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_第1页
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_第2页
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_第3页
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_第4页
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这是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是优秀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感受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2、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与语言描写等重点语句,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与语言描写等重点语句,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或解说,表现出自己内心对老班长的敬爱。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金色的鱼钩一课,这篇文章很长,我们该怎么来学好它呢?提示采用速读的方法,就是对于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对于容易的部分,浏览一

2、下即可。二、初读感知:1、请学生速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同时找出哪些地方描写了这枚鱼钩。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2、师:就是这么一枚缝衣针弯成的鱼钩,就是这么一枚长满红锈的鱼钩,怎会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鱼钩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师做适当的点拨,基本完整即可,不做强求。(在长征过草地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光荣牺牲的故事。)3、师:所以这金色的鱼钩仅仅是指鱼钩吗?还指什么?生:还指老班长、老班长的精神。请生齐读课题4、师:这到

3、底是一位怎样的老班长呀?请同学们找出对这位可敬的老班长的外貌描写。请同学们读这段话。师: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生答。师:他为什么仅仅三十多岁就显得如此苍老?你从这背后想到了什么?生答。师:是呀!他的背有点儿驼,这是他为战士们任劳任怨的见证;他高高的颧骨,这是他为战士们艰辛付出的见证;他满脸的皱纹、斑白的两鬓,这是他为战士们尽心竭力的见证,但他唯独没有想到自己。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这段话,读出我们内心的感受。5、师:就是这位可敬的老班长,他为“我们”做了许多许多。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看文章按什么顺序写了关于老班长的哪几方面内容。生答。师整理板书:接受任务到处找食(13)弯钩钓鱼自己不吃(

4、422)舍己为人壮烈牺牲(2333)临终遗物永放光芒(34)三、精读感悟:1、师:让我们先来读读第二部分,看看哪些语段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2、生默读后回答。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什么是“喜出望外”?他为什么会“喜出望外”?联系上下文理解。带读: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他这些天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呢。(两个“到处”说明了什么?这两个“到处”一样吗?)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

5、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可见他们实在是饿极了。)l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师:这“总能”里包含着老班长多少心血呀。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师:“从来”二字,读来是如此的深重,这是他无私的付出。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师:他吃了吗?从哪儿看出来?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抓住“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6、体会老班长的痛苦,抓住“呆住”、“啊”、“万根钢针”体会我内心的难过。对话部分。采用学生与教师分角色读的形式,在读的过程中随机加深理解。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注意“猛抬起头”、“支吾”,加强朗读指导)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搂”与“轻声”看出了什么?读好。)“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师:他的身体真的结实吗?小梁会相信吗?连他自己的都不相信,于是他又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

7、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第2篇教学目标课文金色的鱼钩优秀教学设计1通过入情入境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撼的情。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3收集战争期间令人感动的人或事。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资料交流,初融情感1两国人民在战火纷飞中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列车开动的一刹那,心中的激情喷涌而出,这惜别的场面真让人感慨万千,同学们也收集了相关资料,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人间真情吧

8、。2交流资料。二、入情入境,深悟情感1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草地深处,翻开发黄的历史,再现当年那不起眼的小小鱼钩吧。齐读课题。2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说说这鱼钩是什么样子?3齐读句子: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鱼钩。4就是这个小小的鱼钩,挽救了三个濒临死亡的生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默读课文,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5把你感动的句子勾画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6多么让人感动的故事啊,在老班长、战士之间,这深深的战友情是他们战胜重重困难的力量,是他们寒冬中看到希望的浓浓暖意,读了这个故事,你能谈谈你的感受吗?7说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的理解。8这篇文章

9、有什么写作特点?(1)巧妙地点明主题。(2)典型人物的刻画。(3)精彩的对话描写。(4)动人的真情实感。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第3篇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我在教学中注意如下几个方面:、本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我提前让学生查阅历史资料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这篇文章要求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质疑: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在初步理解文章之后,我再让学生把感受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字行句间。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受到感动。、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