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明朝对明朝对蒙古和东北地区蒙古和东北地区的管理的管理2.2.概述概述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的史实。3.3.讲述讲述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抗倭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一、一、 经营蒙古和东北地区经营蒙古和东北地区1.背景背景: 2.经营蒙古明朝采取的措施经营蒙古明朝采取的措施 (1)明成祖五次亲征漠北,有效制止了蒙古势力的 南侵,保障了边境的安全。 (2)为防止蒙古的侵扰,在沿边地区修筑长城。 (3)设置“九边”(九个军事重镇) 3. 经营东北地区的措施经营东北地区的措施 (1)1409年在东北特林设立奴儿
2、干都指挥使司 (2) 派遣大臣多次巡视东北地区 (3) 在特林建造永宁寺 元朝灭亡后,蒙古贵族退回北方草原,分为兀良哈部、鞑靼部和瓦剌部,对明边境构成严重威胁。辖区:西至斡难河, 东越海直达库页岛,北抵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立碑两座,分别镌刻敕ch修永宁寺记和重建永宁寺记,记录历史史实二、戚继光抗倭二、戚继光抗倭背景背景:东南沿海倭患严重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明初由日本浪人、武士和商人结成的武装集团,在中国沿海地(明初由日本浪人、武士和商人结成的武装集团,在中国沿海地区劫掠骚扰,中国人称之为区劫掠骚扰,中国人称之为“倭寇倭寇”)过程过程:组建组建“戚家军戚家军”先后扫平了先后扫平了 浙江、福建、广东
3、的倭寇浙江、福建、广东的倭寇结果结果:取得了胜利,东南沿海人民取得了胜利,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得以安居乐业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明代杰出军事家,17岁承袭父职,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先后在东南沿海抗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其军队被称为“戚家军”。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关于戚继光关于戚继光台州台州登州登州福建福建广东广东平定了平定了浙江浙江的倭寇的倭寇扫除扫除福建、广东福建、广东的倭寇的倭寇倭患基本解除倭患基本解除想一想想一想: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戚家军取得胜利的原因:w戚继光有远大志向,爱民的情怀戚继光有远大志向,爱民的情怀 戚家军纪律严明,
4、作战勇敢,卓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指挥策略。越的指挥才能和指挥策略。 战争是正义的,符合人民的利益战争是正义的,符合人民的利益评价:评价: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远载入史册。戚继光抗倭是中国人民抵远载入史册。戚继光抗倭是中国人民抵御外倭的第一次胜利。御外倭的第一次胜利。封侯非我意,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戚继光 20082008年年8 8月月8 8日,北京第日,北京第2929届奥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展现了中运会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明,其中国的灿烂文明,其中“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一幕再现了一幕再现了60
5、0600多年前明朝的郑多年前明朝的郑和和7 7次率船队远航,创造航海奇迹次率船队远航,创造航海奇迹的辉煌历史。的辉煌历史。三、郑和下西洋三、郑和下西洋 郑和(1371-1433),原名马三保,云南人,明朝伟大的航海家。1381年(洪武十三年)冬,明军进攻云南。10岁的马三保被掳入明营,受宫成为太监,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为朱棣立下战功。1404年(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1431年(宣德
6、六年)郑和被钦封为三宝太监。 你知道你知道西洋西洋是指哪些地方吗?是指哪些地方吗?郑和下郑和下 西洋西洋过程、概况过程、概况(时间、基本航线、规模、特点、作用)(时间、基本航线、规模、特点、作用)目的(原因)目的(原因)条件条件影响(贡献)影响(贡献)阅读教材和下列材料,思考:阅读教材和下列材料,思考: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目的目的)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明史郑和郑和传传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宣扬明朝的国威宣扬明朝的国威-郑和下西洋的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条件根本原因:根
7、本原因:技术条件:技术条件: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应用握;指南针的应用郑和的英勇无畏;明成祖的支持郑和的英勇无畏;明成祖的支持郑和下西洋路线图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西 洋 时间时间次数次数规模规模人数人数到达到达范围范围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盛况盛况14051433年年先后先后7次次最大的海船最大的海船44丈,宽丈,宽18丈。每丈。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多艘。每次出海每次出海2.72.8万人万人亚非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
8、东海岸。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 2)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开)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郑和是我国也是世阔了中国人的视野,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1 1)郑和下西洋的)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早,人数多,时间早,人数多,规模大,范围广规模大,范围广,是世界航海史上的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壮举。w1 1、印尼有个港口叫、印尼有个港口叫“三宝垄三宝垄”,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有个地方叫有个地方叫“三宝山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 A、靖难之役、靖难之役 B B、戚继光抗倭、戚继光
9、抗倭 C C、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 D D、土木之变、土木之变2 2、下列人物是我国古代民族英雄的是:、下列人物是我国古代民族英雄的是: A A、岳飞、岳飞 B B、戚继光、戚继光 C C、文天祥、文天祥 D D、郑和、郑和CB3 3郑和的舰队最远到达的是()郑和的舰队最远到达的是() A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B B古里和锡兰古里和锡兰 C C苏门答腊岛和满刺加苏门答腊岛和满刺加D D占城占城4.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谁的诗句是谁的诗句( ) A.A.戚继光戚继光 B.B.郑和郑和 C.C.郑成功郑成功 D.D.岳飞岳飞AA5.5.阅读下
10、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瞑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三十余国,涉沧瞑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城,迥割于烟霞缥缈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城,迥割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衙若履通衙”请回答:请回答:1.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2.说出该事件的起止时间。说出该事件的起止时间。3.3.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地区政治、经济、
11、文化的交流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 19世纪初,有人在经过特林时,看见当地人民遥拜对面江边的两座黄色石碑。你知道这两座石碑上记载了什么内容吗?遥拜石碑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碑文内容为敕ch修永宁寺记,碑正面以汉文记载了明朝建置奴儿干都司、兴建永宁寺和亦失哈等巡视该地区经过等情况;背面镌刻着女真文和蒙古文,都是正面汉字碑记的摘译;碑的左右两侧,各刻有汉、蒙、藏、女真四体文字佛教“六字真言”及释言,意为“佛法是无边的”。因为19世纪初,黑龙江流域的奴儿干地区和外兴安岭地区是中国领土,这个地区是在近代被沙俄强行割占的,所以遥拜石碑说明我们祖国领土被强占的复杂心情。参与园地:参与园地: 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 )的诗句。 A俞大猷 B戚继光 C郑和 D亦失哈 2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说一说为什么郑和能够七下西洋,实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因明初国力强盛,积极遣使到亚非各地,促进中外交流。因此在1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