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花间文学风格_第1页
浅谈花间文学风格_第2页
浅谈花间文学风格_第3页
浅谈花间文学风格_第4页
浅谈花间文学风格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花间文学的艺术风格【摘要】本文论述了花间词派的产生背景,和花间派之所以表现出绮靡香艳的词风的原因。着重论述了花间派两位代表人物温庭筠和韦庄的写作风格,两人虽同属一个派别,但是两人的艺术风格却各有特点。总的来说,温词浓艳婉约,韦词清淡疏朗,共同缔造了我国词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本文还以温庭筠和韦庄的作品为例,阐述了花间词派的艺术风格。【关键词】花间词派 艺术风格 浓艳婉约 清淡疏朗她,独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新的一派;她,写作风格与众不同。她就是婉约派代表花间派。然而花间派声名不佳,在文学史上每每受到尖锐的指责,认为这派词人不关心民间疾苦,只写男欢女爱,辞藻华丽,浓艳靡荡,词格卑弱。从文学的

2、社会功能来看,这种批评不无道理,可谓一针见血!但是,换个角度审视,花间派作为一个表现时代风尚的文学流派,以其独特的女性魅力富于审美情韵的词作,奠定了后世婉约词的创作风格,在词的发展史上的地位便是不可忽视的了。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在那个人们极度自信和狂放以及对未来美好浪漫的憧憬的时期,呈现出一个“气势磅礴,恢宏壮丽”的盛世气象。经过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到了晚唐五代,作为一代文学的唐诗已经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则是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词。然而诗歌为什么在盛唐就发展到了顶峰,不再有能超越的呢?为什么文学风格由开放、豪迈、浪漫、雄浑、超逸、充满活力变为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满着脂香腻

3、粉气味的词风?花间风格具体上又怎么区分呢?晚唐五代时期,国势衰危,政治腐朽,总体来说是动荡的时代,不少文人身处乱世,遭遇坎坷,虽有政治抱负,然而理想与现实却强烈冲突,文人们遭到排挤与打击,即使入朝为官也很难有所作为。面对现实,不少文人深感救世无望,文人的挫折感与失意感不可避免,为了寻求新的心理平衡,他们将人生追求由外部的社会政治转向了自我,转向了内心,走进了更为细腻的情感色彩的追求中,个人情感成为经常玩味与描写的对象。而这一切,又借助风花雪月之事描绘作出表达,加上晚唐五代文人沉醉于身心的放纵与享受,本能地开始了对于浅谈情思和轻柔爱意吟唱,通过绵缈软媚的词作传达出婉约细腻的心曲。作为第一部文学总

4、集,在这样一种氛围下,花间集表现出绮靡香艳的风格也就不足为奇了。花间派的作家都是晚唐五代时期的,其中温庭筠和韦庄二人最具代表性。而作为同一流派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们却属于不同的风格。温庭筠词浓艳香软,含蓄婉约,被称为“花间鼻祖”;韦庄词则以清淡疏朗、抒情热烈而真挚,与温庭筠齐名。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并以词称著的大词人,在词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是奠定词的类型风格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婉约词风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的词有六十六首收入花间集,内容多写爱情和相思,又多以女子口吻作词,基本上都是写艳情的作品。对于温词的艺术风格,前人、今人都有较多评论,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他的作品。 这是他最重要、最具

5、代表性的作品菩萨蛮(其一):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相交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此词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上片描写女主人公起床梳妆前的情态,塑造了一个睡美人的形象。从她退了色走了样的眉晕、额黄和乱发,已是隔夜的残妆写起,再用一“懒”字,一“迟”字叙述懒起画眉,迟迟不肯梳洗打扮“弄妆”的心理情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明艳,美人起床后梳洗完毕,簪花为饰,在前后镜的对照中,人面与桃花交相辉映。最后一句“双双”一词,又撩起了女主人公相思的柔情。这词写得极为浓艳,从环境的点缀,到人物肖像、情态、服饰的描写都是艳丽的。作者又以“金明灭”,“香腮雪”,“金鹧鸪”

6、等从色彩、气味、名物等方面唤起读者的美感。在表现手法上,全词又写得极为含蓄、委婉。作者不着一字点破,而是通过描写主人公起床前后一系列动作,以及她的服饰,让人们由此去窥视她那内心的隐秘。这首词基本上反映出温词的艺术风格:浓艳香软、含蓄委婉。韦庄词的的风格在具有花间派特征这个大同的前提下,则多用自然朴素的词句,单纯明净,如水墨画,即具有清淡疏朗的特点。如下面这首女冠子(其二):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此词记述了一对恋人离别之后再梦中相见的情景。说不尽的离愁别苦。“语多时,依旧桃花面”,特别是“频低柳叶眉”,“欲去又依依”

7、的神态音容,宛在眼前。然而,夜长梦短,梦醒之后,更另人不胜悲伤。此词不似温庭筠词之浓艳,而是在清淡中意味深远,耐得咀嚼。所谓“意婉词直”,“似直而纤”,别具风味。温词布局细密,画面一个接一个,使人应接不暇。有时甚至一句话包括多种情景,某些物象的外部联系被省略,事物的发展进程也不明朗。来看看他的菩萨蛮(其二):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此词写思妇初春深闺遥怨之情。思妇由“暖香”入梦,由梦而见江上烟柳、雁飞月残,虽然句与句之间的表面联系被省略了,但它只是事物的一组横切面,描摹了同时出现的若干情景,很有些像现代电影中的“

8、蒙太奇”手法。初读这首词时就极难寻找出其间的脉络,把握不住词的意思,只有细细玩味,才能从一连串的图景中,领略到词的意境。如“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就意象深远,不失为词中佳句。真是“通篇如缛绣繁弦,惑人耳目,悲愁深隐,几似无迹可求”。(俞平伯:读词偶得)这便是温词布局细密的表现。韦庄的词则不同,它着重于事物纵的发展,进程尽然有序,句与句之间关系清晰,布局疏朗而有层次。也以他的一首菩萨蛮为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与天,画船听雨眠。 炉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本词采用白描手法,抒写游子春日所见所思,宛如一幅春水图。上片前两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

9、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前两句,以人之美为江南好补写一笔。末二句,虽说“莫还乡”,实含浓浓的思乡情。“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这两句,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起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温韦的不同风格,我们还可以从他们惯用的不同抒情方式看。温词不但浓艳华丽,而且他还具有善于捕捉描写对象中最有特征的情态、景物,运用衬托、对比和渲染的手法创造意境的杰出才能,这也是他的词表现出浓愈的含蓄委婉的抒情方式。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更漏子(其一):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

10、知。 此词字句简练,含意深长。上片通过雨夜更漏“惊塞雁”、“起城乌”,描写相思中的女子对外界的种种感受和印象。“画屏金鹧鸪”,与菩萨蛮中的“双双金鹧鸪”有异曲同工之妙。换头处写香雾、帘幕、谢家池阁,由室内环境渐渐引出主人公来,“惆怅”二字点破心情。末三句再将此心情作深一层的描写,“梦长不见君”五个字,把相思怨愁表现得尤为深沉。一首四十多字的小令写得如此含蓄、委婉,这正是温词的风格。同温庭筠含蓄委婉的抒情方式相比,韦庄的一些词则表现出热烈真挚的特点。例如很具代表性的思帝乡,作者以白描手法,清新明朗的笔触,勾出一位天真烂漫、热烈追求爱情的少女形象。这首词语言朴质多情韵,无辞藻堆砌现象,却又浓郁的民歌风味。可以说,韦庄的恋情词,不但抒情热烈真挚,在表达爱情上也是直白、大胆,如“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和“纵被无情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