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史_第1页
隋唐五代文学史_第2页
隋唐五代文学史_第3页
隋唐五代文学史_第4页
隋唐五代文学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复习资料考试题型:1.判断并改正错误 2.简答(3选2) 3.论述(2选1) 4.赏析(33分)(1)给出固定的进行赏析;(2)自己默诗进行赏析。1. 上官仪是贞观诗坛的代表诗人,形成一种诗风“上官体”。奉和山夜临秋“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 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 滴沥露枝响,空蒙烟壑深。”2. “上官体”的基本特征是绮错婉媚。上官仪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3. 初唐,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代表作野望“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语言质朴)4.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

2、、卢照邻、骆宾王。5.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是“四杰”送别诗中最有名的一首。(城阙指西安,五津指蜀川)此诗虽意识到羁旅的辛苦和离别的孤独,但没有悲伤,没有惆怅,只有真挚的友情和共勉,心境明朗,感情壮阔,有一种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6. 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西京指长安)诗人从未到过边塞,诗中表现立功边塞的志向和慷慨情怀却十分强烈7. (简答或论述)“四杰”对唐诗发展的主要贡献:(1)题材和内容上的扩大

3、,他们把描写场景和题材由宫廷转向市井(如卢照邻长安古意)从台阁移到了寒漠(如杨炯从军行)。并且诗中出现在一种壮大的格调气势,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特别是卢、骆的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视野开阔,写得跌宕流畅,神采飞扬,较早的开启了新的诗风。有的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主要反映在他们的羁旅送别之作和边塞诗中(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2)对诗的格律形式作了有益探索:首先五言八句的律诗开始定型,追求对偶的整齐和声律的协调,感情相对稳定,具有一种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杨炯的五言律诗已完全符合近体的粘式律,对五言律的定型起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古体和歌行体特别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七言歌行已趋向完备化,

4、气势宏大、视野开阔,有刚健之气。(如卢行路难骆帝京篇)(3)四杰的诗风并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但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是从他们开始形成的。8. “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四人中杜审言最有诗才,成就最高。9. 杜审言的五律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10. 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11.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说:“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师。”这是最早有关“律诗”定名的记载,故沈、宋之名,也就

5、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12. 沈佺期是当时七言律写的最好的,他流贬途中所写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是早期七言律诗成熟之作,是初唐七言律诗的样板。13. 陈子昂诗歌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感遇其四是他复古风雅诗风创作的代表作。 14.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奠定了他唐诗大家的地位。“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婉转流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盛唐:15. 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是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16.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辋川集二十首是他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鹿柴竹里馆辛夷坞P199)17. 孟浩然,襄阳人,是盛唐诗

6、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8. 孟浩然田园诗主要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趣和闲情逸致,以过故人庄为代表。19. 孟浩然一生多次出游,至浙江省建德县作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20.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特点:(1)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琢;(2)气象浑浊,境界阔大;(3)富有生活气息;(4)语淡而味浓。21.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简略写的):(1)“诗中有画”王维山水田园诗是诗情和画意的高度统一;(2)“诗中有禅”王维

7、很早便归心于佛法,精研佛理。(3)“诗中有声”王维工于音律,特别善于捕捉和描摹大自然的声响。22. 王昌龄:工于七绝,可以与李白争胜。其边塞诗讲究立意构思,风格苍凉悲壮,清刚劲健,带有透视历史的厚重感。代表作从军行七首(P204)王昌龄,七绝圣手。23. 王翰:具有狂放不羁的行为心态,代表作凉州词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P205)24. 崔颢:“年少为侍,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格凛然”代表作黄鹤楼(p206)怀古思乡融为一体,气格雄健,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25. 李颀:诗风秀丽而气格雄浑,以边塞诗著称,长于律诗和七言歌行,代表作为古从军行(P207),唱响了反战的声音,风格苍凉

8、悲壮。26. 祖咏成名作是应试时所写终南望馀雪;代表作是望荆门。27. 高适,字达夫。他第一次北上归来创作出极负盛名的边塞诗力作燕歌行(七言古体诗 歌行体)。28. (适当了解)岑参的边塞诗歌创作及特点:两度出塞深入西北边陲,是岑参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壮举。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的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这些诗突破了以往戍边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艺术表现上,借鉴了高适等人七言歌行纵横跌宕、舒卷自如的体式而加以创新,形式接近乐府,但完全不用

9、乐府古题而自立新题,用韵十分灵活,不仅意奇,语奇,还兼有调奇之美。岑参的诗想象丰富,奇情壮采,节奏多变。语言瑰崎壮丽;风格绮丽雄放,富有浪漫气息。概言之,岑诗以“奇才奇气”写“奇情奇景”秒在意奇。29. 高适、岑参边塞诗创作的对比:高适(1)立足点:儒家政治观,以民本思想审视战争。(2) 侧重点:战争的血腥残酷,对人性的剥夺压榨。(3) 内容:对战争生活的见闻、思考。(4) 特点:慷慨悲凉。(5) 表现形式:七言歌行,五言古诗。(6)代表作:燕歌行 岑参(1)立足点: 审美猎奇的眼光看待战争。(2) 侧重点:边塞辽阔、苍凉、战者的智慧、勇气与信念。 (3) 内容:边塞奇异风光和风物人情。(4)

10、 特点:神奇瑰丽(5) 变现形式:七言歌行、七言绝句。(6) 代表作:走马川行 白雪歌 热海行 火云歌 轮台歌30. 李白的乐府与歌行: (1)乐府:创新了古题乐府,一是借古题写现事,二是用古题写己怀。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歌行的创作中,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如丁都护歌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等,在这些作品中,以主观情感和意向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象,虚实相间,气势磅礴。形式上常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起伏。(2) 歌行:主要有襄阳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少年行江上吟扶风豪士歌梁园吟等,李白歌行的成就高于乐府成就,其价值表现在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模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请之

11、所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31.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1) 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2)喷发式的抒情方式(3)想象变幻莫测(4)大跨度的意象衔接组合(5)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又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6)语言风格清新明快32. 元结与箧中集的诗人们是写实主义的先导。(理想色彩到人生悲苦的转向)33. 秋兴八首是杜甫律诗和组诗的代表作。(他律诗登峰造极之作)34. 杜甫律诗的成就:(1)首先在于拓宽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2)以律诗写组诗(3)浑融的境界与出神入化的技巧。35. (了解就可以)大历诗

12、风指的是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的风貌。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36. 韦应物代表作滁州西涧37. 刘长卿五言诗写的最好,曾自许“五言长城”五绝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冷落寂寞的情丝反应大历时期的时代特征。38. 钱起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39. 大历诗歌两大诗人群体:”十才子“诗人和地方官诗人。40. 大历诗风主流之外,独具特色的诗人:顾况和李益41. 顾况的诗俗中带奇;李益的边塞诗写得极好,尤其是七绝,夜上受降城闻笛。42

13、. 李贺诗歌特色他对冷艳凄迷的意象有着特殊的偏爱。并大量使用“泣”、“啼”等字词使其感情化,由此构成极具悲感色彩的意象群,如“冷红泣露娇啼色”;为了强化诗歌感染力还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精选的动词、形容词,来创造视觉、听觉与味觉互通的艺术效果。43. 韩孟诗派的理论主张和美学追求:(1)不平则鸣说(2)笔补造化(3)崇尚雄奇怪异(4)苦吟的创作观念44. 刘禹锡最为人称道的是咏史怀古之作。代表作:(最著名)西塞山怀古荆州道怀古金陵怀古姑苏台金陵五题45. 刘禹锡诗歌特色:(1)昂扬外放的诗情与雄浑郎丽的诗境(2)融哲思与诗情于一体(3)咏史怀古之作融历史沉思与现实感叹为一体(4)清新质朴、率真自然

14、的乐府民歌创作。46. 柳宗元的江雪被称为“唐人五言绝句最佳者”47. 柳宗元的诗歌特色:(1)沉重内敛的情绪基调(2)凄丽冷峭的基本诗风(3)淡泊纡徐的诗风(4)大量山水诗的创作48. 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长篇叙事诗中最优秀的两篇。49. 元白诗派主要成员:元稹、白居易、李绅、张籍、王建等;此流派的成员都写了许多写实性的“新乐府诗,风格也都是通俗易懂的。50. 元稹诗歌创作的类型有:乐府诗、讽喻诗、艳情诗、悼亡诗、行宫诗。悼亡诗最著名的是遣悲怀三首。51.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体现在讽喻诗当中。52. “元和体”:元稹、白居易在通江唱和期间所创作的作品,包括次韵相酬的长篇短制和流连光景,浅切言

15、情的小碎篇章,其中包括元稹的艳情诗。以叙事状物为主要表现手段以顺熟流畅为风格特征。53. 白居易诗歌创作的类型: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杂律诗54. 盛唐最有生气的散体之作是出自诗人之手的书信和抒情小文。李白和王维是典型代表,形成了盛唐时期特有的“诗人之文”。李白于韩荆州书;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55. 韩愈的论说文中师说最具代表性。56. 韩愈杂文中最可瞩目的是那些讽刺现实、议论犀利的精悍短文,如杂说获麟解伯夷颂57.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祭吕衡州温文是柳氏抒情文中最动人的一篇。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是“永州八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小石潭记58. 晚唐小品(文)的三个基本特点:一是

16、短小精悍,二是多为刺时之作,三是情感炽烈。59. 晚唐令狐冲、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都擅长骈体文,其中李、温、段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李商隐的骈文最具代表性。60.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61.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62. 唐传奇的发展:(1) 发轫期:(初唐)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游仙窟(2) 全盛期:(中唐)传奇具有诗意化特点,在叙事上则与古文的兴盛有一定的关系,不少传奇作家本身就是古文大家。中唐时期以爱情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陈玄祐的离魂记是传奇步入盛唐时期的标志性作品。元稹莺莺传白行简李娃传蒋防霍小玉传

17、;还有借寓言、梦幻讽刺社会的枕中记南柯太守传;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陈鸿的长恨歌传。(3) 衰落期:(晚唐)涌现出描写豪侠之士及其侠义行为的传奇作品。最著名的是杜光庭的虬髯客传63.蒋防霍小玉传是继莺莺传之后的又一部爱情悲剧,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64.现在大部分唐传奇作品都收在宋初编的 太平广记一书中。65.唐传奇的写作目的:有意为之66.(现存)唐传奇的写作特点:以曲折委婉的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塑造采用肖像、性格、心理描写叙述事件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67. (了解)敦煌变文以题材分大致有四类:一是宗教性变文,二是讲史性变文,三是民间传说题材的变文,四是取材于当地当时重大事件与人物的变文68

18、. 在晚唐社会与文学的大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诗人,以苦吟的态度作着“清新奇僻”的诗。苦吟诗代表诗人:贾岛、姚合。(苦吟诗人鼻祖:杜甫)69. 韦庄写黄巢军起义的长诗秦妇吟,借妇人之口,述乱离之景。70. 杜牧诗歌的艺术成就:在诗歌创作上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辞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杜牧受晚唐诗歌藻绘绮密趋向的影响,也有重辞藻的一面,重辞藻的一面与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又神韵疏远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71. 词在唐五代时期通常称“曲子”或“曲子词”;在体制上与近体诗的最明显的区别:有词调;多数分片;句式上基本是长短不齐的杂言;词最根本的发生原理就在于以辞配乐。72. 词分为:民间词和文人词两类。民间词中敦煌词曲的代表作云谣集;7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