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 语言程序设计”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姓名:冯丽丹年级:2005 级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教学指导教师:李红波 教授中文摘要C 语言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应用的一种计算机语言,许多高校不仅在计算机专业把C 语言程序设计设置为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入门课程,在一些非计算机专业也开设了该门课程。由于 C 语言知识内容丰富且抽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从而让许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其学习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研究结合教学设计的思想和绩效技术的理念设计并开发出一个“C 语言程序设计”电子绩效支持系统,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 C 语言的学习绩效;同时,通过本 EPSS 的设计
2、与开发进一步验证其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意义,并为在教育范畴中讨论绩效问题提供新的思路。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团体和组织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它以组织的总体目标为导向,在对绩效差距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最佳的低成本、高效益的方案来解决综合性问题,并在实施和评估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体、团体和组织的业绩和效益,达到实现最佳绩效的目的。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是信息技术与绩效技术的结合,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绩效支持系统,它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训练、专家系统、多媒体、数据库、人工智能等整合于一体,为用户提供实时的、全方位的学习和工作支持。本研究采用了文
3、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和软件工程设计方法。首先通过查阅和分析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国内外相关资料,在了解其含义、组件、特征和开发流程的基础上,结对学生进行访谈和调查,深入了解并剖析学生在 C 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为本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功能体系的设计收集建议;在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法获取所需的广泛理论支持及学生需求后,再进一步采用软件工程方法来对系统进行设计开发。论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第二部分对本研究中一些主要概念及其内涵进行梳理与澄清,对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定义、组成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论述了教育绩效的概念以及与电子绩
4、效支持系统的关系,并阐述了系统研发所涉及到的主要理论。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主要是运用绩效技术的设计方法,对系统设计进行前端分析,然后根据设计原则,构建出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功能结构模型,并对每个功能模块的设计进行详细分析,最后阐明系统的整个工作流程。第四部分提出了系统的开发方案,包括系统的技术架构的确立、开发工I具的选择、后台数据库的设计、核心技术的实现以及系统的测试方法。论文的最后是对本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本论文围绕“C 语言程序设计”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本文论述了绩效技术和 EPSS 的主要基础理论,提出了将
5、 EPSS 与某门具体学科相结合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设想,是将绩效技术引入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尝试。通过结合绩效技术、教学设计与学习理论的理念,运用绩效技术的设计方法,构建出“C 语言程序设计”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功能结构模型,并对每个功能模块的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案落实到系统的开发实践中,采用 Visual Basic 6.0 和 SQL Sever2003 等软件开发工具,构造出一个初始的系统原型,为验证设计思想的可行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关键词:C 语言程序设计学习支持系统绩效绩效技术电子绩效支持系统II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6、EPSS for C LanguageProgrammingName: Feng LidanGrade: 2005Specialty: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Specialty: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Tutor: Professor Li HongboAbstractThe C language is a comput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ailed at home andabroad in recent year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
7、ties not only in the computerprofessional C Programming Language is set to learn computer Start learning coursesbut aslo in a number of non-computer professionals also set up the course.This courseneedabstract thinking ability dan rich in content, with strict logic, so that many studentsfear of it,
8、duringr study the course occurred a lot of problems. This study with the ideaof teaching design and performance technology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a C programming language elec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 to help studentssolve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C language learning achievemen
9、t at the same time,through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PSS Further validate its theoretical and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value, and in the areas of education issues discussed in theperformance of new ideas.Performance technology is the use of the analysis, design, development,implementati
10、on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individuals, groupsand organization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search area.this technologyorganizations to the overall goal-oriented,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gap between theperformanc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developing the best low-cost, high-ef
11、fective optionsto address global issu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process of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thus maximize the individual, group and 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 to achieve the best performance. Electronic PerformanceSupport System is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
12、mation technology and performancetechnologies, is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pportsystem. Elec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 is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modern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pport system. It will computer-assisted teaching / training,expert systems, m
13、ultimedia, databas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ll together, and to provideusers with real-time,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work support.This study used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interviews and surveys of softwareIIIengineering design methods. First through the inspection and analysis of electronicperfor
14、mance support system of inform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o understand itsmeaning, compon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the ideaof teaching design for the C language learning system developed electronic performancesupport rational and efficient design Ideas. Then through
15、 the interviews and surveys,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the C language learningin the course of themain issues. At the same time performance-based electronic system to support thefunction of the systems design collection; through literature and interviews to obtain therequired extensive t
16、heoretical support and the need of students, and then further use ofsoftware engineering approach to the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s described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research, and analysised the elec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 at home andabroad
17、 in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tatus quo.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study hassorted and clarified the main concept of its meaning .and give the definition, composition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 at the same timediscussed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achiev
18、ement betweenperformance andelectronic support systems, and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involvedthe main theory.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the third part, in this part mainly the use ofperformance technical design of the system design of front-end analysis, design and inaccordance wit
19、h the principle of building a system of the overall framework andfunctionalstructuremodel,andeachfunctionalmoduledesicionDetailedanalysis .Finally clarify the entire workflow system. The fourth part introduced thesystems development programmes, including the technical framework for theestablishment
20、of the choice of development tools, database design background, therealization of core technology and system testing methods. The final paper on the resultsof this study was concluded and noted that the existing deficiencies. In the final ofthepaper introduce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carried out summ
21、ary,and Pointed out theinadequacy of the existing.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electronic performancesupport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upo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y. Hasachiev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ajortechnical and theo
22、retical of the basis EPSS,discussed the EPSS and will put forward aspecific subject of combining the door to help students solve the idea of learningdifficulties.use the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s a big challenge. Through acombination of performance technology, the design of teaching an
23、d learning of theIVconcept, the use of performance technology design and construct a C programminglanguage, the EPS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overall framework model, and thedesign of each module in detail Analysis. Will be thinking of the design andand SQL Sever2003, such as software developme
24、nt tools, constructed an initialprototype system, design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inking provides a basis.Keywords: C Language programming;Learning supported system;Performance;Performance technology;EPSSV声明一、前言(一)研究背景1、学生在 C 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C 语言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应用的一种计算机语言。因其既具有高级语言的优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
25、特点,特别适用于编写系统软件,从而广为人们喜爱和使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NIT)和全国各地区组织的大学生计算机统一考试都将 C 语言列入了考试范围。因此,许多高等学校不仅在计算机专业把C语言程序设计设置为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入门课程,在一些非计算机专业也开设了该门课程。由于 C 语言知识内容丰富且抽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从而让许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其学习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上机操作上机操作是程序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验证所学理论的重要步骤。但由于 C 语言程序的教材内容通常以编程的语法和算法为主线进行编排,
26、其概念复杂、规则繁多,教师在课堂中的传授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使得学生往往只注重理论部分的学习,而忽视上机实验操作,造成“只能用笔在纸上编程”的奇怪现象。(2)编程思路不清晰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遇到这样的困惑:尽管已经能够透彻理解每一个语句的语法规定,可在面对具体的编程问题时,却仍是不知该如何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编程方法的引导,使得学生的编程思路不清晰,无法组织适合的算法来解决问题。(3)程序调试能力较弱所谓程序调试是指对程序的查错和排错。在上机实验中,学生时常不能独立对编译出错的程序进行调试。这一方面是因为无法理解编译错误的英文提示信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出错的情况繁多而且各种错误互有
27、关联。(4)缺乏考试实战经验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机试中,学生常常由于不熟悉其界面环境和操作步骤,从而加剧紧张的心理情绪,甚至会因没有运行编写好的程序或没有保存文件而导致考试的失败。2、学生需要学习支持系统的帮助根据上述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在 C 语言学习过程中,应该通过加强上机实验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来检验并促进理论的学习;当学生编程思路不清晰或无法独立完成程序的调试时,很需要得到及时的指导;另外,应该通过实战练习使学生熟悉考试的界面环境及操作步骤,同时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所以,我们有必要寻求一种方法和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在 C 语言的课内外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
28、帮助。由此,学习支持系统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1学习支持系统是在学习准备和学习过程中为学习个体提供有关学习决策、学习指导和1的出现而产生的,起初它只是作为解决函授教育中的辍学问题而提出的一项措施,是课程设计、开发和发送的函授教育的补充部分,之后发展成为远程教育的两大基本功能之一,并逐渐成为新一代远程教育的核心 2。如今,“学习支持”这个理念的影响已经远远不仅限于远程教育的范围,更多的教育学者意识到,学习需要支持,并非所有的学习者都愿意完成学习所必需的任务与活动,因此学习者需要结构化学习经验的帮助(Collis,1998;Laurillard,2002)。而学习支持系统的价值就在于,它能体现学习
29、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差异,便于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支持学习者自主、探究、协作行为的发生,从而促进学习者自学能力、自治能力和学习控制能力的提升。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一些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深入应用,电子学习支持系统已迅速成为另外一种重要的学习支持系统。电子学习支持系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学生不再依赖教师的面授辅导,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利用系统所提供的各种丰富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基于这种特点,电子学习支持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3、绩效技术带来的启示毋庸质疑,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支持系统
30、的质量,然而,新技术是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对此,一位资深的远程教育专家托尼贝茨(Tony Bates)给出了包含两个方面的答案:一是新技术确实在某些方面能提供前所未有的功能,如多媒体资源,网上虚拟社区,实时交互系统等;二是技术的有效应用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基础设施的保证,学生能够拥有和负担技术3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如何以最优化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各种问题,这成为人们在工作、学习乃至生活中时时都在考虑的问题。在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必须着重考虑以下三个因素:教学设计、项目管理和成本效益,而这也正是近几年对教育技术影响至深的绩效技术所体现的思想。对于绩效技术的
31、起源,大多数学者都一致认为人类绩效技术作为一个术语和实践领域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从历史的角度看,绩效技术主要起源于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设计。以后,认知科学、信息技术、组织开发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等又将绩效技术的研究推向深入。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 4。教育技术主要研究和关注教学型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开发,而绩效技术则是强调通过前端分析以明确绩效问题,以及通过绩效分析对教学型和非教学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选择、设计、开发与评价 5。基于绩效技术的思想和方法产生的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lectronic performance s
32、upport system,EPSS)是一种整合了多种技术的电子环境,EPSS 最早出现于企业中的职业培训,并在其应用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近年来逐2学习资源,并支持其认知过程的个性化服务系统 。“学习支持”的思想是伴随着远程教育的费用、足够的教学资源、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更高的前期投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渐引入到教育领域,许多教育学者结合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的思想,并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特性,开发出了基于 Internet 的 EPSS,它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即时的信息、软件工具、在线指导和帮助,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工作、学习的效能,还特别强调问题解决方案的经济成本-效益因素,力求实现以
33、最低的成本、最少的人员介入来完成或完善工作和学习。于是,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对 EPSS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潮流。鉴于绩效技术在企业应用中的理念,如注重利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追求成本与效益的最佳之比来解决问题等,使得 EPSS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以往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从而提高了学习者工作和学习的效率问题。因此,本研究针对学生在 C 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设计的思想和 EPSS 的成功经验,设计并开发出针对某一门具体课程的电子绩效支持系统,以帮助学生解决在该门课程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开辟绩效技术和 EPSS 在教育领域中新的应
34、用前景。这也正是本研究的背景与动机所在。(二)研究文献综述1、 国内外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从绩效技术的出现直至 EPSS 逐渐发展成为教育技术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美国在其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中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1991 年,美国的 Gloria Gery 出版了第一本 EPSS 专著Electronic PerformanceSupport System(电子绩效支持系统),首次提出了 EPSS 这一概念,之后 EPSS 的研究便受到了组织开发、人力资源、绩效技术以及职业训练等领域的极大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EPSS 的理念可以概括为:通过必要的有限训练和最低程度的外部支持
35、来提高绩效(Gery,1995)。在此之前,已有一些实时岗位训练技术(on-the-job training facilities)已经能够成熟运用于常规的学习环境中,如在线帮助(online help)、计算机辅助训练(computer-based training)、模拟(simulation)、监督和可视化(surrogation andvisualisation )、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等,而 EPSS 则可以在“实时训练范式(just-in-time training paradigm)”的环境中将这些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即把它们运用
36、在特定组织最需要的地方(Philip Baker,1995),这也是 EPSS 的一个重要特征。综观目前所有关于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研究和成果,大多是着眼于改善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组织中的工作绩效,最终是为增加工商企业所最关注的经济利益而服务的。美国 AT&T 公司的培训部门考虑到本部门职员的知识背景差异,开发出了 PST(Performance Support Tool)系统,这正是最早的 EPSS。PST 可以帮助职员在短时内针对不同类型的需求设计开发出相应的培训教材,并且收效良好。之后,Intel,Simens 等公司也纷纷对 EPSS 的研制投入巨资,如 Intel 开发的 In
37、tel EPSS 系统可以在检验芯片质量的过程中提供相关信息以及专家指导等检验服务。相较之下,EPSS 应用于改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相关研究却比较匮乏。近年来,已经有一些专家学者致力于如何将已经在企业3组织中得到成功发展并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的 EPSS 应用于学校教育环境,希望借此来改变信息的运用方式并提升教育教学的绩效。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应用的 EPSS 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首先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绩效为目标的“学生学习支持系统”,如美国 George Mason 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设计开发的“LiteracyExplorer(阅读能力资源管理器)”;另外是旨
38、在提升教师素质与教学工作质量的“教师教学工作支持系统”,如 Gilbert Paquette 和 Jean Girard 在 Duchastel 的教学设计高级工作平台(IDAW)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 AGD 教学设计绩效支持系统,以教学设计领域的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为理论基础来设计智能化指导组件、平台工具和用户界面等,还有一些 EPSS 辅助设计的工具也相应的被开发出来,如决策支持工具 ADVISOR P.I.、收集任务信息和记录决策信息的 EPSS Designer 等等;再者就是协助提升校务行政质量与整体工作绩效的“学校行政工作支持系统”。国内对绩效技术和 EPSS 的研究和开发的起
39、步则相对比较晚。1994 年张祖忻先生把“绩效”的理念引入国内,并多次撰文详细介绍其理论,之后北京大学高利明教授主持了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子课题“教育技术、绩效技术和人员培训”,至此,我国的教育技术学领域逐渐对绩效技术加以关注及实践研究。北京大学教育技术学系将绩效技术的研究领域界定为“教育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教学设计和教学系统设计、网络教育技术研究、企业绩效技术和培训、信息技术的教育运用。”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着重培养企业绩效技术和社会教育传播方面的应用研究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中也包含了“绩效技术及应用”。1998 年北京
40、师范大学郑永柏博士在对国内外的一百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后,提出了国内首个 EPSS 的设计原型辅助教学系统设计的电子绩效支持系统(ISD-EPSS),包含了学习教学设计知识、辅助教学设计和扩充教学设计知识库等三个基本功能,北京师范大学的马宁博士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设计并开发了基于知识库模式的 ISD-EPSS系统。华东师范大学的邓晖博士研究设计的 ITEEPSS 则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中的工作绩效。此外,华南师范大学的梁林梅博士也一直致力于基于绩效支持的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台湾地区,许多学者也十分重视 EPSS 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41、。如台湾淡江大学的张基成博士设计开发了一套 EPSS 式的基于项目的学习系统(PBLS),以帮助师范类学生学习和应用教学系统设计。台湾淡江大学的蔡秉烨、苏俊鸿研究设计的“特殊教育网络个别化教育计划绩效支持系统”是一个全面整合的网络绩效支持系统,可以为特殊教师、行政人员及家长提供服务。尽管 EPSS 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现有的 EPSS 仍存在许多有待改进之处,而且大部分的 EPSS 主要是服务于成人教育中的某项技能的学习或提高,而针对于某门具体学科学习的 EPSS 则非常有限。2、 国内外 C 语言学习支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4目前,国内已有两款辅助 C 语言学习的软件
42、。一款名为“C 语言学习系统”, 主要功能包括“基础知识”、 函数说明”、 例题精解”、 编程实例”、 习题练习”、 测试” 、 二级模拟”和“我的题库”;另一款名为“晨晖 C 语言学习系统”, 可以实现“语法学习”、“公共基础”、“综合练习”、“上机实战”、“笔试实战”、“系统资料”和“系统设置”这七项功能。可以看出,这两款软件都提供了学习 C 语言的基础知识,收录了一定的编程实例并配以解释说明,同时也提供了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模拟习题让用户检测学习效果,但两者并没有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以帮助学习者在实际编程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因此它们仅仅是一种辅助传统教学的学习软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支
43、持系统。国外对 C 语言学习支持系统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远程学习中智能代理的应用。初学者在自学 C 语言时往往会面临这样的障碍: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遇到复杂的知识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此时,基于智能代理的学习系统就会尝试理解学生的各种行为,包括观测学生在网络课程中的学习行为、作业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在键盘上正误信息的输入和在程序编辑器中的调试等具体事件的行为,系统会根据这些动作行为的观测结果对学习者进行学习心理的诊断和评价,然后再由此提供相应的学习方案和指导,从而更好地帮助学习者掌握 C 语言的知识与编程技能。另外,基于智能代理的学习系统可以提供一个基于Internet 的集成环境,能够支持学生
44、的课程学习、作业和任务的完成。(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为 C 语言学习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本系统是针对学生在 C 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设计的思想和绩效技术的理念进行设计与开发的。电子绩效支持系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学习资源是一个 EPSS 系统中核心的组成部分,它集合了一个学科的教学或辅助的学习信息,使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获取丰富而全面的学科信息,从而大大减少了学生收集和过滤学习信息的时间;本 EPSS 中还内置 Turbo C 2.0 编程环境,并收录了大量的实例、习题和模拟题,使学生通过训练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一定的编程知识和技能,可以达到比较高的学习绩效;另外
45、,EPSS 中的编程指导可以引导学习者的编程思路,并通过信息反馈解决学习者编程中的疑难问题。EPSS 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 C 语言的学习绩效,也是提高学校教育绩效的一个有益举措。2、实现教育信息化和远程化的需要教育现代化要通过教育信息化、远程化来实现。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 6。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只是硬件设备与软件资源的引入过程,同时也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过程。而绩效技术的引入,可以使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从盲目追求硬件设备和环境的误区中走出来,用绩效技术来动态调整教学过程,
46、达到教学最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需要构建一个远程的终身学习体系,而这种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电子绩效系统的支持。5“ “ “ “ “3、促进国内绩效技术和电子绩效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再到建构主义的发展,以绩效技术理念为基础的 EPSS 已经成为当今和未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国外 EPSS 在企业和教育领域中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水平已经趋于比较成熟和完善,而国内各个领域中能够运用 EPSS 来辅助工作和学习,以提高生产和学习效率的却寥寥无几。尽管现阶段国内教育技术界对于绩效技术的关注已日益增加,也开展了一些与之相关的课题研究,但
47、总体上仍然缺乏对其理论的系统化及深层次的研究,与其相关的信息大多是通过国外的网站和书籍等渠道获取的。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对绩效与绩效技术的研究已相对滞后,也使我们意识到加强该领域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详细介绍绩效技术的思想和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特征、组成、设计及开发流程,由此推进更多学者对 EPSS 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教育技术新方向的发展;另一方面,将 EPSS 与某门具体学科的学习相结合,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引入,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学习理念的引入,通过本 EPSS 的设计与开发进一步验证其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意义,并为在教育范畴中讨论绩效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四)
48、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相关资料的查阅及分析,了解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含义、组件、特征和开发流程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设计的思想,为 C 语言学习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拟订合理有效的设计思路。2、访谈调查法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调查,深入了解并剖析学生在 C 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为本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功能体系的设计收集建议,为开发本系统所进行的“学习需求分析”环节提供真实依据。3、软件工程设计方法在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法获取所需的广泛理论支持及学生需求后,便可以进一步采用软件工程方法来对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开发的生命周期包括系统定义(问题定义、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系统开发(系统
49、设计、编码、测试)和系统维护三个阶段。本系统的开发模式采用的是原型法,其开发流程如图 1-1 所示。原型法的理念是:在获取一组基本需求之后,快速地构造出一个能够反映用户需求的初始系统原型,让用户看到未来系统的概貌,以便判断哪些功能是符合要求的,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根据需求再对系统进行补充、细化和修改,依次类推,直到用户满意为止,由此开发出完整的系统。6快速分析设计构造原型运行原型用户评价原型满意不满意修改产品最终产品图 1-1 原型法的开发流程图7二、相关概念释义及理论基础由于绩效技术是一个新的、远未成熟的领域,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至尽仍存在着许多纷争与不一致,而正确策略的拟订得益于对概
50、念的清晰把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本研究中一些主要概念及其内涵进行梳理与澄清。同时,阐述本 EPSS 系统的研发所涉及到的主要理论。(一)“绩效”及其相关概念释义与界定1、绩效(performance)的内涵“performance”作为一个英语词汇,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词典中的解释是“执行、履行、表现、成绩、性能、演奏”。 应该说,这个界定本身就很不明晰,致使国内对其认识和理解一直存在多种看法。在“performance”的译法上,国内教育学界及教育心理学界通常将其译为“表现”;管理学界大都译为“绩效”;而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最初的译法与心理学界类似,译为“表现、作业等”,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
51、年代初,我国教育技术界的张祖忻学者将“Performance Technology”译作“作业技术”,之后考虑到企业界约定俗成的术语用法,绩效技术这个概念逐渐被认可与接受 7。绩效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人类工效学、经济学等学科或领域对绩效问题都在进行着大量的研究,而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其关注和研究的视角各自有所侧重,因此对于绩效的具体含义,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对于“绩效”的理解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1)将绩效看作行为与过程;(2)将绩效视为结果;(3)8术中的“绩效”则更多是指系统中有价值意义的业绩或成绩,它最能体现个人或组织的成果。绩效广泛存在于工作、学习
52、、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等各项具体事物中。本研究对“绩效”的观点倾向于上述第三种,对其做出如下界定:绩效是指主体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有目的、有预定结果的行为倾向及完成某一任务所取得的业绩、成效、效果和效益。2、绩效技术(performance technology)的概念在工商企业界等管理领域,绩效的改进已经与生产力提高、组织有效性和工作效率同等重要,因此,对绩效问题的日益关注便使绩效技术得以蓬勃发展。绩效技术其实是人类绩效技术(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简称,“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中的“human”指的是组织中的个人或小组、团
53、体,“technology” 指的是可以达到一定目的的某种系统的方法和程序,而不是平时人们观念里的机械性的“技术”。然而,对“绩效技术(performance technology)”的界定也如同“绩效”一样百花齐放,许多人类绩效技术学者或这一领域的权威人士都曾对其做出定义,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有以下几种:Benefit 和 Tate 等人注重绩效技术的步骤与过程,认为“绩效技术是一种系统程序或8以上二者的综合,认为绩效不仅包含行为的过程,同时还强调行为的结果 。而在绩效技过程,以此来识别绩效改进的机会,设定绩效标准,确定绩效改进的策略,进行投入产出分析,选择改进方案,保证对现存系统进行整合,评
54、估绩效改进方案或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该方案的执行情况”。从理论依据和实践原则的角度出发,Jacobs 认为“人类绩效技术代表着以各种不同形式对系统方法的运用,这些形式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活动需求”。Stolovich 和 Keeps 等人则提出“绩效技术是使用技术工具和客观的分析去设计和评价的过程”,强调其过程中的手段运用。Joseph H. Harless 则精练地概括了绩效技术的应用对象、目的、方式等属性,他认为:“人类绩效技术是对影响人类行为和成就的工作程序进行优化地选择、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以及评价的过程。这一定义得到了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for
55、 Performance Improvement,简称 ISPI)在出版的绩效技术导论(Introduction toPerformance Technology,1986)中的肯定,后来也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由此可以看到,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绩效技术”的定义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但都有一定的共识:都认为绩效技术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程序,强调其系统性、低成本且高效益的特点,并利用技术或环境的支持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获得好的工作效果,即提高整个系统的绩效。目前,国内对“绩效技术”概念的理解基本来源于张祖忻教授的解析:“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
56、作业绩的研究领域”。3、绩效支持(performance support)绩效支持(performance support,PS)是指利用技术将知识、学习经验和软件工具结合起来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绩(即绩效)。软件工具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1)尽可能提高工作速度而尽量减少其他人员的参与;(2)提供一整套电子辅助系统,使工作人员可以有组织地学习 9。绩效支持本身并不是一种物化技术,而是整合并利用物化技术来支持提升工作绩效,以解决问题,并且使学习过程与经验的取得更有效果,主要目的是有效帮助个人解决问题并不是追求更新更快的高技术 10。另外,绩效支持也应当包括引导、促进及帮助。电子
57、绩效支持系统就是绩效支持的一种实用工具,是绩效支持系统(PSS)的电子化对应物,是由信息技术和绩效支持相结合形成的软件产品,是人类绩效技术领域最新的干预策略工具之一(Stolovitch & Keeps,1999)11。企业/公司绩效支持系统的应用,可提高企业的组织绩效和员工的工作绩效;学校绩效支持系统的应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与教师的工作绩效。绩效支持的提供方式有多种,并不局限于电子系统,例如面授培训、交流工具和其他一些媒体信息等也是绩效支持的有效方式,而直到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才使得绩效支持可以实现的功能更为强大,实现的效果也更为理想。(二)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概述9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基本上是
58、与绩效技术相运而生的,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国内外开始出现研究 EPSS 的热潮。EPSS 其作为一种以绩效技术思想为指导的计算机化电子工具,帮助人们解决工作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其本身就是对绩效技术的应用。1、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定义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lec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简称 EPSS)最早的定义是 1991 年由 Gloria Gery 在其著作Elec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s: Howand Why to Remake the Workplace Through the Strategic
59、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中首先提出的:“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是一种整合了多种技术的电子环境。通过它,每个员工可以方便地对各种信息、软件、指导、建议和帮助、数据、图像、工具、评价以及监视系统进行即时的、个性化的在线访问,从而实现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人员介入来完成工作。”EPSS 致力于解决现代企业中面临的两大问题,即企业的组织竞争力和员工的个人工作绩效。它可以为使用者所控制,通过提供适时、适量、适宜的信息、工具和训练,并尽可能地降低任务的复杂程度,以帮助一个组织在减少训练花费的同时提高生产力和绩效。因此,EPSS 很快受到了组织开发、人力资源、绩效技术以及职业训练等领域的重
60、视,并在短短几年内获得了迅速的发展。Gloria Gery 的定义是最早提出的,也为之后的定义提供了重要参考。1995 年Raybould 用系统的观点对 EPSS 的定义进行了扩展,并把知识管理的思想融入其中。他认为“电子绩效系统是通过组织机构捕获、储存和分发个人的或者团体的知识经验的电子底层结构(infrastructure)。而个人又可以利用它在最短的时间内和最少的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达到所要求的各种工作绩效水平。”这个定义把电子绩效支持系统与那些并非关注绩效的系统及专家系统作了区分,并考虑到了组织学习的新模式,强调知识资产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还有许多学者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 EP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