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外语院重庆第二外国语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四川外语院重庆第二外国语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四川外语院重庆第二外国语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四川外语院重庆第二外国语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四川外语院重庆第二外国语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有古今文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园林。文物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园林借以丰富多采、两者相辅相成,不矛盾而统一。我国名胜也

2、好,园林也好,为什么能这样勾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我曾提过风景区或园林有文物古迹,可丰富其文化内容,使游人产生更多的兴会、联想,不仅仅是到此一游,吃饭喝水而已。风景洵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ABC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遐想 竣工 查无音讯 若无其事B遮敝 萧索 黄金搭档 不可思议C恻隐 案牍 鬼鬼崇崇 蹑手蹑脚D潦草 陶冶 销声匿迹 信手拈来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B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C故

3、乡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D细看这妇女,不过三十二三岁,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焕散 电饼铛 琳琅满目 震聋发聩B秸梗 城皇庙 漠不关心 青面獠牙C寥廓 乌纱帽 岌岌可危 掎角之势D盘踞 好莱坞 深思冥想 光耀门眉5默写求之不得,_。(诗经关雎)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诸葛亮出师表)我们在需要鼓起劲,一口气把事情完成的时候,总会想起曹刿对勇气的精当评点:夫战,勇气也。_,_,三而竭。在古诗词中,诗人往往借花朵的特征抒发自己的志向,如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借“_,_”一句表现了诗人高洁的

4、品质,坚贞的性格。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_,_”一句表现了诗人虽然辞官,依然关心国家命运的精神。6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1保尔因_而

5、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2保尔最后是如何说服自己放弃这个自杀的念头的?二、阅读7文言文阅读诫兄子严、敦书马援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

6、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交趾:汉郡,相当于越南北部。正法:正当的法制。衿:佩带。缡:佩巾。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挂好佩巾。谨敕:谨慎。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并喜讥议 并:都B忧人之忧 忧:忧愁C数郡毕至 毕:全、都D郡将下车辄切齿 辄:就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A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卖油翁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鱼我所欲也D此臣所以报

7、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3下列句子,与“此吾所大恶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天子为动 周亚夫军细柳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D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援写信的起因是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平时喜讥评时政,结交侠客。B龙伯高为人厚道谨慎,恭谦俭省,廉洁公正,对人不妄加褒贬,而杜季良为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马援希望侄子们向他们学习。C马援对龙伯高和杜季良两位当世贤良的作为得失加以对比评析,都是自己观察社会人生得来的经验之谈。D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马援本人也是一个谨言慎行,不好说人长短,非常

8、注重自身品行修养的人。5翻译下面的句子。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 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秦攻邯郸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庄谓王稽曰:“君何不赐军吏乎?”王稽曰:“吾与王也,不用人言。”庄曰:“不然。父与子也,令有必行者,有必不行者。曰去贵妻,卖爱妾,此令必行者也;因曰毋敢思也,此令必不行者也。守闾妪曰,其夕,某懦子内某士。贵妻已去,爱妾已卖,而心不有欲。教之者,人心固有。今君虽幸于王,不过父子之亲;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且君擅主轻下之日久矣。闻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王稽不听。军吏穷,果恶王稽、杜挚以反。

9、秦王大怒,而欲兼诛范睢。范睢曰:“臣,东鄙之贱人也,开罪于楚、魏,遁逃来奔。臣无诸侯之援,亲习之故,王举臣于羁旅之中,使职事,天下皆闻臣之身与王之举也。今愚惑或与罪人同心,而王明诛之,是王过举显于天下,而为诸侯所议也。臣愿请药赐死,而恩以相葬臣,王必不失臣之罪,而无过举之名。”王曰:“有之。”遂弗杀而善遇之。战国策(注释)庄:泰国人,佚庄。王稽:秦国将领。闾(l):里巷的门。范雎(j):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何不赐军吏乎 赐:赏赐B今君虽以王幸 幸:宠信C且君擅主轻下 擅:善于D今愚惑或与罪人同心 愚:谦辞,用于自称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

10、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王举臣于羁旅之中/开罪于楚、魏B臣无诸侯之援/而王明诛之C果恶王稽、杜挚以反/而恩以相葬臣D不如赐军吏而礼之/而为诸侯所议也3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2)王曰:“有之。”遂弗杀而善遇之。4具有智慧的佚庄对事情很有预见性,范睢凭借自己的辩才而免祸,都体现了高超的劝谏艺术。请根据第文言文简要分析他们劝谏的艺术性。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

11、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注:啖:吃。介:披上战甲。自午至酉: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褫(ch):解除。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一食或尽粟一石(_)才美不外见 (_)故常奇之 (_)比行百余里 (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解/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B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C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D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

12、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4岳飞认为自己过去两匹马“奇”的原因是_。甲乙两文作者都借论马来表达对_的看法,他们都希望_。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感应在医院的门诊部,他们再次相遇。上次也是在这里遇见的,当时,他们都在焦急地等待CT结果。一聊,都是陪父亲来看病的。两个老人的症状相似:健忘,丢三落四,话越来越少。医生初步诊断都是患了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痴呆症。他一脸茫然,父亲精明了一辈子,干了那么多大事,怎么也会得这种病?她眼泪汪汪,老爷子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孩子都大了,家里的日子刚刚好过一些,他怎么就得了这种病?他们互留了电话。但各自忙,并没

13、有联系过。是她先看见他的父亲的,老人像个娃娃一样,倔犟地不肯走进医生的办公室,嚷着自己没病,要回家。她一眼认出了老人,这不是上次儿子陪来看病的那位老人吗?再往边上一看,果然是他,满脸无奈的样子,边上还站着个中年妇女,也不知道是他什么人。她走过去,拉住老人的手,轻声安慰说,不是看病,到这里来都是做体检的。指指坐在椅子上的老人,那是我爸爸,我也是陪他来休检的。老人看看坐在椅子上的另一个老人,犹豫了一下,走了过去。他让中年妇女过去陪着两位老人。看着两位老人坐在一起,聊着什么,他和她,在拐角找了个位子,坐下。这个位置正好可以看见两位老人。她轻声问他,你父亲恢复得怎么样?越来越严重了。他连连摇头,诉起了

14、自己的苦zhng那次来检查,还只是丟三落四,现在只要从家里走出去,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让他出去吧,他还和你急。害怕他出门走丢了,我想了很多办法。我平时很忙,哪里有时间管他,于是我给他请了个专职保姆,就是她。他指了指陪在老人身边的中年妇女。保姆专门照顾他,他走到哪,保姆就跟到哪。谁知道,有时候保姆上个厕所,他转身就悄悄地打开门,一个人溜出去了。害得我们找了好多次,还报了警。我又想了个办法,给他新买了个手机,在手机里安装了卫星定位装置,这样,他走到哪里,我们只要搜寻一下,就可以随时确定他的位置,找到他。可是,自从我们给他买了新手机后,他经常不带手机就出门,也不知道是忘了,还是故意不带。后来,我有个

15、朋友给我提了个建议,很管用。他家的宠物狗也老是乱跑,他就在狗圈上装了一个感应器,狗狗走丢了,只要跑出一定范围,感应器就会“滴滴”地叫起来,循着声音一下子就能找着了。我让保姆在父亲的衣服口袋里,偷偷缝了一个感应器。说着,他掏出一个钥匙状的东西,亮给她看,就是这个,父亲只要跑出我的视野,它就会“滴滴”叫。从装了这个感应器,父亲每次走丢了,我们都能及时将他找回来。他得意地拍拍手中的感应器按钮,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他问她,你父亲的情况,好像比以前好一些了,你们用什么方法管住他?她抬头看看坐在一起的两位老人,在聊什么,很投机的样子。她说,我们也没刻意做什么,就是多抽点时间,陪陪他。老爷子在家里坐不住,每

16、天黄昏,我们下班回来后,就让他一个人出去走走,人老了,倔犟得很,他也不喜欢别人陪着他。让他一个人出门,我们当然不放心,所以,等他走出门了,我老公就拎着个酱油瓶,悄悄地跟在他身后。他要是认得路,我老公就一直陪在暗里;如果他犯迷糊了,我老公就会走过去,佯称下来买酱油,恰好遇见他的样子,然后和他一起回家。他不解地看着她,暗地里陪着就好了,为什么你丈夫每次要投着个酱油瓶?她笑笑,这样老爷子才会相信,真的是偶尔碰到的。我们这样做,就是不想让老爷子觉得他是个病人。正说着话,她猛然站了起来,老爷子呢?他手里的感应器按钮,忽然也“滴滴”地叫了起来,两个人赶紧奔向两位老人刚刚坐着的地方,只见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着,

17、向走廊尽头走去,跟在后面的保姆说,他们要去找个地方抽根烟。她,长舒一口气,笑了。他,则陷入了沉思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苦zhng(_)2根据文中内容填写下表。对象症状子女采用的方法第一次第二次他的父亲症状相似(1)(2)她的父亲好像比以前好一些(3)3第段采用了_叙述顺序,其作用是_。4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她带父亲到医院去的目的是为了做体检而不是看病。B他对患阿尔茨海默症父亲的管理方式让她钦佩不已。C两位老人症状的不同变化都使子女感到非常的无奈。D两位老人互相搀扶着的温馨画面给他以思想的启迪。5联系全文内容,请在结尾省略号处补写他此刻的内心活动。6本文以“感应”为题的含义是_。11

18、说明文阅读。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胡定坤随着疫情持续发展,市场上N95(KN95)、医用外科等防病毒口罩依旧紧俏,不少家庭中的口罩库存即将见底。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些重复利用的“妙方”。但是贴着“一次性”标签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够走上“无限循环”之路吗?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56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不能。无论是N95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而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根据设计要求,口罩要在实现较好阻隔效果的同时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

19、其对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小于135帕斯卡(Pa)。因此,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使其携带微量的电荷,从而在比较蓬松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微粒。毫无疑问,无论是“清蒸”还是“水煮”,水的进入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同时,聚丙烯熔喷材料纤维非常细,要比头发丝细十几倍,平均只有两个微米左右,不耐高温,温度大于80时就会收缩变形,导致结构破坏,防护效果降低。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75%的乙醇能有效灭活病毒,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不能。一方面,医

20、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水、血液、唾液等都很难渗入,目的是加强对医生的保护,防止在与患者接触中出现液体喷射造成交叉感染。因此,表面涂抹、喷上酒精很难起到对医用口罩内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张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材料对水(血液、唾液)的吸收会增强,这会加速口罩过滤层失效。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病毒对紫外线敏感,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不能。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

21、化降解,使过滤性能大幅下降。课题组曾经做过实验,如果对N95级别的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消毒,它的过滤效率将由95%快速降低到60%以下,和普通的纱布口罩、棉布口罩差不多。那么究竟有没有方法实现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口罩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普通家庭无法实现。况且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逐渐造成过滤层的电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进行消毒、晾干也无法恢复,再使用起不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在当前的疫情条件下,不应提倡对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的消毒再利用。虽然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但从设计者的角度看,除非是去医院、大型超市

22、或接触疑似病人等高危场所,普通人并不需要用一次防护口罩就扔掉,完全可以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1网络流行关于防病毒口罩可以循环使用的有哪些说法?请简要概括。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3文章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三、应用12综合性学习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学校将举办盛大的文艺会演。(1)请你为文艺会演的宣传海报设计一条主题语。(2)为了让同学们铭记这段历史,感受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你会设计哪些活动形式?请仿照下面形式,再列举三个,要求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活动形式一:举行文艺会演活动形式二:活动形式三:活动形式四:(3)下

23、边图片中的这座雕塑“打结的手枪”,矗立在联合国总部,是卢森堡1988年赠送给联合国的。请用精炼的语言向全班同学说说这座雕塑的寓意。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作文人生路上学会告诉自己:“这,没关系!”或许会迎来新的希望,新的境界,新的开始请结合自身经历,以“这,没关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参考答案一、积累1、B【解析】要求学生通读句子,可知语段讲的是我国的名胜和园林。作为首句提出了“为什么能这样勾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的问题。然后分析原因,是总写原因,即文化原因和历史原因。句是文化原因,句是历史原因。句是总

24、结语。排序应为:。故选B。2、D【解析】D项正确。ABC三项修改为:A.杳无音讯;B.遮蔽;C.鬼鬼祟祟。3、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运用。C:“1981年版”后的句号应该移到括号外。故选C。4、C【解析】C词语中没有错别字。A涣散,振聋发聩。B桔梗,城隍庙。D光耀门楣。5、(1)寤寐思服(2)问渠那得清如许(3)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4)一鼓作气,再而衰(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

25、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寤寐”“渠”“碾”等字词的书写。6、1疾病缠身,失去了战斗能力2他想到了以前经历的种种困难和为了克服困难所做的奋斗,他决定坚持活下去,冲出困难的铁环。【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故事情节的把握。结合原著内容可知,战争结束后,保尔拼命工作至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非常苦恼,不能自拔,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与希望,故产生了自杀的念头。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当保尔有了自杀念头后,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

26、也不要告诉任何人”他善于思考:反思自杀是最怯懦的行为,想到了要“战胜这种生活”,想到了打仗时的勇敢,想到了以前经历的种种困难,最终他用顽强的意志抑制了这极端的情绪。二、阅读7、1B2D3C4B5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我常常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了。【解析】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B. 忧人之忧(把当作忧愁)2“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中的“而”,表并列关系。A项的“而”表转折关

27、系;B项的“而”表承接关系;C项的“而”表修饰关系;D项的“而”表并列关系。故选D。3“此吾所大恶也。”是判断句式,A项是被动句式; B是省略句式;C是判断句式;D是状语后置句式。故选C。4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选项。ACD三项正确,B项错误。结合“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可得出:作者希望子侄们向龙伯高学习。5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

28、、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汝曹”,你们;“甚”,非常;“效”,效仿,学习。【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参考译文: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

29、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

30、虚的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8、1C2D3(1)下级军官虽然身份微贱,总不会低于 看门的老太婆。(2)秦昭王说:“有道理!”于是秦王没有杀范睢,而且仍然厚待他。4佚庄,运用类比的方法,用故事给王稽讲道理,表达了防微杜渐、将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的深刻道理。范睢,站在对方的角度,为了对方的利益着想,关键时挑明了处死自己对秦王毫无好处的事实,从而使得自私的君王为自己免祸。【解析】

31、1C擅:独揽权柄。2A于:介词,在/介词,向。B之:结构助词,的/代词,我,指范睢。C以:通 已 ,已经/介词,用。D而:都是连词,表并列。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虽:虽然。妪:老太婆。遂“于是。遇:厚待。4考查文章的说理方式。很具有智慧的佚庄对事情很有预见性,而且他运用类比的方法,用故事给王稽讲道理,防微杜渐、将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范睢之所以能凭言辞救活自己,关键是挑明了处死自己对秦王你也毫无好处的事实。

32、死到临头,任何对自己的辩解都没用,只有从秦王的利益和角度出发,指出事关秦王的切身利益,那么自私的君王为自己着想才会赦免范睢。【点睛】翻译秦兵攻打邯郸,经过17个月的苦战也没攻下,秦国人佚庄对秦将王稽说:“您为什么不赏赐下级军官呢?”王稽说:“我和君王之间,彼此互相信赖,他人的进言起不了作用。”佚庄反驳说:“我认为你不对,即使是父子关系,也有令在必行和不必行之分。假如说丢掉娇妻,卖掉爱妾,这就是一道必行的命令,假如说想也不想自己的妻妾,就是一道必然不能实行的命令。看守大门的老太太曾说闲话:那天晚上,那年轻媳妇召进一个野男人。对父子关系来说,娇妻已经走了,爱妾也已经卖了,而父亲不应该说不许有思念之

33、情。对老妇的闲话而言,她要控告小媳妇通奸,而思淫之心人皆有之。现在阁下虽然很得君王的宠信,但是君臣关系不能超过父子的骨肉至亲;而下级军官虽然身份微贱,总不会低于看门的老太婆。况且阁下仰仗君王的宠信,平日一直轻视属下。常言道:三个人说有虎,大家就会相信有虎;十个人说大力士可以折弯铁椎,大家也会相信是事实;众口一词,就可以使事物迁移变化、不翼而飞。所以实在不如赏赐诸将加以优遇!”可是王稽不肯采纳这项建议。不久诸将处在困境时,果然有人返回秦国,控告王稽和杜挚已谋反。结果秦昭王大怒,严厉的制裁了王稽和杜挚,甚至要把范睢一起处死。范睢说:“我只不过是东方乡间一草民,由于在楚魏犯了法,才逃到秦国来。我并没

34、有诸侯的支援,同时也没有亲友在秦国朝中。可是大王即能在我流浪时加以重用,托付以军国大任,天下的人都知道我与大王的事。如今我遇到谗言,有人认为我和罪人同心,而大王要杀我,这就等于说大王以前重用我是错误的,必然会招致天下诸侯的议论。所以我愿意服毒自尽,并且恳请大王恩准以宰相之礼埋葬我。这样,大王虽然处我以死罪,也不会落得一个误用重臣之名。”秦昭王说:“有道理!”于是秦王没有杀范睢,而且仍然厚待他。9、1 (1)有时 (2)通“现”,表现、显现 (3)对感到奇怪、以为怪 (4)等到 2C3(1)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可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良马不以它的力气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4

35、 吃得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 人才 优秀人才能够被识别和重用(意思对即可)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一食或尽粟一石”译为: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句中的“或”意思是“有时”。“ 才美不外见”意思是: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见”是通假字,同“现”,意思是表现,显现。“ 故常奇之”: 过去经常认为它们是奇特的。这里的“奇”是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奇特”。“ 比行百余里”意思是: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句中的“比”意思是等

36、到。2此题考查的是断句,面对此类试题,首先要疏通文意,结合意思断句。“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的意思是“每天吃几斗豆,喝一斛泉水,然而不是精良的饲料、干净的泉水宁愿饿死也不接受”。结合意思应断句为: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故选C。3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句中“且”意思是“犹,尚且”,“等”意思是“一样”。“安”意思是“怎么”。(2)“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句中“称”

37、在这里是意动用法“以著称(出名)”。两个句子属于正常语序,据此翻译即可。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主旨的感悟。乙文中在最后通过议论写出了马“奇”的原因“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意思是: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这两篇文章中的好马都比喻人才,告诉人们既然是好的人才那就应得到赏识和重用。译文:(甲)(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

38、呢?(乙)良马不以它的力气为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我有两匹马,过去经常认为它们是奇特的。(每天窥视它)吃几斗豆,喝一斛泉水,然而不是精良的饲料、干净的泉水宁愿饿死也不接受,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像不是很快。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振四蹄迅速奔跑,显出俊逸,从午时到酉时,还能跑两百里;解除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像没有事的样子。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路的良材啊。10、1衷2(1)越来越严重(2)保姆、手机定位以及用感应器盯住。(或:简单粗暴的管束)(3)多抽时间陪伴。(或:尊重老人并给予温情的陪伴)3 补叙 内容上交代“他”和

39、“她”在医院初次相遇的原因两位父亲都得了老年痴呆症。结构上为后文“他”和“她”对患痴呆症父亲的不同行为作铺垫。 4D5内容上侧重反思自己的行为。6(1)装在父亲身上的感应器及时向家人传递位置信息。(2)“她”对待父亲的态度影响了他,使“他”的内心受到触动。(或:子女要尽可能地感知父母的心理以及情感需求。)【解析】1考查对汉字的辨析与书写。“衷”是一个“衣”字拆开,中间一个“中”字。2考查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通过聊天得知他父亲比第一次“越来越严重了”。自从第一次看病后,子女做法不同

40、,“于是我给他请了个专职保姆,就是她。他指了指陪在老人身边的中年妇女。保姆专门照顾他,他走到哪,保姆就跟到哪。”“我又想了个办法,给他新买了个手机,在手机里安装了卫星定位装置”概括为“保姆、手机定位以及用感应器盯住。”另一个子女做法则是“我们也没刻意做什么,就是多抽点时间,陪陪他。”概括为“给予温情的陪伴”。3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补叙上次两人都是陪父亲来看病的,两人的父亲都是患了老年痴呆症,为下文第二次相遇患痴呆症父亲症状的不同和女子的不同做法做铺垫。4A错误,与原文“都是陪父亲来看

41、病的。两个老人的症状相似医生初步诊断都是患了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痴呆症”不符。B“钦佩不已”错误,应是惭愧不已。C“思想的启迪”错误,明白了老人需要的是陪伴,使“他”的内心受到触动。5考查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推断与想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上下文的内容,抓住人物在文中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当时的心理活动,此处是“他”反思自己的错误做法。6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感应”表层含义指安装 患有老年痴呆症父亲身上的向家人传递位置信

42、息的感应器,深层含义指“她”对温柔对待父亲的做法影响了“他”,使“他”的内心受到触动。11、1“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重复利用。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2逻辑顺序。本文首先提出说明内容,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接着通过消灭病毒原理及口罩本身结构,进一步说明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原因。最后,说明一次性口罩是无法消毒后使用的,提倡除了在高危场所的使用外,普通人可以对一次性口罩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3列数字、作比较。准确说明了医用口罩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的特点。【解析】1考查筛选概括信息。要在全文理解的基础上找出具体的段落,

43、尽量引用原文词语或句子来表达。第2到6段否决了“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方案;第7到9段否决了“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方案;第10到12否决了“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方案。以上三种方案即网络流行的关于防病毒口罩可以循环使用的“科学说法”。2考查说明顺序。先要理解说明内容,梳理层次关系,再从常用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本文说明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科学原理,属于事理说明文。按照灭病毒方法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说明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依据。3本题考查把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要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摹状貌等。画线句对比了“医用口罩”与“日常防护型口罩”的吸气阻力,列出“343.2帕斯卡(Pa)”和“135帕斯卡(Pa)”两个数据,就是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医用口罩“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三、应用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