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蛙活饵料养殖技术_第1页
中国林蛙活饵料养殖技术_第2页
中国林蛙活饵料养殖技术_第3页
中国林蛙活饵料养殖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林蛙活饵料养殖技术1.活饵料的选择 中国林蛙的活饵料人工养殖问题,是全人工养殖中国林蛙的关键问题,需要花大量的人力在活饵料养殖上。中国林蛙的食性比较杂,在选择中国林蛙所需的活饵料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饵料要能够活动,能被中国林蛙发现;第二,饵料个体不可以过大,尤其是幼蛙所需的饵料,既要小,又要软,活动还要适当;第三,饵料的成本要低,饵料的获得要比较方便;第四,饵料的品种要有变化,不能长期给中国林蛙投喂一种单一营养成分的饵料(表10)。表10 中国林蛙各生长阶段的饵料项目 饵料黄粉虫 蝇蛆 蚂蚁 蚯蚓蛙的生长阶段 幼蛙 成蛙 幼蛙 成蛙 幼蛙 成蛙饵料的虫龄 3龄 6龄 2天

2、4天 作为骨干饵料时间(月份) 5 4、11 5 59 610 610基于以上几点考虑,黄粉虫、九龙虫、蝇蛆、蚯蚓、蚂蚁适合作为养殖中国林蛙的饵料,因为这几种饵料饲养成本比较低,养殖技术成熟(见附录),获得方便,营养丰富。2.中国林蛙与活饵料套养 中国林蛙和蚂蚁、蚯蚓、蝇蛆对养殖环境的要求有很多共性,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点将它们进行合理的套养。所谓套养,就是将中国林蛙和活饵料放在同一场地里进行 养殖,使中国林蛙可以直接捕食人工养殖的饵料。套养具有节省了空间、时间和资金的优点,而且由于减少了饵料分离、投喂等环节,还节省了人力,但是也存在着 套养技术不够成熟、套养密度不好掌握、疾病防治不易操作等不利因

3、素。(1)中国林蛙与蚂蚁套养:蚂蚁是中国林蛙幼蛙的最佳饵料,而且中国林蛙幼蛙和蚂蚁的周年活动规律和日活动规律相吻合,因此中国林蛙和蚂蚁套养是一种较理 想的模式。中国林蛙幼蛙月登陆,而蚂蚁在此时也出巢活动,这正好为中国林蛙幼蛙提供了饵料。另外,从场地类型上看,中国林蛙和蚂蚁都要求在有土的环境中 生活,都不喜欢强光。套养方法:蚂蚁和中国林蛙套养,是把蚁巢(竹筒)捆绑在养殖场内的立柱或棚顶上,无需专门投喂饵料,蚂蚁可以以养殖场内林蛙吃剩下的饵料为食。通常整窝 的蚂蚁(包括蚁后)是不会逃走的。蚂蚁会自行繁殖分巢,这时可进行人工诱集,方法是先准备一根两头带有竹节、其中一头钻有小孔的竹筒,然后将糖或蜂蜜放

4、入 其中,蚂蚁自会进入竹筒内。注意事项:要合理规划养殖场密度,蚂蚁数量不可以过多。另外,要给蚂蚁提供充足的食物,以免蚂蚁咬伤幼蛙。场地喷水要有所侧重,蚂蚁集中区域湿度不易过大。 (2)中国林蛙与蚯蚓套养:蚯蚓活动、繁殖的最佳温度为2025,最高耐受温度为39,这一温度范围和中国林蛙的适温范围相近,而且中国林蛙和蚯蚓 都喜欢在中性土壤条件下生活。蚯蚓的日活动规律和中国林蛙相吻合,两者都不喜强光。蚯蚓一般多在清晨和傍晚出穴活动,而中国林蛙恰好在这个时候取食。蚯蚓 既能作为中国林蛙的辅助饵料,又能分解林蛙排泄物、改良土壤,利于植物生长。套养方法:在中国林蛙养殖区,把已繁殖的或直接购买的一定数量的蚯蚓

5、直接撒入林蛙养殖场,不用投喂食物,蚯蚓会自行大量繁殖。养殖场可以设置一个蚯蚓专养场所,利用发酵饲料培养蚯蚓,在饲养发酵过程中需反复翻堆。注意事项蚯蚓专养场所应放在林蛙养殖区以外,严禁把一切发酵饲料、动物粪便、垃圾等放入或靠近林蛙养殖场,谨防污染养殖环境而引发疾病、虫害。(3)中国林蛙与蝇蛆套养:蝇蛆可以与中国林蛙幼蛙和成蛙进行套养,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养殖空间,也是一种较好的养殖模式。套养方法:养殖场地可大可小,一般以4060平方米一间为佳。场地上方要有遮雨设施,场地四周要按家蝇养殖场地标准用窗纱全封闭围拦,谨防家蝇外逃, 入口处留2道门。喷水装置要紧贴地表,家蝇的食盘则要悬挂在半空中,幼虫养殖盒也要远离喷水管,以确保家蝇食盘和幼虫养殖盒相对干燥。养殖区内家蝇的密度 不宜过高,以免影响中国林蛙的生存环境。另外在套养区以外还要有一个蝇蛆养殖房,以便在套养区内蝇蛆数量不足时及时给予补充。中国林蛙既可捕食家蝇成虫,又可捕食家蝇幼虫。可以通过增加幼虫养殖盒湿度、减少食物投喂量等方法让家蝇幼虫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