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即气血平和之人,指无病之人;气: 指经脉之气;象: 指脉体形象。 本篇从“平人之常气禀于胃”的道理出发,强调脉以胃气为本,进而对脉息动数变化和四时五脏的平脉、病脉、死脉的脉象予以对比分析,作为诊断疾病,推断预后的依据,因此取名“平人气象论”。题 解内容提要1.平人脉息、“以不病调病人”的诊法原理及“平息调脉”诊脉法。2.“脉以胃气为本”及四时五脏平、病、死脉。3.虚里诊法。4.脉象逆从四时阴阳, “真藏脉”及其主死机理。 目的要求1、掌握“以不病调病人”的诊法原理及“平 息调脉”诊脉法;2、掌握“脉以胃气为本的诊法理论,理解 四时五脏平、病、死脉的脉象;3、理解“虚里诊法”
2、的原理及诊病意义。一、本段论“以不病调病人”的诊法原理,提出“平息调脉”诊脉方法 平人脉息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一息四至 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偶尔一息五至 4至/息17-18息/分钟70-75至/分钟二 诊法原理: 以不病调病人 以平人气息测算病人的脉率 诊脉方法: 平息调脉 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 “以不病调病人”的诊脉举例 二、论述四时五脏平、病、死脉脉以胃气为本脉气根源于五脏六腑,胃为之本;脉中血气源于水谷之气,胃为水谷之海,具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肺气附于胃气,推动脉气的运行。肺主气,“诸气者皆属于肺”,脉气亦离不开肺气,然肺气能行于血脉之中,常依附于胃化生的水谷之气;
3、胃气运脏真之气于脉中,脏真之气即五脏之先天真气,然其必依赖胃气才能行于经脉之中,在全身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三、虚里诊法 虚里:心尖博动处,胃之大络所注入处(命名为“胃之大络”) 脉宗气所发出处 虚里诊法:触按虚里,观察博动状态 了解虚里博动的强弱和节律 了解宗气的盛衰、藏泄 诊断疾病及预后盛喘数绝(心尖博动急速并且频有间歇)病在中(胸中心肺有病)结而横(博动较慢而有力,偶有不规律的间歇) 有积(内有积聚)绝不至(跳动中断,绝而不复) 死(预后差)其动应衣(博动剧烈) 宗气泄(预后差)四、脉证合参辨病及脉象逆从阴阳四时 脉证合参辨病辨水肿:颈脉动、喘咳、目裹肿、面肿、足 胫肿辨黄疸:小便黄赤、喜卧、目黄辨胃疸:食如饥辨妊娠: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脉象逆从阴阳四时脉从阴阳: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脉象与病性一致病情较简单易已脉逆阴阳:阳病见阴脉,阴病见阳脉脉象与病性相逆病情复杂危重难已 (举例: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外脉涩坚)脉顺四时:脉现应时之象尚能适应自然变化功能尚协调无他病脉反四时:脉象与应时之象相反(如春夏而脉瘦,秋冬 而脉浮大)体内功能高度紊乱难已 复习思考题1、说明“以不病调病人”的诊法原理和“平息调 脉”诊脉方法。2、如何区分四时五脏平病死脉?您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岳阳医院护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美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模拟题库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通信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试题集答案
- 2025年度工厂场地租赁合同规范模板5篇
- 古代书画考试题库及答案
- 课件中的泡泡元素
- 钳工五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宝藏课件app教学课件
- 场景速写课件
- 矿山物品回收合同范本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之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九三阅兵)主题素材积累与运用
- 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学员个人学习计划
- 2025年运动员:体育与健康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 重庆风电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携程笔试试题及答案
- 田径竞赛规则修改(2025-2026)
- 2025年萤石产业市场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抗战胜利80周年爱国教育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