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谏逐客书教学设计 谏逐客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的文言篇目,谏逐客书,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古代最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文章从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了驱逐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辞胜,雄辩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一言可以兴邦”,李斯的这次上书,对秦国统一中国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斯其人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把握文章的思路,概括内容要点。3.学习本文开门见山立论, 运用铺陈列举事实说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揣摩重要的语句,品味语言的
2、深层含义,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语言,学习说理文写作中严密的逻辑性和论辩思路。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运用铺陈列举事实说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注意作者的论辩思路。文化传承与理解:作者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思想,从理论上说明驱客与纳客的利害,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价值观。1、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积累文中重点词语。2、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情感。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先秦散文已经有了前面几课学习的基础,但是秦文还是接触得比较少,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谏逐客书一、题解谏-劝谏、劝告;逐-驱逐;客客卿,是当时
3、对别国人在秦国作官者的称呼;书-同“疏”、奏疏。奏疏: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题意:李斯劝告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谏逐客书,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古代最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二、历史背景(驱逐客卿的原因)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嬴政即位时,秦国的朝政大权掌握在相国吕不韦手里。吕不韦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地方的一个富商,因为帮助庄襄王取得王位,当上了相国。吕不韦当相国以后,也学孟尝君的样子,收留了大批门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国来的。 在秦王政元年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的国力,使秦无暇
4、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郑国说:“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秦王终于让他完成工程。然而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到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就利用这件事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的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到秦王政十年,秦王政年纪渐渐大起来,在他二十二岁那年,宫里发生一起叛乱,牵连到吕不韦。秦王政觉得留着吕不韦碍事,把吕不韦免了职。后来又发现吕不韦势力不小,就逼他自杀。吕不韦倒台,秦国一些贵族、大臣就议论起来,说列国的人跑到秦国来,都是为他们本国打算,有的说不定是来当间谍的。他们请秦王政把客卿统统撵出秦国。 秦王政接受这个意见,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员,凡不是秦国人,都
5、得离开秦国。 有个楚国来的客卿李斯,原是著名儒家学派代表荀况的学生。他来到秦国,被吕不韦留下来当了客卿。这一回,李斯也挨到被驱逐的份儿,心里挺不服气。离开咸阳的时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给秦王。劝秦王不要驱逐客卿,在文章里,李斯列举了由余、百里奚、商鞅、张仪等客卿对秦国国家富强所做的贡献,以及秦王在日常生活中享用的产于别国的物品,指出“逐客”是因噎废食的行为,必然导致国家的危亡,由此提出延揽人才应该“河海不择细流”。最终秦王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逐客的命令。文章从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了驱逐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辞胜,雄辩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一言可
6、以兴邦”,李斯的这次上书,对秦国统一中国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三、作家、作品李斯(?前208)中国秦代政治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
7、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被腰斩于咸阳市,并夷三族。对秦王的评价:秦王是一位胸怀统一大志却又刚愎自用者,李斯深知其性,因此抛开个人恩怨和功过,站在秦国最高利益上,从能否富国强民、统一天下这一角度立论,这就紧紧抓住了秦王急于成就帝业的心理。四、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段。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译文)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之事,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我们说议论文最好的开头是开门见
8、山、开宗明义,秦王本就事务繁多,哪有闲工夫听你“拐弯抹角慢慢道来”,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让秦王一读就明白了你的观点,况且对于国家这一大政方针,你一个小小的客卿何以敢于反对?这也吸引秦王继续往下读。这是文章的第一个层次,也是这篇议论文的绪论部分。当然,对于秦王定下的逐客大计,李斯不便直接出言反对,所以干脆将过错推给秦国的“吏”们,这也避免了将矛头直指秦王,易于被君王接受。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2.学习第二段。(译文)从前秦缪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缪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
9、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众多,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 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山东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国君公室,杜绝外戚私门,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
10、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层意:第一层:例举先君史实,阐明纳客之利。 缪公 五子 不产于秦 缪公用之 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 商鞅 不产于秦 孝公用之 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 张仪 不产于秦 惠王用之 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 范雎 不产于秦 昭王用之 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论据):历史事实论据。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得客卿之利而成帝业,即秦穆公广纳贤才,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而强盛。惠王用张仪瓦解了六国的“合纵”;昭王用范睢打击豪门贵族,奠定帝业基础。 结论:纳客之利第二层:反面推论,阐明却客之非。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
11、名(反面推理)归纳一段得出结论,紧扣中心论点。提出:“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第一层 构成-对比论证第二层 李斯以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客卿不负于秦国,没有客卿秦国就不能强大,那么为什么要驱逐客卿呢?驱逐客卿是毫无道理的,是完全错误的,自然扣紧了中心论点。第二段: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而成帝业的历史事实,说明客卿不可磨灭的功绩。3.学习第3段。(译文)如今陛下得到昆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之类宝物,悬挂明月珠,佩带太阿剑,驾乘纤离马,建置翠凤旗,树立灵鼍鼓。这么多的宝贝,秦国不出产一样,而陛下却喜欢它们,是什么缘故呢?倘若一
12、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用,那么就该是夜光玉壁不能装饰宫廷,犀角、象牙制成的器具不能作为玩物,郑、卫之地的美女不能进入后宫,而駃騠好马不能充实宫外的马圈,江南的金锡不能使用,西蜀的丹青不能绘画。倘若用来装饰后宫、充任姬妾、赏心快意、怡目悦耳的一切,必须是出产于秦国的才可以用的话,那么缀绕珍珠的发簪、镶嵌珠子的耳环、细缯素绢的衣裳、织锦刺绣的服饰就不能进呈到大王面前,而时髦优雅、艳丽多姿的赵国女子就不能侍立在身旁。那击瓮敲缶,弹筝拍腿,同时歌唱呼喊发出呜呜之声来快活耳朵听觉的,才是真正地道秦国的声乐,而郑、卫、桑间、昭、虞、武、象之类,则是异国它邦的音乐。现在舍弃击瓮敲击而追求郑、卫之音,撤下弹
13、筝奏曲而采取昭、虞之乐,像这样做为什么呢?只不过是图眼前称心如意,适合观赏罢了。现在用人却不这样。不问青红皂白,不论是非曲直,不是秦人就得离去,是侨民就得驱逐。这样做,所重的是女色、声乐、珍珠、美玉,而所轻的是人啊。这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办法啊。说古论今,由远及近,看来接着该分析当今秦王对待客卿的态度了,作者再次荡开一笔,从君王对待外来物品的态度开始写起。大家来看看,秦王对待对待外来物品的态度是怎样的?(悦之)文章极力铺陈秦王喜爱别国的珍宝、美色、音乐以满足自己欲望的事实,揭示了秦王喜爱和重视的是物,是为了“娱心意、说耳目”,是“快意当前”的自我满足,是一种唯我所用的态度。那么,秦王对待人
14、才是否也是这样的态度呢?(不是)那是什么样的态度?(去、逐)用秦王在用人方面一味排斥客卿的态度和取物方面唯我所用的态度构成对比,接着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态度是和先君之道背道而驰的,是和秦王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的,这里显然加重了批驳的力度,有助于秦王醒悟。当然,如果秦王的确没有“跨海内制诸侯”的想法,李斯这个推论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但是,整个秦国朝廷都有着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勃勃雄心,因此,这个结论不只秦王,而是整个秦国朝廷都不能接受的。事与愿违的原因就出在“逐客”的行为中,那么“逐客”的不妥就变得不言而喻了。这里的写作看起来完全是站在秦王成就大业的角度上论证的,这就牢牢抓
15、住了秦王的心。第三段: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的目的是相违背的。4.学习第四段。(译文)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军队强就将士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为那样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变得那样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故的缘故。现在却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
16、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如果说刚才所论及的都是摆事实的话,现在李斯就要给秦王讲道理了。文章从“泰山不让、河海不择”两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中引导出“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统一天下的君王不排斥前来归附的民众,才能够显示他的德行。通过泰山、河海两个比喻的陪衬,“王者不却众庶”的道理就树立起来了,接着又以五帝三王所以无敌的楷模来反衬当今逐客之弊,推导出逐客的实质:逐客正是“资敌国”、“业诸侯”的事,它的本质无异于“藉寇兵而赍盗粮”,这就从根本上剖析了逐客的危害性,在这一正一反的比喻和对比论证中,秦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已经十分清晰了。第四段:对比分析,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对秦国的利害关系。5.学习第五段。译文)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可值得宝贵的很多;贤士中不生长于秦,却愿意效忠的成群。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第五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驱逐客卿将遭之秦国危亡。五、从论证方法上来看,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大家可以先回忆一下,通常议论文写作有哪些种类的论证方法?(引证法、例证法、类比法、喻证法、类比法、对比法、因果分析法、引申法即归谬法)那么大家来看看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例证法、喻证法、对比法),文章首先大量列举先前四位君王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碳交易市场机制设计与绿色金融投资机会报告
- 2025-2030中国短途航空运输市场培育与基础设施投资报告
- 2025-2030中国盐化工企业上市路径选择与市值管理方案评估报告
-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考核表范本
- 2025-2030中国燃气行业新零售转型路径与线上线下融合策略报告
- 主题班会策划:《热爱集体》实践
- 2025-2030中国燃气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探讨
- 2025-2030中国燃气自闭阀技术创新专利布局与市场应用报告
- 2025-2030中国燃气管行业区域发展差异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 2025-2030中国燃气壁挂炉市场渠道布局与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公司信贷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 2025年春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设计 第九章第二节 第2课时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24年12月真题(第一套)Part IV Translation
- 数据库应用技术-第三次形考作业(第10章~第11章)-国开-参考资料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测试卷附答案(能力提升)
- AIGC基础与应用第6章-AIGC造就绘画大师
- 【拆书阅读笔记】-《复盘》
- 媒介素养概论 课件 第0-2章 绪论、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影视鉴赏》教学课件 《影视鉴赏》第三章
- 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卡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