同一类化合物,而且常与相应的黄酮醇共存于同一植物中。植物中。OOOHu如满山红叶中的二氢槲皮素和槲皮素共存,桑如满山红叶中的二氢槲皮素和槲皮素共存,桑枝中的二氢桑色素和桑色素共存。枝中的二氢桑色素和桑色素共存。OOHOOHOHOHOHOOHOOHOHOHHO二氢

7、槲皮素二氢槲皮素二氢桑色素二氢桑色素4 4、二氢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u黄柏叶中具有抗癌活性的黄柏素黄柏叶中具有抗癌活性的黄柏素-7-O-7-O-葡萄糖苷葡萄糖苷也属于二氢黄酮醇类。也属于二氢黄酮醇类。OOOOHOHOHglcOH黄柏素黄柏素-7-O-7-O-葡萄糖苷葡萄糖苷5 5、异黄酮类、异黄酮类 异黄酮类母核为异黄酮类母核为3-3-苯基色原酮的结构,即苯基色原酮的结构,即B B环环连接在连接在C C环的环的3 3位上。位上。OO 豆科植物葛根中所含有的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科植物葛根中所含有的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素豆素-7-7,4-4-二葡萄糖苷、葛根素和葛根素木二葡萄糖苷、葛根素和葛根素

8、木糖苷均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糖苷均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OOOR3R1R2O大豆素大豆素 R1=R2=R3=HR1=R2=R3=H大豆苷大豆苷 R1=R3=H R2=glcR1=R3=H R2=glc葛根素葛根素 R2=R3=H R1=glcR2=R3=H R1=glc大豆素大豆素-7-7,4-4-二葡萄糖苷二葡萄糖苷 R1=H R2=R3=glcR1=H R2=R3=glc葛根素木糖苷葛根素木糖苷 R1=glc R2=xyl R3=HR1=glc R2=xyl R3=H5 5、异黄酮类、异黄酮类6 6、二氢异黄酮类、二氢异黄酮类 二氢异黄酮具有异黄酮的二氢异黄酮具有异黄酮的2 2、3 3位被氢

9、化的基本位被氢化的基本母核。母核。OO 如中药广豆根当中含有的紫檀素、三叶豆紫檀如中药广豆根当中含有的紫檀素、三叶豆紫檀苷、高丽槐素具有抗癌活性,苷的活性强于苷苷、高丽槐素具有抗癌活性,苷的活性强于苷元。毛鱼藤中所含有的鱼藤酮也属于二氢异黄元。毛鱼藤中所含有的鱼藤酮也属于二氢异黄酮的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杀虫和毒鱼作用。它酮的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杀虫和毒鱼作用。它们都属于二氢异黄酮类的衍生物。们都属于二氢异黄酮类的衍生物。OROOOOOOOOCH3OCH3O紫檀素紫檀素 R=CHR=CH3 3三叶豆紫檀苷三叶豆紫檀苷 R=glcR=glc高丽槐素高丽槐素 R=HR=H鱼藤酮鱼藤酮6 6、二氢异黄酮类

10、、二氢异黄酮类7 7、查耳酮、查耳酮 结构特点为二氢黄酮结构特点为二氢黄酮C C环的环的1 1、2 2位键断裂生成位键断裂生成的开环衍生物,即三碳链不构成环。的开环衍生物,即三碳链不构成环。OHO2345623456 在酸的作用下,查耳酮可转化为无色的二氢黄在酸的作用下,查耳酮可转化为无色的二氢黄酮,碱化后又转为深黄色的酮,碱化后又转为深黄色的2-2-羟基查耳酮。羟基查耳酮。OHO2345623456H+OH-OO2-2-羟基查耳酮羟基查耳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 如红花的花中含有的红花苷如红花的花中含有的红花苷OHOOHOHOOHglc红花苷红花苷7 7、查耳酮、查耳酮8 8、二氢查耳酮类、二氢查

11、耳酮类二氢查耳酮为查耳酮二氢查耳酮为查耳酮双键氢化而成。双键氢化而成。OHO 二氢查耳酮在植物界分布极少,如蔷薇科梨属二氢查耳酮在植物界分布极少,如蔷薇科梨属植物根皮和苹果种仁中含有的梨根苷。植物根皮和苹果种仁中含有的梨根苷。OHOHOOHOglc梨根苷梨根苷9 9、橙酮类(噢、橙酮类(噢哢哢类)类) 结构特点为结构特点为C C环为含氧环为含氧五元环五元环。母核碳原子的编号。母核碳原子的编号也与其他黄酮类不同。也与其他黄酮类不同。橙酮类橙酮类OCHO1234567123456 此类化合物较少见,主要存在于玄参科、菊科、此类化合物较少见,主要存在于玄参科、菊科、苦苣苔科以及单子叶植物沙草科中,如

12、在黄花波苦苣苔科以及单子叶植物沙草科中,如在黄花波斯菊花中含有的硫磺菊素属于此类。斯菊花中含有的硫磺菊素属于此类。OCHOHOOHOH1234567123456硫磺菊素硫磺菊素O+OH 花色素在中药中多以苷的形式存在。花色素是花色素在中药中多以苷的形式存在。花色素是使植物的花、果、叶、茎等呈现蓝、紫、红等使植物的花、果、叶、茎等呈现蓝、紫、红等颜色的色素,如矢车菊苷元、飞燕草苷元和天颜色的色素,如矢车菊苷元、飞燕草苷元和天竺葵苷元以及它们所组成的苷最为常见。竺葵苷元以及它们所组成的苷最为常见。O+OHHOOHR1OHR2矢车菊苷元矢车菊苷元 R1=OH R2=HR1=OH R2=H飞燕草苷元飞

13、燕草苷元 R1=R2=OHR1=R2=OH天竺葵苷元天竺葵苷元 R1=R2=HR1=R2=H1111、黄烷醇类、黄烷醇类 根据根据C C环上的环上的3 3,4 4位存在羟基的情况分为黄烷位存在羟基的情况分为黄烷- -3-3-醇和黄烷醇和黄烷-3-3,4-4-二醇。二醇。(1 1)黄烷)黄烷-3-3-醇类,又称儿茶素类醇类,又称儿茶素类OOH 主要存在于含鞣质的木本植物中。如儿茶素为主要存在于含鞣质的木本植物中。如儿茶素为中药儿茶中的主要成分,有四个光学异构体,中药儿茶中的主要成分,有四个光学异构体,但在植物中主要有异构体两个,儿茶素和表儿但在植物中主要有异构体两个,儿茶素和表儿茶素。茶素。OO

14、HHOOHOHHOHHOOHHOOHOHHHOH儿茶素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1)黄烷)黄烷-3-醇类,又称儿茶素类醇类,又称儿茶素类(2 2)黄烷)黄烷-3-3,4-4-二醇类二醇类 又称为无色花色素类又称为无色花色素类OOHOH1111、黄烷醇类、黄烷醇类 这类化合物在植物界中分布很广,在含鞣质的这类化合物在植物界中分布很广,在含鞣质的木本植物和蕨类植物中更为多见,如:无色矢木本植物和蕨类植物中更为多见,如:无色矢车菊素。车菊素。OOHHOOHOHOHHOH无色矢车菊素无色矢车菊素1212、双苯吡酮类、双苯吡酮类 又称为苯骈色原酮,母核由苯环和色原酮的又称为苯骈色原酮,母核由苯环和色原酮的

15、2 2,3 3位骈合而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位骈合而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OO 常分布在龙胆科、藤黄科、百合科植物当中,常分布在龙胆科、藤黄科、百合科植物当中,如:存在于石苇、芒果叶和知母叶中具有止咳如:存在于石苇、芒果叶和知母叶中具有止咳去痰作用的异芒果素。去痰作用的异芒果素。OOHOHOOHOHHOCH2OHHOOH异芒果素异芒果素1313、高异黄酮、高异黄酮基本母核为基本母核为3-3-苄基色原酮苄基色原酮OOOOOHCH3OOCH3OOOHHOOH银杏素银杏素OOOHHOHNCH3榕碱OOOHOOHOHOCH3CH2OHOH水飞蓟素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和糖形成苷而

16、存在,并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和糖形成苷而存在,并且由于糖的种类、数量、连接位置及连接方且由于糖的种类、数量、连接位置及连接方式不同,组成了各种各样的黄酮苷类。式不同,组成了各种各样的黄酮苷类。二、存在形式二、存在形式 组成黄酮苷的糖类主要有单糖、双糖类、三组成黄酮苷的糖类主要有单糖、双糖类、三糖类和酰化糖类。糖类和酰化糖类。单糖类:单糖类: D-D-葡萄糖、葡萄糖、D-D-半乳糖、半乳糖、D-D-木糖、木糖、L-L-鼠李糖、鼠李糖、L-L-阿拉伯糖及阿拉伯糖及D-D-葡萄糖醛酸等。葡萄糖醛酸等。双糖类:双糖类: 槐糖(槐糖(glc glc 12 glc12 glc)、龙胆二糖)、龙胆二糖(glc

17、 (glc 16 16 glc)glc)、芸香糖、芸香糖(rh (rh 16 glc)16 glc)、新橙皮糖(、新橙皮糖(rh rh 12 glc12 glc)、刺槐二糖()、刺槐二糖(rh rh 16 gal16 gal)等。)等。二、存在形式二、存在形式 三糖类:三糖类: 龙胆三糖龙胆三糖(glc (glc 1 16 glc 6 glc 1 12 fru)2 fru)、槐三糖、槐三糖(glc (glc 1 12 glc 2 glc 1 12 glc)2 glc)等。等。酰化糖类:酰化糖类: 2-2-乙酰葡萄糖、咖啡酰基葡萄糖乙酰葡萄糖、咖啡酰基葡萄糖(caffeoylglucose)(c

18、affeoylglucose)等。等。 除氧苷外,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中还发现有除氧苷外,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中还发现有C-C-键键苷,如:葛根黄素木糖苷。和葛根素共同构成苷,如:葛根黄素木糖苷。和葛根素共同构成了中药葛根扩张冠状动脉的有效成分。了中药葛根扩张冠状动脉的有效成分。OOOHHOOCH2OHHOOOHH葛根黄素木糖苷葛根黄素木糖苷 黄酮苷中糖的连接位置与苷元的结构类型有关。黄酮苷中糖的连接位置与苷元的结构类型有关。 如黄酮醇类常形成如黄酮醇类常形成3-3-,7-7-,3-3-,4 4- -单糖苷,单糖苷,或或3 3,7-7-,3 3,4-4-及及7 7,4-4-双糖链苷等。双糖链苷等。5.

19、 5. 解痉作用解痉作用 异甘草素、大豆素等解除平滑肌痉挛;异甘草素、大豆素等解除平滑肌痉挛; 大豆苷、葛根黄素等葛根黄酮类可缓解高血压大豆苷、葛根黄素等葛根黄酮类可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等症状;患者的头痛等症状; 杜鹃素、川陈皮素、槲皮素、山柰酚、芫花素、杜鹃素、川陈皮素、槲皮素、山柰酚、芫花素、羟基芫花素等还具有止咳祛痰的作用。羟基芫花素等还具有止咳祛痰的作用。己烯雌酚HOOH大豆素(dadzein)OOHOOH7.7.泻下作用泻下作用 如中药营实中的营实苷如中药营实中的营实苷A A有致有致泻作用。泻作用。40第二节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 1、形态:、形态:多

20、为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苷)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苷)2 2、颜色:、颜色:多为黄色多为黄色 一性状一性状交叉共轭体系交叉共轭体系(电子转移、重排,共轭增强,产(电子转移、重排,共轭增强,产生颜色的基础)生颜色的基础)助色团助色团(给系统提供电子,使颜色加深,尤其(给系统提供电子,使颜色加深,尤其7 7,4-4-位,辅助作用)位,辅助作用)OOOOOO47+有有 交叉共轭体系交叉共轭体系 无无黄酮(灰黄黄色)黄酮(灰黄黄色)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灰黄黄色)黄酮醇(灰黄黄色) 二氢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查耳酮(黄橙黄色)查耳酮(黄橙黄色) 二氢查耳酮二氢查耳酮花色素类(颜色随花

21、色素类(颜色随pHpH而改变)而改变) 一性状一性状2 2、颜色、颜色 红色(红色(pH 7pH 8.5pH8.5) 烷醇类烷醇类异黄酮(无或微黄色)异黄酮(无或微黄色)二氢异黄酮二氢异黄酮二旋光性:二旋光性: 旋光性旋光性 取决于取决于 不对称碳原子的有无不对称碳原子的有无 有有 无无 *OHOOOO2*OO游离黄酮:游离黄酮:黄酮黄酮 黄酮醇黄酮醇异黄酮异黄酮查耳酮(二氢查耳酮(二氢 )橙酮橙酮 花色素类等花色素类等 所有黄酮苷(糖)所有黄酮苷(糖)游离黄酮:游离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二氢异黄酮二氢异黄酮 黄烷醇类黄烷醇类 (2-2-位)位) (2 2,3-3-位)位) (无)(无)三溶解

22、性:符合苷的溶解性规律三溶解性:符合苷的溶解性规律(交叉共轭)(交叉共轭)2OOHRH R=H R=H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R=OH R=OH 二氢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水水 甲醇乙醇甲醇乙醇 乙酸乙酯乙酸乙酯 氯仿氯仿 乙醚乙醚 稀碱水稀碱水1.1.游离黄酮游离黄酮-+ + + + + +-+ + + + + +(酚羟基(酚羟基) )取决于取决于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子的立体结构取代基团的性质、数目、连接位置取代基团的性质、数目、连接位置引入羟基,数目多,引入羟基,数目多,7 7、4-4-位,水溶度位,水溶度较大,羟基甲基化(较大,羟基甲基化(-OCH3-OCH3), , 水溶度降水溶度降低低平面型分子平面

23、型分子 黄酮黄酮 黄酮醇黄酮醇查耳酮查耳酮非平面型分子非平面型分子二氢类(二氢类(C-C-环半椅式结构)环半椅式结构)异黄酮(羰基与异黄酮(羰基与B-B-环立体障碍)环立体障碍)分子间排列不紧密,水分子间排列不紧密,水分子易于进入分子易于进入水溶度小水溶度小 水溶度大水溶度大水水 甲醇乙醇甲醇乙醇 乙酸乙酯乙酸乙酯 氯仿氯仿 乙醚乙醚 稀碱水稀碱水+ + + - - - + + + - - - +黄酮类化合物溶解性(极性)规律黄酮类化合物溶解性(极性)规律: :2 .2 .黄酮苷黄酮苷( (亲水性亲水性) ) 三溶解性:符合苷的溶解性规律三溶解性:符合苷的溶解性规律u三糖苷三糖苷 双糖苷双糖苷

24、 单糖苷单糖苷 苷元苷元u3 - O - 糖苷糖苷 7 - O - 糖苷(平面性分子)糖苷(平面性分子)u花色素花色素(平面性分子平面性分子,离子型离子型) 非平面性非平面性分子分子 平面性分子平面性分子 四酸碱性四酸碱性 酸性规律:酸性规律: 7 7,4-OH4-OH酸性强于其他位置羟基的酸性(处于羰基酸性强于其他位置羟基的酸性(处于羰基对位,羰基的共轭诱导)。对位,羰基的共轭诱导)。 5-OH5-OH酸性最弱(处于羰基邻位,形成分子内氢键)酸性最弱(处于羰基邻位,形成分子内氢键) 酚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酚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酸性酸性来源来源影响影响酚羟基(酚羟基( 数目、位置)数目

25、、位置)1 1、酸性、酸性 7 7,4-OH 74-OH 7或或4-OH 4-OH 其他位其他位-OH 5-OH-OH 5-OHNaHCONaHCO3 3 + - - - + - - - NaNa2 2COCO3 3 + + - - + + - - NaOH NaOH + + + + + + + + 应用应用pHpH梯度法分离(游离黄酮)梯度法分离(游离黄酮) 四酸碱性四酸碱性1 1、酸性、酸性OOH+Cl2.2.碱性碱性 -吡喃酮环吡喃酮环1-1-氧原子氧原子盐(呈色)盐(呈色) 应用应用初步鉴别黄酮母核类型:初步鉴别黄酮母核类型: 黄酮、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黄黄橙色,并有荧光橙色,并有荧光

26、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 橙红(冷)、紫红(热)橙红(冷)、紫红(热) 查耳酮查耳酮 橙红橙红洋红洋红 异黄酮(二氢)异黄酮(二氢) 黄色黄色 橙酮橙酮 红红洋红洋红 四酸碱性四酸碱性微弱碱性(孤对电子,接受质子)微弱碱性(孤对电子,接受质子)+水水仅溶于强的、浓酸仅溶于强的、浓酸(浓硫酸)(浓硫酸)五显色反应五显色反应 1 1还原显色反应还原显色反应反应类型反应类型 鉴别特征鉴别特征 鉴别意义鉴别意义 备注备注盐酸盐酸- -镁粉镁粉 黄酮、二氢黄酮、黄酮、二氢黄酮、 红红- -紫红紫红 黄酮类特征性黄酮类特征性 假阳性假阳性 反应反应 黄酮醇、二氢黄酮醇黄酮醇、二氢黄酮醇 红红- -紫红紫红 鉴别

27、反应鉴别反应 (花色素)(花色素) (最常用)(最常用) 查耳酮、橙酮、查耳酮、橙酮、 (- -) 儿茶素类、异黄酮儿茶素类、异黄酮 (-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其它黄酮类其它黄酮类 (- -) 黄酮、二氢黄酮黄酮、二氢黄酮 红红异黄酮、二氢异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 红红黄酮醇类黄酮醇类 黄黄- -淡红色淡红色二氢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 棕黄色棕黄色四氢硼钠四氢硼钠还原反应还原反应红红-紫红紫红 二氢黄酮类特有二氢黄酮类特有钠汞齐钠汞齐反应反应区别区别类类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类/EtOH/EtOH2 2NaBHNaBH4 4/MeOH/MeOH 浓浓HCl HCl 红红紫色紫

28、色五显色反应五显色反应1 1还原显色反应还原显色反应1 1盐酸盐酸- -镁粉(或锌粉)反应镁粉(或锌粉)反应 2.2.与金属盐类试剂络合反应与金属盐类试剂络合反应 反应类型反应类型 鉴别特征及鉴别意义鉴别特征及鉴别意义 备备 注注 5-OH 5-OH 黄色褪去黄色褪去 三氯化铁三氯化铁(FeCl(FeCl3 3) ) 酚羟基酚羟基 紫、蓝、绿紫、蓝、绿3-OH3-OH,4-C=O 4-C=O 黄色黄色5-OH5-OH,4-C=O 4-C=O 鲜黄色荧光鲜黄色荧光示示三氯化铝三氯化铝(AlCl3AlCl3)PPCTLCPPCTLC锆盐锆盐- -枸橼酸枸橼酸(ZrOCl2)(ZrOCl2)邻二酚羟

29、基(邻二酚羟基(44或或7 7,44黄酮醇,天蓝色荧光)黄酮醇,天蓝色荧光)3-OH3-OH或或3 3,5-5-二二OHOH黄色黄色黄色不褪黄色不褪PPCPPC锆盐锆盐枸橼酸枸橼酸氨性氯化锶氨性氯化锶(SrCl2)(SrCl2) 邻二酚羟基邻二酚羟基 绿、棕乃至黑色绿、棕乃至黑色五显色反应五显色反应原因原因3.3.硼酸显色反应硼酸显色反应 硼酸硼酸 5-5-羟基,羟基,4-4-羰基黄酮羰基黄酮 黄色,绿色荧光(草酸液)黄色,绿色荧光(草酸液)(H H3 3BOBO3 3)6-6-羟基,羟基,4-4-羰基查耳酮羰基查耳酮 黄色,无荧光(枸橼酸)黄色,无荧光(枸橼酸)反应类型反应类型 鉴别特征及鉴

30、别意义鉴别特征及鉴别意义 备备 注注黄酮醇黄酮醇 黄色黄色 O O 棕色棕色稀氢氧化钠稀氢氧化钠 邻二酚羟基黄酮类邻二酚羟基黄酮类 邻三酚羟基鉴别邻三酚羟基鉴别氨蒸气或碳酸钠溶液氨蒸气或碳酸钠溶液 颜色变化颜色变化 TLCTLC、PPCPPC4.4.碱性试剂反应碱性试剂反应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黄酮黄酮 黄黄- -橙色橙色 查耳酮、橙酮查耳酮、橙酮 红红- -紫红紫红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 黄黄- -橙色(冷)橙色(冷) 深红深红- -紫红(较长时间或加热)紫红(较长时间或加热)母核类型母核类型鉴别鉴别 五显色反应五显色反应暗绿暗绿-蓝绿蓝绿色纤维状色纤维状五氯化锑五氯化锑 (SdCl(SdC

31、l5 5) ): 查耳酮特征性显色反应查耳酮特征性显色反应 ( (红或紫红色沉淀红或紫红色沉淀) ) 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类呈橙色。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类呈橙色。GibbGibbs s反应:酚羟基对位活泼质子的特征反应:酚羟基对位活泼质子的特征 (蓝或蓝绿色)(蓝或蓝绿色) 5 5与五氯化锑反应与五氯化锑反应6 6其他显色反应其他显色反应五显色反应五显色反应 注意注意适于适于苷苷类的精制类的精制 : 极性小的成分常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极极性小的成分常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极性大点的成分常用氯仿甲醇洗脱,有时加少量冰性大点的成分常用氯仿甲醇洗脱,有时加少量冰醋酸,防止脱尾。醋酸,防止脱尾。为分离纯化黄酮化合物常用方法为分离纯化黄酮化合物常用方法按照极性由小到大依次被洗脱下柱按照极性由小到大依次被洗脱下柱重结晶常用甲醇、乙醇、丙酮重结晶常用甲醇、乙醇、丙酮酚、醌、硝基化合物酚、醌、硝基化合物吸 附 洗 脱 剂 解 吸 附 HO+HOCH3OOOCNHOH2CCH2H2CCH2H2CCONHHCH3HOCH3OCNHH2CCH2H2CCH2H2CCONHHOOO 氢键吸附氢键吸附(先(先后顺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